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一百一十章 交锋

重返1977 第一百一十章 交锋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6:40 来源:笔趣阁

片刻间,不知不觉又兜了几个圈子,场中的罗鹤龄和玉爷尽管各自脚下加力,却仍是旗鼓相当,谁也不肯落后半步。

到了这个份儿上,虽然大多数人仍旧看得一头雾水,但那几个懂得“转七星”的却看得目不转睛,心下对两人的身法、步法都是暗自赞叹不已。

因为别看罗鹤龄年龄虽大,但他的步法确异常迅捷。他几乎每一步都是轻轻点地而行,可速度却越走越快,而且转动自如,变化多端,不带一丝燥气。看起来毫不费力,风度翩翩,宛如在林中小径闲散漫步一般。

而实际上,他走的这种步法也确实是大有门道,因为那是一门能与“草上飞”并列,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轻功,名为“踏青萍”。

江湖中传说有人练这种轻功能踏着荷叶过池塘,这是神话,但这也确实把部分练功的方法比喻在里面了。荷叶杆轻,脆,只有一点韧性。脚下要很细腻,去找这一丝仅有的韧性,在一根丝上借劲。讲究的就是什么时候感到脚底板会“脸红”,能用脚的肉感把这根丝探测出来,才算上道了。而一旦练到了这个阶段,对敌时倘若想要辗转腾挪,只需跟脚下这根丝一柔和,一星点水花似的,有那么一点弹力,人就弹开了。

只是这门功夫固然绝妙,但练起来也着实不易。近二十年来,除了站桩,罗鹤龄每日清晨都要带着这种“足点荷叶”之意走上十里,才有如今这般的造诣。

另一边,玉爷的步法虽与罗鹤龄完全不同,却也不遑多让。他走的是“稳健”的步子,蹭着地走路,步步还都是一样长度,比尺子量的还准。这说明他的身体已经高度协调,正是在施展那“脚踏水旋”的功夫。

可别看玉爷当初和童山河较腿时脚裂青砖比这个唬人,其实那只是儿戏。因为我纯粹的刚猛之力,并不难练。而如今这种足下力道却是轻着练出来的,就好比走钢丝,脚一用力就摔下去了,但想轻,得更用力才能轻得起来。不是在一个劲上加份量,而是多加上几股劲。走钢丝为控制平衡,得调动全身劲道,敏捷变化,既不能踩实了钢丝,也不能踩虚了,掌握住这个火候,方能练出功夫。

所以这种步法外表看着好像很沉重,但脚下是活的,好处是并不只维持着前后平衡,四面八方都能照顾着,如绊到什么东西,一晃就站稳了,这就是以柔用刚,多股劲的作用。这个柔也不是软化,而是变化。正所谓“去意好似卷地风”,卷地风就是吸着地转,脚下有吸力,一出就踩,吸着地动脚。不仅能随时随意地转向、转劲,同时也能以力破巧,坚如磐石。

其实玉爷能练到这一步也是有独特法门的。当初那位传走桩之法的高人曾说过,走桩不能单走木头的“硬桩”,还得走藤条编桩,甚至再去泥里走。因为只有“软桩子”才能练出多股劲来。

总之,罗鹤龄和玉爷就在这种纵横往来之间,都把各自步法优势都发挥到了极致。

一个是按中有提,提中有按,动作旋转,循环无端,且全无一丝刚劲之气,融融呵呵,纯任自然,无形无象,不偏不倚。

而另一个则是刚柔曲直,纵横环研,闪展伸缩,变化无穷,且轻灵与沉实并举,两足落地无声,却劲力鼓荡,把功力蕴藏在脚下。

所以到目前为止,在列位行家的眼里。场中的罗鹤龄和玉爷,正是各有所长,平分秋色。究竟谁能更盛一筹,也真不太好说。

不过,再高明的旁观者也不如两个当事人自己清楚。

罗鹤龄已经开始暗暗心惊,因为他最得意的便是速度,但没想到几乎已使出全部解数,玉爷却仍能与他保持着同步。而他几次兜着劲儿想把玉爷甩出去也均未能成功。到了现在,随着劲力在俩人的脚步带动下,如滚雪球般地越来越大,他已经隐隐感到快要到劲力失控的临界点了。

