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 第十二章(上)杯酒

明 第十二章(上)杯酒

作者:丹东大米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3:41 来源:笔趣阁

杯酒那一夜,在皇宫暖春阁的宴会上,很多人都醉了。朦胧中,大家好像回到了二十年前,面对蒙古人的铁骑,唱着歌,手持简陋的兵器,毫无畏惧的冲上前去。“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子做马牛………”武将们低声吟起当年的起义军战歌。文臣们一样慷慨激昂,一直自制力极强的宋廉被人从自己的桌子上扶起时,嘴里喃喃念叨着居然是,“直捣黄龙,直捣黄龙,我再与诸君痛饮”。“已经好久没没有这样了,把蒙古人赶出了中原,大家的心也散了,也许,我们的确需要一个新的目标”望着座位上醉得七扭八歪得群臣,朱元璋默默得想。

白天,武安国指点江山,直到掌灯十分才讲述完毕。关于明代的世界,武安国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在怀柔这两年,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他花了极大的力气向过往商人打听世界的情况,所以离得近的地方,都和自己手中的世界地图对应个**不离十,至于远的地方,他把自己能弄明白的地方讲得详详细细,不明白得地方则一句话带过,反正明朝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这个世界,所以也不怕穿帮。中间又穿插了很多道听途说的西方典故,时而让群臣捧腹,时而让朱元璋扼腕,自从大明朝开国以来,大家还从没有这样痛快的一起开心过,开心得忘了时间。佳节不可无酒,当朱元璋宣布赐宴时,底下居然有低低得欢呼声传来。酒宴上,除了必要的礼节,恭祝皇帝洪福齐天外,朱棣、武安国等人成了大家的焦点。白天一直到散朝,朱元璋一直没有开口说如何赏赐二人,但谁都知道,武安国封侯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接下来几日早朝,继续封赏有功之人,散了朝,朱元璋则把朱棣、武安国等人留下,在御书房仔细询问战争的经过。“先前火烧石门谷之计用得妙,蒙古人喜欢抢掠,当年徐达将军就多次用此计诱敌,屡试不爽。这么多年了,这些鞑子依然没有长进”朱元璋微笑着对武安国说,“但是水淹之计,行得太险,有两点朕实在不明白,其一是黑水河上游冬天一时怎能积得这多水,其二是本来两天的路程,纳哈出久经战阵,不会不知道兵贵神速这个道理,怎么五天才到,王儿说你一日铸成一个水坝,说得也不是很清楚,不知到底怎地才能一日铸成”。

“到底是马上皇帝,打仗内行,怪不得能在乱世中得到天下”,武安国心里暗自赞了一声,几天下来,武安国觉得朱元璋面似粗豪,其实却是一个心思极其甚密的人物,并且不像史书上说得那样天性残忍好杀。对于新鲜事物,这个皇帝接受起来,甚至比一些大臣还快些,前提是这些新事物不威胁自己的统治。如今御书房的墙壁上,就挂着朱棣那天献上的地图,书案上,也按武安国当时给朱棣看的模样,做了一个沙盘。指着沙盘,朱元璋如自己亲临一样,推演着当时的战斗,遇到不明白之处,就直接发问,每个细节都了解的一清二楚才肯罢休。

“这个计策实在是危险,如果不是众人心齐,未必能够取胜,即使如此,也折了许多人马,实在是微臣胆大妄为”。武安国不爱虚夸,一五一十的回答。没等他谦虚完毕,朱棣早已在一边接过话头,大声到,“启禀父皇,那天儿子真正见识到了武将军的高明之处”拿起一支毛笔,眉飞色舞的说了起来,通过在沙盘上的勾勾画画,当时的战斗,又栩栩如生的复现在众人面前。

原来那日火烧石门谷之后,怀柔县城已陷入狂欢气氛中。先是捷报传来,民团八百人全歼鞑子三千精骑而己方不损一人。怀柔县城登时鞭炮齐鸣,一片欢腾。正兴奋间,只见数十差役从县衙涌出,不一刻县城各处已贴满两张告示。一张自然是报捷,另一张却颇为怪异,称本县要在黑水河上修建堤坝,务须三日完成,征集一切修筑材料。又见各里正在街巷间筛起锣来,口称郭县令征集精壮劳力,携锹镐等物到黑水河上游八里的渡口处筑坝,每人每日五钱银子,限当日到达,人到即付,过时不候。一时间各种消息在人群中流传:什么武大老爷在战场上得到神人指点,黑水河中有宝物出现,立即得之则鞑子尽灭,天下太平;又有人说郭县令梦受太上老君明示,黑水河中有妖孽,必须尽快排尽河水除之。有人提出疑虑,立遭旁人痛斥,称武大老爷神机妙算,岂是凡夫俗子能晓得的,别的不说,以前武大老爷所作所为有谁明白,哪样不是带来天大好处?何况还有每日五钱银子,也是一笔横财。众人正沉浸在战胜的喜悦中,又听说有真金白银可轻易赚到,冬天田中事少,不多时已有滚滚人流从县城和附近乡村向渡口涌去。

