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625章 谁是大英雄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625章 谁是大英雄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2:39 来源:笔趣阁

“说的更真的似的,空头诏书谁不会下,西夏可有什么实质的东西?”高方平道。

燕青尴尬的道:“还真有,何巴宝中带去了足够多的黄金,以充军资,表示诚意。”

“看起来宋江又发了一笔不小的财?”高方平道。

燕青一阵郁闷道:“相公明见,现在应该关心宋江哥哥对大宋的忠勇,而不是黄金。”

“额也是,好吧你继续说。何巴宝中提议后,发生了什么?”高方平道。

燕青道:“何巴宝中一连在山寨停留多日。而山寨之主要头领们,也始终在对此讨论,迟疑不定。军师吴用系的人主张先和西夏虚与委蛇,答应和西夏一起起兵,实际却静观其变,等宋夏国战之际,趁机在北方利用形势浑水摸鱼。而第三把交椅卢大官人则主张……卢俊义系的人主张铁心和西夏达成同盟,做为先锋军,推翻昏君的无道统治,以瓜分天下。”

高方平想了想点头道:“这听来很真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利益。这符合人性,接着说,你家宋江哥哥的主张呢?”

燕青道:“那个时期宋江哥哥并未表达任何意见,似乎在观察整个山寨的形势。直至最后一日在聚义厅,宋江哥哥忽然折剑盟誓,说聚义厅之地允许反官府,却不允许引入党项人破坏汉家基业,然后就忽然发动,宋哥哥的心腹头领们把何巴宝中乱刀砍死了。砍死后就无人关注尸体了,却也引得山寨内部形势微妙。宋哥哥吩咐我处理尸体,又有密令:秘密留下人头,送来京师给您。说您会有主张的。”

这样的处理在燕青看来很忠勇,不过在高方平看来却是有些暧昧。

燕小乙他被宋江忽悠了,持续商讨多日宋江始终不发言,不是说他真的在观察山寨形势做什么政治平衡。

以他呼保义平时积攒的人品,死党遍天下的形势,晁盖指定的继承人,他以做任何决定制霸的。根本不用考虑那么多日才杀何巴宝中。

那个胖子应该在权衡局势,分析宋夏之战双方的实力对比。作为宋江,站队时候当然要选腿粗的一方这没什么毛病。因为他不是岳飞而是个奸商。

兴许是权衡了之后,根据历史宋夏之战总体虽然大宋落在下风,但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以西夏的体量对宋作战,可以捞取些好处但达不到灭国。

此点宋江肯定是要慎重考虑的。兴许他还会慎重考虑到高方平骁勇善战的因素。在权衡了背弃汉家的名声分量后,这才有了所谓的“折剑盟誓”、把人头送来给高方平表忠心的事件。

“聪明人啊,宋江是聪明人。却也给我制造了些麻烦事。”高方平思考了许久叹息道。

燕青不服气的道:“此乃忠勇之事,足以表明了宋大哥忠心,何至召来您的讽刺?”

高方平道:“何至找来讽刺?原本可以强势利用何巴宝中的一个事,却被他果断的一刀宰了。燕青你摸着良心说,那个胖子他是个果断的人吗?是的他从来不是我。只因为要利用何巴宝中,会导致他山寨的政治格局发生变数,同时他害怕很难取得我绝对信任,而让事件变得复杂。于是他不想麻烦,不担负风险,懒政怠政,一刀砍了了事。至于察哥的亲戚在宋国被土匪杀害、此等严重问题,当然就是我高方平以及朝廷来操心了,也就不关他水泊梁山之事了对不?”

燕青一阵郁闷,不论做的再好,在他这里一切都是应该的,都要被他说,而不许别人找任何理由。可恶可恨啊!

