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边戎 > 第二一九章 突围北上(上)

边戎 第二一九章 突围北上(上)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2:18 来源:笔趣阁

宗翰听阿鲁蛮的建议点了点头下令退兵。第二日挥兵攻打日复一日连攻了半个月兵马器械损失严重保州却仍然未破。虽然城内的抵抗力越来越弱但城下攻城的队伍也疲累了。幸好后方有胡十门和王政供粮供草也不至于缺粮。

阿鲁蛮心道:“王政说的不错。若我独个儿来只怕要在这城下吃大亏!”

这日正在攻城忽报欧阳将军来了。大金姓欧阳的将领就只有欧阳适一个因此宗翰等一听就知道是谁忙下令放行见面问道:“你不是在辽京谍探么?怎么来了这里?”

欧阳适道:“那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我在辽京呆了一阵觉得没什么着手处就南下到海边建了一支水军。本来只是想打个坯子就回去谁知道应麒来信让我不用着急北归于是我便在海边一直呆着。这次高永昌逃到那里我顺手把他抓了。之后循海岸线北上剿杀海盗到开州地面上听说你们来打保州便过来看看。你们打得怎么样了?”

宗翰不语阿鲁蛮道:“难得紧!要是大辽的城池都这么难打只怕我们现在还在黄龙府那边徘徊呢。”说着描述了日间之事。

欧阳适听完道:“我有一计。”

宗翰道:“说来听听。”

欧阳适道:“这保州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守将肯与城供存亡便罢若他们有撤退之心我们便把他们诱出来歼灭了。”

宗翰道:“难!正是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所以这些天才抵抗得这样激烈。就是我们撤了围他们能往哪里逃去!”

欧阳适道:“海上。”

“海上?”宗翰眼睛一转大喜道:“你带船来了是不?妙计!妙计!”

欧阳适道:“我不但带了船来军中还有几十个投降的辽兵衣服兵器旗帜都是现成的!”

两人计议定便分头行事。保州近海望江欧阳适回到船上逆江而上挂上大辽的旗号远远地让保州城内将士望见。

宗翰假装担心腹背受敌而稍稍退却又派欧阳适留下的辽军降兵去城中报信约定突围地点。

城中守将望见海船旗号早已喜出望外当晚帅兵从东门出绕路望鸭绿江而来。眼见就要到江岸忽然两边伏兵杀出保州守军本来就不多慌乱之间难以抵挡全军溃败。

宗翰对这座久攻不下的保州城情感十分特别打败保州守军后前来夺城竟然冲到了阿鲁蛮前面。来到城门底下城头***大亮城头几十个兵士叫道:“高丽王师已取保州!大金将军勿犯友邦之土。”

这两年金军兵势大盛高丽曾几次遣使示好倒也还算是“友邦”了。因此金兵一听不免有些迟疑宗翰却勃然大怒道:“不管他们冲进去!敢拦道就杀!”

高丽兵将不敢和女真撕破脸皮无法力守竟被宗翰连夜撞破城门冲了进去。

高丽人占据东门派使者来和宗翰交涉这时阿鲁蛮也到了听那个高丽使者道:“保州是我高丽故地今年年初我王派使者前往贺大金皇帝大捷又求保州一地。大金皇帝已经允许因此我们特地来取完颜将军莫非不知?”

阿鲁蛮奇道:“真有这事?”

宗翰是女真脑之一闻言冷笑道:“是有这事。”高丽使者大喜宗翰却又冷笑道:“只是我主当时如何回答你却说得清楚些。”

高丽使者道:“大金皇帝道:许我国自取之。”

宗翰怒道:“原来你们还记得这句话!我主是许你们自己夺取可不是说我们劳师远征后再白白送给你们!自正月至今半年有余我大金一百座城也打下来了你们高丽人在哪里?这便罢了。前两日我军苦战之时你高丽人在哪里?躲在暗处不出来等我军大胜却来捡这便宜!要求保州到会宁去!等我主下了诏令我自然退出至于现在趁早给我滚出城去!”

那使者不敢强项恹恹去了。阿鲁蛮引军跟来作势要来厮杀那高丽将领不敢接锋领兵出城去了。

欧阳适入城后听说此事也冷笑道:“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又道:“只是保州离高丽国都开城较近离会宁却有千五百里又有重山阻隔万一有事应变不急。不如就在这鸭绿水入海口筑一个港口方便运兵运粮。”

宗翰道:“海路凶险只怕不便。再说筑港大费人力钱力也非当务之急。”

欧阳适道:“就是作为补充也是好的。至于人力财力我们再想想办法以不耗大金国力为上。”

宗翰道:“待有了万全之策再说吧。”

保州攻克之后大辽在辽河以东的领土已经尽数落入女真手中。

斡鲁镇东京折彦冲以副都统总理政务。辽南一带本来对女真十分仇视在折彦冲“以渤海治渤海”策略的调理下也渐渐上了轨道。

金国疆域扩张太快中央行政力无法同时遍及各个州县部落在偏远地域都施行羁縻策略允许各族自治只是要各族纳兵纳粮。至于各地的百姓生活过得怎么样那只能碰运气了——遇上个好的勃堇或一个好的刺史便能过上一点好日子。若遇上个贪官恶僚那也只能怨命。特别是在偏远的地方会宁方面对其县以下的庶政根本就没能力干预。

不过此时辽南的文官系统已经恢复运作且比辽统时期远为清廉有效。治安、商业逐渐繁荣。南征时杨应麒就已经派遣了不少匠人随军南下锻造屋部分工匠留在曹广弼于辽河入海口新筑的城寨内琉璃屋和锻造屋主力工匠则继续南下在复州分别建起一座新的锻造屋和一座新的琉璃屋。从那时候开始前往会宁的商人就渐渐少了。

由于黄龙府一战后阿骨打对造船一事的兴趣便大为降低。因此杨应麒又把造船厂给撤了在辽东半岛全境归降后令欧阳泷率领八百船匠到复州安家重新建起一座造船厂来。这座船厂和琉璃屋、锻造屋都坐落在复州南端一个天然良港附近。旁靠着这个良港卢克忠建起了一个寨落命名为津门。

杨应麒听说命名的事情后心中叹道:“该死的这姓卢的怎么抢先我一步啊我还想把大连这个名字搬过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