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八十章 俄式大餐

重返1977 第八十章 俄式大餐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4:11 来源:笔趣阁

要说洪衍武为什么能把这首歌改得这么生动形象呢,这恐怕也和常显璋的功劳分不开。因为即便在“吃”上,他也让这俩孩子跟着长了不少的见识。

常显璋的父亲不知是因为去苏联出过公差的原因,还是本身就喜好西餐,反正在常显璋小的时候,全家人没少去莫斯科餐厅和新桥饭店。这样时间一长,常家人也就形成了一种饮食习惯,定期就得搓上那么一顿洋饭,以解“慕苏”之情节。

虽然目前常显璋的父母都被“下放”了,他在厂办幼儿园上班的妹妹也因为工作单位718厂远在大山子,住进了集体宿舍,可是他自己却仍然维持着这种习惯。

当然,以常显璋现在的身份,自是不能明着再下馆子的。因为那里已经成了彻底的红色阵营,倘若被人发觉一个“老右子女”也敢跑到那种地方吃饭,由此产生的一切结果,都将是他所承担不了的。

不过,为了一饱口腹之欲,也还有别的法子可想。因为就在这一年,于一九六六年被迫歇业关门的老店“华记”(“华记”原位于北面麻线胡同口,在六十年代,“华记”又与位于崇文门内大街路东,由旧京“法国面包房”改名的“解放”食品店合并。之后便成为建国以后,唯一沿袭旧京历史,仅存的专营欧洲风味食品的食品店)已经更名为“春明食品店”,又重新开始了营业。

虽然店铺刚开张,目前的品种并不算多,但一斤粮票一个的法式长面包、半斤粮票一个的牛角面包,葡萄干面包圈儿和小黄油面包还都有供应。蒜肠、午餐肠、小泥肠、大肉肠也总是能卖到中午,偶尔也有鸡肠、圆火腿、烤肉、肝泥、培根什么的。最主要的,是这里还代卖莫斯科餐厅的面包、蛋糕和酸黄瓜。

于是这样一来,问题也就解决了。每到月初和月中,常显璋总会带着个布兜子跑一趟“春明”。而等到他回来时,除了会带回一些肉肠和酸黄瓜,往往还有一种叫做“大列巴”的面包。那么自然,洪衍武和陈力泉这俩馋小子,也就跟着沾光了。

常显璋对于每隔十五天的这一顿西餐相当重视。吃饭之前他总是先要铺好桌布,然后摆好刀叉,再把银烛台上的蜡烛点燃,最后再用家里的茶炊烧一壶红茶。

而只有当这一切都准备就绪,完美无瑕后,他才开始把“列巴”夹在胳肢窝底下拿小刀一片一片地片,再递到俩孩子的手里。

其实,这完全是模仿他们家里过去吃西餐的流程。其中的区别只是,当年切列巴的角色是由他的父亲来扮演的,而等着分面包的,除了他和母亲,还有比他小两岁的妹妹。

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每到这个时刻,他的心里总是没来由地感受到了淡淡的忧伤,但同时却又充满了一种对旧日幸福的回味,让他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烛台是银的,刀叉是银的,就连那个茶碟也是银的,虽然这些器具已经氧化地发了黄。可摆在桌上被烛光照耀着,仍然散发出一种难言的光彩。

而对这一套充满了“布尔乔亚”气味的流程,洪衍武和陈力泉自然是大感新鲜。俩孩子还从未这么正式地吃过饭,就更别提是吃西餐了,所以他们第一回体验时,简直受宠若惊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的眼珠总是一动不动地盯着那个俄国茶炉,看着它自己如何“咕嘟咕嘟”烧水,看着常显璋打开下面的小龙头,是如何让那艳红色茶水“哗哗”地流淌出来。

