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光复

重返1977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光复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6:40 来源:笔趣阁

一百名“精英”就这样葬送在了玉爷的手里,喜多诚一非常恼怒,他很快就下令把玉爷关进了“炮局监狱”,声称玉爷有意迫害帝国士兵,拒绝“亲善”,要枪毙他。

可没想到,玉爷对此竟然表现得十分轻蔑,还说当初有言在先,他早就说过日本人身体素质太差不适合跟他学跤。结果这一句话,就把喜多诚一给堵得差点没喘过气来,弄得他十分狼狈却又有苦难言,这才明白,敢情当初玉爷早就打下伏笔了。

不过即使喜多诚一再“二”,这会儿也知道被玉爷给耍了。于是气急败坏下,他彻底翻脸了。为了逼迫玉爷交出真正的跤术,他不仅下令对玉爷施以严刑,还声称要把玉爷的熟人都抓来,当着他的面处死。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两招竟然也对玉爷全然无效。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玉爷早就已经想明白了,日本人用尽一切办法,无非为了要他的跤术来增强日本人的军事力量。如果他顶不住压力,真的屈服了,固然不用受苦,也保住了父老乡亲,但战场上的那些本国的士兵们又该怎么办呢?到时候死在日本人手里的国人肯定会更多,那他可就真成了千古罪人了!

于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玉爷也就彻底下了狠心了。他想的是,反正不能顺了日本人的意,大不了自己一死了之跟日本人拼了。要是在他死后,日本人还不肯放过那些无辜的父老乡亲,那他也没法子了。

就这样,玉爷萌生了跟日本人死磕的心。一被送进了行刑室,他就悄悄用从“燕子李三”处学来的手段挣开了铐子。然后趁其不备突然发动,反把那几个手上沾满了国人鲜血的行刑者都给掐死了。甚至他在强冲出屋去之后,还打残废了十几个卫兵。要不是“炮局监狱”守卫实在过于森严,炮楼上架着机枪,墙头上安有电网,弄不好他还真能趁着混乱脱身而去。但实在可惜,由于对地形俩眼一摸黑,他最后还是被困在了死角里,被随后增援而至的卫兵捉住了。

喜多诚一惊闻玉爷越狱之举,自然勃然大怒,当场甚至生出了浓烈的杀意。可另一面,玉爷表现出来如此骇人听闻的实战能力,却也让他更清醒地认识到了陆军高层对此事如此看重的原因。这不禁引得他心中的贪念大动,反而愈加舍不得杀掉玉爷了。

于是,冷静下来以后,喜多诚一叹了口气,只是吩咐把玉爷严密关押起来就算罢了,而玉爷也再次侥幸地逃过了一劫。只是让人奇怪的是,此后喜多诚一竟似把玉爷遗忘了似的,完全把他扔在了“炮局监狱”里不管不问了。

其实,喜多诚一一开始也只是想“晾”玉爷一段时间,让他先吃吃苦头再说。可偏偏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战局的需要,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在1941年竟然急调喜多诚一担任驻诺门罕的第十四师团师团长,把他弄去与苏军作战去了。

结果仓促之下,喜多诚一对玉爷没做任何安排,而这一去他也压根没回来,直至最终成为战俘,死在了哈巴罗夫斯克的野战医院里。那么自然,玉爷就如同蒙尘的机密档案一样,也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囚犯,只好默默地把牢底坐穿了。

不过,这对玉爷其实也是一种幸运,因为尽管坐牢的滋味不大好受。可毕竟此后再也无人整天为了跤术算计他、逼迫他了,也使得他能不失尊严地把性命保存下来,带着最后的那么一丝希望,等着与儿子和徒弟重逢的一天。

个人命运的转折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来临的,其实国运也是如此。几年之后,随着日本突袭珍珠港获取了战场上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战局突然发生了大逆转,这些太阳神的子孙在各个战场上开始节节败退。紧接着便是意大利投降,德国投降,《波茨坦公告》发表,苏军对日宣战等一系列摧毁性的消息接连爆出。尽管某些不甘心就此落败的战争狂人在此濒临绝境的形式下,还疯狂叫嚣着要“本土决战”。可当美军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真正实施了惩罚性的一击后,这些短腿的日本军人终于看清了他们的“真正身高”,也只有无奈地承认了败北……

1945年8月15日,随着广播里传出日本向全世界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日本人在华降下了所有的膏药旗,又重新换上了华国的国旗。而京城的人们终于也等到了脖子上的枷锁被砸得粉碎的一天。他们像国内其他城市里的人们一样,都在嚷呀,唱呀,高兴得流着眼泪。

光复了!终于不当亡国奴了!

那些又矮又挫的皇军,马上就要滚蛋了!

时隔八年,京城又是京城人的京城了!

