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 第三章 中国海 (二)

明 第三章 中国海 (二)

作者:丹东大米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3:41 来源:笔趣阁

中国海(二)

趁着夜色掩护,探险船悄悄地扬帆起锚,迅捷而有序的驶离非洲东岸的无名小港。喧闹了一天的港口已经进入梦乡,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有节奏地重复着縆古不变的韵律,“哗――哗――哗哗”。

岸边嶙峋的礁石后闪出一个矫健的身影,冲着船只离开的方向恨恨地跺脚叹息,旋即跳离岸边,刹那间地消失在海滩内侧的树丛中。

几匹骆驼冲出港口的小客栈,穿过绿洲直奔大漠方向,一路向北,向北,再向北。这是一笔大生意,远方的客人给足了价钱,负责打劫的强盗们焉能不竭尽全力?

站在桅杆上的邵云飞看到岸上那一连串迅速向北移动的火把,轻轻地笑了。一切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有人盯上了这支探险船队。对于久经沙场的邵云飞而言,面对敌人战斗并不比面对茫茫大海更可怕。敌人虽然凶恶,但是你总有机会判断出对方实力,然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战术较为正确。而在茫茫大海中探险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停*的港口在哪,谁也不能预料隐藏在这一片安宁的蔚蓝后是什么。这也是探险船宁可舍弃充足火力而选择携带更多粮食的原因。

“通知舰队,注意保持队形,我们走自己的,这片大海上,没有人比我们更强”。邵云飞放下望远镜,冲着了望台大喊。

观察塔上传出嘹亮的唢呐声,气冲霄汉。墨一般纯净的夜色中,突然闪亮的红色信号灯分外夺目。二号舰、三号舰,货船,陆续传来回应,危机来临,大伙的士气反而更高,负责为船队断后的四号护卫舰竟然用灯光信号拼出了“谁与争锋”四字,博得各船水手阵阵欢呼。

“好小子,有你爹的风骨”,邵云飞又大笑起来,豪爽的笑声在夜空里回荡。海上遭遇战,,舰队里首舰和次舰由于要冲散对方阵型,受创的几率最大,作为断后的尾舰受攻击的机会反而小。这是邵云飞用血换来的经验,也是他安排冯子铭居中,郭枫断后的原因。相比元朝末年已经在随义军在海上纵横的邵云飞,冯、郭二人都应该算后辈,所以他必须保证二人活着回到大明,这些后起之秀是大海之子,也是今后大明远洋舰队的领路人。在邵云飞眼里,新政与守旧势力之间,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决战早已经开始,不知要持续多长时间,双方势均力敌,斗争不会在刹那分出胜负。这种情况下,谁培养的新一代年青人越多,谁越有取胜的把握。郭璞、武安国、曹振和自己都已经是老人,这个国家的崛起希望将在郭枫、武铮、冯子铭、姜烨这些年青后辈身上传承。

这支舰队一定要有船平安回到大明,至今跨越大洋突破阿拉伯人的封锁是唯一选择。本次航行,冯子铭和邵云飞非但发现了商人们期待以久的非洲南端,并且绘制了屹今为止整个东方最详尽的海图。这张海图带回国内,和以往的冯氏海图拼接起来,从中国的太仓港一直到非洲南端的云飞角,每一个港口的位置和水文地质材料都清清楚楚。与标记了纬度方位和海程的冯氏海图比,以往那些海图,无论它是中原人、南洋人还是天竺人绘制,只能叫做示意图,根本起不到冯氏海图这种可以用以决定航线的作用。眼下以中原保守的学者判断标准,非洲东岸那些无主港口只能算是不毛之地,可在邵云飞、冯子铭等航海者眼中,那里是黄金之国。控制了那些无主港口,从现在沐家占领的马六甲到木骨都束,整片大洋就踏在中国人的脚下。邵云飞不知道应该如何定义自己的时代,但他和冯子铭等人清醒地意识到,下一个时代必将是航海者的时代,一个国家的舰队能走多远,这个国家的繁荣就能走多远。驾一叶小舟冲破茫茫大海,第一个将东西方连接起来的人,将是整个时代的缔造者。

