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警监 > 第一百六十三章 真正的第一抛尸现场

超级警监 第一百六十三章 真正的第一抛尸现场

作者:卓牧闲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00 来源:笔趣阁

“801”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轻车简从,不要陪同,不要接待,不接受宴请。

有通讯设备先进的大型警务指挥车,根本无需利用城西分局的办案条件。以至于所下榻的交通宾馆距城西分局仅一条马路之隔,他们却从来没去过。

刚到那天晚上,城西分局龚局和汪政委受市局领导委托,想请他们吃顿饭,给他们接个风,他们一点面子不给,说不去就不去。

他们不吃市局的,柳莹等向导兼司机自然也不会吃他们的。

早上吃完早饭来,中午和晚上在分局食堂解决。反正离这么近,用不了几分钟,耽误不了他们工作。

刚才去对面饭店吃饭,那对关系“暧-昧”的师徒和夏副主任叫了,她找了个借口没去。才在分局食堂吃好饭洗完碗,夏副主任就打电话请她们过来。

夏副主任雷厉风行,不等三人开口就指着停在大拖车边上的两辆警车说:“同志们,我们立即出发,去第一抛尸现场北边的那个工业园区。老李,小徐,你们依然开你们的车,在前面带路。小柳,你不用开车了,上来有几件事我们要请你帮忙。”

她的话就是命令,三人不约而同地应道:“是!”

朝夕相处三天,警务指挥车还是头一次上来。从外面看就是大一点、长一点、夸张一点,上来后柳莹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既豪华又先进又舒适。

这日子过得太滋润了。不仅有会议室、休息室、洗手间和淋浴室,在车上可以办公。可以休息,可以上网。甚至可以做饭。因为她一眼就看见了冰箱和微波炉。如果非用一个词儿来形容,那就是“**”,并且只能是“**”。

“柳莹,吃不吃水果?”姜副科长很热情、很能干,居然准备了一个果盘。

“谢谢姜科长,刚吃完饭,我真吃不下去。”

“那别傻站了,快坐。”

“哦。”

车缓缓的动了,坐在会议桌顶头的韩大处长合上笔记本电脑。笑问道:“小柳,工业园区有管委会吧?”

眼前这位不仅是省厅积案清查领导小组顾问,同时也是正儿八经的厅直部门领导。

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江省联络处处长,实职正处。行政级别高,警衔更高,要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柳莹真不敢相信有如此年轻的三级警监。

尽管对他的作风很不认同,对他们那种“暧-昧”关系很是不耻。但只能放在心里,不能流露在脸上,更不能说出来。

柳莹急忙坐直身体,像开会一样双手放在膝盖上汇报道:“报告韩处长。城西工业园区有党工委,有管委会,党工委书记赵书记同时兼任区委副书记。是城西区委常委。”

“有就好,我不要找赵书记。我只需要一份工业园区所有企业的名单。”

“企业名单分局应该就有,我帮您打电话问一下。”

夏莫青从电脑边拿起一张名片。微笑着递给她道:“这上面有我邮箱,找到之后请城西分局同志发到我邮箱里。”

“是!”

平安和谐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的。想做好社会治安工作,当然离不开经费保障。黄港市很多年前就出台过一个社区治安防范规定,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收取治安管理费,用于各社区联防队员的报酬和补贴。

联防队员早没了,现在只有协警,但备受争议的治安管理费仍然在收。

“801”要得急,城西分局治安大队来不及整理,竟发来一份电子版的工业园区治安管理收费清单。按企业规模大小和职工人数多少收费,几千到几万不等,把韩大律师搞得啼笑皆非。

詹升荣不明所以,看着清单问:“处长,您怀疑凶手是园区企业职工?”

“要是园区企业职工,专案组早查出来了。”

韩均摇摇头,指着显示器上的几家企业笑道:“大大小小印染厂十几家,我刚上网查过,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要耗水200吨左右,其中90%会成为废水。”

想到臭气熏天连鱼都不多的东港河,姜怡若有所思地问:“环境就是被他们污染的?”

“我感觉应该是。”

公安厅的人居然管起环保厅的事,柳莹被搞的哭笑不得,禁不住提醒道:“韩处长,园区有污水处理厂。”

“我知道,这几天我从那儿经过好几次。”

韩均转身打开另一台电脑,上网点开电子地图,指着地图上的几条主要道路,轻描淡写地说:“各位,我们分工一下,到了园区之后我和生姜一组,从开发一路往东走;夏主任和小柳一组,从开发二路往东走;詹升荣、邓南晴一组,谭雁冰、孙大勇一组,分别从开发三路、开发四路由西往东搜索。”

“师傅,搜索什么?”