这种情况其实是他最担心的。因为他自知年龄大了,加上他的步法之长在于力的“变”字上,顺势时固然占便宜,可控力上比起玉爷就要吃亏了。所以再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主动权必定旁落。

相反的是,玉爷虽然一开始惊诧于罗鹤龄的速度和变力的技巧,但好歹靠着拼尽全力也支撑下来了。而时间一久,随着兜起的劲力越大,他倒是感到脚下控制感在逐步增强,而罗鹤龄的步子反倒开始显现固涩失控的苗头。

于是他很快便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在于力的“稳”字上,像这种情况越严重他就越占便宜。所以他便开始利用体力优势,加大脚下力度,反而有意识地把这种情形往加剧的方向助推,想促使罗鹤龄尽快劲力失衡。

不过,玉爷还是把事情想得简单了,罗鹤龄毕竟是有真本事的前辈高人,一生中交过手的高手更是不计其数,像这种局面又怎会彻底束手无策,坐等局势恶化呢?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两个人相互搭着手刚要齐齐转向的一刻,骤变突起。

只见罗鹤龄身子忽地往前一迎,竟未顺势转身,反而保持着原有方向,用右脚抢步,一脚迈向了的玉爷两腿之间。

不仅如此,最让人吃惊的是,罗鹤龄身法中的灵便全然消散,这一脚举步呼呼带风,完全走的是刚猛路线。他好似横了心要与玉爷较力,竟势不可挡,强横无比地硬撞过来。

玉爷自是不免一惊,下意识中就想要先避开这一腿,可随即他又马上意识到罗鹤龄大约是到了控力的临界了,这才想趁着彻底脱控之前,用这一脚较力来分高下。

这么一来他马上就转变了心思,不仅没躲,反而又在腿上加了几分力道,直接迎着罗鹤龄硬抗了过去,非要与之争那一脚之地不可。

可哪知道现实的结果却让他大感意外。两腿骤一相交,他便觉一股从未体验过的巨大力道袭来,竟让他生出一种无坚不摧,全然无法抵御之感。

而随着一阵剧震,他的右腿居然毫无阻碍地便被弹飞了。这更让他知道要坏,凭经验,这股力道不仅已经完全碾压了他,而且还远远未尽,马上便会带得他整个身子横飞出去。

说实在的,这一刻,他可真的有些不敢置信。

其实,玉爷对罗鹤龄这一脚有如此威力估计不足,也是情有可原。因为在他想来,罗鹤龄分明已是强弩之末,这一脚纯是不得已为之的破釜沉舟之举。况且他又一向对自己下盘的坚实颇为自信,所以他怎么也不相信以迅捷灵变著称的罗鹤龄,在腿上较力也能胜过自己。

只不过,罗鹤龄这一脚表面虽然看似普通,但其中可是大有讲究的。甚至可以说罗鹤龄一身的武功修为全在这一脚上也并不为过。

首先,内家拳的精粹,练的不是拳招,而是大势。罗鹤龄刚才这一脚的位置并不是随便踩踏的,其本质上是利用变力时的惯性,直取玉爷的中门之位。

内家拳古谱中有歌诀称,“脚踏中门夺地位,就是神手也难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中门位置的重要。无论是谁,这个位置一旦被人占据,在防守上便已失去了最有力的位置,不但出招会觉得不好用力,招架起来也会变得顾此失彼。而占据这个方位的敌人却恰恰相反,无论使力还是变招都能得心应手。

