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二十七章 真意

重返1977 第二十七章 真意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6:40 来源:笔趣阁

洪衍武说到最后,又习惯性地开始嬉皮笑脸。

可洪禄承是多么精明的人,哪儿能这么容易被糊弄,一句话,就捅破了他的遮羞布。

“说的好听。可我怎么觉着你口不对心呢。好人?你这个‘好人’做得未免太划算了。人家生产这些东西才能挣几个?定价还不是你说多少是多少?可你懵洋鬼子占得一定是大头儿。这就是你的成人之美?我看你是掉钱眼里了,连亲戚都算计。帮忙都帮得这么市侩。”

可别看被父亲拿话挤兑,洪衍武还真脸不红心不跳。

他振振有词的说,“爸,您对我可有偏见啊。首先我不会刻意压表哥他们的价格的,反而会尽量照顾。其次什么事总得互惠互利才能长久。我要纯帮忙,时间一长表哥他们也会不好意思的。更何况我自己也问心无愧。不说别的,我这主意值不值这个钱?我要刁买人心,满可以不告诉他们卖外国人啊。他们更得承我的情。而反过来说,我找别人也能把我要的东西做出来。龙口村却很难靠自己把东西销出去。难道这不公平?不是按劳取酬?”

洪禄承被顶撞的可有些气恼了,一拍桌子。

“你还挺有理!你要不是我儿子我才懒得说你。你懂不懂?我说的重点不在于你赚多赚少,而是要你明白,钱是赚不完的。人如果太贪了,见着钱就想伸手,是要吃大苦头的。机会再好也要懂得审时度势,别忘了,龙口村的大集体可不包括你在内,你非掺和进来要有个万一呢?这就是在冒没必要冒的风险!再等等又怎么了?以后有你赚钱的好时候!我的傻儿子!”

老爷子带了感情,骂是骂,可也真是为了自己儿子在着想。

洪衍武听得心里发热,心情激荡下,也索性把心思全敞开了。

“爸,您说的对。这个道理我也明白。不瞒您说,如果我要只是为了自己过舒服日子,有几个钱花,当然没必要掺和。可惜不是,有的人、有的事儿是等不起的。我有许多事都得尽快着手去办,我不能不想办法多赚些钱……”

而跟着,洪衍武就把他创办了服装夜市,怎么帮着别人安排生计的事儿给说了。也把自己一直在买古玩字画和工艺品的事儿给说了。

这些个一直藏着的事儿当然更让洪禄承出乎意料。

老爷子听得惊疑不定,皱起眉头,途中几次想要开口。

可洪衍武既然打开了话匣子,也收不住了。

似乎这些秘密藏着心里太久,他必须得一次性宣泄,释放出全部压力似的。

于是丝毫没给他爸爸插嘴的机会,完全自顾自的一气儿说了下去。

“爸,我自己现在过上好日子了。可却实在不忍心,眼看着那些跟我有一样经历的人,在‘运动’中走错路的人,想过正常的日子过不上,不得不一直这么错下去。我最清楚,这些人的身上不全是坏毛病,他们也讲情义,也懂孝道。因此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帮他们一把。如果连我都不帮他们,就更不会有人帮他们了。这难道不是积德的事儿吗?”

“爸,更重要的是,那些有意义、有价值、却因人们忽视轻慢,而逐渐失去的宝贵之物,难道您就没注意到吗?拿咱们的文玩字画来说,从清末至今,多少好东西流到国外去了。‘运动’中被自己糟践的就更别提了。而这些文化遗产近年随着海外游客增多,价格才开始逐渐上涨。可即使翻倍,也仍是个白菜价。我不在这个时候,尽量多留一些好东西,那都得便宜了外国人,这难道不可惜吗?”

“咱们不妨再说说单先生,多大学问?对古建的研究几乎无人能及。咱们家的老宅要没有人家,谁能修得好啊?可他的本事偏偏留不下来,因为没人重视没人认。现在一说建筑,出的书全是西洋派。单先生用半生积累,辛苦数载总结的古建工艺,拍的照片,出版社居然不肯出,说除非自费印书才行。那万一这些知识要失传了?不遗憾吗?不说别的,咱们老宅日后要再想修可怎么办呀?难道也弄个红漆绿瓦的糊弄事儿?您能接受吗?”

“还有您和妈,过去总说咱们京城的果脯好吃,饽饽精致,式样繁多。可现在外面卖的那些蜜饯,就是个大糖块儿。糕点呢,江米条塞钢棍儿,桃酥硬的能砸死人。连洪钧这样贪甜食的孩子都不爱吃。”

“怎么回事?没人再好好做了。都图个好做、便宜、省事。我现在就担心啊,真等咱们家有朝一日能把‘衍美斋’重张了,兴许连会做糕点的烘炉师傅都找不到了,那老铺还是老铺吗?这个您想过没有?”