“马路两侧的集水井,要特别留意那些井径比较大的。”

詹升荣醍醐灌顶般地反应过来,喃喃地说道:“第一抛尸现场附近有一条管径近两米的出水口,如果凶手在园区抛尸,如果把行李箱扔进集水井,那么只要有水就可以沿涵洞被冲到东港河。”

韩均微微点了下头,调整了一下地图比例,指着第二抛尸现场笑道:“并且从园区去第二抛尸现场很顺路,去第一抛尸现场反而不顺路。如果能证实这一点,那凶手就很难躲过园区的监控。”

姜怡也反应过来,摸着额头一脸追悔莫及地说:“不下雨不等于没水,东港河那么脏那么臭。污染那么严重,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没想到。”

“我同样没想到。还是你师娘提醒的。”

案子有眉目,柳莹激动不已。也不管他们的关系暧不暧-昧了,急切地说:“韩处长,管委会应该有排水工程的图纸,只要能借到图纸,就能沿图纸上最粗的涵洞往上找,肯定能找到。”

“这个主意不错,不过现在只是推测,反正工业园区就这么大,能把行李箱扔进去。并且能够被水冲到东港河的集水井应该不多,应该很容易找。”

正如他所说,工业园区井径足够大的集水井并不多,与第一抛尸现场呈直线的更少。

更何况集水井不是马路中央的水道检查井,修在护栏外,井口露天,没有遮盖,二人一组,一人负责马路一侧。十五分钟不到,就非常容易地找到了三个。

詹升荣和邓南晴乘坐城西分局的警车,从开发三路赶到最南边的开发一路,推开车门跑到韩均师徒所在的集水井边。兴奋不已地汇报道:“处长,姜科长,我们那边管径小。谭雁冰和孙大勇那边更小,应该就是您找的这个或者夏主任找到的那个。”

姜怡环顾了下四周。拿出下车时打印的地图看了看,一脸沮丧地说:“问题是从南到北这条线上没印染厂。他们要偷排污水只会排到第一抛尸现场东边或西边。”

河水不流动,就算冲也冲不出多远。而排涝口与排涝口之间的距离很远,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看着他们一脸失望的样子,韩均指了指马路斜对过的污水处理厂:“看见没有,没印染厂不等于没污水,事实上这里的污水比印染厂更多。”

邓南晴一脸不可思议地问:“处长,您是说专门处理污水的工厂会排放污水?”

韩均点点头,看着已经干枯的集水井说:“污水处理厂也是企业,是企业就会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完全有向外偷排污水的可能。如果这里才是真正的第一抛尸现场,如果对面污水处理厂真通过排涝管网偷排过污水,如果抛尸和排放污水间隔时间超过三小时,那么就有很大几率能在下面找到被害人的血迹。”

人体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就是靠这种蛋白质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

血红蛋白含有铁,铁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让过氧化氢变成水和单氧,单氧再氧化就能在紫外线灯下发出蓝光,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鲁米诺反应。

这种检测方法极为灵敏,被各国执法机构广泛应用,能检测出只有百万分之一含量的血,即使滴一小滴血到一大缸水中也能被检测出来,由此可知想把它冲掉有多难。

姜怡油然而生起一股希望,掏出手机道:“师傅,我给柳莹打电话,让她通知技术人员带鲁米诺试剂过来勘查。”

让专案组排查了一下东阳村,结果一无所获。

韩均不想再打没把握的仗,摇头道:“有没有排放污水,去对面问问就是了,用不着这么麻烦。”

天底下没那么多巧合,如果对面污水处理厂在案发前后确实偷排过污水,那这里才是第一抛尸现场的可能性将会非常高,毕竟除此之外无法解释行李箱为什么会出现在东港河里。

姜怡想了想,忧心忡忡地问:“偷排污水被抓到是要罚款的,他们会说实话吗?”

韩均冷哼了一声,面无表情地说:“人命关天,他们敢不说实话?”

詹升荣点点头,跨过护栏道:“小刘,把车开到污水处理厂门口去。通知小柳和老李,让他们赶快过来。”

城西分局干警扶着方向盘道:“是!”

