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一百三十一章 觊觎

重返1977 第一百三十一章 觊觎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4:11 来源:笔趣阁

膏药旗下的日子,越过越难。不是玉爷一家难,是所有的京城人家都难。抗日战争很快到了最艰苦的时候,老百姓的日子也到了最艰苦的时候。

1940年,正值芍药花开的季节,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汉奸政府。为了与其争夺权力,王克敏带领手下的汉奸们死不要脸的向日本人献媚,好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强化治安运动”得以实施,京城人则又遭了殃。

城外,西山的炮又响了起来,时常震得城内住宅的玻璃窗哗啦哗啦的响。城内,每条胡同都设了正副里长,来协助军警维持治安。

全京城的人都必须持有居住证,不论任何场所,不论什么时候,都可以遭到检查,如果有人忘带居住证,便会被抓起来审问。

在中学,在大学,则一律实行大检举,因而每个学校都有许多老师与学生被捕。那些被捕的青年,有被指为红党的,有被指为三民党的,都随便的枪毙掉,或关进“炮局监狱”去。而有些人,竟自被指为汪精卫派来的,也受到苦刑或杀戮。

在野蛮的军事管制下,白色恐怖真的来了。时不时街上就戒严,动不动就抓人。警车呼啸过市,半夜砸门强查户口。没有谁再敢出门,家长都不敢让孩子去念书了。家家户户的大街门都关着,京城人都在提心吊胆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在这样的日子口,因为一次意外,玉爷的血性终于再也按捺不住,爆发了出来。

那一天,他给绳铺子去送打好的草绳。在归途中,竟在街上看到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在挨两个日本兵的打,噼噼啪啪的大耳光一个接一个,在光天白日下抽得很响。

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可没人敢问,也没人敢看,更没人敢拦。大家都只顾低着头匆匆走自己的路,因为这是非常时期。

经过询问周边的住户,才终于有个胆大的告诉玉爷事发经过。说老人是出门遛鸟的,经过这里时,有俩日本兵看上了他的画眉,上手就硬抢。老人自然不肯,死活护着鸟笼子。结果就挨了打,连鸟笼子也被日本兵的大皮鞋给踩扁了。

玉爷再定睛一看,果然发现地上有个滚满了土地鸟笼子,里面的画眉血迹斑斑,肠子肚子都踩出来了。而恰在此时,那老人也被打倒在了地上。可是那俩日本兵依旧不肯罢休,又用皮鞋去踢摔倒在地上的老人。老人根本无力躲避,便只将那烂笼子和死鸟搂在怀里,任着日本兵踢打。

这副情景一下刺激到了玉爷。他真受不了,一个无助又无辜的老人在京城的街头,被日本兵如此狠命踢打。他更不明白,一个爱小鸟的平和老人,没招谁没惹谁,无端就引来一顿暴打,这是怎么了!

心怀激怒下,玉爷再也无法坐视不理,当即上去推开了日本兵,而把老人从地上扶了起来。

欺负惯了华国人的日本兵一个措手不及,险些被玉爷推倒,而当他们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后,登时大为暴怒,骂着“八嘎”就端起了挎在肩上蝶“三八大盖”,亮着刺刀直奔玉爷冲了过来。

这下玉爷可彻底搂不住火了,哪能容他们放肆?他一步上去,“咔嚓”两下,直接就用“分筋挫骨手”把俩日本兵的膀子都给卸了,然后又轮圆了胳膊,一通大嘴巴猛扇了过去。

玉爷也不管俩小鬼子究竟听得懂听不懂,一边打一边骂他们,“你们日本就兴抢东西打人?你们日本国就兴这个?小兔崽子,小小年纪就打老人?你们有爸爸没有……”

