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一百零九章 转七星

重返1977 第一百零九章 转七星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4:11 来源:笔趣阁

就在武行中人声势震天的喝彩声中,童山河趁机高喊了一声“摘匾”。

这一声儿,如同烧着了爆竹的引线,噼里啪啦,惹得武行不少人都跟着叫起来。

“输了,输了!摘匾!改字!”

可跤行的人虽然对罗鹤龄也很佩服,但就这么认输也太窝囊,又怎肯吃这个闷亏,于是带着不满也纷纷喊起来了。

“没输,没输!这又不是真动手!”

一时间乱象纷呈,李尧臣和瑞五爷、宛八爷只得分头去做和事佬,让吵闹的人们稍安毋躁,且听比试双方如何分说。

让众人都有些意外的是,罗鹤龄此时却面上得色尽收,反而异常温和地对玉爷说,“我原以为跤术只以‘迅’、‘猛’、‘踢’、‘摔’几字制人。却没想到你对‘力’已经领悟到这个程度,也算把功夫练活了。我一直认为人品与功夫是相辅相成的,能至极境者,一由于虚心,一由于恒心。除此,莫能望其深造也。所谓见微知著,从你能不受我的激,能以一颗平常心做到这一步来看,便可称得上是个真正的武者。不错,不错。”

谁都没想到罗鹤龄竟然夸起玉爷来,而且评价还如此之高。这下不仅瑞五爷和宛八爷是面色带光,跤行众人的脸上也浮出欣喜之色。人人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而玉爷既然早知刚才是罗鹤龄故意来试探,又见此时的罗鹤龄神色诚恳,一举一动都显得平易近人、质朴有礼,心中自然升起崇敬之心。赶紧谦虚几句,连称过奖,受之有愧。

相反的是,武行中人见状却面面相觑,神情不渝。童山河甚至还冷哼了一声以示不满,尹隼虽然拉了他一把,可脸上也是神情怨愤,极不服气。

他们这些小动作自然瞒不过罗鹤龄,罗鹤龄回首看了一眼,再回过头来便对玉爷说,“看见了吧?他们这是在埋怨我了。所以没办法喽,咱们还得接着说摘匾的事。”

听罗鹤龄语气中带了嘲讽之意,对武行众人似多有不满。玉爷心下更是亲近,于是很爽快地一抱拳说,“还请前辈吩咐。”

罗鹤龄点点头,眼神又柔和了一些,然后很认真地沉吟了一阵才说,“刚才,你也只‘晚’了半手,若要你现在就摘匾,想来也不会心服。不然,我们再试两局如何?这两局也不要你胜,只要有一局能与我平手,此事我便放手不管,不算欺负你吧?”

这话一说,玉爷更确定罗鹤龄是个讲道理的长者。因为他丝毫也没有自持江湖地位来强人所难的意思,开出的条件很是公平。而且似乎倒更像是对跤术比较好奇,有想从他的身上一探究竟的意思。于是,玉爷态度更是谦恭,很诚挚地回答,“能与前辈切磋,正是求之不得的幸事。”

不想,玉爷的话音才刚落。武行众人中,尹隼竟忽地出言反对,声称这次比试有关武术名誉,罗鹤龄开出动条件太过宽容,有失公平。而随后童山河也开口附和起来,并逐渐有带动他人,要再次喧闹起来的势头。

而就在此刻,罗鹤龄竟又展示出了极具威势的一面,只冷冷一句“住口”,就像刀子一样一下斩断了那些抱怨牢骚。随后,在他不怒自威,目光冷然的扫视之下,每个刚才吵闹的人都不自觉地闭上了嘴。其中尤以尹隼和童山河这两个挑事者最为紧张,他们身体甚至微微颤抖起来。

只是俩人后悔也晚了,罗鹤龄自然要拿始作俑者开刀。他直接对他们断然呵斥道,“本来按武林规矩,隔着辈份是不好相互挑战的。你们用武术的声誉当招牌,逼我这个半老子出头已属难堪,而现在竟要我以平辈来要求人家。那我倒要问问了,万一我这个老头子输了,你们能甘心不再找人家的麻烦吗?你们以后见人家是不是也要持晚辈之礼呢?哼,我看你们是越来越没出息了。要敢再瞎搅和,就都给我滚!我告诉你们,技艺无高下,以人论高低。比武输了不丢人,品性输了才丢人!”

这番话可以说完全没留情面,把尹隼和童山河教训得体无完肤,冷汗涔涔。其实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因为哪怕罗鹤龄的话完全没道理,仅凭他在武林中的声望和地位,就连他们的师父和父辈在这里也得老实听训。

而对于玉爷来说,对罗鹤龄武德钦佩的同时也算是大开了眼界。他此时才知,李尧臣说罗鹤龄靠眼神便能御敌,果然不是传言。就凭这种气势,似乎一个照面就能把眼神刺进人的骨髓里。若与之交手,恐怕许多人在这种凝视下就会先一步丧失斗志,生出无所遁形之感。

只是却不知,这份威压久久要经过怎么样的方式才能淬炼出来?传闻内家拳有“虎豹雷音”之说,也不知是否就是这样……

就在玉爷想得出神的时候,罗鹤龄已重新回转,脸上也恢复了平和,对他说道,“不要再理会他们,咱们就按刚才说好的来。据我所知,掼跤有‘手是两扇门,全靠腿赢人’之语,而基本功,也主要专注于练腿功和指掌之力上。不如我们就试试这两样,你看如何?”