冯子铭感慨儒生们将武安国引进的希腊神话当作卧室娱乐读物看,将周无忧坚持的逻辑与推理方法当作笑谈,将伯文渊苦心翻译的西方哲学仅供批评用。而在邵云飞眼里,他分明看到的是,有人在看了,有人在关心了,有人在思考了。

中原的局势,就像眼前这片大海一样,总能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所以才有先行者永不言败。这个希望也许不在一代人,不在两代人,就如武安国当年鼓励自己远航时所云,“什么时候东方文明真正敞开胸怀拥抱了和自己不同的文化,并且做到水乳交融,将其优点吸收进自己的文明中,什么时候中国就永远屹立起来,永远不会再有人看到这个巨人倒下。”

风平浪静,大海仿佛也在鼓励着这群勇敢的航行者,将最好的天气和水流提供给他们。直到第三天正午,才有水手冲进船长室大声报告“船尾七点钟方向发现不明帆影,速度很快”。

邵云飞抓起望远镜走上甲板,对方的船队离得很远,一时还分不清楚敌我,望远镜里只能看到地平线外偶尔跃出的帆尖,在日光下泛出点点金色。此刻阳光甚好,海天之间几乎没有半点尘杂,冯氏舰队如返航的大雁般排成一条支线,在篮兰宝石般的水面上划出一条漂亮整齐的白线,蔚蓝透明的海水泛着浪花沿着舰队切出的痕迹向两边散去,直到很远,才重新回归到寂静与安宁中。间或有五色斑斓的鱼儿受了惊吓,从水波顶上跃出,探头探脑地看看哪个不速之客惊扰了它们的美梦,然后不屑地摇摇头,重新回归一片碧蓝与洁白。

“十点钟方向转舵,注意利用风力,全速前进。对手来了,我们先让他消化消化粮食”,放下望远镜,邵云飞笑着吩咐。

一连串旗语打出去,舰队漂亮地在海上画了条弧线,航向由正东转向东偏北。北半球信风的作用下,横帆鼓鼓地涨了起来,速度骤然提高。约摸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地皮线外的对手也发现了探险舰队航向的变化,不屈不挠地加速追了过来。E3MlURtJMb\bTc

“检查舰船情况,保持队形,傍晚之前对手没机会追上我们”,观察了一会儿,邵云飞又发出一串命令,将望远镜交给副手,伸着懒腰向内舱走去,边走边吩咐道:“我先去睡会儿,情况有变化时再喊我”。

了望塔上的值班者恶作剧地将邵云飞最后的话翻译成旗语发了出去,各船上又被激起一阵欢乐的波澜。在大海上和邵云飞捉迷藏,二十年来,还没有人赢过,水手们对自己的指挥官充满信心。

“是个难缠的家伙”,掩上舱门,邵云飞收起疲懒模样,于书案上摆开几艘舰船模型,险入沉思。

一场海战已经在所难免,从刚才隐约的帆影上来看,来船速度并不比探险船队慢,这说明他们载重很轻。阿拉伯船本来达不到和大明船队海上竞逐的速度,对手为了追杀探险船队居然甘冒无法回航的风险。是什么原因使这些视利益为上的阿拉伯人如此疯狂?jg的

探险船队携带的黄金?不对,区区这点儿黄金不值得拿一整支舰队冒险。海图,也不应该,阿拉伯人从陆地上可以到达非洲另一侧,他们并不急需这条未知航线。那他们为了什么,邵云飞百思不解。

正如邵云飞所料,日落十分,负责了望的水手在望远镜中看清了对方的旗号。三十多艘清一色的双桅杆三角帆阿拉伯战舰如恶狼一般赶了上来。这些战舰吃水非常浅,从高高探出水面的两侧船舷可以推断,穷疯了的阿拉伯海盗几乎没装补给,为了提高船速,他们采用了一切可能手段,舰队凌乱的队形中反映出船员的疲惫。

