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六百八十二章 汉中城外

东厂督公 第六百八十二章 汉中城外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6:56 来源:笔趣阁

四日后大军出川,来到了汉中。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领联军驻守汉中的祖大寿自出城相迎,邱大力、赖三儿、李敬亭等人更不胜欢喜。

“臭小子,这么快就平了四川!”邱大力习惯性地拍了下秦书淮的肩膀,笑道,“哈哈,这下咱们可以赶回总舵过年啦!”

这一下正好拍在秦书淮受伤的肩膀上,邱大力下手又重,疼得秦书淮“嘶”了一下。

邱大力脸色一变,“怎么,又受伤了?”

秦书淮苦笑,“要不然呢?”

赖三儿冲了上来,“帮主伤了?怎么受伤的?要不要紧?”

“要紧我还能站着?尽说些废话。”秦书淮笑着踢了赖三儿一脚。

赖三儿笑呵呵地挨了一脚,不躲也不闪。

这时,祖大寿说道,“国公爷,你要的人都在了,请国公爷发落。”

秦书淮顺着祖大寿所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不远处整整齐齐地站着约四五千人。

这些人,自然是圆头山一战后,投降的张献忠手下。

秦书淮转头,对身边的李定国说道,“定国兄,本公言出必行。你随本公平定了四川,这些人就还给你!他们的生死去留,现在都由你决定。”

李定国看着这些昔日旧部,心中感慨万千。

他挺直身背,一步步地走到这些人跟前。

随后,拔出腰刀。

近乎声嘶力竭地喊道,“我,李定国,自今日起决定效忠朝廷,决定追随国公爷精忠报国,虽死无憾!如违此誓,必遭天谴!”

举起刀,又道,“众位兄弟,如今朝廷上有圣主励精图治、推恩减赋,下有明臣文治武功、堪平天下!大明中兴在望,百姓安宁在即,岂非吾等所愿乎?如此朝廷,岂非吾等有志者当奋死以报,共襄盛世者?”

“从今天起,凡归顺朝廷,愿为朝廷效死者,仍是吾之同袍,之生死弟兄!愿卸甲归家者,则与吾从此陌路也!若再有敢反抗朝廷、祸乱天下者,便是吾之死敌,他日相见,吾必诛之!勿谓言之不预也!”

“弟兄们,要走的此刻便走,吾必不阻拦!要留下的,便挺起胸膛,像条汉子一般站直了,让国公爷看看,咱们不是孬货!”

一番话掷地有声,震如天雷,便是旁人听了都需热血一番。

却见那四五千人,鸦雀无声,伫立不动。

竟无一人站出来!

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愿意留下。

这里头一方面自是气氛使然,使的想回家的人也不敢站出来,或者没脸站出来。

但更多的,则是因为这些人早已习惯行军打仗的日子,回去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反而归顺朝廷对他们来说更是一大惊喜,这意味着今后他们能吃皇粮了。

而且,如果能跟着国公爷,那说不定还能攒点军功,未来搏个好前程!

李定国见状,又大吼一声,“众弟兄,愿归顺朝廷否?”

“愿意!愿意!”整齐的大吼声响彻云际。

在众人的高喊声中,李定国走到秦书淮跟前,单膝下跪,双手环圆,大声道,“降将李定国,拜见国公爷!从今日起,定国及部下,愿为朝廷效死,愿为国公爷效死!”

这番场景,秦书淮自是很满意的。

他扶起李定国,平淡但郑重地说了一句,“本公知道了。”

接着,又转身冲众人道,“弟兄们,进城!想必祖将军已经给咱备上好酒了,咱吃接风酒去!”

祖大寿笑道,“哈哈,国公爷不费一兵一卒就平定了四川,此等丰功自要好好庆祝一番!接风宴我已命汉中县令办好,咱们进去就能喝上。”

秦书淮对祖大寿道,“知我者,祖将军也!”

祖大寿笑得更欢了,“为这话,今儿末将要多喝三坛,谁都不准拦!”

赖三儿打趣道,“祖将军贪酒喝酒直说,何必把名头安在咱们帮主头上!”

