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七百零五章 没那么简单(两章合一)

东厂督公 第七百零五章 没那么简单(两章合一)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那些排队送礼的人听秦书淮竟然问出这么傻的问题,不禁都呵呵笑了起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又有人道,“小子,既然你觉得国公爷不收礼,那还拉着这么大一车东西做什么?赶紧回去吧。”

秦书淮心里越发窝火。

特么的老子出门前给家里留了一万两银票,外加朝廷的俸禄,怎么也够家里人吃了吧?陈晴儿什么时候养成的拿人东西的毛病?

哦,对了。

当初认识她的时候,她不就在自己身上摸银票吗?

这就是所谓的本性难移?

简直岂有此理!

他怒气冲冲地让车夫往前走,不要理这些人。

却没走几步,他们就被“包围”了。

“,你小子还油盐不进了是吧?”

“你家主子什么来头?到底还有没有规矩了?”

“小子哎,看清楚了,最前排那个是礼部侍郎陈大人家的,后头是工部侍郎李大人家的,人家都在老老实实排队,怎么,你家主子来头比他们还大?”

车夫气得干瞪眼,说道,“礼部侍郎了不起?你猜咱这位爷多大?”

秦书淮这会儿都没脸承认自己就是安国公,于是让车夫不要说话守在原地,想自己先进去。

却没走几步,只见从前边跑过来一人,欣喜不已地喊道,“哎哟,国公爷回来了!国公爷回来啦!”

来者正是管家乔老四。

这一声大吼,顿时让门外的那些人都傻眼了。

他、他就是国公爷?

哎我滴娘啊,咱们刚刚都说了些什么?

好像叫他“小子”来着?

没、没有这回事儿!

刚刚什么都没发生!

之前吵得最起劲的那大汉反应最快,二话不说噗通一声跪下,大喊,“小的拜见国公爷!小的给国公爷请安!小的恭祝国公爷新年吉祥!”

一边说一边咚咚咚地磕头,后背阵阵发汗。

刚才自己对国公爷出言不逊,这要是被主家知道了,非扒了自己的皮不可!

其他人见状,也慌忙跪倒在地。

纷纷心想,完了,闯祸了!

秦书淮脸色铁青,什么都不说,气冲冲地进了国公府。

府里头的下人全部都欢天喜地地迎了上来,却见国公爷脸色黑地吓人,顿时一个个都不敢吱声了。

秦书淮直接进了后堂,来到自己房间,呼啦一下推开门。

陈晴儿刚刚才听说秦书淮回来了,正在里头急急忙忙地梳妆打扮,平时她不爱抹胭脂香粉,只有秦书淮回来了才会用心收拾。

见到秦书淮这么快就进来了,慌忙用袖子遮住脸,嗔声道,“夫君先出去,晴儿很快就装扮好了!”

秦书淮一把拉下陈晴儿的手,凝声问道,“我问你,最近是不是很多人往府里送礼?”

陈晴儿有点被吓到了。

以前秦书淮回来总会跟她说些逗趣话,或者做点羞羞的事情,但今天却像是换了个人。

不过她还是点头道,“是啊,从初一开始就有,到今天还有人送呢。”

“所以你照单全收了?”

“是,不过……”

秦书淮大怒,狠狠地一拍桌子,吼道,“陈晴儿!你忘了你爹是死在谁手里了吗?是东林党!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横征暴敛的东林党!你,也要我学东林党吗?”

陈晴儿的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拼命地摇着头说道,“不、不是的,夫君……”

“不是?我都亲眼所见,你跟我说不是?”秦书淮越说越怒,“到现在外边还排着长队!我告诉你,东林党都不会这么干!这是傻13行为你知道吗?明目张胆结交京官,收受厚礼,天底下没有第二个傻13会这么做!”

“你知不知道有句话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呵呵,好啊陈晴儿,你厉害了!过不了几天,全天下的人都会知道我秦某人权倾朝野,以权谋私,麾下党羽一片争相巴结!东林党说我挟持圣上,祸乱朝纲,本来没人相信。你倒好,硬生生帮他们证明了这点!”

“你简直、简直岂有此理!”

