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 第一章 夜航(二)

明 第一章 夜航(二)

作者:丹东大米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3:41 来源:笔趣阁

一声清脆的皮鞭响打断了鸡毛小店中人们的议论,帘外传来阵阵人喊马嘶,一个公狗发情般的叫声穿透风雪,清晰的传入众人耳朵,让大伙儿浑身直起鸡皮疙瘩。“行动些,一帮能吃不能干的挨刀货,不知大老爷着急赶路回乡过年吗”!

不用看也知道是退休的知府拉着不义之财赶到了,屋子里的人都闭上了嘴巴,唯恐一不小心惊动了知府家的下人,给抓了去做免费苦力。河南商人受了一肚子委屈,气哼哼的走到窗户旁边,用嘴巴在窗子中心处那仅有的一块玻璃上哈了几口气,将上面凝结的霜花暖化,鼻子贴在玻璃上一边向外偷看,嘴里一边不干不净地咒道:“狗官,不知哪里来的,吃了我们河南人的,喝了我们河南人,还糟蹋着我们河南人。早晚遭了天遣,被雷劈死”!

“你省省心吧,老天要长眼睛,就不会让好人受气,坏人横行了”。倪老爹压低了声音嘀咕,“也不止你们河南被贪官糟蹋了,想想两广,当年徐辉粗徐大人当布政使,多好的地方啊,可现在呢,当官的自己都分不请自己是当官还是当贼,那年抓到了强盗头子,据说和知府还是拜把子兄弟。没比你们河南好哪去”!

“天下乌鸦一般黑,没人看着,要你当官你也贪”。角落里一个声音分析得颇有见地。

没等众人搭腔,河南商人突然回头嘘了一声,吓了大伙一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呼啦一下挤到窗口,一大堆黑黑的脑袋全压到了河南人身上。

“别挤,别挤,这窗户是牛皮纸糊的,就这么一块玻璃,挤破了掌柜的跟大家没完”正在收拾桌子的小伙计赶紧冲过来劝阻,透过窗口众人的脑袋缝向外一看。外边的情景让他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风雪中,四五个身穿驿卒服色的汉子被一根粗绳子蚂蚱般拴成一串儿,弓起身子,连推带拉将一辆大车向码头上挪动,监工的管家挥动皮鞭,不时在汉子们的脊背和大腿上抽两下,有人的棉衣已经被皮鞭打烂。寒冬腊月,风卷着雪花撒迸棉衣缝隙里,被体温融化成水,带着血迹一块流出来,在裂口不远处凝结成冰,红一块,黑一块。

这样的大车有六、七辆,每辆后边都有个穿皮衣的监工挥动着皮鞭,驱赶着绑成一串的推车人用力前行。车轮入雪很深。被压实的积雪愈发搁不住脚,几乎每前进一步都有人跌倒在地,在劈头盖脸的皮鞭下挣扎着爬起身子,继续推车。拉车的马也极其疲惫,看样子和人一样,一路上没少吃苦头。

“我的姥姥,好家伙。贪了这么多,这哪里是刮地皮了,简直是挖大坑,他当官那地方,岂不给掏出运河来了”。饶是见多识广,小伙计还是羡慕得哇哇有声。

“这才哪到哪。这车上地只是卖不掉,又舍不得扔的粗笨货。那金银细软,胡大人早在换了汇票,揣在怀里呢”,墙角处又想起那个懒懒的声音,不高,却好像对退休知府胡大人的底细非常清楚。

倪老汉闻言扭头向角落扫了一眼,墙角里那个正在吃酒的邋遢汉子没介意他的目光,依然自顾自吃得津津有味,仿佛他是整个世界的旁观者,清楚明白地了解世间悲欢。

这人有点儿邪门,倪老汉转开视线,不敢多事。南来北往闯荡了这么多年,什么人能抬惹,什么人不能抬惹,在他心里巳经产生的本能反应,一眼看上去就能判断出大概。

窗口旁观的看客们没注意到身后这些细节,有人稀罕的看着被串成一串的驿卒,话语中带着些报复的快感说道:“这些驿站的大爷们,平时一个个趾高气扬的,谁都不放在眼里。恶人也有恶人磨,碰到个更恶的胡知府,这下可被收拾惨了”。

“你懂什么呀,装不得龟孙子,也做不成大老爷。那胡知府是个官身,各地驿站不得不招呼。吃了亏不敢吱声,被打掉牙齿都得向肚子里咽。但等会一转过身,这些天受的气全都得从当地百姓和过往客商身上找回来。我看那,这条路,过完年后咱们还是别走了”。一个浙江客商低声抱怨。

河南客从人丛中挤出身子,悻悻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带着三分不愤,七分羡慕说道:“娘的,比大虫还厉害。这世道,我算看透了。干什么都不如当官儿,最少,见效最快。怪不得专出能工巧匠和工商巨子的北平书院反而不如京师的江南大学堂名气大呢,效益在那里明摆着……”。

裹着皮得勒(蒙古式皮袍)的山西人掰着手拈头算出一笔明细帐。“从学徒到二掌柜到自己当东家,少说也得十五、六年,成不成事还得另说。要是读书考官,有十年足够了。当一年县官就能捞个一两万银币,比做什么买卖都划算”!

