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咱先把天津道查了?

东厂督公 第二百七十五章 咱先把天津道查了?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带队的正是方才处理周公子被打一案的巡防官王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刚刚他接到周家人的消息,说之前打周公子的人就在醉花楼,于是立即带了一百多人过来,料想这次两人插翅也难飞。没想到刚进醉花楼就听说又有一名公子被打了,而且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天津道陈大人家的公子,这还得了?

这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竟敢在老子的地盘上连犯两案,看老子先不把他们打个半死!

王栋带着一百多手下如狼似虎地冲进百花厅,看到陈天宝正被按在地上暴揍,顿时大吼,“给我拿下,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厅内众人见事情闹大了,纷纷从另一个门狂奔而逃。

这时,从厅外迅速窜进了六七个矫健的汉子,团团围在了崇祯周围,这几人正是孟威、老道、花沉以及四个大内高手。原本崇祯和秦书淮逛青楼他们只好当没看见,但看到这么多官兵进去后,他们也淡定不了了,于是跟着冲了进来。

王栋立功心切,二话不说就指挥手下杀了过来,双方于是在狭小的厅内大打出手。

这些官兵虽有一百多人,但在这么多高手面前根本不够看的,别说想拿下崇祯和秦书淮,就是想碰到他们都不可能。

就在这时,只听外头传来一阵疯笑,“秦公子,老赵帮你打架来了!”

话音刚落,只见门外冲进来一个胖子。胖子腰里别着两把菜刀,一阵风似的冲到王栋跟前,随手抬了几下胳膊就把王栋身边的七八个近卫给打飞了,然后不紧不慢地拔出大菜刀架到了王栋的脖子上。

王栋顿时浑身一抖,不等胖子发话,就很自觉地对属下说道,“都住手!”

双方立即停止了打斗,此时官军这边已经倒下了近半,全都痛苦地在地上哼哼。而秦书淮这边连受轻伤的都没有一个。

秦书淮一看,正是先前那个疯厨子赵去尤。

便呵呵一笑,道,“多谢赵爷出手相救。”

赵去尤嘿嘿一笑,“秦公子带了一票好手,老赵不出手你也能赢。不过老赵我好些时日没打架了,手痒,嘿嘿嘿!”

这些官兵是解决了,不过柳烟姑娘也不见了,这让崇祯大为恼火。

事情闹得这么大,醉花楼肯定是待不下去了,否则再来些高级别的官员,很可能把崇祯认出来,到时候那帮东林党人还不知道怎么编排崇祯呢,他一顶“荒淫”的帽子恐怕一辈子都摘不掉了。

崇祯不甘归不甘,也只好就此作罢,心里留着那道倩影,心想下回定然要再找机会出来,会会这位柳烟姑娘。

秦书淮也颇为遗憾地看了眼空空如也的闺房,凭直觉他认为这个柳烟姑娘背后大有故事,只可惜今日无缘得见。

几人飞快地出了醉花楼,然后趁夜色回到客栈。在客栈是安全的,因为就算有官兵追查上来,秦书淮有锦衣卫的令牌,斥退他们就是了。

崇祯坐在窗台边,打开了窗户,迎着阵阵刺骨的凉风,出神地看着窗外。良久都一语不发,脸上冷如凝霜。

秦书淮关上了窗户,对崇祯说道,“天凉,黄兄当心受风寒。”

崇祯重重地叹了口气,“朕不怕受风寒,倒是这大明,怕是受风寒已深了!”

秦书淮点点头,“黄兄明鉴。”

“去年年末,朝堂上数十位御史、侍郎、尚书联名上奏,说当年夏季大旱,冬季提早,天有异像,乃是人怒以致天怨,要朕轻税薄赋,以安天下。朕准了,取消了矿税,又减免了茶税等十余税,结果呢?今年入冬不还是照样早?夏天不还是照样旱?”

秦书淮想告诉崇祯,此时正是小冰河期,你就是一分税不收都是这样。不过话到嘴里又咽了回去,让崇祯理解这些常识还是有些为难他了。

于是说道,“黄兄,就算那些人说的是真的,你做这些也不会让天下风调雨顺,而且只会招致更多的天怒人怨。”

“此话怎讲?”

“你减的税都是商税,恰恰是给最有钱的商人减轻了负担。而大明的农税作为国本,不但分文未减,而且还被下面巧立名目,大大地增加了。底下人一面不能收商税,一面要完成上头的征收任务,就只能往农民头上摊。农民没活路了,就只好造反,这就是如今天下动荡,民变四起的直接原因。”

崇祯若有所思的沉吟了会,又问,“秦兄,你以为大明当如何税收?”

秦书淮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重商税,轻农税,方是修生养息之道。”

“商税如何征收呢?”

“至少提升至目前的两倍。另外,矿税、茶税、绢税、盐税在此基础上再翻番。”

明末的商税畸轻,一般都在值百抽二到值百抽三之间,这与后世动不动就17%的增值税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崇祯又想了想,说道,“矿、茶、绢、盐均关乎民生,若朝廷加税,其价岂不是要涨,百姓恐怕又要说朕搜刮民脂民膏了。”

秦书淮淡淡一笑,道,“黄兄多虑了。黄兄可知如今盐税几何?”

这个崇祯还是很清楚的,说道,“一引盐(大概116.5斤)抽三钱,岁入大概一百万两吧。”

“那皇上可知当前盐价几何?”

“这个……朕还真有所不知。”

秦书淮提高声调说道,“300文一斤!也就是说一引盐到了盐商手里,可以卖到三十五两!朝廷从三十五两中抽三钱,连个零头都不到,又岂会影响市价?可见真正抬高市价的并不是盐税!”

崇祯一惊,道,“盐价300文一斤?朝臣不断上奏称盐商不堪重负,要朕减税,朕如今减到每引三钱,他们明明可卖每引三十五两,还说利润无几,难不成这制盐的成本有这么高吗?”

明末时朝廷不管盐务,只管抽税,所以崇祯不知道制盐的成本,故而有此一问。

秦书淮道,“制盐成本在宋代就已经每引不足五十文了,到了本朝又改进了工艺,成本就更低了。盐价高的原因,黄兄还需要我说么?”

崇祯听秦书淮这么一说,当即明白了,恨恨道,“这帮贪官污吏,朕总有一天要将他们一个个揪出来,斩首示众!”

“黄兄明鉴!盐税如此,茶税、绢税等都是如此,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朝堂之上那么多的文官都喊着要为那些富商减税了吧?因为给富商减税,就是给他们自己减税,就是给他们创收!要不然这些东林党人哪来的那么多纨绔子弟?”

崇祯重重的拍了拍桌子,冷笑道,“东林党?说的好,一群以东林君子自诩的朋党!朕本以为他们只是一群迂腐无能的书生而已,没想到背地里一个个手腕却灵活的很!朕本来只想修剪下这棵东林大树,却不想他们已糜烂至斯!若今日非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朕都不知道这棵大树已经长得这般大,烂的已经这么深,若是再不连根拔起,恐怕来日就要倒下来压垮朕的紫禁城了!”

秦书淮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崇祯发泄,不发一语。

“秦兄,朕知道你与东林党不对付。你只管去查,朕给你撑腰。不论是谁,不论多大的官,只要查有实据,朕绝不轻饶!”

听到这里,秦书淮轻笑一声,道,“黄兄,要不你回去之前,咱先把这个天津道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