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边戎 > 第二七二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下)

边戎 第二七二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下)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2:18 来源:笔趣阁

对于杨应麒要去解决耶律余睹阿骨打并不看好。实际上听说这件事情以后宗翰、宗望等人也不觉得杨应麒能够成功。耶律余睹在上京道一战大大改变了大金诸将对契丹豪杰的的轻蔑知道这个强族立国二百余年虽在末世仍有余威。

杨应麒离开阿骨打行在之后便秘密部署人手或南下津门或前往上京。当初他离开辽口时曹广弼拨给了他一个百人队由辽口军中新崛起的将领徐文带领。出了辽口后徐文遵从杨应麒的吩咐先带七十余骑来到黄龙府候着另外三十六骑则护着杨应麒一路南北随行。除此之外杨应麒身边还跟着几十个文武吏员但靠着这点人手想去打败耶律余睹无异于痴人说梦!

杨开远知道这件事情后问杨应麒道:“你这次是乱夸海口还是另有妙策?”

杨应麒道:“我心中确实有个计策一些事情在津门时也早有安排只是还缺一个人!”

杨开远问道:“缺什么人?”

杨应麒道:“我大致的方略其实已经展开由杨朴在后方全面主持赵观则在前线处理细节。但在杨朴和赵观之间还得有一个人。杨朴如今身份已经不低让他深入大辽中京、南京可不大妥当。而赵观毕竟是生意人出身眼光不够开阔处理细节事物可以但只怕没法无法纵观辽、金、宋三国大局没有这种眼力便没法在情况生变化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杨开远道:“所以这人要擅于机变又能独当一面!此外还有通悉大辽内部的政局。”

杨应麒道:“不错若有这样一个人那我便能安心前往临潢府而将南边已经安排好的局面由他们几个来掌控。”

杨开远问:“要是找不到呢?”

杨应麒沉吟道:“那只有让杨朴冒险入辽了。”

杨开远又想了一阵道:“你看邓肃如何?”

杨应麒想不到杨开远竟然会举荐邓肃微感吃惊:“三哥怎么会提起他来!”

杨开远道:“你觉得不合适?”

杨应麒犹豫了一下默认了。

杨开远问道:“你是觉得他才能不足当此还是不信任他?”

杨应麒道:“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就能力而言他虽然机警但对大辽的事情了解不足只怕处理不来这些事情。就信任而言我倒不是信不过他的为人而是还把握不准他的心意。”

杨开远问道:“那你为何还要重用李阶、陈正汇?”

杨应麒道:“陈正汇在流求已有了根基要是把他连根拔起流求的展至少要倒退一年、停滞五年!再说他本人虽然亲宋但大宋奸臣当朝他若此刻贸然倒戈不但难有作为甚至大宋朝廷不接纳他也大有可能——他是聪明人想来不会看不透这一点。他和我们共事的时间越长对我们的了解和依赖就会越深!将来全心成为我们的伙伴的可能性就越大。眼下我们和大宋的关系还很友好所以对这个人我还等得起!李阶的情况也类似。”

杨开远道:“既然你容得一个陈正汇、李阶为何却不能多信任一个邓肃?”

杨应麒叹道:“那不同啊。陈正汇且不提李阶先生干的是慢活儿手中又没什么实权就算出了什么岔子也容易补救。但对付耶律余睹这件事情却是一件急事而且涉及军谋!若出了什么岔子不但来不及补救甚至会让事态扩大!这样的事情必须是我们高度信任的人才做得来。志宏加入汉部毕竟为时尚短这事如何交给他去做。而且我刚才说了他是一个宋人对大辽的朝政不熟。”

“这你可就错了。”杨开远道:“他到辽口以后便对大辽的内政十分关心。这些年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刺探到的辽廷虚实的存档大多在辽口他在辽口时已经看了个饱。”

杨应麒惊道:“这些存档他怎么看到的?”

杨开远笑道:“他如今和老二打得火热你不知道么?再说这些存档关系的是大辽而不是汉部邓肃就算看了之后泄漏给宋廷我们也不怕——何况以他的为人也不至于会干出这种事情来。”

杨应麒心道:“林翼这小子毕竟还太嫩了这种事情居然没留意到!”问道:“那我们关于汉部还有大金的密档……”

杨开远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他现在是老二的参军老二就算给他看过也不奇怪。”

杨应麒忽然想起一事:“大哥二哥兵逼中京之时好像志宏曾潜入辽境这事三哥你知道不?”

杨开远颔道:“我也是事后才知道!当时大哥要派个使节去下战书他力请随行大哥本来不许他求了好几次才获准。那次他冒险入辽境走了一圈尽管辽人严格限制他的起居进出但他仍然能见微知著看出许多普通人看不出的问题!我正是在那次事情上看出了他这方面的才能要不然刚才也不会想起向你推荐他。”

杨应麒心道:“邓志宏那时才加入汉部大哥就答应让他做副使入辽看来不但二哥和他交好连大哥也和他做上朋友了!说起来志宏还在津门时大哥就很看得起他了!”

汉部是个新兴的团体所以任人用事常常依靠决策者的眼光魄力而不是事事都按死规矩来对有才能的人拔于草野走马上任的例子很多邓肃这样的人物能在几个月中取得曹广弼、折彦冲的信任杨应麒并不奇怪但两人相识在先偏偏邓肃不走“七将军路线”而走“二将军路线”这便造成了杨应麒心中对邓肃的隔阂感。

杨开远见杨应麒犹疑不定说道:“这件事情你与其在这里空想不如找他开门见山谈一次。”

“谈?怎么谈?”

杨开远道:“开门见山地谈!引天下英才同为汉部这不正是你结交中原士子的目的么?”

杨开远的话让杨应麒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再回避了。

汉部征辟僚属以后对于来归的循吏杨应麒也任之用之虽然渤海士人归附更早但在杨应麒心里陈正汇、李阶这些来自大宋的文人其实比杨朴、卢克忠等人分量更重因为这些人是打开大宋士人心扉的大门!这也是他对陈正汇等人尽量优容他们的最大原因。

杨应麒确实很希望大宋的主流士人能够接受汉部可是当一批真正有独立意志的人出现在汉部内部时他又感到害怕!不知什么时候他隐隐冒出这样的念头:“如果手底下办事的都是智力高、能力强而没有思想的人那该多好!”

尽可能掌控一切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过的冲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