武安国,朱棣等人以及得到严厉封口令的民团和御林军已候在此处,民工一到立即被组织起来,在河谷就地取土筑堤。河谷中顿时一片繁忙景象。

又过两、三个时辰,县令郭璞率着上百辆大车,夹在和若干商户以及各工厂矿山的近万工人一起赶到。这两年怀柔民间日渐富庶,有了钱财的百姓第一件事就是盖房修屋,所以建筑行业极其火爆,各商家囤积有的是建筑材料,不到一个时辰已征到麻袋,草袋数万,其它米袋,木箱,架子,不计其数,甚至还有十几口棺材,也被棺材店老板给捐献了出来。在武安国的指点下,近两年,一些新式的建筑工具,比如滑轮组,简易轮盘吊车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次也被建筑商们纷纷送到,伴着号子声中在渡口隆隆转动,把一些笨重材料安放到指定位置。

此时天色已晚,无数火把灯笼点起,照得河面波光闪闪,宛如游龙卧波。又过两个时辰,河床无水处的堤坝已成,武安国当即分派人手,将成袋的土石抛入河水中,两条土龙在两万人的号子声中从两边逐渐向河心延伸。眼看缺口越来越窄,到后来只余不到两丈,河水却越来越急,百余斤的一麻袋土石,抛入河中只打了个转就无影无踪,最后连装满石头的棺材也打了水飘。郭璞有些急了,性急的军官如李尧等更是大声叱骂手下的军卒。武安国只微微一笑,命令停止截流,开始加固大坝。众人都在疑惑:“不截流如何成堤?”但看到武安国胸有成竹的样子,只得将满肚子问号咽了回去,埋头将大堤加宽加高。

不多时天已大亮,官道上又驶来一溜马车,上面装满巨大的铁笼子。原来武安国记起长江截流时的情况,头天就命令铁匠铺连夜焊起数十个大铁笼。众人将铁笼用滑轮吊到大坝缺口处,装满大石,数十人发声喊,将铁笼推入水中,激起的水花将缺口对面的人浇得透湿。只见水流更加湍急,而铁笼在水中岿然不动。众人大喜,顾不得被冰冷的河水冻得嘴唇青紫,纷纷呐喊着将土石抛入,十几个铁笼入水,转眼间缺口已不足一丈。

这时大坝前后已有数尺落差,河水冲过缺口,如牛吼一般,声势骇人。接连三个铁笼都被激流冲走,有一个竟被冲散了架,引来一片惊呼。众人的目光聚集在武安国身上,只见他不慌不忙,发了个号令,立刻有传令兵吹起号角。号角声中,停在上游的十几艘大小船只纷纷起锚,大船居中,小船在外,密密排成一字横队,整整齐齐地划了过来。到了近前大家才看清,各船已被铁链连为一体,装满土石,河水几乎与船舷平齐。虽然缺口处水流甚急,各船互相拉扯,被两岸上的人用缆绳拖住,速度如闲庭信步。说话间三艘最大的船已近缺口,又一声号角响起,各船抛下铁锚,随着一声大喊,数十条缆绳将三艘大船拉得横在缺口上,紧接着第三声号角响起,船上士兵打开船底早已弄好的放水口,众船缓慢下沉,交错着堪堪将缺口堵死。两岸一片欢腾,人人奋勇,二十多个铁笼在欢呼声中轰然入水,大坝下游顿时变为涓涓细流,很快又露出了河底,被北风一吹,不一会结了冰,好像干涸了一般。

郭璞等人随武安国爬到高处,看远方的黑水河从天边逶迤而来,横亘大地之上,却被一条百仗长的土龙拦腰斩断。太阳高高升起,照着蚁附在大坝忙碌的人群,更显得大坝有如神迹。御林军等看着武安国的眼神已充满崇拜。一日成坝,当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饶是诸人都见多识广,此时也不禁疑惑是否在梦中。而两边的山上,斥候王飞雨带着一干斥候,严密把住各个大小通道,连只山羊也不肯放过,更不用说蒙古奸细。

纳哈出这天派出的斥候有去无回,加派人马搜索却什么都找不到。途中遇到的村落大都不见一人,村民跑得很匆忙,有些人家桌上还放着饭碗,可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踪影皆无,连麦杆茅草甚至荒地中的野草都被烧光,井里也洒了大粪,害得元兵只好跑上十几里到河中取水,行军速度大大减慢。