众人一片欢声笑语,急急进城。

进城以后,来到县衙,汉中县令带着中衙役又出门恭迎。

“在下汉中县令黄景伦拜见国公爷!因筹备劳军未能出城远迎,请国公爷恕不敬之罪。”

黄景伦?

秦书淮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细细一看,只见他六十出头的年纪,头发微白。

顿时想起来了,这不是代县那个颇有风骨的黄老爷么?

他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之前好像是杨什么县的候补知县,没想到调汉中来当知县了。

不错,洪承畴蛮有眼光的嘛,知道把这人找过来当知县。

东林倒台之后,要是普天之下都是这样真正胸怀天下的读书人来当官,那天下就真的太平了。

说起来,这个时代不缺有理想的读书人,但是缺有理想的官啊!

于是微微一笑,说道,“黄知县,你可还认得本公?”

黄景伦立即大声道,“下官便是再老眼昏花,也不会忘记国公爷之英姿!当日代县遭难之际,若不是国公爷施以援手,放粮赈济,下官怕是饿死了!下官及代县百姓,到死都不会忘记国公爷大恩。”

秦书淮扶起黄景伦,问道,“对了,代县现在如何了?大伙儿可有地儿住了?”

“回国公爷,在国公爷感召下,代县乡绅富商纷纷慷慨解囊,捐粮捐银帮主大伙儿重建家园。而且皇恩浩荡,免了三边所有赋税,甚至洪大人还专门拨了三千两白银给代县重建,如今不说代县百姓人人有家,起码已无人露宿街头了。大伙儿有吃有穿有住,都干劲十足,急着重建家园呢!”

说到这里,他又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双手成给秦书淮,“对了,代县百姓为感国公爷恩德,准备立一功德碑,这是功德碑上的碑文,大伙儿怕写不好,想请国公爷先过目,不当之处请国公爷斧正。怕国公爷没机会去代县,大伙儿就托下官捎来了。”

秦书淮心道,哪有你们拍我马屁,我还要指出哪里拍的不好的道理?也亏你们想的出来。

当然,这是玩笑话。

在这个时代,立功德碑是一件大事。说让你斧正碑文,其实就是想通知你这件事,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这秦书淮自是知道的。

说道,“本公不过举手之劳,何敢居什么功德?叫乡亲们停了吧,修碑的钱用来给孩子们买点吃食,不是更好。”

黄景伦就收起文书,说道,“下官定当传达国公爷之意。不过修碑与否,且容百姓自行决定吧,也不枉他们一片美意。”

秦书淮知道这事推脱也没用,于是呵呵一笑,“黄县令把本公的意思转达给他们就好,顺便问他们好。”

进了衙门后,秦书淮好好地洗了个热水澡,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出来后,祖大寿站在门口要迎他去接风宴,不过邱大力过来拦了下。

“书淮,唐三娘也就在县衙旁的客栈里,你最好先去看下。江湖人情,莫要忘记。”

秦书淮听完觉得有道理,于是对祖大寿说道,“祖将军,你且招呼弟兄们先喝着,本公先出去一趟。”

祖大寿道,“好,末将这就去通知弟兄们,接风宴延迟片刻。待国公爷回来再办。”

秦书淮不去,他们哪个敢“先喝起来”?所以当然得推迟了。

规矩是规矩,秦书淮也不勉强,就和邱大力一起先出门去了。

出门的时候,正好碰上李定国,。

“国公爷去哪儿?”李定国问道。

“去看看唐三娘。定国,你先去安顿下弟兄们,今儿一天他们都没吃饭呢,外边的弟兄们可以先吃起来。”

李定国顿了顿,说道,“这些已经安排好了。那个,属下和你同去吧?”

秦书淮讶异地看了眼李定国。

忽然想起他在盘龙镇用小推车推着唐灵儿东奔西走,又几句话就劝得唐灵儿停止哭闹的事情。

这是,有情况?

这小子打仗治国有一套,没想到这方面也挺灵活的嘛。

看着李定国莫名地一笑,说道,“好,一起去。不带你去,怕是你自己都得摸过去。”

李定国则莫名地一愣,“国公爷,这是何意?”

“哈哈,没什么,走走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