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 第十一章(中)如画江山

明 第十一章(中)如画江山

作者:丹东大米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3:41 来源:笔趣阁

洪武十二年的春节,是怀柔城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个春节,家境渐渐殷实的百姓不用动员就会想方设法让节日过得更红火一些。这个边塞小城的名气近两年随着不断推出的新鲜货物不断扩大。这次,凭借八百壮士和数万蒙古铁骑周旋的故事,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南来北往的商人凭借听来的东鳞西爪的消息和自己的想象力给故事增加了很多传奇色彩,随着他们的脚步,英雄的名字被传遍大江南北。在故事的发源地怀柔,傍晚随便在路边的小酒馆拉住一个吃饭的人,问起其中细节,都会被描述得如亲身经历一般。并且很快就会有一堆下了班工人围上来,七嘴八舌地把自己认为描述不恰当的地方补充完整。顺便把朝廷的嘉奖圣旨复述一段,作为所言非虚的证据。临了,工人们会告诉远道来的客商两条怀柔酒馆不成文的规矩:第一,不准非议当今圣上,这条在全国各地酒馆的通用的规定不用解释。第二,不准说武大人的坏话。虽然说了武大人的坏话官府不会管,武大人也不会和你一般见识,但众人的吐沫足以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第二个忠告有例为证,一个酸丁在酒馆灌多了黄汤,放言说武安国身为官吏,却总是不误正业弄些奇技淫巧的东西来与民争利。弄得整个北平的民间不顾圣人礼教,满是铜臭,自己如果有机会面圣,将如何如何。结果当即被一群同样的文人当场痛斥。待此人第二天在家中酒醒,发现自己秋天花了大价钱装的水晶琉璃窗(玻璃窗)被人在院子外面用弹弓一块块打得粉碎,痛心至极,报告官府。新任的班头孙文宾带人来装模作样地敷衍了一圈,定为“顽童捣乱,飞来之祸”了事,临走还奚落道:“反正这水晶琉璃也是奇技淫巧之物,打碎了干净,您老还省得看着呕气。这未能维护好地方也是我们弟兄失职,要不,待会我叫人给您送点窗纸来,原样给您糊上”?气的酸丁差点没当场背过气去,差人去买新的玻璃窗,结果跑遍了全城,各商家均说没货,冻了三、四天,最后还是张五爷听说了此事,差人给送来了新玻璃。送货的人前脚刚走,武威保险行的人就到了,非要推销给酸丁一份保险。原来武威镖局的詹臻和詹毅两兄弟从徐记当铺给乡勇上保险这事受到了启发,筹资开办了一个‘武威保险行’,专门做客商的货物保险生意。听说此事,好心让酸丁买一份保险,花上二十两银子,本年内家里什么东西再被飞来的石头打碎,保险行负责全数赔偿。这酸丁最后买没买保险没交代,据说是此后有谁再敢对武大人不敬,不用众人教训,自家长辈就会用拐杖敲其脑袋,骂这不争气的东西过好了日子忘了本。

至于目前已经升职到北平卫所的武大人,似乎更愿意有人非议他,特意出钱给北平儒林领袖杨文政,让他和一班有声望的文人专门议论目前所做,哪些附和圣人教诲,哪些与礼法不符,并且把议论的内容刊刻印刷出来,在市面上以一文钱一份的价格出售,每半月卖一份新的。

文人们的观点莫衷一是,有的认为至圣先师所教导与目前新事物并没有不符之处,有的却认为目前很多有违教化,还有一帮人提出更新的观点,认为圣人所言经过汉朝竖儒的歪曲,宋朝大贤的误解,早已脱离了本义,提出要“复古”,号召恢复圣人教诲中学术上尊重其他学派、注重创新,政治政上百姓为本,言论中提倡争论的原意。各种观点都刊刻在一起,倒十分吸引读书人的眼光,比衙门口的告示还吸引人。郭璞见此,干脆把张贴在全北平的一些告示原样印一份在这些小册子上面,好让百姓看着方便。时工人经过夜校培训,识字者甚众,闲暇时也爱买一份解闷,大伙给这小册子起名为“报纸”,久之竟成此类物品总称。

新任北平知府郭璞上任后依然是那幅随遇而安的样子,客客气气的接受了下属的道贺,新官上任,一把火都没有放。“大家顺其自然吧,让境内百姓安居乐业为要,我们不扰民,民自安,农工商儒,四民各务其业,无所谓重谁轻谁”,他的上任训话简单到让属下咋舌的地步。怀柔县的商人们却借着一县出了这么多大员和将军的风头把触角伸到了全府。各州县也愿意和怀柔商人合作,毕竟怀柔这两年百姓生活的变化是明摆着的。并且各县目前都有一些士绅拥有了不少的原怀柔各商团的股份,能一同赚钱的事,谁会拒绝呢。在各集团的新年大股东聚会上提出的发展规划中,都提到了把实业向全府拓展的目标。有的甚至还提出把实业拓展到临近的永平府。水力推动的工具经不断改进,目前在各行业中都发挥到了极致,所有的行业只要想规模划经营,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水利。北平东南诸县的河流更湍急,对各老板更有吸引力。而新任的怀柔县令许浩达显然有心为这一切推波助澜,在到任之前,他就对郭璞数年之内把一边塞小县变成全国首富之地的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既然自己无法超越前任的政绩,萧规曹随还是很容易的。况且怀柔这些集团已经把根扎到了燕王军队中,自己没有必要去得罪这里的百姓。“谁知今后这人杰地灵的地方哪家祖坟上冒烟再出多少个将军、伯爵,还是小心些为好,与人方便即于己方便”。

