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玉楼春 > 第九十八回

玉楼春 第九十八回

作者:清歌一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2:35 来源:笔趣阁

初念这一夜是醒着到天亮的。一闭眼,她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他离去时的背影。

那时候,他回头看了这边好几次,仿佛在踌躇要不要过来。然而终于还是离去了。他的脚步起先有些迟缓,渐渐越走越快,身影终于消失在了幽阒的庭院树影之中。

这是她第二次目送他离去的背影了。第一次,是在芷城苏家那个结满秋霜的清晨,他和她道别,对她说他一定会娶她时,他的笑容轻快,脚步坚定,目光里闪烁着一切在他掌握之中的自信,那种自信无人能及,甚至已经到了狂妄的地步。而现在,同样与她道别,同样要奔赴战场,这个男人的背影却只剩下了萧瑟和沉默。

月影挪到那扇西楹窗的脚下,就快照到她的半边脸时,她忽然记了起来。有一天他下朝回来,仿佛就是靠在这里,抱住她亲吻她的。

她像是被针刺了一下,仓促地转身。

~~

初念的孕吐终于止住了。看着镜中自己消瘦的身影和微微隆出的小腹,不用旁人多劝,一日三餐外加三顿辅食,便是再不想吃,她也必定要吃下去。吃饱了睡,睡醒了,有时候和过来看她的青莺闲坐做针线,有时候和果儿一道去湖心亭散步。她母亲王氏也托人送了两回物件给她。天气渐暖,草长莺飞,她终于有些养了回来。有时揽镜自照,气色还算不错。至少比徐若麟刚走那会儿,要好得多了。

转眼,徐若麟离开已经大半个月了。他应该早到了云南。但似乎并没急着立刻和顾天雄动手。西南那边暂时还没什么新的消息传过来。初念的日子过得也很平静,比她自己先前预想得要平静得多。

她原本以为,徐若麟一走,向来看自己不惯的廖氏多多少少会为难一下的,就算明里不做,暗地里,她这个掌家婆婆想要让自己不好过的话,简直易如反掌了。诸如饮食、起居、或者身边的人,有心的话,随便拎件出来就可以做一篇文章了。但是意外的是,她竟一直没什么动静,连她身边的那个沈婆子看见她,也是立刻远远避开,实在避不了的话,便堆出笑和她招呼,口中称“大奶奶安”——态度甚至比从前还要恭敬。

不止初念疑惑,嘉木院里的人也有些不解。这天午后,宋氏陪着初念一道做针线。她正做着虎头鞋。一只刚刚收线。暗红配明蓝,鞋头的黄黑杂色小虎头憨厚可爱,极其漂亮。喜得一边的果儿抢了过来摸个不停,丫头们也连声赞她手巧。

宋氏得意着谦虚了几句。丫头素云便扯到了昨天遇到沈婆子时她的异样表现,说,“大奶奶,太太身边的沈嬷嬷向来眼高于顶,又苛刻,府里头便是几个有脸面的管事见了她也不利索。奶奶你人好,她便蹬鼻子上脸,先前见了奶奶时态度可没这么恭敬。昨日这是怎么了?大爷一走,她反倒恭恭敬敬了起来?昨日我在一边儿硬是没看明白。”

宋氏见初念不语,屋里头也就紫云素云这两个司家过来的丫头,并无外人,便嗤了下,压低声道:“这有什么奇怪的?说句不该说的,那婆子混到如今这岁数,阴事干得必定不少。咱们大爷那样的人,向来又把大奶奶捧在手上的。如今大奶奶有了身子,他又要出远门了,啥时回还不定。不先敲打下那些会来事的,他怎么能放心去?我猜,必定是她什么把柄捏大爷手里了,这才见了大奶奶便如鼠见猫。要不,怎么如此凑巧?”

边上人被一语惊醒,纷纷表示赞同。初念也被宋氏这一番话一下触动了心思,想起廖氏这些天的样子——她见了自己时,眼神里分明是压也压不住的憎厌,面上却偏要作出慈笑。模样在初念看来,又别扭又古怪。

原本还有些不解,现在却仿佛忽然被一点而通。她怔了下。

“娘,这两天都不见四姑姑来。我见她好像不大快活。我去叫她,让她过来一起说话解闷?”

