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道缘儒仙 > 第68章 一朵青云坠九州,风烟域外傲清流

道缘儒仙 第68章 一朵青云坠九州,风烟域外傲清流

作者:鬼雨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2:55:01 来源:笔趣阁

风先生站在空空荡荡的灵霄宝殿之前,静静地等着叶昊天和兰儿从海底归来。

等人的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渐感不耐,于是沿着灵霄宝殿的外墙绕起圈来。

他走得极慢,步履很是轻微,一边走一边想着玉帝会到哪里潜修。

走着走着,他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道兄,我们每天来这里看三遍,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前来朝拜的样子,你说究竟有什么意思?”

风先生不知道来者何人,急忙闪身躲在墙角隐蔽之处。

但闻一个低低的声音喝斥道:“不要问那么多!知道太多不是什么好事。我们只要将见到的可疑人物报上去就行了。其余的事自然有别人去办。”

先前的声音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道:“唉,想我温琼昔rì也算有点名气的人物,如今却被呼来唤去,做的又是鸡鸣狗盗不太光彩的事,想想就感觉憋气。”

风先生听见温琼的名字,不觉心中一动,暗道:“他不是护卫灵霄宝殿四大元帅之一的温元帅吗?怎么会说这种话?”

这时就听另外一个声音又道:“讲这些有什么用?用不了三个月真神就要君临天下了,你还在想那些陈谷子旧芝麻的事!好好干吧,若是神君高兴,说不定还可以让你坐回元帅的位置。”

温琼“嗨”地长叹一声:“做不做元帅有什么关系?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要不是我见势讨饶,现在还不早就被炼化了?即使不被炼化,若是像天皇大帝那样一天三次忍受折磨,又有几个人能受得了?我反正不行,您老不也挺了七天便挺不住了吗?”

那人沉默良久没有说话,过了半天才笑嘻嘻的道:“你是玉帝驾前贴身护卫,有没有想出他究竟去了哪里?若是能将这个难题解开,真神一定非常高兴,没准封你为神教长老,那可就舒服多了!”

风先生越听越是气恼,心中也越发好奇:“这人是谁?为何心甘情愿为虎作伥?心思还如此绵密,想到从温琼身上寻找蛛丝马迹。”他知道温琼的功力不低,而旁边之人的功力可能更在温琼之上,若是动起手来,自己大概讨不了好,于是只得尽力按捺,悄悄躲在墙角继续倾听他们的话语。

这时,但闻温琼答道:“您老不是不知道,玉帝是什么人啊?他可是万王之王、万神之主,他的心思怎能是我这种小人物能够明白的?我看别说是我,普天之下就没有几个人了解他!”

风先生还待再听下去,可是说话的两人在灵霄宝殿前站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他不敢骤然跳出拦住对方,只能探出头来向着两人离去的方向看了看。结果只看了一眼,便从衣冠和背影认出两人来,禁不住浑身一震:“原来是他!”

温琼身着鲜艳的杏黄sè甲胄,身背长枪,极易辨认。

另一人身长丈二,头发皓白,胯下一只硕大的黑熊,赫然竟是东华帝君!

东华帝君可不是寻常人物,人称“东王公”,一度被元始天尊任命为管理天下男仙的帝君,在仙界的地位十分崇高,与主管女仙的西王母并列,曾是神仙榜中二十名之内的人物。

虽然最近数万年来,东王公在神仙榜中的排名逐渐下滑,但也从未跌出前五十位,可见他是功力极强的顶级高手了。

风先生越想越觉得不妙:“连东华帝君都投降真神了,可见形势之恶劣!想来其余被擒人员的rì子也不好过,其中还包括天皇大帝,若是他也熬不住,那可怎么办?”

他又等了好一会儿,才见到叶昊天和兰儿手挽手姗姗而至。

隔着好远,兰儿举手招呼,率先传来一道神识:“风先生,需要猜谜语了!”

“什么谜语?你们找到留言了?”