“是啊,可惜老子当年入错了行,没在官场上混,要不然,这二十年也该混出模样了,就连当年那个家败了穷得快要饭卖身为奴的周崇文现在都是兵部侍郎了,咱现在还在为养家糊口烦心呢”。有人叹息着附和。

“都别着急,这朝廷制度明摆着是淘汰好官,从洪武十七年那会儿,有良心有本事地谁还在官场上混。都说是水能载舟,要是船太沈了,嘿,说不定就把水压跨掉,直接将船沉到水底下去”!角落里那个邋遢酒鬼应了一句,恋恋不舍地将酒壶里最后一滴烧酒倒进嘴里。

乘船走海路,大家最忌讳的就是这个“沈”字,顾不上再看热闹,一个个扭过头来对着邋遢酒鬼怒目而视。酒鬼却对众人刀子般的眼光浑然不觉,扬起脖子,酒壶嘴对着自己嘴巴抖了几下,意犹未尽地长叹一声,咕咚一下将头埋进桌子,不一会儿就响起了鼾声。

“晦气”,众人向地上吐了口痰。用力跺了几脚。有心远离这烦人的家伙,窗外的雪却没有停的样子,纷纷扬扬下个没完。船上的散席舱没有取暖施,这种天气里,除了在这鸡毛小店听醉鬼的鼾声,他们别无选择。

好不容易捱到了傍晚十分,胡老爷的私房货终于装完。由水师日级别战舰退役改装成的客货两用商船主桅杆上挂起红灯笼,示意大家准备离岸。赶着装货的陆姓商人也跟着人流挤进了散席舱,看脸上那兴高采烈的神色就知道他的困难被两个山东汉子圆满解决。只是那跟着他去装货的两个山东汉子却不知躲到哪个船舱去了,众人忙着上船,谁也不会留意这种放在人堆里顷刻可被吞没的底层百姓。细心的倪老爹在散席舱里巡视了几圈,那个惹人生厌的邋遢酒鬼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估计是吃醉了,以至误了归时。

客船吃水很深,耳畔的浪涛声和着贵宾船内地丝竹声让人迟迟不能入梦。鼻孔处传来的臭脚丫子味道混合着空气中从厨房飘来的上等海货味道,更让人辗转反侧。迷迷糊糊睡到半夜,突然听到一通锣鼓响,头上船舱里脚步声响成一团。散席舱乘客惊得纷纷披衣坐起,凝神细听,贵宾舱方向打斗声,求饶声。女人和孩子哭声越来越大,持续了五、六分钟光景,呼啦一下,一切归于沉寂,只才船头劈开流水的声音哗哗响着,以一成不变的喧闹衬拄出此刻死一般的宁静。

流年不利。陆姓荷人颤抖着身子在床上缩成一团,遇上海贼了。这回不知是否能活着回家。

低低的噎泣声从散席舱中响起,几个生意不顺心又受了太多惊吓的小贩抱着脑袋哭了起来。

“大家别慌,我看这海上好汉不是冲着咱们来的,有大鱼在船上呢,咱们这小蚯蚓未必能入人家法眼”,倪老爹到底年纪大,多少见过些世面,从床上跳下来大声安慰同舱乘客。

他的话引起一阵骚乱,绝望中猛然看到了生机,所有人都把眼睛看向了他这边。船舱中照明用的蜡烛在玻璃罩子下跳动着火焰,将倪老爹古铜色的面孔与黑黄的船壁闪得忽明忽暗。

“咯咯,老爹,怎么办,咯咯,我们,咯咯,我们大伙听你的”。陆姓商人上下牙齿响个没完,边打哆嗦边回应。

倪老爹扫视了大伙一圈,见所有人都不表示反对,壮了壮胆子,喉咙上下滚动,“我的意思是,一会船上安静下来,肯定会有人找我们说话。到时候人家要求什么,咱们就做什么。

别硬逞强,得罪了江湖好汉,给下了饺子或做了板刀面都不是好玩的。人比钱重要,只要有命在,钱总是能嫌回来的,大不了明年开春全家卷铺盖跑辽东,总比死了强“!

