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三百八十二章 答案

东厂督公 第三百八十二章 答案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秦书淮大怒不已,冲李敬亭等人吼道,“给我拿下!”

李敬亭等人也早都怒气在胸,听秦书淮一声令下,立即二话不说上前摘下了章程山的乌纱帽,然后将他捆了起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周遭百姓无比拍手称快!

“朝廷派青天大老爷来了,朝廷终于派青天大老爷来了!”

“皇上圣明啊,咱们代县有望了!”

“是啊,皇上刚刚宣布三边和蓟镇免赋两年,现在又派钦差大臣来巡视三边,真是老天有眼,给了大明一个圣主啊!”

“可是这位钦差大人怎生这么年轻?怎么才十六七岁的样子?”

“他莫不是传说中在蓟镇击退建奴,戏耍黄台吉的那个秦少保吧?”

秦书淮只身退建奴,戏耍皇太极的事情,现在已经被说书人编成了故事,在各大茶馆、饭馆极受欢迎。不少说书人就靠专门说秦书淮在蓟镇的故事为业。既然是故事,就少不得把他神话,比如他一出场就是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孤身一人杀了济尔哈朗,又撒豆成兵,在横岭大破建奴三十万大军云云。

当然,听的人大都也知道,什么撒豆成兵,那都是说书人瞎扯,但是大家就是爱听。

不可避免的,这个故事的主角秦书淮,现在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成了大明的救星了。

难民们都齐齐跪了一地,哭喊着对秦书淮说道,“秦少保,荡平贼寇,一定要荡平贼寇啊!”

“秦大人,贼寇不除,我们民不聊生啊!”

“秦少保,我想参军,你带我们吗?”

“是啊,留在这里迟早也是死,你能让我参军吗?”

秦书淮看了看,这里的难民少说也有上千。现在代县县衙肯定没办法安置,要是留他们在这里,不是饿死就是去投靠流寇。

但是当兵也不是说当就当的,要是现在带这些人去太原,不但派不了用场,还可能会乱了太原大营的秩序。

怎么办呢?

秦书淮又看向了那个黄老爷。

嗯,就他了。

于是走上前去,对黄老爷做了一揖,说道,“晚辈见过黄老先生。”

“黄老爷”原本只是不卑不亢地看着秦书淮,见他竟对自己如此客气,不由站了起来,整理了下衣服,然后冲秦书淮拱了拱手。

“末学黄景伦拜见钦差大人。”

秦书淮愣了愣,末学?

哦,这老头原来是个读书人。

他尚无官职,自己是钦差大臣,在明朝一般都默认官员级别越高就越有学识,所以他谦称“末学”倒也是合理的。

秦书淮冲老先生回了一礼,说道,“不敢。老先生可有功名在身?”

“末学万历四十年秋考举人,现为杨河县候补知县。”

秦书淮心道,原来是举人。不过一般举人八成都能当官,不知为何这老先生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只是个候补知县?

不过也不方便多问,只是说道,“原来是老先生是举人,失敬了。”

“哪里,钦差大人客气了。”

“黄员外,我想拜托你一件事情。”

“大人请讲,老朽若力所能及,自不会推辞。”

秦书淮诚恳地说,“黄员外,此次代县遭遇流寇洗劫,以致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眼下正是需要黄员外这般德高望重的先生,带领大家团结一心,再建家园。所以晚辈斗胆,请老先生出来,组织乡绅以及这些无家可归的百姓,一起重建代县可好?”

黄景伦的眼皮子微微一抬,看得出他很感兴趣。

对于一个想做官的举人来说,怎么会对这种事不感兴趣?

不过他还是摇了摇头,说道,“秦大人抬爱了。黄某何德何能,能带领大伙儿一起重建代县哪?而且,朝廷很快就会派县令过来的,到时自有新任县令带领大家重建家园。”

秦书淮知道,黄景伦这番话的重点,在于后一句。

秦书淮虽是钦差大臣,但他确实没有给黄景伦封官的权力。

不过这不要紧,只要黄景伦依靠他的名望,让这些百姓老老实实地呆在代县重建家园,他就可以向崇祯举荐,让黄景伦出任代县县令。

如果这个方法可行,那这就不是一个代县的问题,而是涉及日后他在三边稳定局势的方针问题。

于是说道,“黄员外过谦了。黄员外在代县德高望重,晚辈以为,这件事非黄员外莫属。另外,至于代县新县令的问题,晚辈可以保证,短时间内绝不会有人来。如果黄员外组织得力,晚辈可以向皇上举荐您为代县县令。”

黄景伦一惊,微微张了张嘴。

他今年六十有三,读了一辈子圣贤书,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为官一方,造福百姓。

他知道秦书淮说的话,不会有假。

这位秦少保天下谁人不知?据说皇上与他都是称兄道弟的,他若保我做一个小小县令,当是举手之劳而已。

想到这里,黄景伦不禁激动道,“老朽不才,但既然大人如此抬爱,老朽便愿为代县百姓略尽绵薄之力。”

在场百姓一下子就沸腾了。

“黄老爷要当咱们县令了?好哇!太好了!”

“黄老爷一定会是个好官!”

“大家快谢谢钦差大人哪!”

黄景伦有些惭愧地说道,“乡亲们,黄某不是做县令,是和大家一起重建家园哪!”

说完,又对秦书淮说道,“大人,老朽在代县略有薄名,县里的乡绅大都是老朽故交好友,老朽可以找他们要钱要粮,先赈济一下这些百姓。不过,老朽有个不情之请,那就是请大人一同前往,不知大人可否?”

中国古代的乡绅阶层,向来都有乐善好施的传统。一次流寇抢劫,肯定抢不走所有乡绅土豪的财产,要知道在三边,大多数土豪家里都围得跟堡垒一样,还有一大帮家丁守护,一般流寇怕官军很快会赶到,所以只会集中兵力攻下其中几个土豪的家,劫掠一番就立即逃跑。

所以黄景伦说可以筹到钱,这肯定不假。

秦书淮淡淡一笑,说道,“晚辈自当随同。另外,晚辈也代表朝廷,向代县百姓赈济一万两银子,以示我皇恩泽。”

一万两,对于小小一个代县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但是秦书淮丝毫不心疼。

因为他发现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本来他还发愁,三边的流寇如今已经坐大,他们每过一个城、一个县,都会产生无数难民,而这些难民一旦没饭吃了,就会形成新的流寇,如此一来要剿灭流寇怕是难上加难。

另外,即便他以守土失责之罪拿下了当地一些官员的乌纱帽,又如何确保新派来的官员不是东林党的?

但是他在代县找到了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