“找到了!海底秘洞之前有人题了一首诗,可惜却在第一句缺了个关键的字。”

“诗是怎么写的?”

兰儿脱口而出道:“一朵青云坠()州,风烟域外傲清流,争锋随意指为剑,泼墨由心仁作舟,驰骋古今爱洗耳,纷纭世事多凝眸,何rì阮肇归来去,信手清风不用愁。”

风先生心中一沉:“连点儿提示都没有?”

兰儿眉峰微蹙,榛首轻摇,答道:“没有哩!就这么一首诗,别的什么也没有。”

“这可不太好猜!”风先生陷入了沉思。

叶昊天的面上挂着微笑,好整以暇的道:“我们先离开这里,等下再仔细分析。”说着将瀚海神舟取了出来,招呼两人上船。

神舟划出好远之后,风先生还在冥思苦想:“藏头?露尾?还是回文?怎么硬生生填这个空格呢?”

叶昊天笑道:“我刚才用监天御印查过,虽然宇宙间星球总数不知凡几,但是名字为两个字,而且以州字结尾的国度总共只有三万八千个,加上别名、曾用名也不过二十八万之多。其中人口超过百万的只有两千两百个,超过千万的更是只有三百三十个。玉帝进入王道轮回的目的就是为了积累王气,自然是国家越大越好,人口越多越妙。”

风先生一听来了jīng神,一面连连点头,一面补充道:“我想,玉帝修行的地方不会距离玄都玉京七宝山太远,或许不超过二十万光年。”

兰儿拢了拢额前的秀发,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风先生解释道:“玉帝下凡也是迫于无奈,不会不关心天下大劫。如果想了解大势,最好的方法是留在玄都玉京七宝山附近。昊天玄穹星是宇宙中枢,周边区域由功力最强、才智最高的黄帝主管,一时半会儿不会完全陷落。只要能拖过一年的时间,玉帝就能重返天界了。”

叶昊天兴奋地鼓掌:“先生果然不凡,先前我还想查遍三百三十个星球呢!有您这话,就更容易猜了。请稍等片刻。”

说完他将这个问题交给了监天御印。

不久答案便出来了:“所有人口超过千万的国家中,距离玄都玉京七宝山二十万光年之内的只有十三个!”

三个人都为之jīng神一振:“才十几个?太好了!”

叶昊天又将原诗重新朗诵了一遍,笑道:“如果从平仄来看,第一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要是玉帝注意平仄的话,那个缺字应该是仄音。我们再来试试,看属于仄声的国家有几个。”

不一会儿监天御印报上结果,属于仄声的有八个,属于平声的有六个!

叶昊天刚报出结果,兰儿就觉得不对:“公子,怎么成十四个了?刚刚还说十三个嘛!”

叶昊天仔细核实了一遍,发现其中一个国度有别名,八个仄声里面既包括“九州”还包括“神州”,指的都是中土!

“中土也在里面!”三人都禁不住乐了。

风先生眼中放光,十分肯定的道:“没错,很可能是九州了!中土为宇宙间五大圣地之一,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只有那样的地方才能更快地积累王者之气!”

叶昊天“呵呵”笑道:“既然如此,便请先生跟我们回去一趟。我们以玉帝为师,他进入人间王道轮回以修炼王者之气,我们也趁机积累儒功,全当是修炼神丹了!”

闻言之下,风先生的双瞳骤然紧缩了一半,停了片刻才叹了口气:“近乡情更怯,yù语泪沾襟。不到万不得以,我很少回去了……”

兰儿装作忽然有了新发现的样子,睁大眼镜笑道:“先生也是从中土来的?我们还是同乡呢,真是好生难得!”

风先生神情微滞,似乎不愿多谈此事,很快转换了话题道:“我刚才在灵霄宝殿前见到两个神教中人,你们猜是谁?”

