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五十九章 鲜汤和罐头

重返1977 第五十九章 鲜汤和罐头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4:11 来源:笔趣阁

真得感谢老天爷赐给的好天气!

这一天是艳阳天,海面上波平浪静,海水温度也适宜,下水去畅游一番,还真是惬意的很。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尽管这里是片“穷海”,水下的礁石很少,再加上事先没做准备,缺少“碰海”的专业工具。但洪衍武他们几个可是“星星级”的高手,装备齐全的人拿不到海货的地方,他们照样有办法。

因此就在集体下水半小时后,岸上就堆了一小堆海货。这些捞出的“战利品”,已经足够大伙儿吃一顿的了。

洪衍武捞的有十几头海参和八个海螺,“大将”和陈力泉因为不用“戗子”就能手掰鲍鱼,捞了二十个扇贝,还有十几个鲍鱼。

至于“死尸”,捞的大多是“刺锅子”一类的“大路货”。这样一对比,就看出了“海碰子”之间水平的不同。

最没想到的是杨卫帆兴致所至,也想体验“海碰子”的生活,竟然脱了军装同样跟着下水了。

而这小子“扎猛子”不太灵,只能跟着“死尸”在浅水区捞些“毛海红”。可就这些收获已经够这小子乐得合不拢嘴了,让他一个劲地直叫“过瘾”。

捞完海货上岸,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要驱除身体的寒气。

若是在春季、秋季,或是初冬下水,“海碰子”一旦上岸就必须马上烤火。但夏天就不一样了,暖身子靠这沙滩上的热度来烙,基本上也就够了。

只是这种滋味也不是那么好受的,里边是肚腑的凉气往外渗,外面是几乎能焖熟鸡蛋的热度往里攻。冷热交加,既好受又难受。实在是叫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像洪衍武、陈力泉这样练过“排打功”的,或是“大将”、“死尸”这样常年下海的人还能容忍。

但杨卫帆虽然是个军人,也一身精壮肌肉。可他那是白皙的小鲜肉,没经过风吹浪打、沙石磨砺,却真是承受不了。才刚躺了没一分钟就跳了起来,身上也红了好大一片。

他这时再一看其他人,仍旧都伸着四肢,壁虎一样躺着往死里烙呢,情不自禁一伸大拇指,又是一句有感而发的“牛掰!”

不过,“海碰子”的生活过程里,最让杨卫帆为之动容的,当然还属开吃的时刻。

看着红艳艳的火苗,听着哗啦啦的浪涛,火堆里的海鲜冒出了“噗哧噗哧”的热气,架在礁石上的小锅咕嘟咕嘟地冒着鲜气儿,这景象根本没法不让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

杨卫帆小心地耸动着鼻子,饥火旺盛地盯着“大将”给他先盛出来的一碗热汤。

可拿到手里他却傻眼了,因为那只是一锅白色开水,里面什么都没有。

还是“大将”亲切地招呼了一声,“尝尝,开开胃。”他才带着狐疑喝了一口,没想到那浓郁的滋味居然是他根本形容不出的美妙,忍不住叫了一声“真鲜!”

随后他也不顾烫,就又吹又吸溜地,灌下了一整碗。

再吧嗒一下嘴品品滋味儿,才问出疑惑。

“这是什么好东西啊?既不是海参、鲍鱼,也没有扇贝、香螺,汤里看不到东西,可怎么这么好喝呢?”

没想到“死尸”竟然告诉他,说“那是“海腚眼儿汤”,屁都不值的贱玩意。”

杨卫帆根本不能置信,他那一副满脸诧异的还在反复琢磨滋味样子,当场逗得大伙儿“哈哈哈”全都笑了起来。

原来,海里最鲜的东西恰恰就是最便宜的东西。

“海腚眼儿”其实就是长在礁石上的一种像钢儿一样圆圆小小的软体动物,它中间长着一个小孔,只要用力一挤压,这小孔就会“”地喷出一股子水儿来。

而就是喷出的这股水比“红梅”味精还要鲜一千倍,什么都不用放,只要开水里煮开就行,谁喝了都能爹妈不认,被鲜得在沙滩上翻跟头!

过去,“海碰子”冷天下水,上岸烤火之后,就是靠一碗“海腚眼儿”烧的汤来恢复生气的。只要咕咚咚灌下肚去,立时热气四溢,血脉舒展,比老白干还管用。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大海真是太奇妙了!你们也很了不起!我觉得你们才像是真正的大海主人!”

