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二百六十一章 事变结束

东厂督公 第二百六十一章 事变结束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秦书淮回到江河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抚恤死伤的弟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战死的弟兄,其家属每户先抚恤十两,之后每月仍发三两津贴,只要江河帮不倒就永远发。伤残的弟兄先发放六两抚恤银,后续治疗费用全部帮里出,还能动弹的继续在帮里干些零碎活,津贴在原基础上加五成,不能动弹的就回家修养,津贴也加五成。

之后,他开始大规模扩充江河帮。现在江河帮总舵有三千不到帮众,秦书淮计划再招收五千余人,使总舵有八千人马。至于外地分舵的几千江河帮人,因为常年在外,而且都是齐晋等人带出来的,秦书淮几乎没怎么接触,所以他不敢轻易用,就依然让他们驻扎在外地。

通过武林大会和己巳之变,如今的江河帮如日中天,早已是武林中首屈一指的顶尖帮派。招人的消息一出去,一时间武林人士趋之若鹜,江河帮总舵门口几乎天天排着长队,连青乌镇的饭馆、客栈都天天爆满,几乎被武林人士占领了。

报名的人多,江河帮招人的要求自然也提高了。以前是没根基的也能进,现在筑基境三等以下的一律免谈。就算你上了筑基境三等,那还得看你资质,资质不好的也一律不收。现在能入帮的,普遍都在玄通境**等的样子,比这高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有不少已经玄通境圆满了。

秦书淮这几天在忙着积极重整江河帮,而朝廷那边也没闲着。

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一,赵率教在得知建奴大军到达石门寨东北方向二十余里外后,决心孤注一掷,集全城七千守军倾巢出动,冒险前往阻截,以此为袁崇焕大军赶上来争取时间。

未时,赵率教部于途中遇到一直埋伏在石门寨附近的六千建奴骑兵阻击,双方随即展开大战。赵率教不敌,其身中两箭,全军损失惨重,却仍率军死战不退。

未时三刻,袁崇焕一万五大军赶到,随即加入战斗,形势彻底逆转。袁崇焕指挥有方,逐渐完成对这六千骑兵的合围。

申时,在得知六千精骑被围后,皇太极不顾范文程弃车保帅的建议,带大军前往增援。

申时三刻,皇太极率三万厮卒、六千主力赶到战场,不但解了被围的精骑,而且再一次扭转了战局,使明军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之中。

申时六刻,尾随在皇太极后头的祖大寿五千大军赶至战场,终于止住了明军颓势。

申时七刻,从迁安等地赶来的八千援军抵达战场,加入了战斗,使明军渐渐重新掌握了战场主动。

这是自萨尔浒以来明军与建奴的最大一次规模的野战。此役,建奴总计先后投入三万厮卒,一万二主力。而明军先后投入了两万五关宁军、一万大同和宣府军,堪称史诗级的大战。

大战持续了两个多时辰,从下午战至天黑。此时建奴的三万厮卒已经崩溃,降的降跑的跑。这些厮卒本就是以汉人奴隶、朝鲜族奴隶以及部分蒙古奴隶构成的,自然不会像后金人那么卖命。而且即便他们想卖命也没什么像样的武器,能坚持一两个时辰才崩溃已是非常难得了。

乱了的厮卒不但冲乱了建奴主力的阵型,而且极大地动摇了军心。自遵化一役以来,建奴败绩不断,早已没了往日的自信。尤其是在横岭大败、河西务大败以后,士气接连遭受重挫。如今在撤退途中又遭到源源不断的明军重兵围剿,士气更是跌到了极点。

而明军在几次大胜后,发现建奴原来也不过如此,自信心和士气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爆发出了比往常更强的战力!

此消彼长,明军的优势就这么一点一点地建立起来了。

失去了厮卒当炮灰的皇太极很快被明军包围,知道大势已去的他立即决定趁夜突围。

酉时二刻,皇太极丢下一堆无头苍蝇一样乱窜的厮卒和部分主力,在夜色的掩护下顺利突围,带着三千余骑往北逃去。袁崇焕在得知他突围后,立即派祖大寿带五千精骑猛追。

在遵化城外,双方又展开了一次接触战,各战损一千多骑兵后方才脱离。

皇太极此时身边只剩下了两千余骑,这时候要是再进遵化就是作茧自缚了,只要袁崇焕率大军围住遵化,便有一百种方法灭了他。深知这一点的皇太极在汇合了城内一千多守军后,立即往大安口方向狂奔而去。

此役,从战果上而言,双方平分秋色。建奴三万厮卒全部战损(一万多逃亡,一万多被俘),主力战损九千。而明军这边,关宁军伤亡一万八,大同和宣府军伤亡七千多,三万五的大军仅剩下一万余人。

但从战略上而言,明军完成了阻击建奴的预定目标,彻底奠定了己巳之变的胜局,迫使皇太极不得不率数千残兵撤出关外,保住了京畿的富庶之地不受劫掠,粉碎了皇太极通过劫掠来缓解国内经济、粮食危机的企图,可以说取得了完胜。

这次大胜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也在于,它给了各地农民军予以沉重一击,显示了官军强大的战斗力。

这样的战果,已经足够袁崇焕将功折罪了!在给朝廷的奏报上,向来好大喜功的他赫然题上了“石门大捷”四个大字!

不过,自负的袁崇焕也展现出了谦虚的一面。在大胜当晚,他便修书一封,热情洋溢地颂扬了秦书淮一番,信中甚至写道:无将军之奋起、之奇谋、之赤胆,绝无我大军今日之大捷,将军堪为我大明之中流砥柱也……

这其中一部分是出于想和秦书淮这个皇上跟前的大红人修好之意,但更多却也是真心话。从关宁军到崇祯都知道,这场震动朝野的事变如果没有秦书淮,决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就能结束。

秦书淮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夸张。要知道当年袁崇焕为魏忠贤立生祠的时候,说的可比这夸张肉麻多了。况且,从事实上讲,也正是他救了袁崇焕一命尽管袁崇焕永远不会知道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在这场事变中有多悲惨!

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三,皇太极在收拢蓟北各地残部后,带着仅剩的七千多人从大安口退出了塞外,等待他的将是来自三大贝勒、蒙古王公的铺天盖地的发难。

己巳之变结束!

但秦书淮的大业,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