玉爷骂了个痛快,也打了个痛快。他下的是死手,俩小鬼子今后的双手是彻底残废了。而且这一通大嘴巴,也把俩鬼子扇得满面红肿,嘴角流血,让他们每人都吐出来几颗后槽牙。

俩日本兵这会儿算是知道厉害了,待玉爷发泄出怒气罢了手,他们连扔在地上的枪都弃之不顾了,直接甩着他们已经毫无知觉的膀子,像撞见瘟神一样掉头跑了。

而此时整条街上已经没有其他人了,就连各个住家商铺也都把门关得死死的。在玉爷的身边,也唯有那个获救的老人还站在那里。

玉爷问老人怎么不走,老人虽然吓得两腿直哆嗦,却仍坚持说,若不亲自跟玉爷道谢就走,那他就不是个人了。说罢,老人认认真真躬身抱手谢过玉爷才肯离开。临走还一个劲嘱咐玉爷也快跑,千万别让日本人抓走。

可是怒火一经散去,玉爷也恢复了冷静。他知道,如果他要真走了,那这条街上的人都得遭殃。要是因为他的一时冲动,连累这些无辜的人受累,他又于心何忍?于是,当他把老人哄走之后,自己却并未离去,而是坐等抓捕的到来。

不出片刻,果然宪兵队和警察都来了。但玉爷面对枪口却挺胸抬头,凛然不惧。附近的住户、商铺有许多人,都通过门缝见到了玉爷面不改色被捆绑抓走的情景。于是事后,玉爷为救老人当街暴打日本兵,事后不肯连累他人,又慷慨赴义的事,很快便在京城市民中私下里传递开来。

京城百姓对日本兵挨了揍自然非常解气,但同时又为玉爷感到一种深深的惋惜。因为没人不清楚,一旦被日本人扔上卡车拉走,下场往往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个人或许就在京城,在他的亲属眼里永远消失了。故而人们在对玉爷表示钦佩神往的时候,往往还会感慨地说上一句,“国破山河在,民心不可辱。古来燕赵多义士,果然不假啊!”

只是,别说京城百姓不会想到,就连玉爷自己也没料到。他虽然被关进了宪兵队时已萌生了死志,并且还打算在遭遇严刑拷打时,伺机运用“缩骨术”挣脱镣铐杀几个行刑的鬼子,可偏偏他连行刑室都没进去。当天晚上,他就被押上一辆由士兵护送卡车,直接送到西苑的日本军营去了。

而让玉爷更想不到的是,在这里他不仅没遭受任何虐待,日本人反而对他还相当礼敬。给他松绑之后,就招待他去沐浴更衣、吃饭休息。

对此,玉爷虽然大感奇怪可也并没有加以拒绝。因为在他想来,日本人固然没憋什么好屁,可到了这个份儿上除死无大事。既然临死还能做个饱死鬼,那又何乐而不为你?反正不对日本人假以颜色变是了。

于是,玉爷大咧咧地来者不拒,坦然在军营里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服日子。许久未曾沾过正经粮食的他,身子骨倒是恢复了不少,也让他对临死前的反戈一击,不至于“赔本”地死去,更多了些把握。

就这样过了十几天,待玉爷的身体养得差不多了,把他弄到这里的幕后主使者才终于露面,那竟然是京城臭名昭著的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而直到这时,玉爷才知道了日本人把他带到这里的真正原因。他们的目的,果然远比单纯地杀了他更令他不可接受。

原来,归根结底还是要说到当初用“仙人跳”从图里坤处盗得跤术的持原武夫身上。持原自从靠载沣的庇护摆脱了玉爷的追究之后,很是下功夫苦练了几年跤术。之后他随载沣到了东北后便辞了保镖的差事,带着巨额的报酬归国探亲。不想在归家之后,这小子挑战日本国内高手,竟是连战连胜。

不出一月,他不仅分别摔倒了被日本天皇钦定的第一国手的板垣一雄,和九段柔道高手三船久藏,还与柔道创始人嘉纳治五郎战成了平手,并得到了有“近代空手之父”之称的船越义珍盛赞。于是声名大振之下,他立即变成了军方眼中的红人,成为军事武术顾问的不二人选。

