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422章 这是高方平的执念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422章 这是高方平的执念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2:39 来源:笔趣阁

“明府!死者已死,就是杀他们五千人,也不能让少数冤死的百姓复生。”张绵成哭的稀里哗啦的,他真的从未想过会有脑坑如此大的人,会因为一个和他有际遇的孩子死亡后,他要杀五千人、要发动一场内战来平息怒火。

高方平起身走过去凑近,口沫横飞的乱喷:“当然不能让死者复生。但是人活一口气,活着的人、那些忍受豺狼军队淫威久了的人他们需要一个说法,失去的尊严,一定要拿回来。江州百姓木然太久,沉默太久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退让忍受已经成为了他们生命里的一部分。尊严被蒙羞的时候就需要鲜血来洗,江州那么大,人那么多,妈的用来祭旗的脑袋能少?早说了我不是来请客吃饭的,我当众承认我是酷吏毒蛇,一开始咬人就会惊天动地。但有些人渣他就是不知死活,不知道潜伏收敛。所以是的,他们说我脑子有坑行为幼稚是真的,我猪肉平瑕疵必报也真不是开玩笑的,确认小方力脑袋的那个时刻,我就非常清楚,这个官老子可以不做,但是此番不砍他几千个脑袋下来,我这辈子念头都不通达!”

“黑山老妖……”张绵成说了之后昏倒了。

高方平知道这家伙是装晕,是想蒙混过关,然后出城通知许洪刚们逃跑。这真不是老张和他们同流合污,他是真不敢让高方平搞出那么大的新闻来,这是真正的雷霆之怒了。

然而张绵成的奸计,在高方平面前如何管用,高方平指着道:“关胜把这家伙背在背上,我在哪他就必须在视线内,准备个奶瓶喂他,省的他撒娇起来麻烦,这个老滑头才是最难对付的人。来江州后本官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就花在了和这个张绵成的斗智斗勇上,人才啊。”

大胡子没有背他,而仿佛抱小鸡一般的,把张文士抱在怀里。

张绵成泄气的觉得,大宋已经阻止不了大魔王了,他此番是铁定会为此丢官的……

目下等待着京师枢密院的消息,梁红英进京请令已是有些日子。高方平也不知道她是否顺利?

但只有等,与此同时继续封锁戒严江州城,封锁消息。这一切,某事在人,高方平已经做了,后面的成事在天需要一些运气。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获知小方力非正常死亡,获知江州治下有只丧心病狂的军队,高方平始终是愿意相信:新水稻的顺利,霸鸡四号的孵化出炉也非常顺利,脱温小鸡的产量正在快速稳步提高。向好的农牧和经济,是可以解决江南问题的。就算戾气重,高方平也始终愿意相信,有问题的人是可以慢慢拯救扭转的。

但现在恍如隔世,一瞬间之内让高方平失去了信心,回想着当初小方力的一言一行,算不算冲动高方平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当时考虑的唯一问题就是:如果不把许洪刚所部定位叛军,江南就再也没救了。

杀贼,即是为政者良心!

这是高方平的执念。

既然是执念,它肯定是偏执的,极端的。

小方力事件只要坐实,即能判断许洪刚所部不是军人而是贼,并且是最恶劣的贼。

温和者来查此案,会抓鸡儆猴,放过大部分坏人。正派者来查此案,会斩主将,公正执法。酷吏者会牵连过广,量刑偏重,除主将之外,继续诛杀涉事军官。

但是偏激、执念者,就是高方平现在的作为。

算不算矫枉过正,正不正确,这些暂时不想了,是非功过,留待将来的人们去评说。

之前了解到了江南之地,明教、道教、郑居中、刘正夫、朱勔,蔡倏,许洪刚,这些人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系,那重重的黑幕,上有他们的领袖蔡京遮天。那时起高方平就知道,江南的问题一个官员是查不了的。需要震慑,需要流血。只要找到下刀的理由,为国朝安全计,高方平就不会再迟疑了,剿灭江州军用鲜血震慑威压一切,其他再谈。

而要威压,祭旗脑袋能少吗?

这个期间,高方平回合麾下的军将,研究江州区域图,开始着手制定剿灭许洪刚所部的军事策略之际。

毕世静所部在城内的工作也渐入佳境。他们算是慢慢的找到了军民融合的感觉了。

戒严的初期当然会有非常多的不适应和摩擦,这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但是问题也都大不到哪去。好处是毕世静相对的治军有方,而且受到大魔王人格魅力的影响,他和他的麾下在面对百姓的时候,也相对的接地气,虽然粗暴,却也能把问题解释明白。

加之早前,毕世静所部人马负责对百姓解读通判司的文告,也取得了相当一部分人的信任。这些综合起来,有名声就是好办事,套用着高方平的名头,慢慢的,江州城内他的防区,已经基本理顺了。

关于军事部署上,毕世静更加建议在封锁戒严消息的同时发文,召回许洪刚所部,然后于江州城外,利用河道以及城池这两个天然障碍和埋伏,打歼灭战。理由是一但战况不可控制也方便腾挪,然后依托州城的城防,进退可攻可守。

