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四百五十三章 李定国的平川之策

东厂督公 第四百五十三章 李定国的平川之策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6:56 来源:笔趣阁

李定国停下来喝了口茶。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没人插话,都看着他喝茶,等着他继续说。

喝完茶,李定国又不紧不慢地说道,“三将之中,还剩下一个吴玉田。吴玉田我虽未曾与他交过手,但他四川副总兵的位子,是曹国彰以及周延儒等人费尽心机一步步帮他争取来的,可以说东林对他恩重如山。而且,因为他是后提拔的副总兵,因而家眷目前不在京师。那么反过来,他的家眷应该在曹国彰手里了。所以,至少从表面来看,吴玉田是忠于曹国彰的。”

听到这里,秦书淮问道,“那么,李参军的意思是?”

李定国说道,“夫战者,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要确定取川之策,首先得确定曹国彰将会如何使用这三人。首先,广元城的守将,现在必然不是李忠明。”

贺人龙马上说道,“半月多以前,我军探得驻守广元城的正是李忠明部。而之后,我们并未收到李忠明部调走的消息。”

李定国道,“贺将军的意思,是你们在广元城有个把内应吧?”

贺人龙想了想,觉得说了也无妨,就道,“没错,内应是可靠之人。”

“这只能说明贺将军的内应要么被杀了,要么就随李忠明撤走了,而撤走之前他没有机会传出消息来。”

贺人龙微怒,道,“李参军何以如此肯定?”

李定国平静地反问道,“入川之道,自古只有两条。其一由汉中至广元而入,伐剑门、趋绵竹,进而直逼成都,曰北道,也称陆道、山道。其二,溯长江、乌江两道而上,过夔门,越广汉,直赴资阳、内江等地,称西道或水道。曹国彰要自立,必遣精兵悍将把守此二道。他手下最能打的三大猛将之中,唯李忠明是绝对效忠于他的,他怎会不把他放到更为紧要的地方?广元城是入川门户没错,但官军要攻下广元易如反掌,把李忠明放在广元,不是让他和他手下的兵白白送死?曹国彰应当不会舍得吧?”

众将听后,都无不微微点头。

秦书淮更是咧嘴一笑,越听越是欢喜。

这番话说得贺人龙哑口无言。

李定国就继续说道,“如今曹国彰想必已经知道国公爷率大军抵达陕西的消息了,那么他也可以确定官军会走北道。而北道之中,以剑门关最为险要,只要卡住剑门关,北道就固若金汤了。故而曹国彰一定会把最保险、最重要的棋子放在那里,那颗棋子当然是李忠明了。”

“如果李忠明驻守在剑门关,那么在剑门关之后,同样重要的绵竹关就必然是章立真把守。至于原因,如我刚刚所说,曹国彰虽器重章立真,章立真看上去也对曹国彰忠心耿耿,但说白了章立真毕竟是朝廷派去的四川总兵,而且家眷都在京城,曹国彰不可能不对章立真有所提防,让章立真留守成都的话,恐怕曹国彰要睡不着觉,所以会派他去离成都更远的绵竹关。”

“那么,最后一个吴玉田,自然要留守成都了。曹国彰对吴玉田的器重不输于李忠明,不止曹国彰,周延儒也很器重他,否则也不会一定要让他做四川副总兵了。”

李定国说完,孟威马上问道,“李参军就这么有把握吗?”

李定国道,“李某曾带兵在川内盘踞多时,因而对各路川军颇为熟悉。现在川内能用、能打的就这三员大将,以及他们手下的十五万精兵,其余将领与川外大多数卫军将领一样,根本不堪一击,想必曹国彰自己也很清楚。如朝廷不发兵从西道进川,此布置应当不会调整。”

说到这里,贺人龙不禁问道,“李参军曾带兵在川内盘踞多时?这是何意?”

他还不知道李定国的来历。

秦书淮轻笑道,“呵呵,贺将军,这事回头本公与你慢慢说。”

他这么说,自是为了不让李定国尴尬。

说完,他又对李定国说道,“那么,说到这里,李参军的上策,是不是也有了?”

李定国胸有成竹道,“李某所说之策,未必上策,但诸位将军可参考一二。其一,我军现在即便以雷霆之势攻下广元,也无法震慑川内诸军,因为剑门关的李忠明一定会封锁消息。其二,我军攻下广元后,若想继续攻下剑门关,至少要包括国公爷手上武林联军在内的七万以上的兵力,而且损失可能颇为惨重。如今魔教就在甘肃,若是我军久攻剑门关不下,或者国公爷手下这四万联军损失惨重的消息,难保沉寂已久的魔教卷土重来。据在下所知,魔教盘踞甘肃之后一直在厉兵秣马,恐怕就在等待时机。”

秦书淮基本认同李定国的说法,剑门关天险确实易守难攻,要知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就是剑门关。

想到这里,他说道,“也就是说,李参军认为,取川不宜强攻了?”

李定国直接“纠正”道,“是不宜用兵。国公爷的兵,还是留在陕西防备魔教的好。”

贺人龙听到这里,立马说道,“胡说八道!不用兵,难道用嘴皮子劝曹国彰投降吗?”

秦书淮冲贺人龙摆了摆手,说道,“贺将军稍安勿躁,且听李参军怎么说。”

李定国并未受到影响,说道,“曹国彰的安排虽然看上去无懈可击,但事实上他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把吴玉田放在了成都。吴玉田这颗棋子,很可能是我们能兵不血刃平叛四川的关键!”