秦书淮确实怒不可遏了。

他怒的并不是陈晴儿私收厚礼,而是怒她的愚蠢。

说起来,他自己也不是什么清正廉明的好鸟,温体仁那他敲诈了多少?江南之行他又敲诈了多少?他手黑起来可比谁都狠。

但是他手黑归手黑,起码不会傻到明目张胆地收钱,给人留话柄。

现在虽然天下初定,但摆在他面前还有无数大事要做。

平叶尔羌、准噶尔、蒙古、后金以及强力推行新政,这些事哪件不需要依靠他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声望?

声望这东西,建立起来难,但是一旦开败,那绝对如山倒!别看东林党现在基本下台了,但是只要天底下的读书人还在,他们就随时有反咬一口的能力!

这些人就算没有把柄,都能硬编造出故事来抹黑你,要是真给他们抓住了把柄,那还不发疯似的搞臭你?

而且,就算不顾东林余孽,光是崇祯那,听到自己结交大批京官,他的疑心病是不是又会犯了?到时候要推新政,崇祯如果不给自己足够的支持,自己还怎么推?

所以他才勃然大怒!

陈晴儿见秦书淮不问缘由,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顿臭骂,满腹的委屈也涌上心头。

一脸梨花带雨地说道,“夫君既然认为晴儿蠢,那晴儿蠢就是了。认为晴儿贪,那晴儿贪就是了。”

秦书淮见她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不禁又好气又不忍。

长叹了一口气,稍稍降了些声调。

又道,“怎么,你还有理了?总之,以后不准再有这种事发生。收的那些东西,都给我退回去!”

“退就退!”陈晴儿气道。

却在这时,只听外边有人拖着长音喊道,“秦兄在家吗?”

秦书淮一听就知道是崇祯。

心道,这小子什么速度啊?就算是自己一进城就被大内密探发现去报告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到吧?

不过也只好赶紧开门。

果然是崇祯。

崇祯穿着一身便装,笑意吟吟地看着秦书淮。

秦书淮欲行大礼,却被崇祯拦住了。

这家伙嘿嘿笑道,“秦兄,我是专门来给你陪不是的。咳咳,你就不要责骂嫂夫人了。”

秦书淮有点懵。

这混蛋又在外头偷听?尼玛这是什么爱好?

讪笑了一下,说道,“呵呵,让黄兄见笑了。这个,这件事其实是这样的……”

他想跟崇祯解释下,让这么多京官来给他送礼可不是他的意思,以免崇祯不必要的猜忌。

却听崇祯笑道,“秦兄,这件事就由我来说吧。”

“嗯?”

“这些东西,是我让嫂夫人收的。”

“啥?”

“嫂夫人奉旨收礼,你骂他就是骂我。”

“啊?”

“嘿嘿。”

秦书淮看崇祯得意的样子,恨不得给他一拳。

嘿你大爷啊,身为皇帝有你这么坑臣子的?

崇祯又道,“秦兄不请我去哪坐坐么,外边可着实有些冷。”

秦书淮心道,冷死你个王八蛋!

不过骂归骂,还是把他引到了书房。

关上门,秦书淮道,“皇上,你这弄的是哪出啊?”

崇祯苦笑一声,“秦兄有所不知,延绥大灾已一年有余,百姓没了吃食就一路乞讨,有不少都到了京城。你猜现在有多少?”

秦书淮不爽道,“不知道。”

“一万五千余人!”崇祯叹了口气,道,“朕让顺天府尹把他们安置在卢沟桥的南边了。不过这一万五千人要吃要穿要睡,如果管他们过冬,粗粗估计起码也得十万两银子。你也知道,上回你给朕的银子,都已经花的七七八八了。可那些灾民朕不能不管啊,于是就想着,怎么才能筹措一些。”

秦书淮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所以你就想出了这个法子?”

崇祯呵呵一笑,“你知道的嘛!今年是京察年,朕已经放出话去了,今年的京察由你来主持。你办事嘛,朕总归是放心的。而且这样也便于咱们君臣二人联手整顿吏治,你说妙是不妙?”

秦书淮要气炸。

说道,“皇上,我觉得这样硬岔开话题是没有用的。你还没有说为什么要让我当贪官呢?”

