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九十五章 监介

重返1977 第九十五章 监介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4:11 来源:笔趣阁

常新华的开解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班主任大病了一场似的在家昏睡了三天之后,在一个清早,终于从床上爬了起来。她对着镜子梳头,洗脸,仔细端详自己的眉眼,最后还在辫子上扎了两根红色的头绳。

这是这段时间以来,从没有过的事。班主任的父母看在眼里,自然喜在心里。

班主任又回到学校去教书了。她规规矩矩地站在讲台前,像往常一样地盯着黑板,凝视学生。学校的老师们也都为她的变化高兴。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现在还是什么也干不下去。

她只是为了父母,为了对常新华的承诺,在勉强自己,强迫自己,去尝试着重新走向生活。她完全不知道,没有了常显璋,她究竟还能不能再快乐起来。她也不知道,她心里的这种痛,究竟到哪一天才能彻底消散。

如今能让她唯一感到一丝安慰的,也就是她身上那把常家的钥匙了。有了这个,她似乎还尚能和心中的爱人维持着一丝脆弱的联系……

班主任这一头算暂时安抚住了。但所谓按下葫芦又起了瓢,让陈德元头疼的事儿远还没有完。这不,洪衍武和陈力泉这俩混小子,为了常显璋的事也闹腾起来了。

要知道,虽然常显璋与两个孩子共处的时间不长,可他对于他们一生,影响都是至深的。在这个知识匮乏,文化贫瘠的年代,他不仅使他们幸运地摆脱文盲范畴,而且也使得他们初步懂得了热爱生活,对许多事物产生了兴趣。

这一点可不是每一名教师都能做到的。因为一般意义上的老师,哪怕是“运动”前那些“优秀”教师,他们或许能教学生解最难的题,或许能让学生拿个好成绩,帮助学生考上重点名校。可往往也会让学生忽视掉生活的本质,变得以分数、以算计、以得失、以功利来衡量整个世界。那么逐渐的,这也就变成了人一生恒定的价值观,再也发现不了生活中可爱的地方。

这就像电影《悲惨世界》的旁白所说的那样,“像‘美’这种无用的东西,反倒也许更有用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用的东西往往都是丑恶的。”

从这一点来说,常显璋显然是个当之无愧的好老师。说他身上毫无师道尊严也罢,说他讲故事说演义误人子弟也罢,关键他能通过一个英雄一段传奇,给孩子传出一个是非观念。也能通过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观察生活,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广大与奇妙。他最大的成就,就是能把知识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终身受益、永远难忘。

正是常显璋把洪衍武和陈力泉崇拜的对象由单纯的红色英雄、革命偶像,扩充至了曹操、诸葛亮、岳飞、高宠、武松、林冲。使他们在游戏时不再只是把敌人当成美蒋特务、日军伪军,假想敌还可以是袁绍,是完颜阿骨打,是高俅。

也是常显璋让两个孩子知道了桃园结义、精忠报国、替天行道,知道了把奸臣杀了是哇呀呀呀呀呀呀,知道了十八般兵器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挝镋棍槊棒拐子流星。

即便那几顿西餐也不是白吃的,因为除了能一惩口腹之欲外,同时也引起了洪衍武和陈力泉对西方世界的兴趣,使他们的视野看到了更远更广阔的地方,让他们不再仅仅盯着自己生活的几条小胡同。

而对一个这么好的老师,这两个孩子又怎么可能不想念呢?

因此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洪衍武和陈力泉为了常显璋的离去很是沮丧。尽管外面的天气越来越好,可俩人根本没心情四处游荡,每天一放学就没精打采地结伴回家,然后凑在一起翻阅常显璋留给他们的两套小人书。

特别是洪衍武,他依旧还在懊恼自己是这件事的源头。妈常说他没心没肺,细想想,他确实是够没心没肺的,没有他偷拿出的那本画报,恐怕不会把常显璋害到这个地步。进了水的脑子,没事找抽的手,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傻x!

陈力泉自然明白洪衍武的心事,他也为了朋友而难过。如果能够把一切责任都扛在自己肩头,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做。可如今,他唯一能帮洪衍武排解的,也只是笨嘴拙舌地尽力劝慰了。不外乎是把整个事情归结在“运气不好”或者“我也有错”上。

不过好在洪衍武善于发掘别人的过错来替自己开脱,不久这小子就想起一个更应该对此事负责的人——糊嘎呗儿!

