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375章 猪肉平又闹事了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375章 猪肉平又闹事了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2:39 来源:笔趣阁

郑和目下的夫人,前夫就是在永乐军服役而后牺牲的,很是不喜欢打仗。所以听后,她嘀咕了一句:“战争终归不是事,好战必亡,再启宋夏之战又得死多少人,一将功成万骨枯……”

“败家娘们你懂个屁!”种师道戾气真够重的,一巴掌就把妇女打闭嘴了。

高方平一阵尴尬,也不方便说什么,只得打圆场道:“消消气,消消气。”

妇女一阵委屈,然而郑和却低着头装孙子,悄悄的比划手势表示:别和老爷子计较,他就这德行,这辈子就这个念想,对他说其他都是找抽的。

“小高相公,你怎么说?”种师道对高方平抱拳道。

高方平尴尬的道:“的确我现在官不小了,然而种老爷子似乎把我当做宰相了,这不是还差老远吗?”

“我知道你鬼点子最多,别人没有办法,你或许有办法。”种师道说道。

高方平叹息一声,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作为老种,其实他真的未必有多不待见西夏,只是说和西夏蛮子打仗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一个部分,是一种念想。作为种家军现今的灵魂人物他已经五十几岁了,想要一份军旅生涯的答卷,将来好带进棺材里去,作为一个统帅一生的荣耀。

然而这对于他,真的是一个奢望。

吕惠卿比他牛,比他会钻营多了,也主持过第四次宋夏战争,然而现在照样被弄到不知哪个角落中混吃等死去了,前阵子老吕的儿子好容易出位缓过一口气,也被蔡京借助张怀素案贬出京去。

夏竦,韩琦,范仲淹,种鄂,曾布,吕惠卿,包括现今的陶节夫,童贯,刘延庆这些人,谁都念想着在宋夏之战中有作为,圆满他们自己的人生。但是谁都没有结果,所以他种师道也不会例外的。

在高方平的眼睛里,西夏问题根本就是和辽国的问题,辽国问题不解决,西夏问题就不会有结果。

每次宋夏之战的背后都有辽国身影。而每次大宋一但取得上风辽国就会外交介入,给以大宋朝廷压力,于是对朝廷的压力,就转化为西北方面军的压力,最终就这样的耗费无数国力,打了停,停了打。没玩没了拉锯中,关中近乎赤地千里,汉娃死伤无数,军费几近枯竭,辽国却始终大腹便便的作壁上观,好一副大国气派。

西北根本就是政治问题,而不是种师道脑子里的军事问题,不接受此点,他种师道永远也不会赢得他念想中的第五次宋夏之战!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若是高方平开启第五次宋夏之战,会一月内拿下兴庆府,最迟三月就全歼西夏的全部野战主力。那才叫打仗,做不到就暂时别打。

“占时西夏应该是没有老爷子你的用武之地了,但是如今北方并不太平。兴许五年内,河间府会需要种老爷子披甲上阵,主持防线。”高方平道。

种师道并不糊涂,眯起眼睛道:“你进兵高唐拿下柴家,是否和辽国问题有关。”

“有关。”高方平就说到了这里。

种师道也很聪明的没有多问了,他当然不蠢,他沾染柴家的事会死的很难看。

总之听到有可能经略河1北,老种也就放心了,他只是不喜欢待在京城,想去砍几个人爽爽,至于到底是砍党项人还是契丹人,妈的有毛的区别,有得砍,总比没得砍要好些。

“但是这个时期,老种相公你执掌马军司就显得相当的重要,皇帝委任了你,你不拿出一些答卷,带不出一只能在河间府扛住辽国铁骑第一波的军队,你就是有负官家重托,有负百姓重托了。你走出去看,外面那些灰头土脸的苦人缴纳的税费,大多用来发你的俸禄以及马军司的军费了。这笔钱如果浪费了,辽国大兵攻到东京来操翻了他们,是个大讽刺有木有?”高方平又嘿嘿笑道。

种师道有些尴尬道:“这个问题你那个奸臣老爹,比老夫的责任大十倍。”

“汗。你要和他比的话,你干脆转职昏官洗洗睡了,还念想打仗?蛮族帅军南下的时候,我那奸臣老爹会带着皇帝逃跑去南方继续踢球、换个地方照样醉生梦死,你有他这么奔放的下限吗?”高方平说道。

种师道想了想道:“老夫要是他,先把你这个逆子吊起来打死!”

