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警监 > 第一百零四章 一心三用

超级警监 第一百零四章 一心三用

作者:卓牧闲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00 来源:笔趣阁

剩下两圈,韩均决定坚持跑完,边跑边说道:“齐科长,我认为希望不能全寄托在那个纹身上。除了公安和民政部门之外,现在有很多认尸和寻人的公益网站。夏科长是这方面专家,她会想方设法帮你调查被害人身份。”

作为一个情报信息研判专家,夏莫青可不会只扮演“政委”和“大管家”的角色,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汇报道:“处长,这些工作我已经在做了。考虑到人手不够,昨晚休息前跟海东县局协调过,从今天开始网监大队和情报对策中队将全力配合我们调查。”

“王思强那边也兼顾下,摸排工作量很大。”

“放心吧,我会协助的。”

姜怡发完照片追了上来,跑得香汗淋漓,韩均饶有兴趣地问道:“生姜,你那边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发现?”

省厅挂牌督办,刑侦局杨副局长坐镇指导侦破了三个多月,专案组查了一年多,也没能查出眉目,跟专案组人员讨论了两个小时能有什么发现?

姜怡暗叹了一口气,苦着脸说:“师傅,我感觉‘6.26’专案组把能做的全做了,排查堪称海量,光是走访小区,排查民警就走访了1000多户。所有亲戚朋友、保姆、水电工、清洁工、房屋补漏工、花坛清理工……只要一年来出入过的,几乎一个不漏,前前后后排查了3000多人。”

没有新的有价值的线索发现,被害人家的上万份悬赏公告也是石沉大海,这个案子同样不好查。

韩均沉思了片刻,回头问:“那个脚印呢?”

“查了,是国内一个知名品牌的旅游鞋,总部在闽省,总经销地在hz。在现场留下鞋印的这一批次鞋子,发往包括我们江省在内的十几个省市,销量非常大,根本无从查起。”

“除脚印之外,案发现场一点物证都没采集到?”

“不是没采集到,而是太多。被害人是大老板,家里人来人往,毛发之类的dna样本、纤维之类的物证和指纹采集了几百个,在没有圈定大概调查范围,没有锁定嫌疑人的情况下,根本无从查起。”

姜怡喝了一口水,又补充道:“宾馆酒店也排查过,案发前后只要有住宿登记的外来人口,专案组一个没漏掉,同样一无所获。”

这才是海东县局最关心的案子,她这么年轻,“6.26案”专案组成员肯定不服她这个丫头片子,压力肯定很大,韩均慢声细语地安慰道:“生姜,先别急,新的调查方向等我看完尸体和现场再说。快七点半了,跑完这一圈就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跟师傅办了几个案子,姜怡也养成了破案前看尸体和勘察现场的习惯,脱口而出道:“我跟您一起去,不亲眼看一下心里没底。”

正说着,刑侦局杨副局长、市局邱副局长和海东县公安局刘局长从招待所大厅走了过来。韩均示意她们先上楼洗澡换衣服,然后笑容满面的迎了上去。

刘局长两眼通红,看上去这一夜肯定没睡好。

他很急,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说道:“韩处长,我连夜研究了一下12年前那起奸杀案的材料,感觉你说得非常有道理,应该查查,不能让它变成悬案。”

生姜压力大。

死亡两人,影响恶劣的命案没破,他们压力更大。

如果能把12年前那起命案破了,虽然不能称之为“翻身仗”,虽然同样要承受被害人王一平家属的压力,但多多少少能挽回点面子,能给上上下下一个交代,至少可以证明海东县公安局不会放弃侦破,要不绝不会翻12年前的旧案。

何况昨晚不仅用大胆的假设吊了他们胃口,甚至用一句“之前没查到,之后没去查”刺激了一下,韩均并没有因为刘局长态度转变得如此之快感到意外,解开毛巾道:“既然刘局有这个决心,那我建议撤销王思强同志的清查组,由县局成立专案组。”

邱副局长当然知道他这是给县局机会,不失时机地说:“韩处长,由你们‘八零幺’清查,还是由海东县局侦查都好说,关键是怎么查?刘局不但研究了一夜案卷,并且命令凌河镇派出所同志连夜去被害人下葬的地方转了一圈,发现那地方很偏僻,在一条小河边,镇里又正好在墓地不远的地方搞水利灌溉工程。