虽然茶水加了糖也有股土腥味儿,描金边的茶杯上还沾满了黄色的茶锈。但一种不可思议的异域风情,仍然让他们觉得这番招待的级别实在是不低。

另外,那些肉肠和酸黄瓜味道也是相当正宗,和“运动”之前几乎没有差别。两个孩子刚尝第一口就连声称赞,直吃得满嘴流油,手舞足蹈。

只是唯独对最著名的俄罗斯“大列巴”,他们却都不太“感冒”,甚至可以说很是有些失望。

初次品尝,洪衍武只吃了一口就扔下了,嘴里不住地叨唠,抱怨这玩意又黑又硬,又酸又咸,

而陈力泉啃了几口也再不张嘴,因为那块面包在他嘴里嚼不了两个来回,上牙膛就被硌破了。

总之,俩孩子都觉得“大列巴”跟他们的想象里绝对是两样东西,不可同日而语。这仿佛就跟书上描写的那些“山珍海味”、“珍馐美馔”一样,多半都是一些人在吹牛不上税地以讹传讹。只要一见真东西,往往就会发现是言过于实,见面不如闻名。

为了这个,这俩小东西甚至还妄自菲薄地讨论起该如何改进来,以帮助苏联人民尽快过上“吃人饭”的幸福生活。

陈力泉就提出了一个相当具体的主张。

“我觉着苏联人民应该尽快向胡同口的烧饼店取取经,给“大列巴”裹进花椒盐再蘸上芝麻,他们一定更爱吃。”

常显璋无奈地说,“人家苏联人民一直就吃这个,不吃我们的烧饼。”

洪衍武却还在帮腔做补充,“这好办。我看哪天应该派烧饼店的老刘头出趟国,去苏联烙烧饼,让老毛子们也惊喜一下,换换口味。弄不好,苏修觉得我国的生活水平远比他们要好,就又改回来了呢?”

到此地步,常显璋只能用双手抱拳来表示对二位“国之柱石”的佩服,对他们天马行空一般的“安邦大计”,半句反对意见也说不出来。

不过,别看“大列巴”让俩孩子如此深恶痛绝,但是偶尔也会有例外的情况。

比方说,有一次,常显璋在信托商店寄卖的一顶狐狸皮帽子被人买走了,他手里因此多了六十五块钱。于是“烧包”之下,他一转头便又奔了“春明”。

等到回来时,他不仅带回来更多的肉肠和酸黄瓜,还额外买了点鹅肝、黄油和一瓶色酒,可谓是空前的一次奢侈。

洪衍武和陈力泉照样围在桌子旁,流着哈喇子看着常显璋从包里挨个拿出这些美味,同时也期待着一会儿能大快朵颐。

不过当他们看见常显璋拿出的黄油却发了楞,谁也不知道这种用油纸包着的小方块是什么东西。

常显璋见他们这么好奇,就把黄油送过去让他们挨个闻了闻。

一股奶香,确实诱人,俩孩子就忍不住问是什么东西,又怎么个吃法。

常显璋便告诉他们这是黄油,是从牛奶里提炼出来的,比奶油营养价值还高,是好东西,而且很贵。和鹅肝一样,都是抹在“列巴”上吃的。

于是,在“嘴馋”这种巨大能量的驱动下,为了能品尝一下传说中的黄油、鹅肝,俩孩子痛下了一番决心之后,终于再次啃起了“大列巴”。

没想到这次果然和以往不同,配上这两样东西,旧日难以下咽的“大列巴”竟然变得格外香糯可口起来,而且回味悠长,简直让人上瘾。

结果俩孩子就连往日最喜欢的肉肠和酸黄瓜都没怎么碰,只一个劲往嘴里大口填“列巴”,一下就吃了个昏天黑地。

他们这副风卷残云的吃相,简直把常显璋都给看呆了。可等他一醒过闷儿来,马上又急眼了,赶紧吆喝。

“你们俩臭小子,快把黄油和鹅肝给我推过来!我再不吃两口全让你俩招呼了,留神滑肠!你们那吃草的肚子,这么吃可不行……”

就这样,往常让俩孩子退避三舍的“大列巴”,在当天,就和鹅肝一起被仨人给列了“清单”。只是唯独黄油太腻,最后还剩了半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