半夜,蒙古兵正睡得香甜,突然营中杀声四起。纳哈出急奔出帐,只见营中已燃起十余处火头,影影绰绰不知有多少人马往来驰奔,眼看一场炸营不可避免。纳哈出久经战阵,当下传出号令,军士各守兵帐不得妄动,奔走者格杀勿论。蒙古兵当真纪律严明,不多时整座大营已经平静下来。纳哈出这才派人率亲卫四处搜查,只是偷袭者早已去得远了,连个受伤的都没有留下。闹到天明,清点损失,纳哈出又被气了个半死。人马虽只伤亡了数十,但偷营者的目标竟是随军携带的草料,大部辎重车被点燃,众兵将谨遵将令守卫营帐,没多少人救火,草料被烧得精光。气得他把管粮草的千夫长绑在马后拖死,却也只得派人向后催运。

这次远征倒是备了不少粮草,只是辎重车和作为军粮的牛羊群速度较慢,纳哈出急于奔袭怀柔,只带了三日的补给就冲了出来,被一把火烧光草料,而辎重队尚在一日路程之外。本来这不算大事,蒙古兵出征向来只带几日粮草,不足部分就地抢掠,可前面村村坚壁清野,就地补充是指望不上了,人倒还有些干粮,可五六万匹战马的嘴实在让纳哈出头疼,天寒地冻,地上哪有那么多干草。为了等草料,不得不停了一日。

可等到傍晚,还不见草料的影子,纳哈出知道不好,怕是传令兵也中了埋伏,只好派了一个千人队去搜索,不久得到报告,十几个传令兵队就在营外三十里处,被人用刀砍成了两段。

入夜,月黑风高,突然军营外又响起呐喊声,纳哈出早有准备,营外埋伏的两个千人队点起火把奋勇杀出,黑暗中有箭矢射来,手持火把的蒙古兵被射落了十几个。蒙古兵十分悍勇,纷纷弃了火把,边追边把箭射向前方,追了个把时辰却也没找到敌人,只好返回。谁知众兵将刚刚脱掉盔甲躺下,营外又是杀声阵阵。这次纳哈出倒是学乖了,知道敌兵不过是骚扰,只令弓箭手紧守营盘,将箭不住向喊声大的地方射去。喊杀声时大时小,时东时西,到后来连弓箭手也不再理会,营外喊杀的人可能也闹得累了,声音逐渐消失。

不觉已到寅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满营元兵闹了半晚,人困马乏,突然一阵弓弦响,霎时间无数火箭顺风纷飞而来,当头的十几座营帐顿时火光四起,风助火势,四处延烧到四十多处营帐,里面的元兵被烧得鬼哭狼嚎。等弓箭手们挽起长弓,外面却再次陷入一片漆黑中,只好乱射一通,只盼能射中几个,聊以解气。天明纳哈出的手下把伤亡报上,一夜之间,元兵又被烧百余多人,千余人带伤,还有二十多人被自己人踩死。营外有几匹战马被射倒,却没发现敌兵尸体。

纳哈出到底是沙场老将,连续两天让人劫营,暴怒之余倒也没丧失冷静,反而觉得对方将领用兵诡秘,必须小心谨慎。反正北平附近明朝防卫空虚,无论如何何处派兵也来不及援救。不必为了煮熟的羊羔中了敌人的奸计。到中午大队人马运回粮草,方才拔营前进。拒绝了部下急追敌兵的请求,缓缓而行,简直是步步为营。他饱读汉人的兵书,照葫芦画瓢,营寨四周挖了壕沟,放上据马,陷坑机关也做得中规中距,元兵本来没有如此扎营的习惯,但吃一堑长一智,营垒扎得滴水不漏,晚上巡夜也精神抖擞。接连数日都是无惊无险,只是原本两日的路程走了四五日,比步兵快些,但与平常速度相比那简直是乌龟爬了。

那些骚扰的不是别人,正是十三郎带领的骑兵兄弟,大家虽然不能带自己常用的三眼火铳,但心中知道多拖住蒙古人一天,家乡就少一分危险,个个把生死置之度外。半夜骚扰时受了伤的,咬住牙跟住己方人马,第一天夜袭伤势重的几个,竟然跳进了烈火堆中,和自己知道的秘密一同化为了灰烬。

本节主要内容为冯兄提供的对第九章的补遗,感谢冯兄奉献的好文字。酒徒今年出差较多,更新不会太及时,大家见凉。又即,当年刘伯温所作的烧饼歌,目前已经失传。后世文人伪造些预言类文字,当作是刘基的作品,可叹。酒徒没有刘基的才华,仅以此段文字纪念当年元末起义军吃月饼杀鞑子的不屈精神。如是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