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李自成

东厂督公 第二百四十四章 李自成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6:56 来源:笔趣阁

建奴过蓟州,直逼京畿,朝野震惊。

作为京城门户的通州进入了全面戒严的状态,所有人都只准进不准出。通州城内锦衣卫、东厂的人如蝗虫一般四出,全城缉拿奸细,一时间通州城内的乞丐不论男女老幼全部关押,稍有反抗即格杀勿论。除了乞丐,其他任何可疑人物也一并遭到逮捕,而且不给任何理由。

东厂的人借机大敛钱财,城内富户无不遭其勒索,稍有不瞒者便被按上奸细嫌疑的罪名就拉到了大牢,先打你脱得一层皮,再无限期关押,就算最后证明你不是奸细,出来时也只剩下半条命了。

通州锦衣卫中虽然也有个别人借此发横财,但总体情况还好一些。一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平时驭下相对较严,锦衣卫相对东厂本身就要好一些,二是通州锦衣卫平时由李敬亭带着,李敬亭也是个对下属严厉的人。

不仅在通州城内,连城外方圆二三十里的区域内,也到处都是厂卫的密探。

一时间,通州一带百姓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不过效果也是显着的,北丐在通州的内应几乎被尽数拿获。尽管还有很小一撮人隐藏在城中,但在极度的戒严下,任何人都无法从城中出来,后金绝对没办法再弄到情报,也不可能复制他们惯用的里应外合的伎俩。

建奴在西进,朝廷在紧急布防,而各地勤王大军也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聚集。

事实上,自建奴破墙几日后,朝廷就已向各地连发勤王诏书,要求各地大军迅速开拔拱卫京畿。然各地响应者众,真正发兵者少。或曰尚在召集,或曰择吉日开拔,但借口最多的是:粮饷未够,正在筹集。明末的边军有一个很奇怪的规矩,那就是平时你欠点饷没什么要紧的,但是一旦大军要开拔去作战,你就必须得先发一笔饷银,到了目的地之后,再发一笔。要是没有饷银,士兵很可能闹事,很多哗变就是这么来的。

明末时期,朝廷都把银子砸在宁锦防线上了,所以各地驻军大都极为缺饷。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饷银谁都不敢指挥军队出征,这也是号称四十万勤王军最后没几万能抵达京城的主要原因。

但这其中又有例外。

甘肃巡抚梅涣之在饷银不足的情况,抱着一颗忠君爱国的赤忱之心,以杨肇基为总兵,王国为参将兼先锋,带着几千兵就赶来勤王了。

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八,甘肃勤王军抵达榆中县。由于开拔之前没发饷银,所以军中一直流传着大军到榆中之后就发饷银的说法,士兵们都很亢奋。要知道甘肃是全国欠饷最严重的地区,欠饷高达六成。不过直到当天晚上,士兵们都没有看到要发饷银的迹象,于是几个胆大的老兵油子就召集了一些人,跑去县衙门问饷银的事。

要说榆中县的县令也是倒霉,本来大军的饷银关他一个县令什么事?但军中传言饷银已经运到榆中,就在县衙之内。这或许是某个军官被问烦了随口说的,但那县令就倒霉了。饷银既然在你这,大家不找你找谁?

一大群士兵气势汹汹地跑到县衙,县令也不敢怠慢,赶紧跟大家解释说我这真没什么饷银,不信你们进去搜。没想到这些急红了眼的兵也不客气,还真就把他绑了,然后进去搜饷银去了。

饷银当然没有,不过这么一来却把参将王国给招来了。王国一看县衙聚集了这么多兵,而且群情激愤,心道不妙,这是要哗变哪!

要说这王国的手腕也是很硬的,立即将带头五六个老兵给抓了起来,然后一顿鞭笞,想把这股势头压下去。

这是处置哗变很正常的做法,不能说他做的不对。

但问题是,他遇到的人不对。

当他正在衙门口鞭笞那几个带头挑事的老兵时,有另外几个老兵押着县令走了出来。

王国一看,领头的竟然是自己一手提拔的一个把总!

他叫李自成!李自成!李自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王国很了解这个叫李自成的家伙,这家伙在老家先是因为想赖账就杀了债主,然后又因为妻子跟人**杀了妻子,最后走投无路,才带着侄儿一同投到了自己门下。自己是看在与他是同乡,祖上有些渊源,又有些同情他,便将他留下了,还渐渐提拔他做了把总。

王国此刻的心里活动是悔恨交加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待李自成这么好,这小子竟然还要带着兵闹饷,给自己添堵。

但是他更没想到的还在后头,而且接下来的事他这辈子都没机会想明白了。

李自成见到王国在鞭笞那几个兵,就以为这事儿王国不打算善了。哗变要是往大了整,那可以是砍头的重罪。

李自成可不想承担这样的风险,于是二话不说一刀噼死了王国。

然后顺便再一刀捅死了县令。

这种果断、狠辣且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处理方式,让他瞬间人气暴涨。

李自成提着他们脑袋,对底下众人发表了宣言,“弟兄们,我们为何从军?无非是想活命而已!如今官家不让我们活了,想让我饿死、累死、战死,你们说,我们还跟着他们干吗?”

底下士兵一听,顿时都觉得很有道理啊。朝廷都不发饷了咱还给他当什么兵啊?还不如当流寇,哦不,应该叫“义军”。当了“义军”,起码可以自己去富人家里“征饷”了啊,有了粮就是死也是饱着死的,总比饿着肚子给皇上卖命强。

于是底下立即一唿百应,群情激愤,当即表示反了!

李自成就带着聚集在衙门口的六百多兵连夜逃亡。杨肇基闻讯,立即派兵追赶,想要把这把星星之火给扑灭了。不巧的很,被派去追赶李自成的那些兵本来也早不想干了,追上李自成后就说,得,咱别打了,要不一块儿合伙干算了。

李自成一听,这好啊!既然这样,要不再回去打听打听,看看还有哪些弟兄不想干的?

于是竟然带着一两千人壮着胆子摸了回去,杨肇基一看他又回来了,当然是派兵再打了。

两军一接,李自成这边的人就开始问对方,哎,哥们你还想在原单位干不?要不来入我们伙儿?包吃包住,抢了东西,啊呸,有了战利品咱均分,未来弄不好还能封侯拜相啥的,可带劲儿了。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甘肃军开始反戈,结果参与兵变的士兵数量竟然超过了不参与兵变的!

甘肃巡抚梅涣之无奈,只得带着一千余人跑回了甘州。而一腔热血的杨肇基则不甘心,带着仅剩的三百来人独自奔赴京师,誓要勤王到底!

至于李自成,此时手下已有了两三千人,为了躲避官军的绞杀,他们立即向河州等地逃窜。

一代枭雄,终于破壳而出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