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秀才范文程

东厂督公 第二百三十八章 秀才范文程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所以,袁崇焕在接到孟威的情报后选择立即带兵出发。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为了加快速度,他带的是清一色的关宁铁骑,足足七千人马,再加上他让何可纲带往玉田去堵截后金的四千人马,可以说他已经遣尽城内主力了。

袁崇焕希望决战,甚至渴望决战!身为蓟辽督师,他绝对不能让建奴越过蓟州,直抵京师。如果建奴抵达京师,那么无论最终能否被击退,他督军不力的罪名是绝对逃不掉了。如此一来,他今后要想再获得崇祯的信任,再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将近乎不可能,甚至还可能因此下狱,这点他很清楚。

但是只要能将后金堵在小道上,他就能在横岭与后金决战。在山地上后金无法使用骑兵,他们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以袁崇焕的能力,带七千人在横岭与后金磨上几天是完全做的到,到时候蓟州附近的明军只要都往横岭集结完毕,不说全歼后金,至少能重创他们的主力,迫使其逃回塞外,这是完全办得到的再怎么说三河、玉田、通州等地的兵紧急调过去也只需要一两天的功夫。

袁崇焕率兵到达小道入口处时,天已经黑了。尽管袁崇焕知道后金还在横岭,但因为天黑,担心遭到埋伏,所以不敢冒然进山。

他做了两个决定。一是让孟威带着几个探子进入山中,去看看秦书淮是否还在山中与建奴主力纠缠。如果还在的话,那么他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杀进去,与秦书淮两头堵截建奴大军,完全可以给建奴大军予以重大杀伤。

另外一个决定是,骑兵分四股埋伏于小道出口处,一旦发现建奴大军出来,立即进行交叉冲击。建奴的队形长,一时间势必不能集中太多兵力反击,所以关宁军也可以占尽便宜。

袁崇焕认为,后金这么多马匹辎重,想要翻山越岭是不可能的。要想出地势险峻的横岭,唯一的办法就走这条小道。要么他们继续前进,从这条小道去玉田,要么他们从这条小道撤回来。但是他相信以秦书淮的心计,肯定把这条小道封死了,建奴要想清理障碍物起码得一两天时间,他们一定会担心这一两天时间后头会形成新的埋伏,所以他们在击败秦书淮手上的四千部队后,肯定会沿着原路撤回来。

应该说,他的安排是没错的。

但有时候,再完美的计划也是有漏洞的。或者干脆说,后金的气数未尽。

一开始,皇太极的确命令大军立即原路返回,从小道上撤出来。但往回走了半个多时辰之后,北丐的人来了。

他们带着从关宁军中内应的消息,匆匆赶来见皇太极,告诉皇太极袁崇焕已在外头设下了埋伏,就等着他往口袋里钻。

皇太极大惊。虽说自己手上还有近五万人马,但主力只有一万四了。而且从狭窄的小道上出去,大军在一字排开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立即聚拢形成战力,如果中了袁崇焕的埋伏,结局可想而知。

皇太极立即命令大军停止前进,然后将辎重、马匹抛在小道上,士兵分成两股,在道两旁的山上扎营,以防止明军偷袭。

做了这些准备之后,皇太极召集主要将领召开了紧急会议。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三个选择题。一是清理路障,继续前往玉田。但要想清理出长达两公里的小道上的尸体和巨石,至少需要一天。这一天时间够明军在小道的下一个路段再布置好几个埋伏了。二是趁着黑夜原路返回冲出去。但这么做预计至少损兵一半以上,他们这次中原之行也可以彻底宣告结束了,而且运气不好的话可能连回家都困难。三是大家翻山越岭,绕开这条小道,从其他地方出山,但这么一来就必须扔下所有战马和辎重,因为带着这些翻过原始森林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没有战马、没有辎重,他们既打不过明军骑兵,又不能持续作战,出去了也是死。

三条路,每条都是死路!

众人商议了半天都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皇太极内心惆怅,来到营帐之外,顶天漫天飘扬的飞雪仰天长叹。

秦书淮!这究竟是个怎样妖孽一般的人物!以数千人就将我五万大军困顿于此!

这大明朝横征暴敛,虐待我族,我族不堪欺辱为求生计而起兵反之,难道不是顺的天意吗?军中萨满皆言明国气数已尽,却为何偏生又出了这么一个妖孽?

在秦书淮躲在温暖的山洞里喝酒吃肉的时候,皇太极在冰天雪地里迎来了他人生中最低潮和最无助的时刻。

这时,突然有人来报。

“启禀大汗,随军书房官范文程求见,他说有破敌良策。”

皇太极一愣,怎么也想不起这个范文程是谁。所谓的书房官,只是皇太极所设文馆中的一个文员,连官职都算不上。这次出征,为了写招降书等,皇太极也带了一些汉人秀才,这个范文程就是随军的秀才之一。

皇太极此刻自然想不到,这个突然间冒出来的汉人秀才,会是自己日后视为肱骨倚仗的第一谋臣。

在史上,范文程在后金入主中原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他出生在辽宁沈阳,在皇太极时期崭露头角,并深受皇太极倚赖,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事事都需请教于他。他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元老,号称满清文官之首。正是他招降了孔有德、耿忠明等明朝大将。同时,也是他看准时机,在顺治元年上书摄政王多尔衮,奏请发兵入关,并亲手制定了攻明战略、政策、方阵,在中途又数次献策,坚定多尔衮进攻北京的决心,最终帮助后金夺取了汉人天下。

而此时的范文程,却不过是个文馆的秀才而已,皇太极自然没有听说过。

虽然不太相信一个秀才真的能解大军之困,但皇太极此刻已经走投无路了,便只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营帐中召见了范文程。

一个仪表堂堂、年约三十出头的汉人走了进来,他的脸上有些许书卷气。账内的后金将领们见了他,都是一脸不屑。他们向来是轻视汉人的,更轻视汉人中的读书人,认为他们都只会夸夸其谈,明国就是让这帮读书人给毁掉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