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太极的计划(第一更)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二,辰时三刻。赵率教领四千大军,克罗文峪城,斩后金贝勒爱新觉罗萨哈廉、生擒叛国降将、原罗文峪守备李思礼。

遵化城外,皇太极大营。

营帐内坐了**人,除了皇太极,还有四大贝勒之二的代善、莽古尔泰,右翼军统领岳托,以及贝勒多铎、济尔哈朗、一等总兵官扬古利等。

此外,营帐内还坐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年稚气未脱的脸上有着异于常人的沉稳和老练,显得与他的年纪有些格格不入。

此人便是年仅十八岁的多尔衮。多尔衮八岁便被封为和硕额真,位列九大额真之一,参与国政。十四岁封贝勒,十七岁开始随皇太极南征北战,因战功卓著被封“墨尔根戴青”称号,同时成为正白旗旗主。自小的历练让他的心性较同龄人更为成熟,而少年得志也让他有些自负,因而看代善等人时的眼神有些轻蔑。

气氛显得有些沉闷而压抑。

罗文峪的紧急军情刚刚传来,在得知赵率教的四千精兵并没有如期前来遵化,转而进攻罗文峪之后,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并且有些猝不及防。

此时的后金,右翼主力已经抵达遵化与中军会合,而左翼的阿济格大军还傻傻的在上水河一带埋伏,皇太极刚刚才派马哨去通知他。

目前皇太极能调用的军队,是中军两万,左翼军四千,再有就是两万五左右的厮卒,不过这些厮卒的战斗力比明军还差,一般不算在战斗序列之中。

罗文峪肯定是要救的,但是怎么救,却引起了众人的激烈争论。

以代善、莽古尔泰为首的保守派认为,明军放弃遵化,转而进攻罗文峪,很明显是要截断大金军撤退的后路,然后调集重兵与大金进行决战。在后援难继的情况下,大金军孤军深入,要面对明国数十万军队包围,凶险至极,所以应立即调集大军回援,夺回罗文峪救出萨哈廉后,全军撤出,以待来年。

这次他们的说法还得到了多铎和扬古利的支持。

而反对派则以岳托、济尔哈朗和多尔衮等人为首。他们认为,明国境内现在民变四起,兵力本就捉襟见肘,明军现在根本打不起这么大规模的战役。赵率教之所以去打罗文峪,很可能只是知道大金军已经兵临遵化城下,他不敢直接来救,所以才用出这等“围魏救赵”的戏码,虚张声势,来吓唬大金军。所以,只需派遣三千到四千的精兵去救援罗文峪即可,剩下的还可以继续进攻遵化。

皇太极一直默不作声,静静地看着两派吵得面红耳赤。作为一个持重的战略家,皇太极并不保守,但也不像岳托、多尔衮等人那么偏激。

目前的态势确实让他困惑,以致有些举棋不定。他舍不得放弃这个好不容易才入塞的机会,但同时也怕中了大明诱敌深入的圈套。

争论持续了大半个时辰,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门外又有哨卒来报。

“报!启禀大汗,明军已攻下罗文峪城!萨哈廉贝勒与城内八百勇士,全体殉城!”

如同一颗炸弹掷入了营帐内,众人纷纷站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现出目瞪口呆之状。

萨哈廉手下连正规军带厮卒,怎么说也有两千多兵力,加上明军降兵,那就是四千多,竟然这么快就沦陷了?萨哈廉的能力,在座的没有人会怀疑,而罗文峪易守难攻,也是人尽皆知的,明军竟然能在两个时辰不到的时间里拿下罗文峪?

他们什么时候有这么强的战力了?

代善见此,立即趁势说道,“大汗,如今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明军已经调集了主力,准备关上闸门,与我军决一死战了。我军孤军深入,已犯了兵家大忌,若是冒然与早有准备的明军开战,恐怕凶险难测……”

代善还没说完,多尔衮便立即打断道,“代善贝勒,明军若是有意与我决战,为何到现在都未有大军调动的迹象?不光我们的哨马没有探到,连明国内应都没有发现,莫不是明军施了隐身术?”

代善冷笑道,“多尔衮,你还在提那些明国叫花子么?那些叫花子说赵率教的四千精兵往遵化驰援而来,他们可来了?明国人都是狡诈之徒,你看那些降兵说反水就反水,他们的话怎可轻信?”

多尔衮不愠不怒,平静地说道,“即便那些叫花子不可信,难道我们的哨马也不可信么?另外,明军若要与我决战,为何不把大安口也下了?难不成明国皇帝大发慈悲,一边要围剿我们,一边又要给我们留条生路?”

代善又道,“兵者诡道,你怎么知道这是不是明军设下的陷阱呢?他们故意留出大安口,诱我军前往大安口出塞,然后在途中以大军埋伏,伺机围歼,又有何不可能?”

多尔衮不慌不忙地说道,“代善贝勒,明国境内如今民变四起,明军弹压这些反军尚且不及,又如何凑出那么多军队与我大金决战?就凭那几万关宁军么?还是凭京畿附近那些连饷银都发不起的破衫军?”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这时,皇太极终于发话了。

“够了,朕意已决。”

语调不高,却有着无可抗拒的威严,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多尔衮,朕命你速带三千精兵,立即驰援大安口。”

多尔衮立即起身道,“遵大汗令!”

接着皇太极又对莽古尔泰说道,“莽古尔泰,朕命你带两千精兵,驻守于大安口外围,同时带三百马哨,昼夜巡逻于大安口至遵化一带,不得有误。”

莽古尔泰有些不大情愿,这个活儿明显可以派别人去,皇太极要自己去,无非是想支开自己。

不过还是起身答应,“领命!”

事实上,皇太极不相信明军能集结那么多军队,与大金展开决战。但身为大汗,他又不能拿整个大金的精锐冒险,所以还是分出了五千精兵去守护通往大安口的退路。至于罗文峪,他出人意料的选择了放弃。一是因为萨哈廉已死,二是如果去救,势必要再分兵,大金兵力本就不多,再分就别想打坚固的遵化城了。

此时的皇太极踌躇满志,充分展现一代雄主的战略眼光和自信。

安排好退路后,皇太极眼中又散发出渴望的目光。

“全军备战,待阿济格贝勒携大军回归,即刻进攻遵化城!”

ps:今日四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