果儿和她的四姑姑感情日渐深厚,所以对她也很是上心。

她一提青莺,屋里的说话声便歇了下去,初念也暗叹了口气。

最近国公府里,她所在的这个院子是安静,但别的几处地方,却一直没怎么消停。

先说三爷徐邦瑞。年前廖氏要替他议亲时,他百般推脱,又是闹事又是出家的,但这名儿飞快传了出去,原先有意做亲的那几家自然望而退去。一晃眼好几个月过去了,他虽早被找了回来,廖氏怕他再生事,起先也将他关在了院里。但这又如何能拘得住他?三少爷爬墙钻洞地偷溜出去,经常是几天不归。好容易回来,廖氏或苦口婆心或严厉呵斥时,他来去就梗着脖子一句话,要娶司家二房的那位妹妹。这倒罢了,偏司家正月里还打发了人来,借着探望司国太的当口,委婉地请求徐家管好这个三少爷,免得外头起流言,坏了自己家女儿的名声。廖氏气不过,传信给徐耀祖,叫他管管。徐耀祖却只带回一句不咸不淡的话,说儿子既然一心想娶,那就娶。房里有了正儿八经的媳妇,这个儿子说不定还能改改性子。

廖氏当时被丈夫气得怒不可遏,只觉全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对。慢慢到了现在,这样几番折腾下来,心里也就只剩悲苦无奈了。但和司家的这门亲,她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松口的。

亲儿子的事还没完,接着又被徐若麟这个便宜儿子给将了一军。廖氏心中烦闷,便把注意力又转到了女儿青莺身上,旧事重提,要她嫁给侄儿廖胜文。青莺自然不点头。这两天,这对母女又冲突不断。

说曹操,曹操便到。正这时,屋子外头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初念抬头望去,见青莺院里的一个小丫头白着脸闯了进来,道:“大奶奶,太太早上又去了我们四姑娘那,骂了她一顿,四姑娘便说要出家。太太刮了她一耳光。太太去了后,姑娘就躺那里,只流泪不说话。凝墨姐姐以为姑娘在气头上,过去就好,便也没在意,不想大半天都过去了,她连口水也不喝。凝墨姐姐便去通报了太太,太太浑不在意,只说她吓唬旁人的,饿了自然就吃。凝墨姐姐却不放心,自己守着姑娘,打发我来请你过去看看,说你和四姑娘平日好……”

她话还没说完,初念便匆匆起身,吩咐人赶紧去通知司国太,自己也急忙往青莺的院里去。过去时,见她躺在床上披头散发泪痕满面,脸颊上还留了道被指甲刮过的痕迹,知道是廖氏所留的。

“姑姑……”

跟了过来的果儿一见青莺这模样,眼圈便红了。

青莺见初念来了,有气没力地朝她勉强扯了下嘴角,便侧过脸去,怔怔盯着帐子。

初念心中也是难过,坐到她身侧,劝道:“四妹妹,我晓得你心里不痛快,只是这身子是自己的,不能不吃饭。倘若有个不好,日后苦的也是自己……”

她一劝,青莺泪流得更凶,终于转过头望着她,哽咽着道:“我不想嫁。我娘硬要我嫁的话,我宁可死。”说罢闭上眼睛,再不说一句话。

初念陪了许久,说了不知道多少的话,青莺就是不动,更是不吃东西。司国太听到消息,随即也亲自过来看究竟。青莺便睁开眼,跪在地上磕头哭道:“祖母!孙女自知不孝。只是别说一个廖胜文,便是比他好百倍千倍的,我也不想嫁!倘这样不被世人父母容,我便出家去。总之不会拖累父母家人就是。”

司国太又是气又是伤心,哽咽道:“不孝的东西!你连你祖母的话都不听了?”

~~

初念原本以为,青莺闹个一天,过去便罢。没想到到了第二天,她仍是不肯进食,完全铁了心的样子。好说歹说,差点没给她下跪,才终于喂下去一杯水。这样到了第三天,连廖氏终于也担心了起来,又被司国太叫去呵斥了一顿,骂她不顾女儿死活一心只想结好自己娘家人。去看青莺的时候,见她脸色苍白嘴唇发干,瞧着已经奄奄一息的样子了,这才终于屈服,流着眼泪道,“罢了罢了,我不逼你嫁我侄儿便是。你起来吧,好歹要吃点东西。我生养你一场,再怎么着,你也要体谅下我的心肠。”

青莺这才终于睁开了眼,有气没力地道:“我只想出家。你若不应,我就不吃。”

廖氏本就脾气暴躁,见自己让步了,女儿却还不识好歹,方才的怜悯心肠一下便被怒火盖过,骂道,“真真是个不识好歹的东西,和你那个牛鼻子爹一模一样!饿死就饿死!你想出家,门都没!”说罢气冲冲而去。

初念这几天,不顾自己身子,一天七八趟地往来于嘉木院和青莺这儿之间。这种时候,忽觉得徐若麟在家的好了。倘若他在,情形也不至于糟糕成这样。本来见廖氏终于让步了,刚松了口气,没想到青莺却还这样固执。眼见廖氏恼怒离去了,看向躺着的小姑子,见原本鲜活的一个少女,现在憔悴无比,忽然便想起从前那一回与她一道落下山崖的经历,忍不住也是红了眼睛,坐到她身侧,哽咽着道:“傻姑娘,你怎的就一心只想出家?出家哪里那么好?就算真的想,也要先留着命。你这样,叫我心里怎么过得去?”