“哎,这就是让我急、让我怕的事儿啊。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件大好事,能把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生活方式引进来,也会促进民生经济的改善。可副作用就是,容易对洋人价值观和文化产生盲目崇拜。我们现在的人干什么都太绝对,非黑即白,一拥而上,不计后果。本来‘运动’就已经让不少传统的好东西永远丢失了。可如果这种情况是一直持续没有改善,那就是雪上加霜啊,您能想象若干年后的京城会变得多么糟糕吗?”

“我想过了。多半我们的生活会全盘洋化,丧失了我们本土特色。或许就没有麻豆腐,没有豆汁、炒肝、没有华医、没有手艺人了。取而代之的不是一个模式,只知道追求量大价廉的国货,就是洋货全面泛滥。到时候我们开汽车,住高楼。却恐怕永远要与四合院、香椿树、葡萄架、金鱼缸作别。如果人人只知道在家看电视,再没人喜欢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了,那样的日子即使大伙儿都富裕了,您还会觉得幸福吗?”

“所以我不甘心啊。我就想着自己能为以后做点什么,得为以后多点什么。我想要尽可能的多留一点我在乎的东西。我不想让我的家变得不像家,让京城变成只有钢筋水泥的地方,更不能让您和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的想法很简单,人人都会犯错,可犯了错的人至少都该有一次改过的机会。那么如果这点放在时代上呢,放在社会上呢?我能不能去试着改变一些……

到此,洪禄承的神色简直是惊骇了。

因为无论洪衍武的着眼点,大胆的推测和愿望,全都是那么另类,那么与众不同,绝非常人所能想象,听来就像异想天开的胡言乱语。

可偏偏又具有打动人心的一种力量,甚至能看出一种……赤诚。

“这……这是你的心里话?可……可你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心思?你知道你要干的事儿有多大吗?‘古今兼顾,新旧两利’!过去梁思成和陈占祥就这样提出来过?可最后没成,为什么?因为国家承担不起啊,太不现实。你想就凭自己个办这么大的事儿,这简直……简直是……”

“不自量力?白日做梦?”

洪衍武又接过话来,“爸,是您把我想的太高了。实实在在的说,我自知能力有限,并没有像梁、陈二位大师那样的公心。我就是个升斗小民,想的就咱们家自己的日子,顶多再能兼顾一下身边的亲朋好友就好了。可是咱们毕竟是要依托在大环境中生存的呀,如果能做一点,也总比不做要强。”

“像单先生出书的愿望,我出了一万块钱,已经帮他实现了。而李大叔写的东西,我也有刊印的打算。这还不算,表叔不是也在总结医案打算写书吗?我也会照此办理。或许连苏裁缝、王师傅在内,我都能想办法让他们留下点什么呢。”

“另外,为了咱家的‘衍美楼’、‘衍美斋’,我也在想办法寻访过去的饽饽铺师傅,我跟泉子也正在缠磨一个手艺高明的大师傅传手艺。我想,和一切东西比起来,恐怕知识和技艺的传承才是最重要的。真要能把这些好玩意,留到人们认识到它们价值的那一天,兴许就海阔天空,不一样了。怕就怕在此之前,彻底断了。”

“您看,我做的这些事儿再小,再细微,也总会有所不同的。您不是一向教育我们,说做人要说实话,讲良心,做好人吗?我承认我过去没做到,以往我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觉得这样太傻了,会让自己吃亏。反其道而行才是占便宜。但现在我有点明白了,您说的这九个字,才是人活一世的真意。”

“人这么活,不是为别的。为的是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安康。只有用这样的心态过的日子才快乐。吃饭才吃得香,睡觉才安稳。人也就因此少生病,得长寿。这就跟‘萝卜白菜保平安’的道理一样,这才是‘好心有好报’这句话的道理。”

“所以我也想这样活了,以后会尽力向您的要求靠拢。当然,说实话这一条,对我还是太难。但讲良心,我还是做得到的。至于做好人,这个标准界定其实相当模糊,但我怎么也不会再去做一个坏人。这就是儿子的心里话……”

洪衍武一番话说完,嘴已经干涩得很难受了。

可他没敢动窝去拿水喝,只是抬眼望着父亲。目光里充满了渴望理解的神色。

而洪禄承表情严肃,也只是抿着嘴回望着他。

好在老半天之后,终于如他所愿,父亲语气温和的开腔了。

“你外面瞒着我干的那些事儿,再给我好好说说,我听听有什么漏子没有。先喝点水,从头至尾说细点……”

“哎!”洪衍武愉悦地应着,跟喝了蜜似的,从父亲手里接过了一杯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