玉爷自无异议。“全由前辈做主,不过还请前辈示下,究竟以何方式来试?”

罗鹤龄略想了一下,又问他,“你既然能护住苍蝇,大约也练成‘火烧身’了,难道你也走过桩吗?”

玉爷点头称是。“走过,这是康熙朝一位高人传授的法子。七星桩,九宫桩,八卦桩都走过……”

“那好,既如此,那咱们就用‘转七星’来试试吧。”

话毕,罗鹤龄淡然一笑,便把右手轻握左手腕上,只等玉爷来搭手。而玉爷又施一礼,这才走到近前,以同样姿势搭上了罗鹤龄的手。然后,俩人脚下各自迈步,一起缓慢地在场中兜起圈子来。

不过看到俩人这副景象,屋里无论跤行还是武行,有许多人却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还隐隐有些失望。这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转七星”。在他们看来,比武就应该一拳一脚,你来我往地打个明白,而不是像这样俩人互相搭着手,转磨一样地在屋里绕着走步。

但这却是他们孤陋寡闻了。与之相反的是,屋内练形意拳的、太极拳的,还有几个公认的外家高手,都眼睛不眨的仔细看着。不用说,这些人自然是都知道“转七星”其中奥妙的。

所谓“转七星”,其实并非“拳谱”上那拳套子,实际上是一种练身法和步法的训练方法。习练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要按照北斗七星的曲线,钉上七个木桩,然后人可以踩在上面绕着桩子打拳。目的是为了体会群斗时,四面八方来敌的处境,同时,也能在转的过程里体会控制身体的诀窍和领悟拳理。

要是细说起来,用这种方式来训练好处极多,首先就能加强步法与身法的配合,锻炼腿功。

要知道,腿功在任何武技中都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以内家拳术为例,这种拳法之所以看起来很神奇,就因为练内家拳的人往往不是身强体壮的壮汉,但出拳之力却丝毫不亚于以体力见长的外家高手。而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内家拳的功夫出在腿上。

只要腿上出了功夫,拳头的冲撞力就大,这等同于用腿的力量来打拳。腿快的人打腿慢的人,正犹如拳击里重量级打轻量级。所以说一个练内家拳的人腿快,就是在说他技击厉害。譬如当世的孙禄堂,便是以腿快著称的内家拳代表人物。

而“转七星”的关键就在于步法。在桩上用脚掌走,恰恰是练出“全身重量上拳头”的好法子。所谓“两肱圆则气到丹田”,有养生内劲,身轻力厚之妙。

其次,“转七星”还能锻炼出攻侧面的诀窍。

所谓“走大边,俩打一,攻正面,一对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攻敌侧面,等于两个人打一个人,相反的,正面迎敌就吃力了。由此可知,练通偏门攻防上的闪展腾挪,于实战对敌有多么重要。

不过常人走一会儿桩,往往就会头晕目眩。这是因为光用脚掌蹬身子了,转身动作的诀窍可不是脚脖子能转出来的,而是头领出来的。人走在桩上,头首先要虚顶,虚顶了才能转动灵活,头微一侧转,整个身子就能调过来。这样才能在任何方向都能随动随有,转而生发。所以说,什么时候能练到在桩上随心所欲调转身体了,什么时候偏门的攻防意识就有了。

另外最关键的一点是,“转七星”还能训练反应敏捷。

对敌之精要,其实在于放弃单纯的听力和视力,去练感应,练有触必应,练随感而发。到最后也就全成了条件反射,一有所感,脑子未动,身先动。所谓“火烧身”,就是指一个人对外物的神经反应,达到了这种所描述的敏感程度。

不过比较特别的是,这种训练需要两个人来对练。以玉爷来说,当初他就是和兄长玉惟一起练成的。

具体的方式是两个人同在木桩上相互搭手,而手不使劲,只做辅助定位和维持基本平衡的作用。要诀是以身动手,靠身子来感应对手,制敌全靠底盘腿功来把对手挤下木桩。这种练习一旦熟练,完全可以闭眼相搏,对于掌握对手施加自身上的各种力道有极大的帮助。最适用于黑夜不可视物的环境下,或是以之来破解敌人的埋伏和包围。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罗鹤龄刚才对玉爷才会有此一问。同样的,目前场中他们俩人,也是在效仿这种方式以脚步来对决。

此时的罗鹤龄和玉爷相互绕手,已经挟步走了数个大圈子。他们彼此之间虽然看着风平浪静,但其实各自的劲力早就鼓荡上来,只在挪步之中用对冲的方式不断地翻腾。一但俩人劲力有了失衡,快慢有了区别,也就可分出高下了。说白了,就是一旦有人占据主动,这场比试也就可以结束了。

要问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世上永远是强者影响弱者,交战步法的原理也是如此哦。你的步法强了,能影响别人,别人不自觉一学你,就败了。模仿是人的天性,比武时,情急之下,人的精神动作更容易失控,一受惊,就模仿对手了。

这就如同猎豹追羚羊,猎豹一受羚羊影响,随着羚羊步子一跑,就永远追不上了。比武的情景很像“拍花子”,脑子太容易迷糊了,脑子一迷,就跟小孩似的,随着坏人走,受对手控制。要想赢,就看你能不能让别人模仿你了。最关键是要有自己的节奏,是从呼吸里带出来的节奏,这都是平日通过步法来锻炼的,这也正是“转七星”比试中取胜的关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