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早课

重返197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早课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4:11 来源:笔趣阁

礼拜天的当天晚上,陈德元就用自己的“大凤凰”,把儿子和洪衍武一起给送到玉爷家去了。

因为是夏天,带去东西很少。除了常显璋留给他们的两套小人书和上学的书包,每人不过几身洗净的衣服,外带一条毛巾和薄被罢了。至于黄豆,现成的两家只凑了两斤多,剩余的还要陈德元去想办法。

离别时候,尽管两个孩子妈都红了眼圈,可毕竟还是欢天喜地的人多。且不说洪禄承和洪衍争浑身上下都带有一种把麻烦扫地出门的松快,就连整个东院的邻居们,满脸也都是“可算送走了丧门神”的喜悦。

自然,这种情感并不是针对陈力泉的,不过“老家贼”本人却也不在乎。因为面子换不来什么实际的好处,在他看来,这玩意向来就没什么意义。

玉爷的小院并非标准的四合院,原是个三合院。街门开在了东向,只有南北和西向有房。而自打他把小院献给了政府,便一直独居在那三间小北屋里。

不过,由于他每日练功已经成了习惯,又不耐烦和外人打交道。所以早在当初房子还属他的时候,他便找泥瓦匠单独砌墙、开门,和其他的两户区分出来,形成了一个独居小院的格局。这样一来,就圈出来三十多平米的空地,即可维持居所的清净,也可供他日常活动所用。

陈德元带着两个孩子到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他轻车熟路地把孩子带进屋去,又在玉爷的指示下,帮孩子们简单地安顿了一下。

很快到了分别的时候,这时的陈力泉和洪衍武都显得格外的没神儿。他们才九岁,还从未在家以外的地方过夜。可打今儿起,哪怕他们再不乐意,也必须得和这个陌生的“师父”一起生活了,自然心中全是不解的惶然。

为此,陈德元也不免心有戚戚焉。可他再一想到“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这句话,便也只好硬起心肠拔步离去。而就在他刚跨步要出院门的时候,屋里已经响起了玉爷的训示。

“……既然你们爹妈非把你们交给我,我自然不能往外面推。从今以后,你俩就是我的徒弟了。我呢,有几个规矩。这一是你们为人要讲道德,今后行事要分清好歹,行止也要懂得礼数规矩。坏的不做,恶的不犯。要清水一边走,浑水一边流。这二呢,你们要勤学苦练,练出真本事来,既不能丢我的人,也不许恃技自傲。不经我的允许,绝对不许和旁人动手,更不能把握教你们的东西私授他人。这第三条最重要———从现在起,我说的每一个字你们都必须照做。不能打丝毫折扣,也不能顶嘴,更不许问为什么和叫苦。否则,别说我这个师父对你们无情!我教训徒弟可从不耐烦说,只会打……”

听到这里,陈德元只觉得心里突突地,竟有一种后脑勺发凉的感觉。到了这会儿,他竟忍不住心疼起儿子,便有些想反悔。

可才刚往回迈了一步,他就想到了洪家的为难,还有来之前,他自己对儿子的那些特意嘱咐。

“泉子,玉爷可是顶有本事的人,你一定要尊敬师父,练出真本事来。说实话,爸爸对小武可放心不下,你一定要对他照顾点。平时干活要抢着点,吃饭要让着点,可不兴和小武闹矛盾。这是咱家欠洪家的,你也别怕吃亏,就当是你替爷爷和爸爸还的债吧。记住,朋友可是处一辈子的,想来也只有你们俩在一块儿,练功才不会那么苦……”

唉!严师出高徒!

陈德元最后在心中哀叹了一声,终于一狠心打开了车锁。然后一步跨上靠在院门外的自行车,猛地蹬上离去了。

应该说,陈德元一手促成洪衍武拜在玉爷门下这件事,的确称得上是对症下药,其结果也完全达到了两家人渴望的效果。

正是从这一天起,在玉爷的管教之下,洪衍武的野性尽敛。他很快就变成了一个顺从听话,老实安静的孩子。不仅再也不敢惹祸闹事,归家之后还懂得做家务活帮衬家里了,就仿佛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而陈力泉呢,也越发的举止有度,礼貌周全了。

不过,在邻居们啧啧称奇的背后,却是陈、洪两家的父母对两个孩子说不出的心疼。因为他们很快便了解到,敢情学跤受的罪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而玉爷把洪衍武“板正”的办法,更是纯属暴力范畴的恶治。

当然,平白无故的,谁也不愿找这种罪受,俩孩子在情绪上难免有些小抵触。可有句话说得好,“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所以归根结底,这个过程完全是一场实力悬殊又毫无悬念的比赛。

至于具体发生过什么,我们也不妨来说一说。只是在说之前,还得先提一句额外的话。那就是无论练跤还是练武,一直以来都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律,讲究练“二五更的功夫”。

这话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是句行话,指的是每日早晚的两个练功时段。按古人计时习惯,二更为晚上21点至23点,五更为凌晨3至5点。当然,这也只是大致范畴,并无硬性要求必须分秒不差。