我们商量了一下,认为暂时不要通知被害人家属,不做被害人家属工作。以施工名义把那一片圈起来,周围全挡上,秘密开馆验尸,寻找线索和证据,以免打草惊蛇,以免凶手脱逃。”

找到线索和证据就查,找不到就重新安葬,把现场伪装好,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不惊动被害人家属,不勾起人家痛苦的回忆,不给自己找麻烦,对市县两级公安局而言这确实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

花季女孩已变成了森森白骨,找到证据和线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想侦破这个案子,想把凶手绳之以法只能靠“唬”。在此之前必须先搞清楚凶手是谁,先锁定他,然后才能跟他打一场全方位的心理战,把他逼出来。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开棺验尸看到被害人遗骨才是当务之急,韩均权衡一番,答应道:“我没意见,不过速度最好能快一点。”

刘局长回头看了一眼,凑到他耳边低语道:“韩处长,我已经安排好了,人员全是从其他几个派出所、刑警大队和技术中队抽调的,这会儿正在施工,就等你和齐科长过去验尸。”

“殡仪馆在哪个方向?”

“正好顺路,速度快的话,上午就能搞完。”

“行,三位稍等一下,我上楼洗澡换衣服。”

“穿这身去现场不太合适,我也上去换身衣服。”

省厅刑侦局杨副局长并肩跟了上来,刚走出几步,他突然说道:“韩处长,以前我总感觉‘一心二用’这个词太夸张,人脑又不是电脑,怎么可能一心二用?现在算见识了,你不仅真能一心二用,甚至是一心三用。”

韩均忍不住打趣道:“杨局,您这是在说我精神分裂?”

杨忠旺摇头笑道:“什么精神分裂,我是真佩服。”

“难道您没几起案子同时办过?”

“办过,而且经常,但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不像你这样把时间压缩得这么紧,必须一心三用。”

韩均扶着楼梯,不无得意地笑道:“杨局,坦率地说几起命案同时侦破我也是头一次,但同时代理几起甚至十几起案子就多了去了。在纽约时我曾经创下一天上五次庭的记录,先去地方法庭保释我的客户,再去联邦法院参加聆讯,再去移民法庭跟移民法官磨嘴皮子,然后去交通法庭帮我的客户陈情,最后去税务法庭帮另一个客户解决麻烦。”

杨忠旺将信将疑地问:“忙得过来吗?”

“这不算忙,就是路上有点赶。”

韩均笑了笑,接着道:“您或许有所耳闻,我曾干过几天蒙哥马利地方检察官。由于是兼职,一个星期的工作必须要在一天内干完,我的最高记录是从早上八点起诉到深夜十一点。案卷材料是用超市里那种购物车装的,堆得高高的拉去两车,被告和辩方律师走马灯似地换了一拨又拨,差点把法官累成脑溢血。”

他真没开玩笑,不过起诉的通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案子。

很多被告连律师都不请,上庭就认罪,没有陪审团,没有唇枪舌战,只有法官大人兼“老丈人”吹胡子瞪眼挑他刺儿。但话又说回来,同时侦办三起命案对他这种曾努力打拼过的人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

上午要去看三具尸体和一具骸骨,其中那具无名女尸已高度腐烂,韩均不想搞一身尸臭,姜怡更不想,大型警务指挥车终于派上用场,坐它去可以换衣服,可以冲淋浴。

同时要为三起命案提供情报对策支持,要及时向组长通报消息,尤其王思强那边的摸排结果,车上通信设备先进,可以遥控指挥海东县局网监大队和海东县局刑警大队情报对策中队,夏莫青干脆把电脑再次搬到车上,准备就在车上移动办公。

“镇厅之宝”,彭厅长都没怎么坐过!

它好不容易来一次海东,机会千载难逢,刑侦局杨副局长、市局邱副局长、县局刘局长自然不会错过,安排一个便衣民警坐副驾驶给省厅司机老聂指路,也上车开起洋荤来。

7点56分,沃尔沃载着包括韩均在内的三位三级警监、一位一级警督、一位三级警督(齐科长)、一位一级警司(夏莫青)、一位三级警司(姜怡)以及一只编制外的假警犬,没有警车开道,像很普通的一辆超大厢式拖车一样,很低调的缓缓驶出了人武部招待所大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