在种师道的这里和高家不同,吃火锅没啥子气氛,不用抢,慢慢吃都吃不完,还剩下小半锅。

酒足饭饱后,种师道给了江南方面联络那些卧底的暗号,又承诺,此番派遣毕世静所部,调集侍卫马军司的马匹,以全骑兵阵容跟随高方平南下江州。

毕世静所部在马军司之内就是标兵,是种师道一直以来倾力打造的尖刀部队。

在以前的杨都指挥使时期,马军司乃是六层的员额四层的空饷。容不得毕世静不随波逐流,他要是不接受不拿钱,官都没得做。

种师道上任后,当然知道毕世静是能用的人,于是那些进一步从西北返京的老兵骨干,就全部编入了毕世静所部,以骨干军的标准培养。目的是一但有天侍卫马军司出征,执行战时规矩,其他军官全部靠边喝茶,毕世静所部打散进驻后,基本就是一只勉强合格的部队了。

这次为了讨好高方平,老种把压箱底的家当都交给出来了……

在京还有些时日,高方平找张叔夜述职后,又把调船的文书提交了工部,等候着船运的安排南下。

是的,漕运也归属工部水司的管辖范围。

现如今六部的治权正在慢慢的扩大话,这是因为蔡京拜相的缘故。因为六部就是宰相的地盘,六部的治权越大,蔡京的触手也就越牛。早前一阵子传言的蔡京想要改军制,其实就是想把一部分军政权,从枢密院、三衙,收归回兵部去。

就像元丰改制时候,把财权从三司收回户部一样。这是大宋宰相权利的第一次大幅扩张。少了一个平级的“财相”,却多了很大一部分权利。将后来,慢慢的还会把军造监归进工部,许多的寺、监,归入六部,相权就进一步的扩大化。

这个时期所谓的三省还在,却已经名存实亡,基本虚化。那些职务通常是大员死去后用来追封的。尚书省是真正管理六部的地方,但是这个提法现在也没有了。目下是把中书省和门下省剥离部分出来,又组合,称为“中书门下”,也叫都堂,就是朝廷的意思。

以前的北宋呢,宰相叫中书门下平章事,执政就是参政,副相的意思,叫做参知政事。有时候是一相一参,有时候呢,也可以一相多参,就是说参政政事可以有多个。

而现在是两相两参制度。都堂分为“左右司”,掌管左司的叫首相,就是左仆射。掌管右司的叫次相,就是尚书右仆射。这是两相。

至于两参呢,就是门下侍郎,以及中书侍郎。

不过现在没有右仆射,就是蔡京统一管理,然后蔡京兼任门下侍郎,就是真正的宰执一身了。中书侍郎是张叔夜。

左司分管吏部户部礼部,严格来说这是蔡京领导。右司是张叔夜分管,治兵部、刑部、工部。

然而蛋疼的是,张叔夜虽是中书侍郎不管左司,然而他依旧兼任户部尚书,所以他有时候在蔡京的左都堂办公。然后张商英时彦官主吏部,更是不鸟蔡京。反过来,兵部是蔡京的嫡系,但是兵部没有权利。刑部是蔡京的嫡系,所以老张是分管刑部的长官、却插不进手去。工部在宗泽离开之后,工部也是蔡京的嫡系,然而却也放在张叔夜的下面。

所以这个时期朝廷的政治很混乱。完全就是相互牵制,相互伤害,相互扯犊子。

蔡京牛的地方在于他和陶节夫关系好。老张牛的在于兼任几职,同知枢密院事也是张叔夜。

于是乎,如今的船运安排非常紧张,宗泽离任了工部,而高方平此去江州不是平乱,不是紧急军事任务,所以是的,蔡京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干涉工部了,于是就算是高方平要调集船运南下,也得排队等候着那些官僚的低效运作。

工部水司的一个员外郎以摊手的样子说了:“高大人实在等不了的话,只有走陆路步行了。”

为此,高方平在工部水司,对那个员外郎报以了一顿老拳,又把人家的脸打肿了,看得众人大跌眼镜。

后来险些被赵鼎捉去开封府,算好梁红英机智,带着高方平溜走了。

“妈的黑山老妖一回京就绝对没有好事,每次那犊子来,就弄得京城一地鸡毛。真是屡教不改,工部官员是第二次被他袭击了。”

赵鼎没能捉到高方平也只有叹息,没有去追了,不用想也知道,那小子跑皇城避风头去了,开封府在皇城没有执法权,倒是可以下达正式文书通报皇城司代为抓人,然而最好别干这么蛋疼的事,因为那犊子肯定和皇帝或者是皇后待一起,谁去这么干了,是要被穿小鞋的。

最关键的是,鉴于大宋这愚蠢透顶的体制,真把猪肉平抓来,也不能用刑不能判罪,最多只能教育一番,那有个蛋的用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