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八十七章 摘天窗儿

重返1977 第八十七章 摘天窗儿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6:40 来源:笔趣阁

一说到飞贼,大家也肯定会马上想到几个传说故事中的代表人物。一个是“鼓上蚤”时迁,一个是“赛毛遂”杨香武,另一个恐怕就是“燕子”李三了。

而从他们的共性来看,只凭这几个人无一不是武艺盖世,飞檐走壁的盖世豪杰,便可知道,民间对于“飞贼”的评价到底有多么的高了。

不过有人大概会说了,这些人可都是故事里杜撰出来的人物呀,又怎么能作数呢?

好,那咱们再说说现实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其实要想做个“成功”的“飞贼”,需要掌握的技艺可远远要比这几位“知名人士”还要多。或许武艺倒未必有多高强,但从“踩盘”、“入室”、“寻物”、“应变”到“退身”的每一个步骤,那可都是需要掌握独到之秘的。

而且这些技艺不仅需要下狠功夫苦练,同时也需要灵性。因为其间广泛涉及到了物理、化学、生物、机械乃至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等多种学科,具有很高的科学性。所以要不是人中翘楚,那可是压根“飞”不起来的。

咱们来举个具体的例子吧。以洪衍武打算从屋顶入室的方式来说,这在行话里被称为“摘天窗儿”,往往是本事稍次一些的“飞贼”才会使用的行窃办法。

具体步骤是行窃者要先上到房上,然后掀瓦挑梁,将房顶弄个窟窿,再使绳索捋着下去,到屋里偷东西。而且临走的时候,还得把天窗抹饰了,使外行人看不出任何痕迹才算完活。

别看就这么个简单的活计,其中就牵扯了不少的技艺要求。据说,干这类“钻天”勾当的窃贼必须得练就一种轻身术。除了上房下房时有用,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在房顶行动时悄无声息。

而且过去平房的顶棚大多是棚匠用高丽纸糊的,要是没这种功夫的普通人,那一脚上去就是一个窟窿,不掉下来就是好的了,也就别谈盗窃了。

除此之外,高明一些的“飞贼”还得练就一种“缩骨柔身术”。这种功夫的练习要求自然也就更高。首先要把一领席子卷成锅盖、茶盘般粗细,然后放在桌上,人要站在远远的地方一蹿,就得把身子钻进席筒去。

可即便是练到了这种一钻而过的程度,也就算刚练会了一半,之后还得接着练能往回退呢。真要说是练全套的,那还得用两只手一扶地,先退回去,然后用两条腿再入席筒,重新穿回来才行。而这种功夫一旦练成,由窗户烟囱钻进屋子,眨眼之间就能办到。

怎么,有人不信,说吹过了?

那咱就说个实例,在1988年,位于王府井的一家高档服装专卖店就遭到了“飞贼”的洗劫。而勘察现场时,警察为找不到罪犯的进入途径曾感到十分费解。其实当时这个窃贼所采用的行窃手法,就是撬开排风机,然后运用这种柔身术从排风口钻进去的。

说到这儿也就清楚了吧,要做个“飞贼”容易吗?不仅得有一身好功夫,至少也得了解房屋的构造,规划好进出之路。

而洪衍武这小子却纯属既无专业技艺又无专业知识的“傻大胆”,他这就是直愣愣地在硬懵乱撞呢。所以,他也很快就遭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原来,当他在房后边摘下了几片瓦,拨开了一层防水用的油毡和掺有秫秸杆的防水层软泥之后,他就发现,在这些东西下面还有一层密密麻麻的房椽呢。木椽与木椽之间只有二十公分的间隔,他根本就钻进不去。

要说这小子不搓火是不可能的,他好不容易上了房哪肯白费了力气?于是他便接连又掀开了几十片当瓦片,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屋瓦下面竟然处处如此。

洪衍武可除了跟绳子什么家伙也没带,他搬又搬不开,撬又撬不动。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免感到一阵极度的失落,心里也忍不住打起了退堂鼓。可他转念又一想,他要就这么走了常显璋又该怎么办呢?似乎是有些不太地道呀。