青莺望着她,低声道:“嫂子,我不信我娘。就算她不把我嫁给我表哥,很快也是要嫁给别人的,那些个人,未必就比我表哥要好多少。我真不想嫁人……我也不是非要去当姑子不可……可是我实在没别的办法……”

初念觉出她似乎另有话要说,擦了下眼睛,叫屋里的人都出去了。只剩自己时,望着她道:“四妹,你是不是另有想法?倘若有,跟我说说,就算我帮不了你,也总比你一人闷在心里要好。”

青莺沉默了半晌,终于轻声道:“嫂子……你还记得去年底在护国寺遇到的那个内官监太监吗?当时我听他说,到六月的时候,他将领船队从太仓出发下西洋了……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那些可以随他同行的人。”

初念吃了一惊,脱口道:“你想随他下西洋?”

青莺不语,显然是默认了。

初念压住心中骇异,仔细打量着她,见她眼睫轻颤,不知是饿得虚火上来了,还是情绪激动的缘故,两颊也有些潮红。忽然想起去年底遇到袁迈时的情景。记得此人形容伟岸,举止豪爽,当时他与青莺告别时,青莺仿佛还有些依依不舍,一直目送他背影消失在那条竹林径道之中还立着不肯随自己回院。

初念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盯着青莺,压低声道:“四妹,你老实跟说我说,你……是不是因为那个袁迈的缘故,这才不肯嫁人要当姑子,甚至想着离家远行?”

青莺脸色忽然煞白,又一阵赤红。几天没吃饭的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下竟坐了起来。

“嫂子,你既这样问了,我便也直说。那位袁太监,我对他确实仰慕。但却不是你想的那样。他身虽被残,却比无数旁的男子更配称得上伟岸丈夫。我当时听他偶尔提了一句,说大凡女子,总比男人心细。便想在宫廷女官中招募一名有文才、通算术者随宝船同行,沿途记录地理水文,整理文档等事宜。只是海上凶险,此去又路途漫漫,竟无人愿意应征。当时我便想要应了。但这也不是我想随船同行的唯一原因。”

“嫂子,”她喘了口气,继续飞快道,“我小时候,无意看过一本前人所著的杂记,记述了漫游大楚各地的地理风土,那本书如今还在我案头上。那时起我便心生向往,盼着有一天我也能这样出门走走看看了。是谁规定女子这一辈就一定要嫁个男人,相夫教子直到老死的?”

“但是,这不大可能啊!”初念道,“别说你娘,便是你爹,他一定也不会应的!”

青莺道:“所以我一直想着求大哥帮我!他那样的一个人,一定能理解我的想法,一定肯帮我的!”

初念尚在犹疑间,青莺已经道:“嫂子,这世上的人,各有各的活法。你看他人好,那人自己未必觉得好。你看他不好,那人说不定却乐在其中。就说嫂子你和我大哥……”

她停了下,终于道,“倘若我说得不对,嫂子你别怪我。我其实早就看出来了,嫂子你十有八-九就是我从前的二嫂……”

初念的心一下跳得飞快,不安地看了她一眼。

青莺却浑然未觉,继续道,“我大哥对你该是有多喜爱,这才冒了风险,费这么多心机,不顾一切终于把你娶了。我也看得出来,嫂子你看起来柔柔弱弱,内里却与外表不大一样,要不然当初咱们落下山崖的时候,你也不会那样背着我坚持咬牙走了那么长的一段路……你对他并没他对你那样的上心。我猜他一路过来一定不顺。在我看来,他这样的举动,多少有些匪夷所思。可是我相信,在我大哥自己看来,这一切他一定都觉得值。我也一样。我不想嫁人。我愿意去当女官帮袁总管做事,陪他出海,哪怕十年八年,甚至是一辈子,我也甘之如饴……”

她说着,眼泪慢慢地流了下来。

“嫂子,我求你再帮我一次。等我大哥回来,让他帮我上船,好不好?”

初念怔怔望着她。

“嫂子,我求你了……”

青莺见她不答,挣扎着要起来向她磕头,初念急忙扶住她。终于叹了口气。

“唉,小姑,老实对你说吧,不止是你,我先前知道袁迈要率宝船下西洋的时候,也憧憬了一阵子……可惜我这辈子是不可能了。倘若你真的想好了,等你大哥回来,我会试着跟他提的……但是不保证他一定会答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