“咯咯,是这么个理儿,咯咯”,陆姓商人带头答应。

“可,可那些好。好汉会放过咱们吗,呜呜”?一个小贩带着哭腔问。

“大伙听我一言,这伙人未必是穷凶急恶之徒,你们看看身边缺了谁,就明白我说的话了”。

随着倪老爹的提示,众人眼前互相打量,细心的人这才发现白天那个酒鬼不见了。陆姓商人头脑中突然想起一个传说,又惊又喜,颤抖着问,“老爹,莫非,莫非那个酒鬼是……”?

倪老爹点点头,打断了他的猜测,“咱们在这等等,左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仿佛在冥冥中有人在监视般。为了奖励大伙积极参与猜测得出答案,一个洪亮的声音在甲板上响起,“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别慌,大理寺奉旨捉拿贪官,吴大人今夜在餐厅升堂问案,欢迎大家旁听,欢迎旁听”。

“真是吴大人,谢天谢地”,陆姓商人被吓掉的魂魄全部回到了体内,苍白的脸上一下子恢复了生机“倪老,您没猜错,是吴大人,咱们这回躲过去了”。

“哪个吴大人,哪个吴大人”,死里逃生的商贩们纷纷交头接耳,出道时间短的小贩们竖起耳朵到处打探消息。

“我想起来了,听做皮货的朋友说过,他们上次在太行山边上也遇到过吴大人”,有人兴奋的拍着大腿,“这回,老天可真开眼了”。

“到底哪个吴大人,你说啊”?问话的人一脸急切。

“是那个奉旨,奉旨……”,知道底细的人把后边的话咽回肚子,四下看了看,确保周围不会有人监视,才趴在同行者耳边说出了答案。

“啊,天,有这种事”,知道答案的人用手捂住可以吞下鸡蛋的嘴巴,耳边的答案让他一时无法相信。

“倪老,咱们去看热闹吗”?陆姓商人走到“矿坑倪”身边热情的问,传说中的人物今天和他同船,想到这些他就兴奋得全身发抖。

倪老爹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笑呵呵的答应道:“走吧,给吴大人捧棒场去”,走到舱门口,回头对众人招呼道:“百年难遇的稀罕景,不看可惜啊”。

刚才还怕得要死的众商贩听说身家性命无妨,已经高兴莫名。此刻又听说有热闹可看,愈发兴奋,有胆子稍大的些的立刻从铺位上站起来,拥挤着跟到了倪、陆二人身后。胆子小的狐疑的四下观望,见大部分人都跃跃欲试,按耐不住心中好奇,跟在众人身后出了舱门。

“威--武--”,餐厅内,传出了清脆的堂威声,穿透黑暗,在海面上传出老远。

随着堂威声,一个身穿四品服色的官员从雅座的屏风后边走出,来到用餐桌临时搭起的官案后,四下拱手施礼。

“噗哧”,前来看热闹的詹姓少年拼命捂住嘴巴才忍住笑声,肚子随着呼吸上下起伏。这吴大人的衣服也太有特色了,乌纱帽不知戴了多少年,一边的帽翅已经歪到肩膀上,帽骨处用了根竹签绑着。估计是刚从厨房拣来的筷子之类。官服也穿掉了颜色,深一块浅一块斑斑驳驳,不知朝廷的那么丰厚的俸禄都花到哪里,也不知做套新的换上。两边的衙差装束不比官老爷干净多少,从脚上的靴子到头上的帽子都是古物级别。

陆姓商人一看此情此景也忍俊不巳,这些人他都有印象,堂上的老爷就是白天缩在角落喝酒的邋遢鬼,当值的班头和伺候笔墨的师爷他更熟悉,正是帮他找人装货的刘、李二位热心人;下午收了他几十个铜钱的苦力们此刻也一个不少,拿着水火棍喊堂威喊得正起劲。只是衙差衣服穿在他们的身上都显得小了一号,和抢来的差不多。

原来都是熟人,正当陆姓商人得意间,堂上的老爷拱手说道:“小姓吴,官居大理寺正卿,奉旨在此……”

吴思焓忍了忍,把“打劫”二字吞回肚子,“奉旨反贪,来人”,他右手一排惊堂木,“将那贪赃枉法之徒,为虎作伥之辈带上堂来”!

酒徒注:相应官员欺压驿卒的记载,见《徐霞客游记》,咱们这位古代旅行家曾拿着官府的招牌驿卒给他干活,并记载下来,以炫耀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