叶昊天一边调整瀚海神舟飞行的方向,一边说道:“我实在猜不出。请先生慢慢道来。”

风先生将刚才所见讲述了一遍,听得两人神sè大变,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兰儿抓紧叶昊天的手臂,过了一会儿,开始自言自语:“这消息还不算太坏。至少我们知道了玄都玉京七宝山数万神仙的下落,而且有些人还活着,这就非常难得了。”

叶昊天忽发奇想:“我们能不能再去将yīn阳法轮盗出来?眼看那些神仙在法轮中受苦,我心里总感觉很难过。”

风先生连连摇头,断然否定:“得意不可再往!此举无异自投落网,万万不可。除非你的功力到了来去zì yóu的地步,那就另当别论。你想想看,能接下真神几招?”

叶昊天略一沉吟,龟镜已经为他指了出来:“如果有了开天神斧,你的功力只要进入神仙榜百名之内,就能跟力搏真神了。你现在排名两千零八十位,距离百位差得很远!知道其中的差距有多大吗?我告诉你,排在第九十九位的神仙是二十八宿中的珍星星主,自从他坐上星主之位以来,已经整整八十万年了,可见他修行了多么久!”

叶昊天觉得难以置信,当下问道:“怎么这些神仙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万年的功力?我看五老帝君也没有修那么多年啊!比如黄帝,有人说他飞升的时间距离今天只有一万年,另外还有人说他早在三十万年之前就见过元始天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中是否有些矛盾?”

龟镜答道:“古人没有文字记载,天知道黄帝飞升具体在哪一年?而且每个玉清天神都可以带着记忆进入轮回。既然玉帝能轮回九十九次,五老帝君也绝不止轮回一次。黄帝与元始天尊见面大概是上一世的事了。”

叶昊天觉得这种说法勉强可以理解,虽然其中还是有些模糊的地方,但也不必仔细追究。

于是他回过头来答风先生先前的问话:“先生说得不错,我现在功力确实不宜跟真神硬撼。不知先生您在神仙榜中的排名位于什么位置?”

风先生淡淡一笑:“我只对做生意感兴趣,从未与人交过手,功力不高,神仙榜上三千名左右吧。”

叶昊天笑道:“够了!天下尽可去得。更何况我们去的地方并不是众仙云集的仙境,而是充斥着凡夫俗子的人间。”

大家说说笑笑,旅途并不寂寞。

空闲下来的时候,叶昊天便将自己在鼎湖读到的弹琴法门讲给兰儿听。

兰儿很快便入了迷,一时之间琴声叮咚,神舟之内充满了欢歌笑语。

一想起回家,兰儿就非常高兴。

算起rì子来,两人离开中土的时间只有两、三个月,可是在感觉上却好像在外漂流了很多年。

眼看蔚蓝sè的星球就在前方,叶昊天问兰儿道:“我们先到哪里?是回家?还是去雁湖?抑或九江?”

兰儿勉强压抑激动的心情,尽量用平缓的语气答道:“还是去雁荡吧,看看三位大儒是否还好,王献臣也该苏醒了吧!”

叶昊天点头道:“好,就去雁湖,先去看看我们的小木屋……”

神舟平稳地停泊在雁湖边的绿地上。

此时刚好是三月中旬,仲chūn时节,草长莺飞,万紫千红,午后的艳阳暖暖地照在碧绿的湖面上,三间玉室在阳光下反shè出五彩缤纷的颜sè,小木屋依旧保持原貌,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安详宁静。

兰儿迫不及待地跳出神舟,向着玉室冲去,一边跑一边高声叫着:“师傅们,我和公子回来了。”

然而周围一片安静,只有树梢头的鸟儿在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

叶昊天心头一紧,以为三位大儒出事了。

然而当他们冲入玉室的时候,首先看到一封信笺,上面写着:“御史已醒,传下修儒**,使我等一月之间突破三重亚圣的境界,进入圣人之境第一重,不但功力大进,连头顶的‘紫儒’之气也可收发自如!多留此间徒劳意义,不如结伴同行畅游四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方是儒生本sè。汝等毋需挂怀,rì后必有相见之rì。”

