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618章 朝廷对高方平去留的建议

越说,这个愤青大棋党越是眉飞色舞的样子。

跟着却被一群秀才用芋头打得满头大包。

汗,在大宋不但是醉生梦死的风气,这些文人更讨厌把钱花在军备更新上的。哪怕同样的事你小子用农具来做比喻,效果就截然不同了不是。

不但愤青被打跑了,那个来自捧日军的小军官也被芋头砸的乱跑。

在私下,在别处是敢教这些秀才做人的,然而在汴京不敢。不是会遭遇文臣的迫害,而是首先就被一向讨厌麾下找麻烦的高俅吊起来坑死。

是的高俅的官就是这样做的,他整麾下的士兵和军官,真比那些文臣还猥琐。

对此的热议仍旧没有停止,终于有人把节奏带刀农具的更新上去了,大头百姓最直观的愿景是多多订购,价格快些下降,那就再也不缺少耕牛了,购买犁车,一家老少就算是无牛户,也可以有相对不错的耕种效率,皆因新材料出世前犁车强度仍旧不够,磨损相对严重。

“这个啊,猪肉平好是好,可就是太贪财太黑心,此点很不好。十三倍的价格,又爱又恨啊。”

“没办法,奸商的节操,他猪肉平又不是圣人。谁拿他也没有办法。前阵子他在江南抗住了蝗灾,收购了蝗虫,陛下害怕他的蝗虫卖不出去,竟然怂恿大儒张商英带头吃虫子。虽然老张宁死不从,但是从这事能看得出来,皇帝有多支持小高赚钱。”

“其实小高已经很不错了,人家凭本事做生意为啥不赚,其他那些官僚仍旧从社会大幅的吸血,却没有贡献。吃相远比小高难看的太多了,根本不是一回事。”

“你这么说,老子竟破天荒的觉得,猪肉平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可恨?”

“原本就是如此。”

越传高方平就越神,并没有人知道所谓的新材料是哪来的,都以为他会妖法天生就有。实际上就是那些造成汴京小雾霾的大烟囱三年如一日的烧钱烧出来的。

有传言猪肉平早想和藤元芳单挑了,新材料的研发成本,起码有许多都是被开封府罚款发去了。

要问那些钱去哪了,当然不是户部。都成为开封府公务员们的福利了,最大的份额当然进了藤元芳的口袋,估计事后他随便缴纳点岁币给蔡京就了事。

这还因为是高方平在主导项目的缘故,若是换个普通商人早就破产关门滚蛋了。

纵使如此,高方平仍旧一怒之下彻底放权,上书朝廷和皇帝成立“京县”直辖,他藤元芳有种,让他去罚朝廷的款,看张叔夜们不把他虐的死去活来。

汴京的震惊党恐怕比江州还多,一时之间,猪钢二号的热度第一,再一次把高方平推上了风尖浪口。

要问本年度十大关键热词,那绝对都和猪肉平有关。

“厉害了猪肉平,但是他为啥总这么草根猥琐,好好的材料,他要命名猪钢,哪怕叫个羊钢马钢牛钢也可以啊。”

“就是,他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刺激了?”

“要理解,我是挺他的,但要承认有时候他会凌乱。”

……

不止民间热议,今次的朝会,赵佶偶尔心情好,也来参加了。

张克公总算抓住了机会,正式开始弹劾道:“陛下,此番汴京乃至天下,闹得沸沸扬扬,高方平发明的材料虽然厉害,但太激进,浪费了太多资源,污染了我汴京环境和水土,并且他功利心实在太重了,高于普通材料十三倍的价格,便足以证明了他的不合时宜。”

张克公这一开头,顿时形成潮流,几乎众口一词开始扯犊子:“陛下威武,尽管传的神乎其神,可终归没人见识过。或许新材料是相对神奇些,却也不信它能上天去,除非能降低售价惠及我大宋朝廷。否则该是管管他高方平了,他占着有皇家制造牌子,整天胡搞瞎搞,粗暴的诈取百姓钱财,败坏陛下之名誉。”

赵佶便晕了,要不是对小高印象较好,那真要犯糊涂的。他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却知道又有人眼红,高方平又得罪人了。

好在张商英此番事件中从高方平处获利了,便出列道:“陛下有所不知。高家的钱那也是钱,是他们赚的。臣得说句公道话,和他们某些人相比,小高吃相总体已经不算难看了。”