是的。如果说洪衍武是无意中造成大错的话,那么这个胡二奎无疑才是真正坑害常显璋的元凶。

应该说洪衍武是打心眼里把胡二奎恨到骨子里去了。他又怎么肯只由自己来难过自责,却任由这个让他恨之入骨的人逍遥自在呢?

绝没那种事儿!

所以洪衍武在一阵咬牙切齿后,他呸地朝地上啐了口唾沫,便对陈力泉说,“那个‘煳嘎呗儿’可太不是玩意了。明明是他干得操蛋事儿,凭什么让我替他担罪名?弄得我这么监介(尴尬)。不行,我得替常老师报仇,也得让这老小子好好监介一下。”

陈力泉不明所以,但还是顺着洪衍武说。“是很监介。可咱们是小孩呀,又能把他怎么样呢?”

洪衍武不答,却阴阴冷笑着又问,“你知道他们家住哪儿吗?”

陈力泉摸摸后脑勺,有点不明白,不过却仍旧做了回答。“我听福海叔提过一次,说胡二奎家好像住在北纬路那边,离天桥挺近。你要想知道,我再给你去细问问……”

就这样,最终还是由陈力泉出面弄到了胡二奎家的详细住址。而洪衍武则出谋划策,负责制定行动方案。

别说,两个孩子办事还真是时不我待。当天晚上,他们就偷偷溜出来会合在一起,趁着夜色去实施报复行动了。而他们干的第一件事,是先跑到家边上的工地,各自揣满了一书包的鹅卵石,作为备战的武器。

等到他们徒步赶到胡二奎住的地方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胡同里人并不多,路灯也很幽暗,下手环境十分理想。而胡二奎的家窗户正临街,也比较好认,因为玻璃上贴着窗花呢,看样子小日子过得还挺美。

洪衍武一看就觉得有气,他一点没耽误工夫,先让陈力泉拿出石头待在暗处做好准备。然后他自己便雄赳赳地走到胡二奎家的窗户根底下开始了破口大骂。果然,一下便把胡二奎引了出来。

只见胡家的窗户陡然打开,一个黑黢黢的寸头脑袋探出来一边张望一边回骂。“谁家的小兔崽子,找死呢!”

借着路灯,洪衍武一看那眉眼确认是胡二奎本人无疑,当即便大喊了一声“打!”

就在他这声号令之后,一阵飞沙走石,他和陈力泉把鹅卵石同时连续不断地扔了出去。

而随着一声鬼哭狼嚎似地惨叫,脑袋“中弹”胡二奎马上抱头鼠窜缩进了窗户,再然后,他家的玻璃便砰砰啪啪地被他们扔出的石头砸了个粉碎。紧接着,屋里甚至又传来其他人的哭叫声。

洪衍武见一招得手,登时眉开眼笑,神清气爽。他马上招呼了一声“跑!”便带头撒丫子开始狂奔。

陈力泉自然唯洪衍武马首是瞻,见状也跟着扔了手里的石头,紧紧迈步相随。

要说洪衍武这小子策划的这个“报复行动”还真算得上是计划周密。从一开始的侦测敌情(探问住址),到隐蔽伪装(躲在暗处阴影里让对方看不清自己),然后诱敌而出(用骂街引诱),再到集中火力实施打击(石头打人带砸玻璃,一石二鸟),最后到见好就手及时撤退,每一个步骤无不是算无遗漏,丝丝入扣地在按照计划在进行。

按理说,他们应该是可以全身而退,完成一场漂亮的“伏击战”的。只可惜洪衍武还是百密一疏,终究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没算计到。因此,他俩最终还是落入了敌手。

那究竟忘了算计什么事呢?

街坊邻居!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只要是住胡同的人家,街坊邻里的关系那是亲近得没得说了。毫不夸张的说,真比亲戚还像亲戚。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特殊年代的居住特点造成的。

第一,当时户口管控严格,京城又人多房少,搬家的情况很少,所以做邻居这件事,那基本是要相处一辈子的。而且哪怕就不住一个院儿,一条街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间那就没有不熟悉的。

第二,当时居住条件极其简陋,这也就导致各个家庭几乎全无**,彼此底细大多知道个底儿掉,加上社会整体物资匮乏,谁都有个急事难事,彼此一帮忙,长年累月下来,情分逐渐深厚,也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了。

所以说,别看胡二奎一家子为人都不怎么地道,可他们毕竟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特别京城人又讲究包容他人,大多数的人为一些小事也不爱跟他们计较。这样一来,邻里关系其实也处的还可以。那么他们家一旦出了事,也就有不少的街坊会自发地来帮忙了。