看了这段话之后,叶昊天心底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可是他马上想到一个新的问题:“王献臣究竟悟出了什么功夫?能够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他清楚地记得将王献臣救回来的那一天,自己曾经跟三位大儒有一番比较深入的探讨。

儒家要想真正在天界立住脚跟,必须做到两件事。一是深入挖掘“身圣”方面的修炼方法,找到符合儒家的修行方式。二是寻求将“外王”建立的功勋转化为“身圣”,也就是将儒功转化为神丹的方法。

内圣外王,缺一不可,譬如一个国家,既可以自力更生,也可以加强外贸,如果缺了哪一条,都无法繁荣富强。

佛家的修炼便是如此,诸位菩萨既自己修炼出舍利子,也可以将佛心转化为神丹,因此在神仙榜中的排名都很靠前。

“在监天神尺的帮助下,我已经获得了突破,找到将儒功转化为神丹的方法,解决了外王这方面的问题,可是儒家体系还不完善,还缺内圣的炼法。‘身圣’该如何修炼?王献臣悟出的功法究竟是什么样子?是否就是儒家梦寐以求的‘修身’之术呢?”

叶昊天迫切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可是几位大儒却又不在。

兰儿没有想那么多,反正只要几位老人没出事就好。

她将风先生让进玉室中休息,自己将小木屋里里外外仔细察看了一遍,手提宝剑修剪湖边疯长的番薯。

叶昊天见了笑道:“我看你不如将番薯全部铲除,将来如果想种就到山下农家找几棵幼苗好了。估计本地家家户户都种了番薯了!”

兰儿听他讲得有道理,便将近百棵番薯连根拔起,只余一棵作为纪念。

等到她将一切收拾妥当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她看着满天的晚霞,忽然激动莫名,感叹道:“我最喜欢的还是人间的rì子。公子rì后若是想开辟一方乐土,最好不要离家太远。对我来说,只要看到天高云淡、月白风清就足够了。”

叶昊天也有着同样的感觉。

他们静静地欣赏天上的彩霞,直到夜幕低沉月上枝头,才和风先生一起腾空而起向京城飞去。

从雁荡到金陵不过千余里,所以三人根本不用启动瀚海神舟。即使是腾云而去也只是一盏茶工夫的事。

三人将身形直接落在王府内宅。

此时正是晚饭时刻,大厅内灯火通明,侍候的下人婢子走来走去。

当兰儿出现在门口的时候,王妃手中的筷子一下子掉在地上,王爷的双手也禁不住微微颤抖。

兰儿三步两步冲了过去,一头扑进母亲怀里,眼含泪花说道:“娘,我们回来了!”

王妃紧紧地搂着女儿,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好孩子,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没想到回来得这么快!”

王爷忙着招呼叶昊天:“快进来坐!”

叶昊天简单介绍了跟在身后的风先生,说是在天界新结识的朋友。

王爷赶紧吩咐下人撤下桌上的菜肴,重新上酒添菜,大摆宴席。

叶昊天更是命人将殷东平也请了来。

两月不见,殷东平脸上的忧郁之sè早已一扫而光,甚至还掌握了石泰《还源篇》中传下的腹语之术,虽然舌头还没有长出来,已经可以与人交流了。

叶昊天将自己和兰儿的行程略微讲述了一小部分,听得王爷和王妃目瞪口呆,殷东平更是羡慕得紧。

王爷也大体介绍了京里的形势:“自从王府大宴出事之后,摄政王和两大国师就没有回来,九yīn教在朝中的势力下降很多,朝中的jiān臣贼党也收敛了不少。皇上不但重新坐回金銮殿,而且比往rì更加勤政爱民,尤其是最近半月,回光返照,jīng神焕发,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传位诏书也已经颁布了,皇上要在明年三月传位于太子。”

话说到这里,酒菜已经上齐了。王爷看了看酒坛,大声道:“难得今天高兴,我们要一醉方休!来人,将我珍藏多年的女儿酒取来!”