于是,就在这种既想充英雄,又畏惧艰难的矛盾中,他反反复复地进行了好一番心里斗争,最终根据现实状况,他作出了一个两事相权取其中的决定。

为了对得起良心,他要把指挥室后墙边上所有瓦片都掀开看看,要是哪里都一样,那也就算该着,只能就此作罢了。

或许是老天也在怜悯常显璋无端受罪吧。总之,就在洪衍武掀开右端墙角的屋瓦后,竟然出现了天大的好事。原来,这里的房椽竟然少了一根。别看只有不到六十公分的距离,可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可是很轻易就能钻进去的。

于是大喜过望之下,洪衍武便把麻绳捆在了腰间,然后找了一根结实的房梁把麻绳绕过,再用右手抓住了一端绳子头钻进了屋脊。不用说,他这是为了防止顶棚下陷,给自己做的保险措施。

而接下来的事自然就容易多了,洪衍武借着天光,隐隐约约下发现棚顶天窗就在不到两米的地方,再然后,他便匍匐前进爬了过去,一伸手打开了棚顶天窗,最后,他又用双手紧抓着绕过木梁的麻绳把自己悬垂了下去,稳稳当当地落在了地上。

真别说,从进入屋脊到最终落地的整个过程仅用了十几分钟,顺利得出奇,最终,洪衍武不仅平平安安把画报拿到了手里,而且就像《水浒传》里写的一般,就连他落地的声音也没出半点。而收尾工作也不是什么难题,此时只需把麻绳从房梁抽下,再从里面打开窗户翻出去即可。唯一的不足,也就是他粘上了一身的脏土灰尘和蜘蛛网。

不过说到这里,咱们可不得不说句实话,其实,洪衍武这小子今天简直是幸运得爆棚了。因为,他之所以能做到目前这一步,除了房椽的事是运气意外,至少还有三点也是纯属侥幸。

第一,拆砖撬瓦的时候,洪衍武的动作可不小,也就是他恰恰躲在屋脊之后,操场上没人看得见他罢了。另外,很快时间也到了上课的时候,所以这小子才没有被人发现。

第二,洪衍武在顶棚爬行的时候居然没掉下来更是走运。因为当时的天棚都是秫秸杆和苇箔材料的,承重的能力很差,估计也就是因为天窗距离很近,而且这小子骨瘦如柴,爬行的姿势又低,摊薄了承重才没出意外。

第三,洪衍武手抓绕梁麻绳的保险措施也纯属扯淡,因为他自己根本就没带手套,一旦发生意外,那突然间产生的摩擦力就得让他撒了手。所以说,这也只是他自己的异想天开罢了。

只是这些问题毕竟没有发生,所以在当时的洪衍武看来,他自己干得可是出奇的漂亮,因此就连蹭得这身脏土他也不在乎了。

而就在把画报扔进屋里的火炉付之一炬之后,这小子出于一种情不自禁的得意,更是完全不顾周遭环境是否合适,竟摆了个“猴子搔耳”的姿势,还摇头晃脑地念起了从常显璋那里听来的京剧《时迁盗甲》中的念白。

“我做偷儿本领高,鸡鸣狗盗其实妙。飞檐走壁捷如神,挖壁扒墙真个巧。入房蹿户鬼不知,倾箱盗笼人难晓。官衔本是贼中郎,雅号人称鼓上蚤……”

就这样,洪衍武撞大运似的以身犯险,竟然取得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成功。而这次特别的“钻天盗书”经历,也作为一件生平最得意的秘密,永远地留在了他的记忆里。

甚至多年之后,当《碟中谍》的vcd刚刚流入内地,有位熟人向洪衍武谈起电影《碟中谍》中,汤姆克鲁斯吊着钢丝盗取机密的一幕有多么多么惊艳的时候。却没想到他的反应却只是满不在意地一笑,然后语出惊人地告知对方,“洋鬼子其实没什么想象力,那都是我九岁时候玩儿剩下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