不一会儿,所有人全部赶到污水处理厂大门外。

两辆警车,一辆沃尔沃大拖车,三个穿警服的警察,七个便衣,把门卫吓了一跳。得知公安厅的人要找老总了解情况,连忙开门让他们进去。

东海污水处理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实力雄厚,在黄港市有六个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只是其中一个。

这里臭气熏天,大老板自然不能呆在这儿。接待他们是一个姓向的经理,热情无比的把众人请进接待室。又是敬烟,又是让人去倒茶。

“向经理。别忙活了,我们就问几个问题。了解一下情况。”

向经理非常健谈,坐下身来一脸凝重地说:“对面死人了,我知道。公安同志,你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抓到那个凶手,他太残忍太疯狂了,杀人了还分尸,想想就怕。”

韩均可没时间跟他绕圈子,直言不讳地说:“向经理,我们是公安厅来调查这个案子的办案人员。不是黄港市公安局民警,更不是城西分局民警,我们要问您一个问题,希望您能够如实回答。”

“当然,当然要如实回答,您尽管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韩均微微点了下头,紧盯着他双眼问:“向经理。我想知道去年12月8日至12月11日,贵公司有没有通过园区排水管道往东港河排放过污水。您别急着回答,想好了再说,因为人命关天。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正在侦破的这起杀人分尸案,您现在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负法律责任。”

东海污水处理公司建于2007年6月,当时设计处理能力是每天2万吨。负责集中处理园区内6家印染企业的废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园区内印染企业由最初的6家变成现在的14家。远远超过其处理能力。

再加上前段时间在搞设备改造,准备从印染行业的二级排放标准。提升到一级排放标准。所以利用排涝管网偷排的频率比以前高,偷排的量也比以前多。

这不是一件小事,说实话是要被处罚的,可不说实话又要承担法律责任。向力华吓出了一身冷汗,沉默了半天都不敢开口。

夏莫青掏出警官证在他眼前亮了亮:“向经理,贵公司到底有没有偷排并不难查。你心里清楚,楼下那些职工心里也清楚,我相信你不说一样会有别人说。”

“公……公……公安同志,我们是搞污水处理的,怎么会……怎么会做那种破坏环境的事。”

眼神闪烁不定,说话支支吾吾,一看就知道没说实话。

韩均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向经理,我知道作为一名高管,你要为你的雇主负责,要维护他的利益。同时作为警察,我们也不会替你们保密。如果真偷排了,你们肯定会受到环保部门处罚。

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如果不说实话,那接下来调查这个情况的将会是省环境保护厅,而不是黄港市环境保护局,更不会是城西区环境保护局。”

詹升荣趁热打铁地提醒道:“向经理,韩处长说得很清楚,到底哪样更负责,哪样更能维护你老板利益,你心中应该有数吧?”

想查真的很容易,问几工人,化验一下东港河的水,想赖都赖不掉。

如果由黄港市环保局处罚,老板找找人说说情,或许能少罚一点。如果闹到省里,罚款肯定是黄港的几倍。

人命关天,这件事居然跟命案扯上关系,他们不查个水落石出肯定不会罢休。

向力华暗叹了一口气,不得不苦着脸承认道:“公安同志,那几天我们确实流出过一次污水,真不是故意的,是改造工程的施工人员操作失误打开了污水池的水阀,导致污水流出的。我们监管不到位,管理不完善,我检讨……”

推测得到证实,韩均欣喜若狂,摇头笑道:“向经理,我们是警察,不是环保执法人员。监管不到位,管理不完善,您跟他们去检讨,相信他们会理解的。我们想知道是,贵公司排放,不,应该是操作失误导致污水流出的确切时间,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师傅就是师傅,真幽默,生姜差点爆笑出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未完待续。。)

ps: 刚才看了书评区,发现有书友对这几天的更新不太满意,这里给各位兄弟姐妹解释一下。

我不是专业写手,要工作要谋生,要“肯干肯拼”。否则凭现在这惨淡的订阅,不仅养活不了自己,更不用说养老婆和即将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小牧闲了。

所幸的是过几天应该能忙完。

每天两更肯定能保证,从下周开始争取每天三更。再多不行,一没那么多时间,二来要保证质量,要反复推敲,要符合逻辑,不然太不负责任。

最后再次求有条件的大大订阅支持一下,订阅真有些少,少得都不好意思再求编辑要推荐,不好意思管大家求订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