可是要知道,什么事情一旦形成规律,是必然有其客观原因的。像这样做,主要是有两个好处。

一是可以让人拥有两个长时间段来恢复体力,使练功者可以一日练两次功,能更加充分地利用时间。

二是这两个时间段是普通人熟睡的时间。这样也就维护了**性,使得在练功、练武时被外人看见的可能大大减少。

于是,就在两个孩子被送去的第二天早上,按照这个规矩,玉爷在凌晨四点就去叫两孩子起床了。他要给他们上早课,教他们练晨功。

陈力泉比较听话,揉着眼睛不声不响便起来了,结果倒还算好。而迷糊不清的洪衍武刚表现出赖床的意思,脚底心就马上吃了玉爷一篾条。

还别说,这火烧火燎的一家伙,倒一下子把这两孩子的睡意全给驱赶走了。只不过洪衍武是疼的,陈力泉则是吓的。而同时,这一下子也让他们俩闹明白了,敢情这个师父,之前说得话可没一点水分,打起小孩儿来真一点不手软。

不过明白归明白,和陈力泉一句话没敢言语不同,洪衍武可是真急眼了。

谁都知道,这小子原本就是浑不吝的三青子脾气,况且这个年龄贪睡是生理本能,被人闹了觉可是最难受不过的。他又哪儿肯白吃这个亏。

于是洪衍武当即跳下床来,很冲动地对玉爷“老白毛”、“老帮菜”的一通破口大骂。

可他没想到的是,玉爷可不像家里人那么温和,也不好跟他讲理。人家只一伸手就把他的下巴给摘了,立刻就把他变成了满地乱蹦达的兔子。疼得他哼哧了老半天,眼泪、鼻涕、哈喇子流了一脸,连求饶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最后还是陈力泉看不得他受罪,替他去作揖求饶。玉爷才算给他托了回去,暂时饶了他。

吃了这么一个“下马威”以后,无论洪衍武还是陈力泉,都心有余悸地开始正视起他们的处境,无不拿出了一副认真谨慎的态度。

只不过即便如此,玉爷接下来给他们安排的功课也不是那么好过关的,那滋味简直一样比一样更难受。

首先,玉爷给他们每日安排的第一项功课,是先要向头顶尽最大努力踢一百下腿。接着还要下腰、压腿、虎跳各五十次才行。

玉爷说这都是为了锻炼身体的柔韧性,等到他们能抻开筋、劈下叉,脚丫子也能踢到头顶上的时候,才能继续练像“铁板桥”和“空翻筋斗”这种难一些的动作。

谁都清楚,抻筋的滋味那有多么痛苦。再加上玉爷心硬如铁、下手又重,俩孩子半途要是忍不住哼唧必要挨打,其中受得罪就不用细说了。等到洪衍武和陈力泉好不容易练完这些,俩人都已经疼得浑身汗湿了。

但这,也仅仅是刚开了头。

接着,玉爷又拿来了两把大扫帚,然后教给了他们几个闪身转腿的动作,便让他们一边扫地一边练动作。而等到他们照葫芦画瓢,练着动作扫干净了院子和大门口也不能休息,玉爷又带着他们跑到了广安门的一家相熟的烧饼店买火烧。之后还告诉他们,说以后每天一早都要跑到这来买这火烧,除了有半个钟头的限时,而且每人还必须得带回一张店主的签字才作数。否则,便要仔细挨打。

自然,这全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腰腿力量,可这两项功课也是最耗体力的。别说那七八斤的大扫帚俩孩子至少要挥舞几百下,就是广安门那烧饼店离菜市口也差不多得有两公里远。等熬过了这两件事,俩孩子基本上已经累得快爬不起来了。

好在这种剧烈的运动到此也总算终止了,接下来玉爷教给他们的是“浑圆桩”,动作就是两脚马步站立,双手再胸前一抱。

俩孩子一开始挺高兴。他们自认为挺简单,应该轻松得很,却没想到“站桩”这件事,等真的照做了才知道其中的难受。

很快,他们的双臂和大腿就因充血而发烫、发抖,并且正因为双手一抱太过简单,以至于根本不知该在身体哪个部位吃劲,反而格外的憋屈痛苦。结果俩孩子还不到五分钟就熬不住了。为这个,他们自然又挨了顿篾条,小觑之心全被抽打掉了。

这时玉爷才告诉他们,说“站桩”诀窍其实是要在一种绝对放松的状态下,感受到血管中的血液流动。练的时候必须心静,勿求速效。一日不和顺,明日再站,一月不和顺,下月再站。总之,须循序渐进,不怕焦躁,才能体会到那种流动感。

而一旦有了感受,便会发觉身上有的地方顺畅,有的地方异样。要想解决也很简单,当血液流到阻塞之处,采用缓缓转动,或是抖一抖的方式,就可使得体内通畅。若是练成此法有着无穷益处,既能稳下盘、出功夫,也能防病、治病。

受教之后,俩孩子做得倒是比上次好一些了,不过也就坚持了十几分钟就受不了,最后陈力泉甚至一屁股蹲摔在了地上,差点把后脑勺磕了。

玉爷没有办法,便只得让他们自己松快双腿。最后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规定了他们一次持续十五分钟,每天清晨要站四次桩的最低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