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七百七十九章 阔绰的崇祯

东厂督公 第七百七十九章 阔绰的崇祯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安南国因为现在正处于郑阮之争的局势之中,北边由郑家控制,南边由阮家控制,郑家目前为止代表安南仍然向大明称臣,但是南边的阮家可能因为郑家阻隔的关系,并没有向大明表明态度。

秦书淮倒不一定非要征服安南全境,只是如果系统判定只有郑家称臣的安南不算臣服,那么他就必然要有所行动了。

但南亚小国之中,最难搞的还是缅甸。

从嘉靖到万历年间,明朝和缅甸经历了大概持续半个世纪的战争,史称“明缅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明军败多胜少,不但没能让缅甸臣服,而且还丢了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确是让这个帝国颜面丧尽。

不过,考虑到明末内忧外患、军备废弛的局面,这点也不令人意外。

如今的缅甸处于东吁王朝的统治时期,是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它的地盘不但包括缅甸全境,甚至包括云南西南原属大明的木邦、孟养、孟密等地区。

到目前为止,缅甸拒绝向大明称臣。

而在历史上,直到乾隆时期,经过数次大战之后,缅甸也未真正臣服于中原。

这个是难搞的对手。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不对缅甸用兵,缅甸是绝不会称臣纳贡的。而无奈的是,缅甸在洪武时期还真的跟大明称过臣。

那么显然,如果要完成系统任务,就必然要发起下一场“明缅战争”。

秦书淮不得不这么做。

作为穿越者,秦书淮自然知道为什么以前打缅甸打不赢。

抛开所有的军事、政治因素不说,之所以缅甸难打的最重要因素是,明军没有强大的水师,这点直到乾隆时期也没有改变。

水师做什么用的?

登陆作战!

如果无法在缅甸南部的港口登陆,那么大军只能从云南等地的陆路出发,先进攻缅北。

缅北是什么地形?山地,茫茫无边的山地,和苍茫无边的原始森林。

而且,为了抵抗中原,历代以来他们不知道在这里修建了多少工事。

试想,土生土长在这里的缅甸人,只要屯重兵于此,凭借对本地的熟悉以及坚固的工事扼险而守,得多强大的军队才能打过去?

反正元朝打不过去,明朝打不过去,到了清朝同样打不过去!

但是,如果有大规模登陆作战配合呢?

只要在缅甸南部沿海地区再开辟两个进攻线路,那么缅军必然要兵分三路,三面防守,以前他们只要屯重兵于缅北险地就能万事大吉,现在他们得硬碰硬跟明军打了。

论硬碰硬,秦书淮没怕过谁!

那么问题来了。

要想登陆缅甸作战,首先大明水师就得制霸南亚的洋面。

所以,第一个敌人,就是嚣张的荷兰人!

曾经的海上马车夫,和如今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必然将在海上迎来一场搏杀!

决定南亚洋面归属的搏杀。

这次,秦书淮不但准备击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把被他们占去的东藩(台湾)几个港口收回来,而且还准备控制南亚所有的重要航线。

比如东藩到爪哇这条,目前已经是荷兰人的专有航线了。仅这一条航线,每年带来的利润就足以养活东荷兰印度公司在南亚的所有船队,甚至还有盈余。

不过梦想是美好的,要想真的做到这些,大明还需要蓄力一段时间。

……

此次北伐成功意义深远,如今朝廷上下从六部到内阁,整天都在商议论功行赏的事情。但是因为北伐军中既有官军,又有魔教、武林联军,成分复杂,也让封赏的工作复杂了起来。

比如对于魔教,你不赏不行吧?但是赏,你总不能给他加官进爵吧?而纯粹发点银子打发也不行,所以还得授点虚衔,这个虚的头衔怎么给,那可就有讲究了,现在礼部的一帮老学究们天天在琢磨这事儿呢。

不过,有些封赏可以慢慢来,但是犒军的银子倒是可以快快发。

又经过一年,崇祯现在手上可不缺钱。

因为新政,在崇祯五年总计收到税赋计七千八百三十万两!虽然因为是新政第二年,尚未达到一亿两的小目标,但这个数字也绝对能让崇祯阔绰地像个暴发户了。

不过,如今朝廷的开支也大。

你想啊,全天下的官员、将士的开支,都提升了三倍!

而且为了推行新政,全国建起了各种各样的衙署,比如海关衙署、海关码头、提刑衙门、税务司等等,哪个不需要大把的银子撒出去?

不过,刨去所有开支之后,崇祯五年国库尚有盈余二千八百多万两!

要说这笔钱,按照秦书淮的规划,本来是要拿出很大比例用来兴办教育、兴建官道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但是崇祯这家伙穷怕了,这一年里几乎没怎么干这事。

倒不是他真抠,他想的是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国库里先存他这么一笔银子,至于秦书淮说的什么“基础工程建设”,那晚一年也不迟不是?

秦书淮大概也知道崇祯的心理,所以也就没说什么,毕竟反过头来想,要是他是崇祯,恐怕也会这么干!

于是,北伐军归来之后,崇祯一下子拿出了四百万两犒军银!

并且宣布,所有阵亡及重伤致残的士兵,其家属可每月领抚恤五两,连续领十年。

这还是只针对回来的这部分士兵的,至于去了朝鲜的他另有嘉赏。

一下子,每个兵都领了**十两的赏银。

加上前面几次的赏银,以及每月按时发放的军饷,现在你随便拎出个小兵,人家大手一挥甩出一张一百两甚至更大面额的银票,一点都不稀奇!

就这么说吧,现在这些大头兵如果卸甲归田,足够体面地置个家娶个媳妇儿了。

要放在以前,谁敢想?

但是这点钱够吗?

不够!

接着当兵,再当个七八年,他们相信自己那会儿再卸甲,那就下半辈子彻底不愁了朝廷都说了,凡服役十年以上的老兵,只要立过一次军功以上,每月可享例银3两到10两不等。

这待遇不光朝廷兵心动,连武林联军的兵都心动。

所以虽然北伐结束了,但是在秦书淮没有下令解散之前,所有兵马都原地驻防,没人提回家的事儿。

当然,也没人敢提。

因为他们现在是兵,令行禁止的思维,在经历过这么多次血与火的洗礼后,早已深入他们的骨髓。

只要秦书淮不下令解散,他们就会永远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