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114章 一**臣的战斗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114章 一**臣的战斗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高俅又道:“我儿想的没错,的确如此。早前你去大名府期间,为父知道官家是想议和的,且做好了全部土地还给西夏人的打算。但时值朝局大乱,赵挺之相爷等人主战之后,种师道竟然在不等命令的情况下抢劫西夏边境,建城,开战,还吓得西夏蛮子不敢动弹,如此一来官家就算懦弱,也有点认可老夫说的我朝兵强马壮的说法,官家还经常夸奖‘高卿用心了,把朕的军队训练的很好’。所以种师道虽然不听话,但他的战绩却成为了目下谈判的筹码。就算现在有辽人介入,官家依旧不同意归还土地给西夏,只同意议和,也如此,让辽国南院枢密使朱温舒很恼火,迟迟谈不好。听枢密使张康国说,辽使威胁的意味越来越浓厚,大有借助大名府辽人街的事件,挑起边境摩擦的意味。”

高方平冷冷道:“辽人虚张声势而已,其实他后院起火,女真部族的叛乱让他现在比谁都虚弱。”

高俅叹息道:“我儿你这么想,官家却不这么想啊。以为父的经验看,最终会各退让一步,种师道停止碉堡,退回长城以南,只归还一部分土地。”

高方平不乐意,但是也得承认,这是目下的时局,所能产生的最大可能了。

高俅忽然又眯起眼睛道:“一但议和种师道就废了,可能要背负挑起辽人不满的黑锅,会被贬官。因为很明显,大名府事件找不到具体责任人。这个黑锅肯定是主战的家伙们背负,但不可能是老夫,谁要陷害老夫,官家首先就不同意。那么违反军令的种师道形势大不妙。哎,种鄂当年就是这样被司马光相爷收拾得跳脚,他家小种,这次也免不了啊。”

高方平点头道:“好处在于,大家都习惯了种家人就这德行,就是这样的流氓。这就是习惯成自然的好处了,所以种师道会栽,却不会死,还能东山再起。要是换别人敢这样,又是武臣,直接就被童贯给斩了,人头押送东京,那就皆大欢喜了。”

高俅道:“是啊,朝中已经出现一些杀种师道、给辽人和西夏人交代的声音,但张叔夜和宗泽当场犯浑,直接对弹劾的御史扇耳光。官家也不同意杀种师道,皇帝亲口说种师道虽然可恶可恨,但是种家三代为国朝守边,断不能这么无情,种师道这么坏乃是他父亲没教好的责任。嘿嘿,咱们皇帝的确是这心态,很有趣。”

顿了顿,高俅好奇的道:“让为父奇怪的在于,这次摆明了主战的人背锅,蔡党为何不抓住赵挺之是主战头目这个事实弹劾老赵?”

高方平摇头道:“宰相,那是官家的宰相,国朝的宰相。一般情况不能以错误处罚。蔡京将来也要复相,所以他不会开这样的先例,一个错误就罢相,谁敢做事,谁还敢做相爷?所以罢相可以,却一般是因为特别的契机。最好的理由是天灾,天象。比如黄河决口,长江水患什么的,那是假借老天爷之手的意思。罢免赵挺之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就是天降祥瑞于高家的时候,可惜那时您拒绝了蔡京,童贯又不在朝中,蔡京又被张叔夜狠狠咬了一口。”

“坏啊,最坏的人乃是我儿啊。”高俅对此真是觉得好笑。所有的一切都是这小子搞出来的,算好他是文臣,官家也喜欢他,否则危险啊……

种师道的命运像是一个游戏被决定了,仿佛是朝廷所有的人默契,甚至没人再去对此讨论。

那群人就这德行,包括许多年后岳爷爷的命运,也是这样被朝廷的诸公在默契中决定的。

高方平没有试图去为种师道挣扎,目下脑袋不够大,一但宗泽和张叔夜都不挺他老种,那是阻挡不了大流的。种师道的结局,不但是新老两个相爷的需要,同时也是官家的需要。辽人和西夏人的需要。

官家要保留一部分打下来的土地,就要给西夏人一点好处。那么显然种师道在西夏境内烧杀抢掠,落下了大魔王名声,西夏人最记恨他。所谓弃车保帅,老种他需要从秦凤路退下来,让西夏人有点面子。

这就是政-治。

至于种师道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还是没人知道,也谁都不怎么关心。就连高方平也不关心老种是不是好人,只要他不被杀,西军得以保全,就符合高方平这个“小奸臣”的利益。需要的时候,老种再次复出,披上战甲前往边关为国流血,就可以。

是的,忠臣名将就应该被奸臣这样去利用。

慈不掌兵,那么继续推导就能得出:不奸的人别玩朝政,否则是害国害民。

把能臣直接害死的,那不叫奸臣而叫亡国之臣。让能臣起起落落,适合的时候启用,不适合就按倒调-教,那就是奸雄。比如曹***如现在的张叔夜和宗泽张商英这三个喷子,也是非常奸猾的大才。