听见女儿酒三个字,风先生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等到两坛酒拿上来,进而倒入碗中的时候,他眼看着橙黄清澈的佳酿,闻到芬芳浓郁的酒香,整个人都变得仿佛如泥塑木雕一般。

王爷笑着看了兰儿一眼道:“二十年前,当兰儿刚一出生的时候,我便请人到酿酒圣地——曾是越国都城的绍兴酿制了一千坛美酒,运回来埋在地下。这种酒非比寻常,以得天独厚之鉴湖水,选用上等jīng白糯米、优良黄皮小麦为原料酿制而成,芳香馥郁,醇厚甘鲜,经过多年陈化之后,更是滴滴入口,唇齿留香!我本想等兰儿出嫁的时候才拿出来喝的。自从去年开了一坛,就再也无法按捺得住,隔三差五都要开一坛,再这样下去不用多久就全部喝光了。”随即一边喝一边劝众人举杯。

叶昊天笑嘻嘻地看着兰儿,兰儿的脸上已经蒙上了一层彩霞。

转头看风先生时,却见他一言不发,只顾举杯痛饮。

在座之人很快都看出了异状。

王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继续原来的话题道:“绍兴的酒自古以来就很有名。chūn秋时,越国被吴国战败,越王勾践酿造了许多佳酒献给吴国君臣。吴国伍子胥的军队就驻扎在杭州湾的北岸,得酒狂饮,喝剩的空酒瓶堆积如山!后来,越国渐渐强大起来,勾践决心兴师伐吴。出征前,百姓们前来送行,纷纷进献美酒犒师劳军。勾践为了能与三军同饮,即将酒投江,众军民都俯身河畔,迎流而饮。越王投酒之河,就是现在绍兴的‘醪河’,又称‘劳师泽’。前两年我还去过那里。”

风先生的神sè越来越暗,酒越喝越快,到后来直接端着二十斤重的酒坛痛饮起来,惊得王爷连忙闭了嘴,不敢再说下去,心道:“这位天仙究竟是咋的了?怎么这么难伺候?”

兰儿一直担心地看着风先生,不知道这段故世是否会触动他的心事。

叶昊天也有些纳闷,不知道这些事怎会如此深地触动风先生。

按说那么多年过去了,再伤心的往事也该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风先生喝光一坛酒之后,将酒坛轻轻放在地上,环视众人一眼,再也不愿沉闷下去。

他抬头望着高高的房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表情激动地道:“当年吴越大战之后,作为战败者,越王勾践与夫人一起被扣在吴国为奴。越国百姓的rì子也越来越难过,大部分男丁都战死沙场,老弱妇孺耕作农桑。越国每年出产的东西,都要先挑最好的送到吴国去。勾践为了讨得吴王欢心,专门搜集了美酒千担、极品佳酿十坛送给吴国,你们知道那十坛酒的名字吗?”

众人纷纷摇头,毕竟年代久远,没有一个人知道其中的细节。

风先生略微稳定了自己的情绪,脸上平添了一抹愁容,缓缓说道:“那些酒便唤作‘女儿酒’,又名‘女儿红’,每坛都有一个专门的名字,最香醇的两坛分别叫做‘夷光’、‘郑旦’。吴王饮了美酒之后问起酒名的来历,随后才有了西施赴吴!”

众人都心中一沉,知道随后而来的必将是西施的故事,于是无不屏住呼吸听他讲述。

风先生似乎喝得多了些,面上的愁容被酒sè掩盖,渐渐变得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地说道:“那一rì,苎箩村东头施家的女儿夷光提着重重的竹篮,走到若耶溪边浣纱。苎麻又粗又硬,她的手经常被扎伤,一不小心就是一道血痕。秋天的若耶溪水一rì寒似一rì,冷得刺骨,洗得半晌,似乎手都麻得不似自己的了。

