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112章 议论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112章 议论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2:39 来源:笔趣阁

至于工地上的厢军,军事上是不堪用的,不过这段时间以来发现了一些还算勤快,又有才能的人。

有百多个。这百十号人也绝对不是军人,但是高方平却认为是不错的建筑人才,合格的包工头。能把各种器材操作出心得、倒逼匠人去改进器械。

高方平专门记录下来了这些人的名册,将来打算把这些人全部撸走,那么一只专业工程队的人才骨架就有了。

知识就是生产力,专业就是竞争力。说到打战是种师道牛,但是老种把陕西的人丁掏空,建城也进度有限。将来高方平的工程队出来之后,能让老种见识什么叫建城。

而说起大宋的弊政冗兵,要想国家还有救药,这些厢军最终的命运就是裁撤。

动过裁军主意的相爷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少,但最致命的问题在于,裁下来的人不能去造反,那么就必须有饭吃。田是有限的,大宋不禁止土地的兼并,田已经集中在了较小的人群的手里。

所以其实裁军的问题,本质就是经济问题。

一但社会繁荣起来以后,产生多少就业岗位,就可以裁撤多少厢军。这是能量守恒,否则就要出大乱子。

经济要繁荣起来唯其三点,老百姓的安全感,商道的畅通,稳定的货币体系。

所以,大宋最大的毒瘤绊脚石是山贼土匪,以及滥发的大十钱,大五钱,铁钱。

而这些东西高方平已经在着手解决了。如果有相位在手的话,这个过程就会缩短。

讲道理的话。某些方面大宋已经被前面的诸位相爷做的很出色。近乎四层的城市化率,这在公元1100年的古代农业社会是一个世界奇迹。

这样的人口集中率,造就出了大宋的另外一个世界奇迹:商业繁荣度。

农牧时代,商税收入超越其他全部税务,这又是一个璀璨的奇迹。

有商业就有各种交易,有需求就有人去制造,制造过程就会出现创造和发明。所以大宋的各种制造技术,工艺水准,文采风流等等,领先世界几百年。这也是一个奇迹。

当然这么强大的底子被蛮子打的不要不要的,照样算个奇迹。

就是这么怂的一个大宋,昏君奸臣多如牛毛,却愣是抵抗了蛮族近三百年,才被最猛的蒙古蛮子推倒了,并且是最后战败的一个国家。能做到此唯其一点:大宋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是“穿越级”的,全靠生产力在支撑。

将后来号称日不落的英国强盗要是就大宋这样的底子,三个地球也不够他们经略的。

而搞笑的是,上述的种种奇迹在大宋的发生,那个被无数人痛骂的“田地兼并国策”立下了一半的功劳。

农耕社会最大的问题在于家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较少有商业交流。

没有交流就没有需求,没有需求就无人去制造、创造、发明。

然后人人几乎都被自己的田地给栓住了,所以农耕社会几乎没有用于发展制造的人力。但大宋坑爹的国策,让脑子灵光的权贵大量去兼并农民土地。造就了失去土地的人大量朝城市聚集。

也就是说北宋时候真正出现了“集群化、资本化”的农耕初级形态。造就了耕地的集约化使用,出现了第一批专业“农民”。由此释放出了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进入城市。

正是这些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百姓的务工需求,劳动人才的大量释放,创造出了这个时代的制造、发明、文化、工艺等等的巅峰,当然同时造就了地球历史上山贼土匪帮派最多的王朝。

奇葩的是赵匡胤是个鬼才,他设计的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国策,竟做到了封闭农耕社会的飞速城市化而没有引发天下大乱,挨打了三百年才被推倒。

大宋其实什么都不缺,缺少的是一个关键时候的领路人,一个真正引发工业革命的先驱。

因为没有工业,所以强大的经济潜力无法有效转化为战争能力。再加上骨子里就很怂,所以就成为一头有钱的肥猪。

让那群士大夫拥有军伍强国的思维是不可能的,但凡强悍的武将没都被他们捉去杀了的很少。

但关键不在这里,等真正有了工业,可以开挂虐蛮子的时候,那群文人谋算别国的财富和领土时,会比武将猥琐二十倍以上。

他们不是没有侵略性,他们只是没有能力的时候胆子小而已。该猥琐的时候他们脑子动的比谁都快。

就这样在躺椅上YY着,高方平把这些想法的框架和要点记录了下来,花点时间,又是一篇系统性的策论可以出炉了。

而且也会是高方平此生最重要的一篇策论《论工业强国》,只要工业的初级形态搭建,不论贪官再多,皇帝再昏,老百姓就是想饿死都难。军人就是想输掉战争也难……

与此同时整个汴京的各种圈子,也到处充斥着对高方平的讨论。

高衙内三戏李易安的戏本依旧还在传颂,《燕小乙和高方平的那些事》居然也开始出现了。

不得不佩服这些吃饱没事的家伙的八卦能力,此种能力来说在这个时代也是一个奇迹。

“其实那小子虽然猥琐,却是一个大才,听说他在北京的时候出了一词《永遇乐》,经典啊!”

“有什么经典的,奇词淫巧,不知所云。”

“猪肉平最近霸占了一个北京美女,天天躲工地上折腾?怕是爽歪歪了。”

“这关老子们什么事,哎,辽国和西夏的使节迟迟没有离开,还在谈议和,估计朝廷最终又要卖国了。”

“我是屠夫,这些不关心,有没人知道,高大人府里的猪为什么能有一百二斤的体格?”

“傻子,猪最高可以长到千斤你不知道吗?一百多斤有啥好奇怪?”

“你才是傻子,老子当然知道猪可以到长千斤,但高府的那批小猪从出生到现在只是四十日,居然那么大,并且看体格是最能杀出油来的猪。”

“听人说这是高方平的秘方,他发明了一种叫复合饲料的东西,并且有一套比较神秘的饲养方式。”

“东京只有贱人才吃猪肉,那叫脏肉!有什么好研究的。”

……

因为富安得到了高方平的真传,手下混混们又得到富安的真传,这些人又是深入基层和百姓接触的,所以导致现在汴京的大头百姓们,口语和语法习惯都很奇怪,流行语很多。

除了大头百姓之外,其实富贵圈子也经常产生对高衙内的讨论。

“名将曹忠上任孟州兵马监押了,他乃是官家开年以来第一任武举魁首,把孟州练的兵强马壮,铜墙铁壁一般。”

“噗……”

“老子们将门的事,你读书人懂个屁,曹忠那厮要是可以叫名将,那我家爹爹简直是孙武在世了!”

“粗人武夫,比喻都不会,孙武时代的战争算什么?我朝的富弼韩琦等等名臣可以吊打一百个孙武。”

“为毛没有我大狄青,我祖上曹彬也被你吃了啊?”

“武夫么,坑国害民攻打皇室你们干的不错。唯独打不过蛮族!导致我汉娃年年流血!”

“老子……你们真个欺负我将们无人,老子约了我哥们高方平来,你们迟早吃不了逗着走。”

“高方平是忧国忧民的栋梁,乃是老子们士大夫阵营年轻一代的中流砥柱,什么时候是你哥们了?孟州大乱的时候,高方平就在孟州,我就奇怪了,没有文臣督军的时候武臣怎么能打战?”

“先别吵,高方平放下身价的去从事农牧,且听说于工匠之道也有心得,传说发明了奇宝,贡献图纸给匠作监,已经造出了玩物贡献官家?我家爹爹进宫见官家,偶然看到奇宝,心痒难耐惊为天人,可惜那只有皇家有。否则再贵,也要买来送与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