张商英是个政治战力超越宗泽等人的雄才,那家伙又想重用笼络高家,又想在皇帝面前打压高方平,此点高方平是知道的,可惜高方平是个能臣的同时、还是个朝中有人的大流氓。所以老张商英还任重道远呢。

目下为止,高方平依旧不觉得怂恿种师道是错。很大概率就是高方平不怂恿,老种他也会自带饭盒的这么干,这是他种家的血统,就像狼生来要吃肉那么的理所当然。

高方平那时候写信给他不是怂恿他去战斗,只是表明一个心态:老子们是同类,结个善缘就行。

妈的现在老种倒大霉了,却也为国家立下了大功。

要是没有他进入西夏烧杀抢,以逆天的胆子在西平府以南做钉子户,摆出军人的铁血姿态,做出要长期和西夏流血到底的硬派作风。官家拿什么筹码和人谈判?历史上,国与国之间,何曾有过温柔和同情?

尊严从来也不是求来的,一定是用拳头打回来的。

老种在西平府对西夏人报以一顿老拳,就等于为大宋保留了陶节夫所部浴血奋战打下来的银州。杀一人者囚,杀万人者侯。种师道在西夏放火拉仇恨,妈的还真的会弄到了一州之地,要是他没有那么生猛,真的要全部土地还给西夏。

种师道是个流氓的话,陶节夫就是个狐狸一般的能臣。

看局面,高方平有错觉,永兴军路经略相公陶节夫,恐怕就快有书信送来给高家了。这老小子乃是一个超级大狐狸,和张商英是一类人,唯一不同的在于老张遇蔡京必喷,而老陶遇赵挺之就开喷。

老陶这个大喷子未必有多喜欢蔡京,却就是因为与赵挺之的矛盾,才和蔡京穿一条裤子。

目下朝局的机会已现,以老陶的英明神武,不可能看不到朝局,也肯定知道童贯乃是一个棒槌。所以高方平以奸臣之心度人,设身处地的想,如果自己是老陶,现在有功劳在手,议和又成定局,那么现在需要谋求回京了。把童贯那个大棒槌定死在西北,回朝咬死刘中书,那么同知枢密事的职位,就从童贯的口里夺过来了。

“嘿嘿。”

想着高方平自己就笑起来,汴京一定会越来越欢乐,到时候看着张商英和老陶斗狗,然后张叔夜追着种师道这个流氓殴打。

兴许忽然有一天,蔡京和赵挺之会猛然发现:老子们都不是主角了,天下,已经是新一代的天下……

“蠢猪!高方平小儿看着聪明,实际乃是个小棒槌!”

夏州以东,永兴军路行营大帐,年以四十出头、文儒气息浓厚的中年人拿着京城送来的消息看后拍案怒斥。他便是当今第一号封疆大吏,京兆府知府、兼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陶节夫。

“经略相公请息怒,为何事发愁?”一个年轻的心腹道。

陶节夫叹息道:“朝局出现变故,大名府发生大事,辽人堂而皇之的介入。虽然老夫还不知内幕,但以经验看,种师道这次要栽。老种这人戾气太重,早前不听老夫劝说,注定要背负黑锅的。赵挺之或许还有挣扎余地,但刘中书气数快尽了,听说上次他身为同知枢密院事却不知西北军情,惹恼了官家。时值我西北兵事顺利,所以同知枢密院事的职位,会从我们西北三人中产生,乃是顺理成章的。种师道是用来背黑锅的,那么就剩下老夫和童贯那个阉人。此点眼睛不瞎的人就会看到。高方平小儿派人密见种师道,高俅老儿也一改常态,于朝中高调起来。所以,高家显然参与了谋划我西北事。”

顿了顿陶节夫喃喃道,“但种师道一事上高家没帮腔,老夫回京的事他们也没有出力,妈的两个祸害蠢材透顶,局势都不会看,真让童贯那阉人回朝,拒绝了和蔡京结盟的高家怎么混?此时不为老夫出力还等什么?等童贯那个棒槌回去做枢密副使?果然奸臣误国,贻害千年啊。”

心腹抱拳道:“高家那两害虫应该能看懂朝局,只是他高家父子就那德行,不收钱是打死也不办事的。要不经略相公筹备些财力,末将带上亲自走一趟京城,见见高俅老儿。听说张商英就是被高俅这样弄回去的。”

陶节夫苦笑道:“张商英那贼,自来家财丰厚,然则老夫上哪找彩礼送那奸臣父子?”

“经略相公不是有一副吴道子的丹青手迹?”心腹问道。

“那可是老夫的命根子。天底下,怎会有高家这样的害虫存在,妈的帮他们自己都要收钱。”陶节夫一副英雄气短的模样,却也点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