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边戎 > 第二六一章 何谓善守之帅(下)

边戎 第二六一章 何谓善守之帅(下)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35:19 来源:笔趣阁

邓肃和陈正汇刚到达流求时一样一开始对汉部都保持着一种大宋知识分子的矜持与优越感。他在津门作客与折彦冲、杨开远等相见以朋友之礼折彦冲既无“礼贤下士”的造作邓肃也没有高攀权贵的心态彼此都觉得十分自然。邓肃能吟诗会击剑和折彦冲杨应麒都很谈得来。

这日杨应麒与邓肃喝酒闲聊一开始多谈***民情少涉军政要务。后来渐渐地扯到学术上杨应麒忽然想起李阶来便对邓肃道:“管宁学舍今年来了个了不起的人物北国儒生本来自诩学问不逊中原名家但自他来到后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

邓肃问起此人姓名师承杨应麒将林翼的转述说了邓肃想了一想笑道:“原来是他!”

杨应麒问道:“邓大哥认识他?”

邓肃道:“此人是元佑君子李深先生之子十六年前策进士举礼部第一魁冠南宫!”

杨应麒大喜道:“策进士第一魁冠南宫那是状元之才了!这样的人怎么会来津门!”

邓肃叹道:“他虽然考了第一但因是元佑党人之后而当时朝廷正大贬元佑党人所以夺了他功名逐出京城。此事在太学多年传扬我们这些后生小子们无不忿忿不平!”

“原来如此!”听到这里杨应麒忍不住想感谢现在在汴梁朝堂尸位素餐的皇帝宰相们!这几年流入汉部的士子与农民几乎全是赵宋的遗贤与弃民。要是读书人在中原有官做农民在中原有饭吃谁会来这边隅之地呢?忽然想起李阶和邓肃是同乡便问道:“说来李阶先生也是福建人邓大哥以前可曾交往过?”

邓肃道:“论起师承、年龄他都比我高了半辈。虽然彼此也算同乡只是缘浅未曾会过。”

杨应麒道:“我以往一回到津门第一时间便去朱虚山。这次因为不愿匆忙去会他所以才把此事推了又推。难得邓大哥刚好与李阶先生有些渊源择日不如撞日不如现在便到管宁学舍瞧瞧如何?”

邓肃道:“甚好。”

这日清晨下了一场好雪杨应麒和邓肃骑马踏碎乱银在朱虚山山门下马杨应麒详悉朱虚山各处馆舍位置知道李阶住在立雪楼也不用侍从跟随自引邓肃步行来寻。一路上邓肃暗暗品度津门的山川河流、建筑布局或点头或摇头。

杨应麒见他点头多摇头少笑道:“看来咱们这朱虚山布局还算可以再多些文气便好。”邓肃笑而不答。

望见立雪楼时但闻琴声如思随风而来。两人立足听了一会杨应麒小声笑道:“李先生想家了。”

邓肃不语。

又听一会杨应麒赞道:“李先生胸中大有丘壑。”

邓肃亦不语。

再听一节杨应麒暗暗皱眉心道:“怎么琴声中有闪烁之意?他心里藏着什么事情么?”

看邓肃时见他仍不语。

琴声转调忽而变得激昂激昂中又暗藏离骚杨应麒心道:“今年年成不错复州上下一片太平怎么他心中却有此调?似有不常之志!”从此开始留心。

邓肃却忽然咳嗽一声铮的一声琴弦断了。许久立雪楼内才有人道:“什么人在外面偷听?”

杨应麒看了邓肃一眼朗声道:“明州杨廷应麒南剑邓肃志宏前来访朱虚先生。”

门内哦了一声:“原来是七将军来了有失远迎!”门呀的一声一个人走出来杨应麒细细看他见他双眉有飞扬之态鼻梁隐突曲之节至人中而归和顺藏于几缕稀疏短须中心道:“大宋人物与辽南的‘土产’果然大大不同!”