傍晚,她终于洗完最后一团纱,刚刚站起身来,忽然心口一阵熟悉的痛感传来,她习惯xìng地捂住心口下方,抬头看着天上的云彩。

天边一片晚霞,红得耀眼,映得她的脸也一片红艳。若耶溪边,晚霞映着她那轻颦的丽容,早已经落入有心人的眼中了。

一个身着锦衣的青年男子上前一步,扶住了她:‘姑娘小心。’这边已经帮着她提起了竹篮。

夷光回头,不禁脸一红,眼前的青年男子这样的衣着,这样的容貌举止,她一个生于小山村的姑娘,何曾见过这样的人物,不禁吓得低下了头。

锦衣男子的眼光停在她的面上:‘姑娘,你好美,叫什么名字?’

夷光红着脸退了一步:‘我姓施,名夷光,住在村西头,所以大家都叫我西施。’

锦衣人眼睛一亮:‘西施——果然名不虚传,绝代佳人,倾国倾城。’

夷光看着对方,感到面前这人的眼睛里有一种令她害怕的东西:‘你是什么人?’

锦衣男子微微一笑:‘在下是越国大夫范蠡。’

夷光顿觉耳边轰地一声,眼前的男子,身上顿时散发出一层层的光环:‘范蠡大夫,越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来自楚国的奇男子,聪明绝顶的人,随越王入吴为奴三年,成功地使越王自吴国脱险回来,重建宗庙。想不到这个传奇人物竟站在我的面前,想不到他竟是如此的年轻英俊,温文尔雅。’

一个浣纱女的命运,自此改变。

西施随后被送到京城,在越王宫中学习各种宫廷的礼仪和服侍君王的方法,三年之后被送往吴国。送行的便是大夫范蠡。

此时的西施再非先前溪边浣纱时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了。

她本来就极美,此时更是光彩照人,明艳不可方物,一颦一笑都有着莫大的魔力。那种美丽可以说是千年难见的惊艳,令人神魂颠倒,食不甘味。连阅历极丰的范蠡也看得痴了,不由自主地从心底爱上了她,好生后悔三年前将她举荐给越王勾践。

西施也一直没有忘怀初次见到范蠡的情景。她也同样对聪慧贤明的范蠡十分钦慕。

从越国到姑苏,每走一天,两人的心都更加贴近一分。短短一短路,竟然走了一年多。两人虽然没有山盟海誓,却已是心心相印。

眼看就要到吴国都城,范蠡牵着西施的手又痛又恨,又怜又惜,依依难舍,伤心yù绝:‘罢了,阿施,跟我逃走吧。’

西施眼泪汪汪,然而神态却很坚决:‘越国百姓rì子好苦,我不能走。先生之情,只有来世再报了!’随后她便进了馆娃宫……一入宫门深如海……”

说到这里,风先生语声断续,连呼吸也变得艰难起来。

叶昊天和兰儿早已知道风先生就是范蠡,因而没觉得十分奇怪,只是被美丽的故事吸引住了。

王爷、王妃和殷东平都听得迷迷糊糊,怎么也没有想到面前说话之人就是范蠡本人。

兰儿见风先生停了下来,连忙在旁边提醒道:“后来呢?西施是怎么逃出来的?范蠡又是何时开始修仙的?”

风先生也清楚叶昊天和兰儿知道自己的来历,因此他没有刻意隐瞒,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尽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接着说道:“范蠡一向自诩为大丈夫,一直到三十岁时都没有把儿女之情放在心上。西施赴吴的那一年他三十一岁,就是从那时开始,他终于明白什么是刻骨铭心的伤痛了。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得到的东西不知道珍惜,只有失去时才知道宝贵。

一想起西施进入馆娃宫前凄婉的笑容,范蠡就觉得仿佛有一根针刺在心里,可是他只是个文弱书生,虽然有奇计在身,也无法再见到西施一面。

那时他无比灰心,万分沮丧,百无良策,只能竭尽全力协助越王勾践,希望早rì打败吴国,好将西施救出来。

这样的rì子过了五年。

直到有一天,他听说越国山yīn南林有一位仙子,‘生于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却酷爱击剑,剑法独具一格,连当世闻名的剑客袁公都甘拜下风。于是他费尽心机、不辞劳苦终于找到了那位仙子,诚恳地邀其出山。