杨卫帆通过“海碰子”们了解情况之后,忍不住连连感叹,最后一句,更是夸到了大伙儿的心里。除了洪衍武,人人都美滋滋的,对他的好感又增加了不少。

不过杨卫帆也确实挺会做人,很有点仗义疏财的劲儿。

他一开始就没打算白吃“海碰子”们的海鲜。不但毫不心疼地把两瓶茅台都打开了,还从车上拿出来好几个罐头让大伙儿品尝。

那全是足足一公斤装的大号罐头,标准的军用物资。“海碰子”们是第一次见到,都有点尝新鲜的兴奋劲。等打开一看更是激动,一个是红烧肉,一个是午餐肉,还有一个是花生米。

都是真正的老爷们,一阵欢呼,几个搪瓷白缸子倒满了酒,便纷纷下手开动。

这会儿就有了明显区别了,杨卫帆主攻“五香海螺”,“炭烤鲍鱼”这类的海鲜,对罐头只意思似的吃点花生米。而“海碰子”们全都暴搓肉食罐头,对火堆烧烤的海鲜却弃之不顾了。

不过,这倒也算是各得其所,早已饥肠辘辘的伙伴们人人吃了个畅快淋漓,惬意无比。

吃到一半就开始进入聊天喝酒程序了。打了个嗝儿,“死尸”就挺好奇地跟杨卫帆打听,说他发现罐头都长一个样,部队战士又是怎么区别的呢?总不会赶上什么是什么吧?

杨卫帆就笑,说“你们给我普及海洋知识,那我也给你们讲点军队的事儿吧。”

就这样,“海碰子”们很快通过杨卫帆当讲述,了解到了有关军用罐头的一些有意思的情况。

敢情那时的罐头全是白铁皮罐头,而且主要流向就是海防舰艇部队,陆军只有高原部队才能享受这种待遇。

实际上这种白铁皮在当时很金贵,国内不能生产,是一种进口于“澳门”,表面镀锡,可以防腐蚀的薄铁板。由于“澳门”英文是“macao”,取其译音,俗称“马口铁”。

而正是因为这种材料要靠外汇购买,国家生产军用罐头就偏爱一公斤装的,这样要比500克装的节省两个盖子的铁皮。至于吃完了罐头剩下的罐头盒,废品公司的收购价也很高,大概两毛一个,而且还常被多种运用。

有的战士把它当花盆,家庭里把它擦洗干净后当调料盒、肥皂盒、杂物盒等,甚至还有人曾把它做成胡琴,二胡(一公斤装的大罐头盒)和板胡(500克装的小罐头盒),音响效果还凑合。

说起来,在朝鲜战场上,美国兵的罐头也是这种材料。不过人家可拿它不当回事,除了乱扔就是把它挂在铁丝网上,一碰就响、防止志愿军夜里偷袭。

至于如何分辨的问题。没错,军用罐头的确没有外涂包装,上面没有字。乍一看都是罐头,很难弄清里面是什么馅。

但其实呢也不是完全没有区分的方法,因为当时的罐头是在上盖用“样冲”砸出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的编号分类,字母一般是“g”,就是汉语拼音“罐”的字头,然后再用阿拉伯数码区分红烧肉、午餐肉、凉拌菜、花生米等不同的品种。

有意思的是,最大量、最常见的“红烧肉”罐头编号恰好为“8”。如果发音,那“g”和汉语发音的“8”组合,便产生了与男人下面那玩意,类似的谐音。

更有意思的是所有的罐头里,战士们最容易厌恶的,恰恰就是“海碰子”现在猛填猛塞的红烧肉罐头。

因为这种红烧肉的制做,在高压蒸汽下完成的,最后装罐全是“固形物”,基本没什么瘦肉。

缺油水的人初尝,当然觉得有滋有味。可用不了多久就会发腻。

如果在天凉的时节还要好些,大油凝结,那肉汤也凝成“冻”,成块吃还是勉强能入口的。如果要和白菜豆腐炖一锅,有蔬菜热着吃,也算风味独特。

最怕就是想现在天热的时候,军队里的人,开罐后能够捞出几块瘦肉凑合吃两口就算不错了,剩下的大油和肉汤掺和的浆状物,谁见谁也不爱。

海军部队里有一句话,说“吃时间长了都不爱吃猪肉”,那绝非是吹牛。在滨城军港里,总部后勤曾下部队座谈征求意见,反馈回来最普遍的意见是,“就那个“jiba”罐头最难吃!”

开始,部队首长们还以为战士们不爱吃罐头食品,心里还纳闷呢,后来视察工厂就明白了,原来大家只是不爱吃“g8”红烧肉罐头。

“哈哈哈!”

听杨卫帆的介绍实在有趣味,没有人不开怀大笑。

最绝的是“死尸”跟着还饶了一句,“海里也不光只有‘海腚眼儿’,同样也有‘海(****呢!”

“噗!”杨卫帆正要咽下去的一口茅台全喷出来了,随后就是一阵大笑。

“真的?快给我讲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