应该说,这种扬眉吐气的快乐让京城人已经等得太久了。因此,获知消息的每个人都不遗余力地把这种快乐传染给见到的其他人。于是,这种快乐便迅速地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就连监狱也不例外。所以在胜利后的第七天,玉爷也打监牢里被放出来了。

八月底九月初,正是京城最热日子口儿。北海公园的白塔,依旧折映在水中。筒子河和什刹海里的那些荷花,也照常绽放吐着清香。天坛,太庙和故宫,也依然傲然屹立在京城的土地上。

然而一个被征服的国家所经历的悲哀和痛苦,却远不能像掸瓶上的灰尘那样,一拭即掉的。与这些似乎永远不会改变的物事不同,真实的人间经过八年的摧残,早已经物是人非了。

玉爷在拖着被折磨得已经不成样子的肢体回到冷冷清清的家后,除了养伤,他最着急的就是打听一切亲知故旧的下落,可惜相继得来的消息却没有一件让能他稍感轻松。

刘伯谦被日本人的炸弹炸死了,瑞五爷因日本人气死了,宛八爷则死于日本人带来的饥荒。老朋友中,唯一有尚在人间可能性的只有李尧臣,可他同样也没能逃脱牢狱之灾,听说在流亡津门的时候,由于有汉奸告密,他同样进了日本人的监狱,至今下落不明……

应该说,日本人的枪口从未使玉爷害怕过,然而这些老朋友的遭遇却使他失去了自信和勇气。所以此时的他,对于玉闶和雷胜的消息根本不敢再去打听,这已经是他对于人世间最后的希望所在了,他真怕有个万一……

1945年10月10日,这一天是双十-节,也是京城的日军在故宫太和殿正式递交投降书的日子。

而在这普天同庆的好日子里,玉爷的小院儿门口也来了一位骑着大洋马,身穿制服的校级军官。只是有些特别的是,此人不仅孤身一人,没带一个卫兵,而且在下马之后,也明显可以看出,他瘸了一条腿。

这不同寻常的来客,很快便把胡同邻居们都吸引了出来。有些人觉得军官有些面善,结果经过一番仔细的端详,最后发现此人竟然是雷胜。

于是有的人不假思索就高声喊起来“快来看,来看看!玉爷没有白等,抗战的英雄回来了!”

紧接着,听到这话的人们便带着极大的热情包围了雷胜,都嘘寒问暖,真把他当成英雄一样地对待。

可与这些极为激动,甚至想痛痛快快喊一声“光复万岁!”的人们不同,雷胜的脸上却满是纠结、沧桑,和一种包含苦涩的笑。于是,他也只仅冲大伙儿点点头,便一瘸一拐地默然走进了八年未归的家门。

玉爷的身体还没痊愈,仅管他早就听到了声响,却仍然只坚持走到了堂屋的门前。他扶着门,几乎已经有些认不得走进院子的徒弟了,只觉得像,却又不敢认。于是一时间,他的神志也有些恍惚了。

还是雷胜接下来举动证明了他的身份,当他看到玉爷的形容,直接一个头就叩在地上了。

“师父,我回来了!”

带着哽咽的声音一下刺激到了玉爷,他这才确信面前的的确是他的徒弟雷胜。可是玉爷才刚刚说出一句“到底是回来了”,紧接着,另一个更迫切的问题便浮现在他脑海,促使他连声音都颤抖起来。

“玉闶呢?他在哪儿?”

“师父,我对不起您!师弟……没了!”

雷胜的回答是如此残忍,仿佛彻骨寒风一样地冻住了玉爷,使他完全呆住了。片刻后,他又忽然浑身发起抖来,不知所措地颤抖着,把手死死撑在了门上。

“你说什么?”

雷胜只是磕头,却再也说不出话了。

玉爷的小院儿门口站了一群人。每个人此时都已经清楚发生了什么,一股酸涩在人群中蔓延,大家都在替玉爷而伤心,替他惋惜。枉他等了那么久,可儿子却没能回来。

“玉爷,您的儿子是英雄!今天,京城的日本人就在太和殿里,向我们正式投降了!”

忽然,邻居中有个汉子叫了起来。他这话说的有些没头没脑,但其实想告诉玉爷日本递交投降书的事,让玉爷心里好过一点。

可玉爷却好像没听懂她的话,只仿佛不情愿似的,反复地自言自语,“胜利了,日本人投降了,可玉闶呢,我的玉闶呢——”

几年来,他身体和心灵上遭受的磨难,此刻全从心底涌了出来。他一想起八年来的种种遭遇,就恨不得高声大骂。一想到死去的儿子,死去的那些师长、朋友,就恨不得放声痛哭。

对他而言,胜利和失败还有区别吗?胜利对他还有什么用处?胜利的日子让他满心的悲苦,让他在哭!

玉家,断根儿了!

虽说玉爷没有放生嚎啕,可刻意抑制的悲痛才是让人感同身受的。此时他的泪,完全是不由自主地沿着腮帮子滚滚而落。就像一场突降的瓢泼大雨一样,瞬间浇凉了所有邻居们的心。

没人再说话了,所有人本来想看一出喜剧,却没想到竟旁观了一场悲剧。大伙儿呆呆地望着院中的这对师徒,一会儿瞧瞧这个,一会儿瞧瞧那个。悲哀和惶惑都掺和在一起了。

其实仔细地看来,这副情形也实在不像什么喜迎胜利的样子。

且不说玉爷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乱蓬蓬的,脸上也没了肉,双颊下陷,干巴巴的没有一点血色。就连雷胜也不如当初那么有英雄气慨了,穿着军服的他只有一条腿是正常的,几乎连站都站不稳,想必身上也是满布战争的创伤。

大家不禁相互打量了一番,这时发现他们彼此的衣衫也很破烂,几乎每个人的脸都瘦骨嶙峋,白里带青,像是半死的人。

有的人还不由自主地朝街外扫了一眼,却发现家家户户,院门上的油漆和墙皮都剥落的不成样子了。一切都显着那么凄凉,那么惨不忍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