“张商英你休要猖狂,朝廷上扔什么黑话,某些人你又是指的谁?”刑部尚书王祖道出列指着老张道。

“王公明见,下官没什么意思。我只是对陛下说出实情,高方平研发是要花钱的,所以从商人角度,他需要收回成本并盈利,这并无毛病。论及官员经商,也不是他开的先例,站在这里的诸公都有自家业务,我张商英也有,这不是秘密。”老张说道。

赵佶听得频频点头,是啊是啊,大家都是生意人,朕的匠作监也坑了你们不少钱了,嘿嘿。

又混乱了一下后,也没什么结果,又都安静了。

赵佶又道:“不过朕这心里也好奇,这个新材料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你们谁给朕说说。”

于是大家往后缩,他们一般只负责黑猪肉平,至于新材料有什么用处关他们鸟事,谁也不知道。

张商英非常奸诈,不说军事说农事,抱拳道:“回陛下,新材料之运用对民生之改良,乃是战略意义。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强度,能做到许多以往材料不能承担的事。最简单的例子是,若农具用上了这种材料,不但能减轻重量,节约国朝铁矿消耗,还能让老百姓提高效率,减少农具的磨损,增加粮食产出。”

赵佶一听便高兴了,看向张叔夜道:“果真如此吗?”

张叔夜思考片刻出列道:“回陛下,臣没有亲眼目测新材料特性,所掌握的目前仍是民间消息,于是不对此指手画脚。不过臣能肯定的在于空穴不来风,高方平虽然有非常多的毛病,不被大家喜欢。不过捣鼓诸如此类的东西,他厉害不含糊。目下大宋的革新,那些已经证明成功的、取得效果的,几乎都和他有关。”

蔡京出列道:“小高他的确有两下子,不过说起来此乃陛下之功劳和神武。在选人用人上,陛下是有独到之心得的。若非当初官家力排众议启用小高,给他制造牌子,也没有今天的各项革新。”

赵佶当即笑道,“就是,小高是可用的。朕并不是因老高卿家的关系而任人唯亲,朕乃是因为一早观察他骨骼惊奇,像个吉祥物,虽略疏于文采,但是人够机灵,这才破格启用的。”

蔡京当机立断的道:“经由此,臣提议,委任小高出知大名府。官家以为可否?”

赵佶不禁楞了楞。

至于其他人,真被这个消息打的措手不及,人人色变了。

不明白老蔡是不是老糊涂了,还是脑子坏了,为何一反常规的于这个关键时刻,提及让高方平知大名府。

梁中书离任后,围绕谁知大名府的事件,无数势力早就狗脑子打出来了。但是几位几位相爷之间因无法平衡利益,所以大名府一直空置着,没有说法。

至于皇帝?很抱歉,如今大宋这位皇帝没心没肺的,他并不知道他的大名府此时无人做主。赵佶他就有这么萌。

要说把猪肉平调离江州,蔡党肯定是没有意见的,那么拉仇恨的一个酷吏扎根在最黑暗地区,谁都受不了。可就算要知府,好歹把他弄去成都府和大理撕逼去啊,弄去大名府什么意思吗,还嫌蔡党死的不够快?

不过现在的朝局瞬息万变,尽管这么离经叛道的提议出现了,却暂时没几个不同的声音出来反对。

刑部的几个官员想动,但以往高方平的大对头王祖道画风便了,瞪了一眼,便把属下瞪的又缩了回去。

张叔夜方面的人也想说话,也被老张瞪了回去。

所以都是老狐狸,形势诡异下,几个最反高方平的大对头忽然沉默了,以至于其他的鲨鱼们虽然不知道内幕,但他们不傻,在高方平因新材料立大功,皇帝如此高兴的现在,于是谁都不说话了。

不了解内情的时候就不说话,这乃是这些家伙明哲保身的方式。

见都不说话,赵佶便念着短胡须道:“太师何故有此提议呢?”

蔡京道:“大名府乃我大宋北方第一战略重镇,长久空置,没官家信任的能臣进驻不妥。又因临近年底,老臣审核吏部行文,发现高方平之作为功绩极其突出。不但出乎意料的顶住了江南两次大灾,还一举把江南民生提升一定层次,做到夜不闭户,无人失业。这些都是事实上存在的。固然他也有他的一些激进和过失,但人无完人,根据陛下早前‘无需用完人要求他’的最高指导思想,加之他功劳和资历已足,此时北方形势敏感,水泊狠人聚集一万五千余众,最熟悉北方形势的时文彬和裴炎成也建议朝廷启用高方平前往督导北方战略。高方平他本身,亦是陛下最早任命之守望水泊之肱骨,于军事谋略上亦有过人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