这天晚上就是这样,一开始有几个进出这条胡同里的人,旁观洪衍武跳脚骂胡二奎,本来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思。可他们下面一见俩孩子竟敢动石头砸人家窗户,那就不能坐视不管了。因此,等他们再一看见俩孩子惹了事之后拔腿就跑,马上就有人跟随上去就追。

那么自然,孩子又哪儿跑的过大人呢?再加上这是人家地面儿,一路上又不断有遇见的熟人帮忙围堵。结果,洪衍武和陈力泉压根就没跑出这条胡同,就被几个大老爷们像抓小鸡子一样给按住了。

俩孩子落了网,几个“见义勇为”的大老爷们自然都义愤填膺,不依不饶地指责洪衍武和陈力泉“缺德冒烟儿,不干人事儿”,替被砸的胡家大抱不平。甚至有几个情绪激动的主儿,还忍不住用满口脏话,直“问候”他们的父母。

而此刻,洪衍武和陈力泉的胳膊却都被反拧住,疼得简直钻心裂骨,一动也不能动。这下让他们简直就像两个小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惶然不知所措。并且当他们看到气急败坏地胡二奎捂着他那头破血流的脑袋走过来时,也满以为今天是躲不过一顿胖揍了。

可哪知胡二奎在一眼认出他们之后,不但没有选择实施暴力惩罚,还反而叫人来帮忙,把他们亲自礼送回了陈家。

这一下又让洪衍武误以为胡二奎一家子都是草包,根本不敢动他一个指头。于是在回去的路上,他又装出一副英雄好汉的样子,对胡二奎大肆辱骂奚落。几次把陪着胡二奎同去的人,都气得差点单独揍他一顿。

其实,胡二奎之所以这样做,可绝非出于宽容大度的高尚品德,或是良心谴责内心愧疚。不过是他因为畏惧“陈大胡子”的威名,担心一旦伤了俩孩子,陈德元会为他们出头,再惹出更大的祸事来。

但到了陈家以后,却和胆战心惊又恼羞担心的胡二奎想得完全不同。陈德元可是个光明磊落的主儿,他根本干不出黑白混淆的事。一听洪衍武和陈力泉干出了这件事,他一丝一毫也没护短,当即就说要包赔胡家的所有损失,并且还大打出手,狠狠地把两个孩子臭揍了一顿。

要知道,陈德元的手可是抡大铁锹的。那大巴掌轮着皮带,轮流抽在两个混小子的屁股上真是一点儿也不含糊。顿时,就让俩孩子凄惨的喊叫响彻观音院的东西两院。这也让本想靠着自己卖苦来巴结陈德元的胡二奎大感意外,最终悻悻然地不解而去。

不过,要说起洪衍武和陈力泉这次行动的战果,那也是满大的。别看他们只砸破了胡家的一扇对开门的小窗户,可却一下子伤了胡家的三个人。

因为除了头破血流的胡二奎是直接被鹅卵石砸中的以外,胡二奎那满脑子“人心算计”的爹也被飞进屋的碎玻璃给拉伤了。而胡二奎那最善于搬弄是非的妈,却是因为飞进屋子的石子打翻了热水瓶,导致她那只穿着拖鞋的脚丫子被烫伤了。

但这种丰硕的战果,却也直接导致陈家和洪家各自无端损失了二十块钱。要知道在那时,陈德元相当于行政20级的一月工资才只有六十一块钱。而洪衍争作为一名木材厂的1级工人,工资只有三十一元。

因此,洪衍武和陈力泉便为此遭到了一种特别的惩罚。那就是陈德元责令他们,必须利用业余时间挣出这笔赔偿费来。于是乎,两个孩子每天都要搬个板凳坐在门口拆线头。

拆线头当年妇女为贴补家用赚点小钱的活计。主要是把针织布的下脚料拆成线团,可以擦机器、擦车什么的,拆线头按斤算,一斤大概是几分钱。

陈德元为两个孩子领来的下脚料都是用麻袋装着的,大麻袋墩那儿比他们还高,在陈家门口一溜摆了仨。

这样一来,洪衍武和陈力泉也就哪儿也去不了了,看小人书更是想都别想。除了吃饭,他们见天都得在门口对坐着拆线儿,红的、白的、黄的、绿的。那些原材料有许多种颜色,他们跟前堆起的线头也五颜六色。

但凡有邻居经过,见了这副情景总是故意要问他们一句。“你们俩小子,又拆线头儿玩儿哪!拆多少钱的啦?”

而每逢此时,洪衍武和陈力泉也都是一脸苦相,似乎难受程度比当初挨皮带抽都痛苦。那可是非常非常之监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