“这里是阿拉伯海,我们以真主的名义要求你,停船接受检查”,终于可以用肉眼看清探险船队的旗号了,阿拉伯舰队迫不急待地发出命令。

“脸皮够厚,当强盗都当得冠冕堂皇。这里是阿拉伯海,这里离最近的海岸也有二百里,怎么会是阿拉伯海”。邵云飞撇撇嘴,不理会对手的恐吓,比了几个手势给了望塔,让他们照着自己的手势回复。

“这里是中国人的海,请注意自己的举动”。探险船队用旗语打出回应。旗语本是大明水师的发明,随大明商船的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

“疯子”,阿拉伯舰队的旗舰上,提督穆罕默德嘀咕了一句,这个月接连遇到了几拨疯子,就连他自己也跟着变得不正常。先是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阿拉伯兄弟国家派来使者,以膏腴之地为赏金,请沿海各国舰队务必将一个大明探险船队劫下,并且点明了要一艘完整的护卫舰。后是各个受不了诱惑的国家蠢蠢欲动,大小舰队于海上如撒一般往来搜索,没发现猎物前,已经有舰队之间互相先打了起来。最疯狂的莫过于眼前这队猎物,这伙传说中的航海者居然打破常规,意图横穿大洋。那片海域是好穿越的么,历史记载中,从来没有一支船队曾成功挑战过那里。海妖,幽灵船,食人雾,传说中最邪恶的魔鬼就隐藏在那等待猎物的光临。

“中国离这很远,这里是阿拉伯海,停船,否则后果自负”。双桅杆三角帆战舰上,气晕头的阿拉伯水手按照长官的命令再次发出警告。全速追杀了三天两夜,所有人都疲惫到了极点,如果今晚再不将大明船队拦下,继续追逐下去,舰队连返航的物资都不够,所有人都要成为鲨鱼的点心。

探险船队看到了阿拉伯人的要挟,不慌不忙地给了对手一个骄傲地答复,这个答复让所有阿拉伯人铭刻于心:“海疆在舰炮的射程内,这里是中国人的海,返航,否则后果自负”!

“海疆在舰炮的射程内”,这句话有道理,穆罕默德点点头,于航海日志上记录下这句话。他对东方的了解不多,对大明的了解还停留在十几年前那支世无匹敌的舰队上,所以今天面对比己方实力弱得多的探险船,穆罕默德依然无法摆脱当年的恐惧。(新书家园已经三十五万字,欢迎品尝)

十四、五年前,作为海盗船队的小头目,他已经领教过大明舰队火炮的射程。那时候,靖海公曹振率领舰队纵横海上,整个阿拉伯海沿岸各国舰队无人敢出来迎战,只能签订城下之盟,任凭满载财富的大明商船自由地在从这片海域踏上归途。如今,阿拉伯人的造炮技术已经提高到和先前不可同日而语,曾令人胆战心惊的大明舰队却无暇西顾,听人说,那个雄踞东方的国家马上就要自己内部打起来,很有可能在此次内乱后,它就要被归并到真主的旗帜下,万劫不复。

这是真主赐与的机会。到东方去,征服那个国家,趁着他们自己流干了自己的血液。两个月来,几句话在阿拉伯海岸流传。

遥远的东方,有一个迷一样的国家,富庶到遍地都是黄金,可偏偏有人冻饿而死,他们的国王从来对此不闻不问。

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的军队纵横宇内,可从来不会因为死几个百姓怒而拔剑。

没有国家在后边,自己怕眼前这支大明探险船队做什么。没有国家在背后的百姓只能乖乖受人劫掠。战旗在阿拉伯战舰上缓缓升起,桅杆顶端,一面面弯弯的新月呼应着斜阳的余晖。

在乌云般从卷过的阿拉伯舰队正前方,大明探险船队如巨龙一样破浪前行。桅杆顶端,战旗无惧地升起,一轮旭日,一弯晓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