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一百五十六章 烽火又起

东厂督公 第一百五十六章 烽火又起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6:56 来源:笔趣阁

雷霆般的震怒,显示崇祯已对这些文官忍无可忍。自建奴入塞后,他已经解了七八个文官的职,很明显他想借这次机会好好整顿文官。而周延儒正撞在枪口上!

齐晋只是站在一旁,一言不发,心中却是冷笑不已。这次秦书淮所谓“勾结魔教、通敌卖国”一事之所以能迅速发酵,正是他在曹化淳的授意下一手策划的。

他的手法十分高明,并没有直接1鼓动百官进言,而是代表兵部多次去函遵化表达关切,从而使遵化巡抚王元雅误认为皇上已经关注此事,便决心将这个事办成铁案。除了将那名校尉屈打成招之外,还亲自写信联络朝中同僚,要他们抓住此事不放,向厂卫发难,说自己已掌握铁证云云,言之凿凿。朝中文官最近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一听原来锦衣卫之中出了叛徒,心想这可是把蓟镇防线崩溃的脏水泼给厂卫的好机会啊,便顿时群情激愤,接连几天向崇祯上疏,以致事情越闹越大。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无论是秦书淮被文官告倒,还是文官惹怒崇祯,东厂都是最后的赢家。

所以在这个时候,齐晋身为兵部侍郎,虽陪同周延儒、李豫升而来,却不发一语,静静地看着周延儒代表东林党和皇上争执。

争吧,争的越凶,皇上就越能明白这群东林党是些什么东西。东厂,只有我东厂才是皇上的肱骨之柱,才是大明中兴的希望!如今边关频频告急,守军降的降、跑的跑,这可都是那些东林党惹出来的祸!若是皇上重用我东厂,不说别的,起码督公可以为皇上广开财源,军中又怎会缺饷?再者,我东厂番子哪个不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若是边关守将由我东厂拟名提任,起码绝不会出一个降将、叛将!

我齐晋,就愿意第一个赶赴边关为大明守土,虽死何惧?!

崇祯将周延儒和李豫升大骂了一通,然而这两人却依然“据理力争”,毫不退让,再一次展现了所谓东林党人的“文骨”。崇祯盛怒之下,便令大汉将军将这两人轰了出去。

周延儒和李豫升像是得到了什么奖赏一样,一脸傲然地出去了。

齐晋见此,便很知趣地拿出一份塘报交给崇祯,以表示自己不是和他们一伙的,而是来送塘报的。之后,马上就退了出去。

在后头听完这一切,秦书淮反而高兴起来。

其一,崇祯大骂周延儒,说明他对自己的信任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

其二,自己也想趁己巳之变收拾这些文官,现在他们帮自己开了个好头,接下去自己再要收拾他们,就好办多了。

周延儒,历史上他在己巳之变后不久便升任了首辅,不过因为这件事,恐怕没有希望了。

随着自己的渐渐壮大,蝴蝶效应好像也开始加速了……

从屏风后出来,秦书淮对崇祯说道,“皇上,其实那令牌的事,是因那日……”

崇祯摆了摆手,道,“朕信你,秦兄不必解释。”

这时,孙承宗也到了。让孙承宗进来后,三人立即进入了对付建奴的议题。

崇祯先说道,“秦兄,你刚从蓟镇回来,与朕说说蓟镇的真实情况。还有,你认为眼下当如何应对?”

秦书淮知道以崇祯现在对自己的信任,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很可能就会改变历史,因此格外谨慎。

沉思许久,他终于说道,“皇上,建奴被臣骗回大安口后,势必会卷土重来。臣以为,建奴既然已经打通了从大安口到遵化的通道,那势必还会再犯遵化。从时间上,此刻他们很可能已经在攻遵化了。”

崇祯锁着眉头,又道,“袁督师的大军应该尚未到遵化,不知遵化能守几日。”

孙承宗跟着说道,“无需守几日,袁督师带的是九千铁骑,估计明日就能抵达遵化。只要遵化能守住一日最多两日,届时袁督师可会同三屯营的朱总兵、石门寨的赵总兵一起驰援遵化。”

秦书淮听完皱了皱眉。

现在遵化没丢,袁崇焕若真想打后金,应该不会像历史上那样,直接绕过遵化而进入蓟州城。遵化附近现在还有赵率教的四千人马(算上收拢的降军),以及朱国彦的六千人马,城内也有九千,再加上袁崇焕的九千人马,总计两万八的大军,袁崇焕没理由不去救。

但问题是,朱国彦的六千人马根本没多少战斗力,而且从历史上他拒绝赵率教进入三屯营来看,这家伙到时能派多少人来支援还是个问题。

另外,遵化城内的那九千守军,有三千是赵率教收拢的降兵,这些人战斗意志成谜。另外六千守军,从历史上战斗力也高不到哪去。

而遵化城附近,已经云集了皇太极所有主力,刨去已经被歼灭的一千五,和沿途留守的部分人马,也计有两万五六千精锐。另外还有三万多厮卒,虽然这些厮卒战斗力不高,但就是站着让你砍你也得花力气吧?

皇太极知道袁崇焕来了,势必采取围点打援的策略。在野战条件下,就算明军的两万八大军全部投入战斗,也绝无取胜的可能。而且,很可能再来一次萨尔浒那样的惨败。到时候,明军损失的可是最能打的一万多关宁精锐,没准连赵率教和袁崇焕都回不来了。

这个方案风险太大。

但是从战略上说,孙承宗的选择又是对的。

时间,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只要袁崇焕能拖住皇太极,待各地援军一到,就能实现真正的围剿!。

秦书淮无法拒绝这个提议。

历史上袁崇焕基于敌我实力悬殊的考虑,在遵化沦陷后,直接绕过遵化、三屯营而进入蓟州,这是没错的。但现在遵化、三屯营甚至石门寨都在,不光他不能放弃,秦书淮也无法建议崇祯放弃。

说白了,甭管风险大不大,谁敢在这时候提放弃遵化,置九千守军以及三屯营六千守军于不顾,谁就是汉奸卖国贼。

“秦兄,你以为如何?”崇祯问道。

秦书淮点点头,“臣同意孙阁老的观点。但是,袁督师在遵化不应寻求决战,而是以拖住建奴大军为主。”

孙承宗捋了捋胡子,笑道,“这次,小友的看法终于和老夫一致了。”

秦书淮勉强笑了笑,心中却想,希望袁崇焕能好好打这一仗吧,不要像历史上那样,犯下那么多错误,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了。

如果他真的要在遵化大战一场,那自己绝不介意带上江河帮和五行旗,去助他一臂之力。

当然,前提是他到的时候,遵化城还守得住。

而此时,遵化城烽火又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