其次,罗鹤龄的功夫虽然以迅捷多变著称,但却并非不练硬功。况且内家拳还有所谓“消息全凭后脚蹬”一说,讲究集中全身之力攻击。罗鹤龄这一脚之所以这么大的力量,除了靠抢中门先一步占了“大势所趋”的动态趋势之外,也是依赖了这种特殊的发力方式才做到的。

说白了,这就像是被一张拉满的弓射出的箭一样。罗鹤龄以蹬地的左脚为弓弦,以整个躯干为弓身,最后又以右脚为利箭,集中了全身上下所有能调动的力量,再加以一往无前的气势跨步而出。而玉爷能相抗拒的,却只有仓促间一只右脚的力量。所以说,输也就是一种必然了,倒也并不冤枉。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罗鹤龄又内家拳的独到之秘,可玉爷家毕竟也是十三代人精研跤术,同时还受到过不少高手的指点,要是再没有几招压箱底的玩意儿,那也不太像话了。

所以,就在罗鹤龄在弹开玉爷右脚,他才刚刚感到胜券在握的一刻,甚至还没等到周围响起叫好声来,这场交锋竟又横生异变。

只见右腿向后甩飞的玉爷,陡然展示出了野兽般的协调敏锐。他凭借还踩在地上的那只左脚作为支点,就势把头一低,腰身一挺,宛如一条跳出河面的大鱼空中甩尾一般,竟把右腿同样地斜划了半个圆圈,结果带得整个身子完全调转了个头,脚前头后地朝着罗鹤龄反腿砸了过来。

这一变故可委实太过匪夷所思了。对手明明被一脚弹开,又怎能倒转身子反攻回来?

罗鹤龄愕然变色中,知道再也避之不及,当机立断下,索性利用身体的惯性继续往前硬闯。于是急切间他又向前生生冲了一大步,这才堪堪避开了玉爷甩回来的右腿。

但脚在前身在后,把脚让过去的罗鹤龄却怎么也避不开玉爷的后背了,他只能眼瞅着玉爷在空中翻了一个身,又将肩头冲着他从上而下地砸了过来。

好个罗鹤龄,关键时刻硬是深吸一口气,再次使出了“后脚蹬”的发力方式,力凝肩头,绷腿弓身,低头前倾,就要与空中坠下的玉爷硬碰硬。按他所想,他占着中门大势,又有前冲之惯性,必然可以借这这股力再把玉爷撞开。

然而,这次偏偏却是他估计错误了。在俩人肩头乍一接触之下,玉爷的肩头竟然突地一扭,就如涂了油的泥鳅般毫不受力地顺着罗鹤龄的肩头一翻而下,让罗鹤龄顶了个空。

而随即,玉爷却紧跟着一肘顶在了罗鹤龄的肋间。结果这攻其不备的一股侧劲,竟直接把罗鹤龄横着给撞了出去,使得他连跨了两大步才勉强收住脚。

不过,玉爷却也无法再控制把他撞飞的那股力道,他被自己右腿牵引着向罗鹤龄的身后甩了出去,最终一个侧身飞摔在了地上,接着又在地上连翻了数个筋斗,这才收住了势头。这一下,摔得他满身都是土,终归还是比罗鹤龄要狼狈得多了。

说实在的,两腿比拚,心中动念,翻身还击,挺身而让,这发生的种种都只是电光火石般的一霎间之事。其实许多观战的人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最终的结果便已经出来了。

况且,这几下来往招式也太过神奇,谁都没料到罗鹤龄与玉爷最后决胜负时,竟然出手风格彼此对调了。罗鹤龄出招刚猛有力,玉爷反而玩儿起变力的技巧,所以就连那些目不转睛地人也看傻了眼。

一时间,屋子里除了罗鹤龄和玉爷各自的喘息声,竟然陷入了空寂无声的境地之中。直到良久之后,也不知是谁先清醒过来带头喊了一声好,其余的喝彩声才纷纷随之响起,而此时也才显露出观众们的兴奋,跤行和武行已经不分彼此,空前热烈的喝彩声简直如海潮一样连绵不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