三人礼见毕李阶引入书房煮酒待客。杨应麒环视了他这间书房见书籍多地方道:“管宁学舍的学吏不识大体太待薄先生了。”

李阶却笑道:“这楼名字起得好我甚喜欢!至于屋子的大小精粗却未曾在意。”

浊酒温了三人把酒赏雪杨应麒讲些商务算学、航海天文、辽东地理李阶随口应答畅如流水又道:“书楼于商务、天文的资料甚多但辽东地理的图案卷轴却大都只是存名我无从着手甚是可惜。”

杨应麒道:“辽东地理图涉及军务不敢轻易放在书楼。先生要看时可让林翼拿存目到我府上去取。”

李阶道:“方便么?”

杨应麒笑道:“不但辽东地理图就是汉部的政务秘策先生也可来闻问。”

李阶道:“七将军何以如此厚待?”

杨应麒道:“不是厚待而是应该。我汉部光明正大一些事情只是不欲外人知晓却不必瞒部内君子。”

李阶哦了一声眼神似有变化。杨应麒又问道:“先生远在福建怎么知道津门的?”

李阶沉吟半晌不愿撒谎终于道:“是从朋友处辗转得知。”

杨应麒这时已经对大流求起了戒心他心窍九转灵机一动试探地问道:“福建近海先生可是从东海听来的消息?”

李阶眉头颤了颤还未回答杨应麒又追问了一句:“先生认得陈正汇么?”

李阶手中酒杯一晃邓肃笑道:“李先生衣衫太淡薄了北国天气冷不似福建可要小心防寒才好。”

其实复州一带地近海边开之后不似会宁苦寒甚宜人居。立雪楼又有取暖用的壁炉屋内并不太冷但杨应麒也不说破跟着邓肃的话头劝道:“先生为管宁学舍师生众望所归当保重身体才好。”

李阶略一沉吟知道以杨应麒的才智若未曾注意到自己便罢既然已经留心那就再瞒不过了干脆自己揭破说道:“谢七将军关心了。不过刚才李阶失态并非因为寒冷而是着实吃了一惊。七将军既然猜到那我也不隐瞒了。不错我认得正汇!以师承论我是他的师兄;以亲缘论他是我的表弟!”

杨应麒大感意外没想到他居然自己道破来历!

邓肃看看杨应麒再看看李阶陈正汇在大宋做的事情他听说过却不知陈正汇和汉部有什么牵连一时不知如何插口。

李阶目视杨应麒要看他如何反应杨应麒却没有过激的神色只是颔道:“汉部在会宁时我常恐胡风过盛以至于胡化而不自知。如今却好了津门有李阶先生流求有陈正汇先生论学为政均沾中原正气!甚好甚好!”

李阶问道:“七将军怎么知道我与正汇有联系?”

“猜的。”杨应麒看了邓肃一眼说道:“志宏兄还不知道陈先生也在汉部做事吧?”呵呵一笑把陈正汇也在汉部一事简略一提跟着道:“这一年想来是我星芒黯淡竟然将许多本该细心留意的事情都忽略了!当初从四哥那里听说陈先生在流求助理政务一事之后我竟然也未上心真是可叹可笑!”

邓肃笑而不语。

三人又谈论了些不紧要的人情事态至傍晚方才告辞。李阶送到门口邓肃忽道:“这朱虚山我甚是喜欢。却不知还有没有空闲的房子容我在此小住读书。”

杨应麒脸露欢容道:“志宏兄若不嫌弃我马上安排。”

邓肃没多少行装说搬就搬第二日便在杨应麒的安排下入住管宁学舍。邓肃搬走以后杨应麒静下心来喃喃道:“大宋敏锐一点的士人已经开始向我们反渗透了啊!如果说流求的陈正汇是碰巧入局那李阶先生来津门就绝非偶然!至于邓肃大哥他的来到应该不是刻意安排的不过见过李阶以后事情仿佛就有了变化……这些人这些事这些变化我到底该如何应对才是?”

杨应麒在纸上写下“陈正汇”、“李阶”、“邓肃”、“福建”等字样心中忽而烦恼起来:“好像还有一个环节我忽略了……到底是什么事情呢?陈正汇……流求……福建……李阶……福建……流求……啊!林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