然而,韩世忠不同意毕世静的方略。

是的小韩目下虽然在外调查到底有多少死于非命的百姓,但他同时也关心着整个军事部署,他专门思考后写信送给高方平,说他在翻山越岭的调查中,亲自查看过州城至湖1口县之间的一个叫做“天子庙口”的山谷,最适合打伏击歼灭战。

天子庙峡谷,只有前后出进的两条路,左右两边是天然的山谷,形成大自然的两面埋伏,且谷口之内地势平坦,最适合骑兵集群冲锋作战。目下许洪刚所部主力,就集中在湖口附近活动。

韩世忠于信中的最后言道:“经天子庙口回州城乃是最近最快路线。之所以不是官道,百姓不爱走,是因为僻静险要,多为土匪出没之地。然而对于许洪刚所部军队则没有这个顾虑,所以发文召回许洪刚所部只需限定归期,形成许洪刚不明就里又时间不够的形式,他大概率经由天子庙口回州城。那时,埋伏两只奇兵,前后封死两方谷口,上方部署人员以火油落石攻击,乱其阵脚士气后,再由两个重骑兵营带头,以骑兵优势,则可一击全歼许洪刚所部于天子庙口。”

韩世忠的建议到达后,被高方平定调采纳。

毕世静的策略,从军事角度最为稳妥,几乎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高方平作为这场剿灭叛军之战的最终决策人,所考虑的东西要复杂的多,不能全从军事角度出发,还要考虑民事等等一切问题。在州城作战虽然可以立于不败,但是对民事的伤害过大,只是能打赢,但是部署方式、对决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很难全歼许洪刚所部。

而许洪刚所部又是丧心病狂、相对训练有素的财狼兵,一但不能大部全歼,导致其主力逃窜分散在江南,一但发生,政治上和民生上的后遗症实在太大了,大到朝廷几乎无法接受的地步。

江南已经受到了伤害太重,不能再有一只训练有素的流寇兵匪活动了。那真能成为压垮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有可能让江南更乱之后,方腊忍不住提前起事。

“定了。”

就此高方平起身,指着挂在墙壁上的大地图道:“作战地点,定在韩世忠挑选的‘天子庙峡谷’。”

“既然决定,事不宜迟,兵贵神速,请相公立即发令出阵。”目下但凡在帅帐的中上级军官都军礼跪地。

张绵成站在旁边脸颊不停的抽搐。他一直是反对剿灭许洪刚所部的,他的主张是把许洪刚所部骗回州城来关门打狗,抓捕一部分军官治罪,放过其余人。

高方平如何会同意老张的建议,妈的先不说不杀许洪刚所部念头不通达,只说早前的几次接触,许洪刚的嚣张和无脑冲动,就让高方平印象深刻,一但骗进城来,万一真的发生对决交锋,那要死太多的人。

既然是剿灭叛军,既然是打仗,军人的死伤,不论在政治上还是民望上、经济损失上,高方平还能承受,但如果因此死伤过多的平民,绝对是高方平也承受不起的风险。

张绵成尴尬的样子道:“相公的忧心当然是对的。所以最终说回来,下官还是主张不要起兵事,稳定第一。可一边安抚许洪刚所部,奏报朝廷,待朝廷派重臣来处理。”

“还有个卵的重臣可派?也没那么多的时间来迟疑,作战时机稍纵即逝。目下乃是蔡京的朝廷,你指望这事能得到解决?更大概率是不了了之。江南依旧没有希望,这只财狼依旧堂而皇之的吃着皇粮给朝廷扯台!当时我不明就里,在已经有的不对预兆的情况下,我批准了剿匪行动。这里我高方平难辞其咎!我闯的祸我要亲手解决了!贪腐我可以忍,不作为我可以忍。”

高方平怒拍桌子道:“但是国朝内忧外患、江南民不了生,国家之七层财政在供养军队,挤压血汗给他们,他们不作为打不过蛮子我虽然难过,却没有想过要责怪他们!但是出了此种丧尽天良之举。张绵成这么和你说吧,我把他们列为叛军已经无关对错,这是执念,错了我也在所不惜,老子容易怒发冲冠不是说着玩的,蔡京执政的现在,大宋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解决江南问题、许洪刚问题,目下就是唯一之机会,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我高方平不想把这个问题留给下一任!就这样!”

张绵成也有点被大魔王蛊惑得热血沸腾的样子,不知该做何想法了。想不到这个酷吏到江州,竟然这么短的时间就白热化,要出个大新闻。听说北方越来越不太平,辽国西夏越来越不安分,许多民间嘴炮战略家早就在分析,辽蛮的进犯在即,第五次宋夏战争也不会久远了。朝廷吏治不稳,最大的产粮基地江南民不聊生。大乱将起的现在,大魔王却做出了要在内部,先打一场内战的决定。

导火线,仅仅是一个对国朝毫不重要的平民子弟——方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