仙子果然到了越国,向越国兵将传授了二十四式越女剑法,还将一本练气击剑的小册子交给了范蠡。

范蠡一见之下叹为观止,从那以后他便对修仙养气、习武击剑着了迷。他遍访名山,广求名师,功力进境一rì千里。

又过了五年,越国大举反攻,吴国节节败退。

范蠡趁乱之际闯入馆娃宫去寻西施,然而令他无比痛苦的是:西施刚刚被逼服下断肠草、鹤顶红、墨蛛汁、孔雀胆、碧蚕丝等九种剧毒之品!只剩下最后一口气,说了一句话之后便昏迷不醒:‘相公,我终于等到你了,你怎么才来啊……”

范蠡心痛之极,急忙奋力运功护住她的心脉,一面抱着她飞速去找当世神医扁三鹊。

扁神医就住在太湖中的石公山,距离馆娃宫不过三、四十里。

然而等范蠡飞快赶到石公山的时候,扁三鹊只瞄了一眼便道:‘人都死过了,你还来干啥?’

范蠡听了如闻晴天霹雳,低头看时,西施果然已经没有气了!

那时正是夕阳无语、霞光漫天的时候,他木木地抱着西施的遗体站在石公山上,眼前尽是一片血红,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到,什么都感觉不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听身后有人说道:‘唉!看你如此深情,我就帮你一把,全当是画饼充饥吧!’

回头看时,却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

老者取下身上的葫芦,以手指天,口中念念有词。

时候不大,但见一缕彩霞从天边飘来,在西施身上绕了一圈,随后缓缓进入葫芦里。

老者将葫芦盖紧,然后递在范蠡手中,说道:‘我教你几句口诀,你以后每rì念诵,可保她的灵魂长存不散。每年的正月十五rì,还可以唤出来说一会儿话。唉,我也不知这样帮你到底是对还是不对,逆天而为,画饼充饥,其实不亚于沉重的枷锁,今后你别想有一分安宁了。’

范蠡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对老者感激涕零。

老者临行之前还断断续续地说了一些话:‘如果……能收齐灵药,同时借得九天坤鼎……或许还有转机……无奈,难如登天啊!’

范蠡听得糊里糊涂,还想再问时,那老者已经去远了。”

说到这里,风先生悄悄停下来,神态迷惘,似乎还在回忆当时的情景。

众人都听得如痴如醉,完全被故事迷住了。

王爷和王妃很想问他:“你是如何知道得那么详细的?你是谁?”

殷东平已经大体猜出风先生的来历了,所以他只是惊异地看着对方,感到简直难以置信。

兰儿如在梦中,犹自问道:“后来呢?不是说范蠡到了齐国,然后又到了‘陶’吗?”

风先生答道:“那时范蠡神功未成,不得不四处飘零,希望能找到升仙的方法,同时能找人问一问什么是‘九天坤鼎’。无奈走过了很多地方还是一无所获。他在齐国和陶呆的时间较长,是因为听说那里仙迹甚多的缘故。

他不但自己寻找隐士奇人,还请人帮忙寻找。

求人不能无财,于是他买卖货物赚点小钱,结果却无心插柳成了富商。

功夫不费有心人。二十年后,他终于找到了帝喾之师赤松子修仙的地方。又过百年之后,他才到了仙界。”

说到这里他就此打住,眼睛望着叶昊天和兰儿,意思是说“后面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就不用再说了吧?”

叶昊天却问道:“石公山上出现的那位老者是谁?”

风先生低声答道:“南极长生大帝,范蠡后来买了十个很富庶的星球送给他,他也二话不说就收下了。”

听到这里,没有人不知道他就是范蠡,可是他既然自己没有挑明,叶昊天决定以后还是叫他风先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