受武安国等升迁影响最大的是怀柔义学,原来各府、县均有学校,京城鸡鸣山下,有国学,科举进士及第者多为国学出身。各府学每年向国学推荐学生,府县幕佐散职也多出自官办学校。明太祖认为北方沦陷于外族之手太久,人鲜知学,还特地派遣国学优秀生分散到各地教书。所以官办学校一直是读书人的首选,当官的终南捷径。这次朝廷大肆表彰怀柔抗敌之功,除了武安国、郭璞、周衡等原来就是官吏外,得到官职的很多年青人都出身自怀柔义学。加上义学的学生即使考不上功名也能在各新兴行业弄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所以新年伊始,报名上义学的人几乎把操场都站满了。武安国等人有心推广义学的教学方式,决定捐资将义学扩大,改怀柔义学为北平书院,以怀柔义学为本部,在北平、宛平等地设分部,老师和管理人员在原义学学生和社会各界中招聘。学校有固定上课地址,但校园不封闭,学生自己租住在学校附近的民宅和旅店中。有人建议把学校和百姓分隔开,以免降低了读书人的身份,新任校长穆罕默德睁开眯着的眼睛,用另类的汉语低声说道:“你们中国有一句话叫有教无类,学校的学生的行为,必然会影响到周围的百姓,我觉得,这是推广教化的最好方式。如果关起门来读书,教出的全是一群不问世事的书呆子,那不是书院的宗旨”。

在等待徐达班师一同进京的这段时间,燕王朱棣忙着张罗着给父母的礼物。自己洪武三年被封为燕王,建燕王府,月前奉命之藩,是诸皇子中第一个未行冠礼(未成年)而提前到封地居住的一个。而目前父皇将整个北方防务都交给了自己,待遇之隆,恐怕比太子哥哥还多些。生母早亡,马皇后待朱棣一直如己出,心怀感激的朱棣给父母选择礼物时非常尽心。这些良苦用心里面,还包含着对武安国等人的一份感激。在怀柔的那些日子里,朱棣理解最多的,就是商人的思维和公平交易。“武兄,我一定送一场大富贵给你和这些和我共同面对死亡的兄弟,而你们,一定要助我建立像束赤王子和拔都王子那样盖世的功业,这,是我们的公平交易”!

御林军虎贲左卫现在都划拨给了燕王,接到解散乡勇的圣旨后,朱棣果断的重金礼聘乡勇们到自己的麾下,所以大部分乡勇都归入了北平卫。朱棣采纳武安国的建议任命乡勇们为教官,到各营中教导士兵们学习火枪、马刀和三眼短铳的使用,以及正步、队列等。新式的训练使经过战火洗礼的御林军虎贲左卫显得愈发英武,虽然武器还没有配备齐整,大多数人只发了一把新式马刀,但在城外迎接凯旋而归的徐达时,不到四千的人马气势依然不输于随徐达回来的二十万明军。让徐达十分高兴,大加赞赏。令徐达最感兴趣的是新式的火枪、三眼短铳和火炮,“如果在出塞前老夫得到此物,任他脱古思帖木儿溜得再快,老夫也能把他捉回来,告慰我华夏祖先”,抚摸着武安国作为礼物给他的火器,徐达不无遗憾的说。

尽管如此,徐达心里也明白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带兵出塞了,皇上已经下定决心要把军权交给自己的子孙,这一点徐达看得明明白白。他不认为蒙古人会就此屈服,和议不过是一种喘息的手段。随着春来春去,蒙古骏马会在草原上茁壮成长,蒙古武士也会再次再草原上驰骋。见识过中原繁华的蒙古人绝对不会甘心放弃每一个机会,他们很快就会卷土重来,驻守在塞外的璞英和郭英任重而道远。“无论如何,自己这一代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今后的较量将是发生在两国新生代之间”,徐达默默的想。对于朱元璋选择的新生代,徐达很满意。以朱棣的果断加上武安国的机智和镇定,配合郭璞后方支持,如果没有外来挚肘,蒙古铁骑恐怕再也不能踏入中原半步。

让年青人早些锻炼吧,英雄不会成长在女人的怀里,宝剑只有饮了敌人的鲜血才会发出光芒。在一起回京城的路上,一向话不多的徐达变得罗嗦起来,把自己平生所经历的大小战役,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结束,喋喋不休的介绍给武安国等人,有心的朱棣拿着武安国发明的“毛笔”,工整的在纸上记下徐达的每一条经验。只有不愿与朱元璋见面而被郭璞硬拉着接受了官职的十三郎,抱着本胡商辗转带来的小说,在一边聚精会神的看,武安国不认识上面的拉丁文,但从十三郎的介绍中,他推断出,那是但丁的《神曲》。(正史,但丁著于1307年到1321年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