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边戎 > 第二三二章 秦桧南行(下)

边戎 第二三二章 秦桧南行(下)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35:19 来源:笔趣阁

做皇帝的人很少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货色。

风流潇洒的大宋道君皇帝赵佶是古今帝王中艺术到入骨的斯文男子然而他也做过汉武、比唐宗的美梦以为自己可以做个文武双全、开疆拓土的天子。因此他委任宦官童贯征讨西夏也不管弄得天下喧嚣哪怕只得个一州半府也足以让他沾沾自喜。

两年前燕人李良嗣(原名马植)来归诉说女真起兵攻辽契丹人节节败退之事并献上夹攻大辽、收复燕云之策!

这还得了!收复燕云可是自太祖太宗以下历代皇帝梦寐难求的宿愿!若能在自己手中克成书之丹青便是威耀万古的大事!虽然他求长生盼成仙但这些毕竟虚无飘渺。若将来的谥号中若有个经天纬地的文字或威强叡德的武字或辟土服远的桓字则他赵佶也大可昂挺胸去见列祖列宗了。

因此他不管太宰郑居中的反对对李良嗣大加赞赏赐姓赵授朝请大夫、秘阁待诏。由于6路难通便有臣僚献议由海路来和女真沟通。一开始朝廷间接委派黄家去打探消息后来欧阳家得到消息后也准备掺上一脚。欧阳适对这件事情本来很感兴趣但杨应麒当时却认为时机尚不成熟硬是把这件事给压下了。

津门开港以后从泉州、明州等地来的海船多属走私但朝廷既然对辽东密切关注对津门的事情便多多少少知道了些。其时已入冬季但皇帝着急也不管风向不对、海路难行催着通问女真。幸而这时泉州商人黄旅告知那些主管此事的官吏:选一个风浪不大的日子从登州(山东半岛东半部)入海循沙门、驼基、乌湖各岛北行或能到达津门。朝廷当即命登州知州王师中办集此事。王师中推荐青州吏马政持了朝廷的市马诏书出使女真。

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直线距离极短若是顺风半天就到。但冬季北风正劲船只向北极难。幸好有黄家出船出人在前引路逐岛北进无风无浪则摇橹侧风斜来则用小帆北风当面则避于岛岸将平衡折叠帆的技术用得出神入化没多久就进了津门。

此时津门的交易旺季还没到来但北边商人已经开始抢占地盘而南边商人去年留下来的伙计也都忙活着准备接应南来船只。

大宋密使来访其实中间少不了杨应麒的推动因此这天马政才进港杨应麒便知道了。黄家的家人将马政的官位、来历向杨应麒的文书报知这个文书又连夜来向杨应麒报告杨应麒听了对杨朴道:“看来这马政只是一个打前哨的角色。我不便出面。”

杨朴道:“那就我去跟他谈。”

杨应麒点头道:“好。”

杨朴又问道:“其间方寸当如何把握?”

杨应麒沉吟道:“军国大事暂时先搁着有两件事情却要紧:第一是开边境榷场并允许泉州、明州商船北上。去年林家、黄家、欧阳家的商船北上都是拿往高丽、日本的船引掩人耳目这可不是长久之策。咱们得想办法让来赚钱的商人都安心些。大宋若能同意恢复登州到津门的商道那津门的货物在顺风季节一月之内便可到达汴京!咱们的生意至少要翻一倍!大宋既然想和我们通好这件事情办起来应该不难。第二是两国的地位问题。我听黄旌说朝廷对出使女真的礼节规格有过争议这是象征两国地位的大事轻忽不得。若在两国交往中金国国主也只是一个边鄙酋长那我们汉部这些什么‘大将军’、‘七将军’还有什么地位可言?而且会宁方面也不可能答应。”

杨朴道:“若他们要求面见国主呢?”

杨应麒道:“你先推诿着看看他们的国书怎么说。他们已经入瓮咱们不用着急。”

杨朴私下沉思摸透了杨应麒的意思便不急着去见马政。只是让人暗中监视并暗示津门各方豪强不得擅自和他接触。

马政这次奉命出使出门前家人都哀哭相送便如他将一去不返似的。马政自己也觉得此次多半九死一生想契丹已是胡戎何况更加僻远的女真?谁知一进津门但见市集井然行人来往、言语谈吐一如大宋几乎让他以为自己来错地方了。但黄家的家人咬定说这里就是大金境内的津门没错这才让他安心。

此时宋、金之间还没有建立官方联系因此马政一时不知该如何和金国的官员接头只好先在黄家家人的安排下住进了津门最体面的客栈。

这晚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忽然听隔壁有人在读《汉书》用的竟然是汴梁的雅言。马政大喜以为是万里遇故知了连忙过来攀谈。一问之下才知这位读《汉书》的年轻人却是辽阳府籍、来津门管宁学舍求学的儒生。

马政问道:“津门也有孔庙、学舍么?”

那儒生道:“自然有!”跟着与他说起津门的典章制度却一一与大宋略同。

马政一听大为放心心道:“既然是礼仪之邦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这次大宋派了他这么一个半小不大的官员出使一来是因为海路凶险二来也是怕女真是野蛮之族难以理喻因此满朝大臣个个害怕视为险途。

马政又问起大金在津门官位最高之人那儒生道:“津门最大的自然是大金汉部大将军、辽南都统折讳彦冲!折将军是我大金驸马既亲且贵而且因立大功而裂土封候这复州其实就是折将军的封地。不过折将军通常都在都中决断国务随侍圣驾不在津门。现在辽南的地方政务是由副都统杨讳应麒总领。这位杨副都统是折大将军的异姓兄弟我们辽阳府的人一般都称他作七将军或小杨将军。”

马政奇道:“七将军或小杨将军?这叫法又有什么来历?”

那儒生道:“马先生是刚从大宋来所以才不知道。我们折大将军有六个异姓兄弟个个是大金的股肱之臣!他们六人仿刘关张结义故事以折将军为长结拜为兄弟杨将军行七所以称七将军。因为兄弟七人里面行三的杨讳开远将军也姓杨因此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口顺便唤三将军作大杨将军唤七将军作小杨将军。”

马政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津门现在最尊贵的便是这位小杨将军了。”

那儒生摇头道:“说到官大现在辽南自然以小杨将军为。但轮到尊贵津门还有一人更尊、更贵。”

马政奇道:“不是说折大将军在都中处理国政么?怎么还有一人更加尊贵?”

那儒生笑道:“马先生听话不仔细!方才不是说了折将军是大金的驸马么?这里是折将军的封地公主殿下的鸾驾自然也在此!”

马政一听笑道:“是我疏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