崇祯马上一本正经道,“胡说,谁敢说秦兄是贪官?朕灭他九族!至于这些礼嘛,回头全部都折合成现钱,去赈济灾民去。朕估摸着,这一个春节下来,收个十万两银子是没问题的。”

秦书淮脸上mmp,心里还是mmp。

尼玛你让老子敲竹杠筹钱就算了,现在还让老子公然受贿筹钱?

你牛逼!得亏你是皇帝,你要是个当官的,手可比老子还黑!

还是不爽地说道,“我说黄兄啊,你把我的名声搞臭了,我还怎么帮你办事?你要干这事儿,好赖也找,嗯,找孙阁老嘛!他老人家德高望重,晚节稍稍不保一点也没事啊。”

崇祯贱兮兮地一笑,“嘿嘿,孙阁老晚节早就不保了。朕让他带头给你送了礼,他要是不送,这给本届京察主持、国公爷秦书淮送礼的风气怎么会传开啊?”

秦书淮彻底懵逼了。

“皇上,你不是在开玩笑?”

崇祯认真地说道,“朕像开玩笑的样子?”

“不是,这是图啥啊?你要钱跟我说啊,大不了我跑漕帮总舵门口假装摔倒讹他们一下也行啊!”

他觉得崇祯是疯了。

而且孙承宗也疯了!

两人明知道大明贪腐盛行,接下去就要整顿吏治,却还挑头搞这种事?不就是十万两银子么,至于搞这么大动静,连孙承宗的晚节都陪进去了?

崇祯笑道,“好啦好啦,秦兄莫要生气,朕和你说实话吧。这些礼送过来之后,将以‘京官以私俸赈灾’的名义发放给灾民。也就是说,这些东西他们送过来多少,到时候就以他们的名义捐出去多少,送礼的官员全部摇身一变成了赈济灾民的楷模。而此事,是你秦兄带头倡议的,朕回头会下旨好好嘉奖于你,以及出钱最多的官员,如此一来岂非又是一桩美谈?”

说到这里,崇祯又加了一句,“呵呵,这么一来咱们钱也筹到了,秦兄的名声也不会受损,你说岂非两全其美?”

秦书淮被崇祯“强大”的逻辑折服了。

这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油滑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招还真尼玛让人挑不出毛病。

可是怎么总觉得哪里不对呢?

京察……送礼……赈灾……

他脑子忽然嗡地一声。

明白了!

崇祯此举,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表面上看,他是在筹措那十万两赈灾银,但实际上,丫又在玩花样了。

先放出风去,让自己主持京察,再以孙承宗为诱饵,引京官纷纷来向自己送礼。这之后,又把这些折合成钱粮拿去赈灾,美其名曰是京官拿出俸禄来帮朝廷赈灾,听上去不错是吧?

可是紧接着还有京察呢!

那些送礼的官,估摸着一个都别想留任!别看自己是京察的主官,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不是在崇祯手里?

崇祯会让他们全部滚回家去!

这么一来消息传开,只有一个结果!

那就是官场上盛传国公爷刚正不阿,给他送礼他不要,全部拿去捐赠灾民了,而且,但凡给他送礼之人,全部被他革职查办了!

很好,今后可再没人敢来巴结他这个国公爷了。

秦书淮不禁又好气又无奈地看着崇祯。

崇祯依然笑意吟吟地看着秦书淮。

这招,是孙承宗想出来的。

孙承宗不相信秦书淮会主动造反,崇祯也不相信。

但是孙承宗怕秦书淮哪天会被黄袍加身,也就是说被下面的人怂恿着,甚至逼着反!

崇祯也怕!

而事实上,连秦书淮自己都已经有此担心了。

江河帮那些人,投降的刘国能、李定国等人,以及不少武林联军的人,甚至部分的明军将领,回想下,有多少人说过“愿为国公爷效死?”

他们没说“为朝廷效死”,个中意味还不够明显么?

多少人等着他君临天下,然后好跟着当开国功臣,光宗耀祖?

这群人要是集体兵谏,把龙袍披在他身上,秦书淮如何弹压?

杀?你会杀跟自己出生入死,而且还想尊你为皇的兄弟?但凡杀一个,军心立散!

不杀?他们无休无止地逼你,你能奈他们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