不过持原好不容易回到国内,已经不想再继续漂泊的生涯了,他便对陆军坦白了自己功夫的来源。还声称自己只学得了部分跤术。身在京城的玉爷才是善扑营跤术的真正传人。如能得到此人的传授,将会对日本整体武术水平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于是,当“卢沟桥事变”一爆发,日本一占领京城,日本的军方上层就指示当时整个华北地区最大的特务头子——陆军少将喜多诚一,对整个京津地区进行查访,寻找玉爷的下落。只是由于玉爷坐了五年大狱,出来后又搬到了南城隐居起来,一直都没有什么有价值线索可供查找。几年下来,京城的日本特务硬是束手无策,一点进展也没有。

说实在的,喜多诚一在这件事上几乎都已经丧失希望了。可偏偏玉爷在一时冲动下当街打了日本兵,竟自己暴露出了行迹。所以当时喜多诚一在签署枪毙名单时一看到玉爷的名字,简直喜出望外。他赶紧下令要宪兵队连夜把玉爷送至了兵营,同时也向军方上层做了紧急汇报。而军方对此很快也做出了下一步的指示,要喜多诚一不惜一切代价把玉爷的跤术搞到手,弄出一套改良后的军体拳来。

应该说,日本人都有两张面皮,对想得到的东西从来都是不择手段的。而喜多诚一又是个“华夏通”,针对国人弱点的坏主意层出不穷。于是尽管玉爷不惧他打来的“糖衣炮弹”,也没为“金票大大的”许诺所动心,可在这小子凶相毕露,用玉爷老邻居们的性命相要挟时,玉爷却终究不得不答应下来。

不过,玉爷可并不是真的屈服了,而是有着他自己打算的。第一天授课,他就当着一百名精挑细选出来的日本士兵和喜多诚一,表演了一段脚碎青砖的“铁腿功”。接着,他又在日本鬼子们瞠目结舌的惊叹下,连续叫十个最前排的日本兵上来踢自己的腿。结果这十个人用了吃奶的劲儿,脚都踢肿了,也没能让他动一动脚。

一时震惊四座,日本人都觉得果真算得上是“铁腿”,这应该是玉爷的看家本领。于是喜多诚一大为赞叹下,当即便决定让士兵先跟随玉爷练这神奇的“铁腿功”。

可到了这会儿,玉爷倒有意端起了架子,非常鄙夷地说日本人体质太差,不适合练他的功夫。若要强练,恐怕会伤害肢体,导致残疾。

喜多诚一和众多日本士兵又哪里肯信,每一个人都狂热地对天发誓,说他们日本武士道精神永存,一定不惜一切把功夫练好。若做不到,就要切腹自杀,以谢天皇。结果,这帮鬼子便在毫无察觉下,集体中了激将法,上了玉爷的恶当了。

敢情玉爷压根就没想过要把跤术外流,因为想练这一手,那是有个关键的发力诀窍的。如果不懂其中奥妙,只用蛮力狠劲蹬地,那肯定会震伤后脑。要知道在人体力学上,脚跟后脑可是杠杆的两端,到时候练得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那都是轻的,严重的甚至能伤筋震骨,练成下肢瘫痪呢。

于是这样一来可就要了日本人的亲命了。从此以后,每日这一百个精英日本兵都在玉爷的“刻意”指点下,像打了激素似的挥汗苦练。而看着他们嗷嗷叫着,砸夯一般的练法,玉爷却在心里偷笑。他心说了,练吧,练得越下功夫,就越快出毛病。

就这样,玉爷每日好吃好喝蹂躏着这些日本兵。结果没出一年,这一百个“精英”全让他给练出毛病来了,成了瘸子的占了一大半,剩下的则是脑子出了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这是在1978年,引进了日本电影《追捕》之后,那么国人对这类“东洋二傻子”都将会有一个既亲切又贴切的统一称谓——横路敬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