众将一听纷纷睁开了眼睛。

兵不血刃平叛四川?

“何以见得呢?”秦书淮问。

“吴玉田确实颇有机智,不过他太聪明了!”李定国说道,“当初吴玉田带八千精兵出川,帮洪承畴一起剿高迎祥。高迎祥让李自成率三万人去迎击吴玉田,结果吴玉田不敢硬接,就绕道去偷袭了满天星的部队。这一仗,因为吴玉田没有去攻李自成,洪承畴围剿高迎祥的计划失败,洪承畴不愿意得罪川内诸军,所以只好忍了此事,还上书称赞吴玉田作战勇猛。于是吴玉田因为击溃了满天星的一万三千余人,不但没有受罚,还得到了朝廷的嘉赏。此事,还是李自成告诉我的。”

秦书淮听完李定国的话,明白了他的意思。

说道,“这个吴玉田,看来确实是聪明人啊。他会审时度势,知道他可能打不过李自成,但一定能打得过满天星。并且算到洪承畴以后还要找川军帮忙,所以就算他不守约定也不会受罚,反而还能因击溃满天星得嘉奖。心思这么活络的人,必然不会死忠于曹国彰的,呵呵。”

李定国点了点头,说道,“国公爷说对了。吴玉田会审时度势,他一定能看出曹国彰是肯定打不过朝廷、打不过联军的,所以他不会死忠于曹国彰。”

秦书淮又道,“李参军的意思本公明白了。也就是说,咱们只要确保吴玉田的家眷安全,就大有可能策反吴玉田。而吴玉田手握重兵把守成都,只要他归顺了朝廷,那么曹国彰就想跑也跑不了了。”

李定国补充道,“如此一来,家眷尚在京城的章立真也必然归降。剩下一个李忠明,他要降便降,不降咱们就把他困在剑门关,只需一些时日,也必叫他那五万精兵土崩瓦解!”

秦书淮高兴的大笑,“哈哈,李参军高策,本公佩服!”

他确实心服口服!这个计策,比他冒险去刺杀曹国彰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而李定国通过一些琐事,对人和事的分析之精辟到位,更让他叹服!

完全是捡到宝了啊!

得此大才,何愁天下不平?

打辽东、打蒙古、平西域,看来以后这种事就不用他亲力亲为了!

李定国啊李定国,你小子上了老子的贼船,就别想下去了。历史上你虽才华横溢,却生不逢时,只能屈居南明一隅,又遇上孙可望这种王八蛋,最终落得个壮志未酬、客死异乡的结局。

但这一世,我给你足够的舞台,来实现你的雄心壮志!

孟威、孟虎、祖大寿等人听到这里,纷纷站了起来,无不啧啧称赞。

而贺人龙在短暂的沉默后,则直接起身对李定国抱拳道,“李参军高策,在下自愧不如!呵呵,国公爷找了个好军师啊,佩服,佩服!”

李定国并没有因为贺人龙刚才数次打断他而有所忌恨,冲贺人龙还了一礼,宠辱不惊地说道,“将军言重了。说起来,贺将军与我还有一面之缘。”

贺人龙奇道,“哦?在下以前见过先生?这个……恕贺某实在想不起来了,还望先生明示。”

李定国道,“一年前,贺将军曾入陕西协助杜文焕进剿义军,我领兵三千曾与将军大战一场,终是不敌。那天在下突围之时,曾远远地见过将军。”

贺人龙瞪着眼珠子,愣了半天。

忽然一拍大腿,说道,“原来那个悍勇无比的白袍将是你!你、你?”

“正是在下,李定国。”

贺人龙吃惊了半天,终于回过神来,然后狠狠地拍了拍李定国的肩,说道,“好你个李定国!以区区三千人马,生生从我一万五千大军之中突围而出,拦都拦你不住!现在倒好,自己送上门来了啊!哈哈!”

他说的自然是玩笑话。

秦书淮笑道,“哦?原来贺将军和李参军还是旧相识呢,那当真是好,也省了本公给你们互相介绍的麻烦。”

贺人龙又拍了拍李定国的肩,激动道,“好!好哇!当时看到李将军英姿,我就在想若此将能与我并肩作战!没想到一转眼现在你归顺了国公爷,真是快哉!快哉!李定国,人不怕走弯路,既然国公爷能收你,那就代表他不介意你的过去!你能打又能谋,在国公爷麾下必然能大展拳脚!切莫辜负了国公爷的一番苦心!男人大丈夫,既有如此本事,自当好好做出一番事业来,也不枉在人世活一遭!”

贺人龙是个真性情的人,说的都是心里话,李定国自能感受他的惜才之心。

李定国不由自主地看向了秦书淮,却见秦书淮也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他心念微微一动。

秦书淮笑呵呵地总结道,“那么,平川之事,接下来就由李参军来主持了。李参军,你需要什么尽管来跟本公开口,从现在起本公只给你打下手,大主意可归你拿。不过,军中这些将领可没本公这么好说话,你要多跟他们熟悉熟悉。当然了,实在气急了也可以跟他们打架,本公一定向着你拉偏架。”

一番逗趣话说得在场人都大笑起来。

李定国却依旧平静如水。

他不知道现在的自己,是当笑不当笑?

正如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