高方平又道:“你不要不服气!难道本官说的是假的?何巴宝中入宋的官面理由必然是‘商业’,黄金被他宋江一口吃掉了,妈的却是所有的烂摊子一股脑的扔给我擦屁股。你们水泊梁山当然是‘贼寇’,西夏重要人物被你等杀了。朝廷若是不给说法,这难道不是起乱的理由?妈的两国相较还不斩来使呢,你别告诉我宋江他不知道这个典故?”

燕青想了想,也是有些泄气,便不说话了。

“不过反正我现在拿那个胖子没有办法。也好在,宋江这算是第一次在山寨扬刀立威,以民族大义为噱头,一举压住了水泊不良思维。这样一来即便真发生国战,宋江就更有理由节制山贼们不趁火打劫。”高方平又给予了表扬。

这是可能的,开了这个先列而梁山内部没有反弹,基本上梁山的政治格局也就定调了,即是说“家庭内部的算账”无需外族过问,就是梁山的政治正确。那么在这个理由下,将来国战开启,河北路主要兵力投入国战而空虚的时候,宋江就大概率可以用这个理由反装忠,压制水泊外出趁火打劫的声音。

“燕青同志辛苦了,给他两贯钱,让他休息到晚间,然后秘密离开。”高方平道,“告知你宋江哥哥,他的用意我明白,改革尚未成功,大家仍需继续努力。”

梁姐觉得大魔王小气了,于是私下给了五贯钱。

燕青觉得他们简直是打发要饭的,人家离开山寨的时候,宋江哥哥给了一锭黄金……

不关事的人退下了。

至于大魔王在内堂里,看着何巴同志的人头暗暗好笑。这是关键的东西,能解决目下的不少难题。

那为什么还要为此把燕青和宋江骂一顿呢?因为大魔王就这德行。

那么现在,就要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了。关于说服陶节夫相爷的事,要落在这个大脑袋上了。

说起来,察哥一家子正是老陶的大仇人。

事情起因是,大约十几年前一个月黑风高的时节,时值官拜陕西诸路都转运使、兼延州知州的陶节夫,这家伙干了什么事呢?那时乃是双方休兵期间,陶节夫不宣而战,派兵突入西夏境内攻占石堡,大肆抢劫,谋夺了不少粮食和金银。

你说抢劫也就算了,一般抢完就跑了。然而老陶没跑,就地修建碉堡攻事做钉子户。没错,前阵子种师道干的事其实是陶节夫开的先例,跟陶节夫学的。老陶他还一天到晚说种师道是个强盗。他无非是讨厌种师道抄袭他的战术专利而已。

那次引得西夏皇帝李乾顺大怒:“狗贼陶节夫夺吾土地粮食,杀害吾子民!”

然后急谴察哥带精骑突袭,打算夺回石堡维持脸面。但纵使是察哥在仓促之下也没有什么好战术。陶节夫是快狠准,抢劫前就做好了攻势准备,于是利用种家最擅于的碉堡战术,顶住了察哥的反扑。

与此同时遥控大将折可适兵围灵州,打了西夏军一个措手不及,让察哥进退维谷。

陶节夫这个陕西都转运使、在那一次战术的谋划中是相当成功的。不过不好的在于他儿子,陶志明的二哥,在战役中牺牲、正是被有西夏第一射雕手之称的神箭察哥给射杀。

其后陶节夫大怒。虽然是他挑起的幺蛾子,但他和高方平性格差不多,把一切账算在西夏人身上,开始在边境地区大肆调整政策,吸引、招降、诱骗西夏边民带着粮食和财富来宋国安家,种田的种田,要放牧的老陶仍旧也欢迎。

这就是士大夫和种师的不同之处了。那一时期,鉴于察哥建议西夏皇帝的政策是汉化,重文学,完善文字,遵守汉礼去胡礼。这些政策对西夏国民的影响是很大的。

于就被陶节夫利用,真的吸引了非常多的人来宋国安家了。简直是釜底抽薪。

察哥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主张重文学去胡化,遵守汉礼是正确的,因为他知道汉文化比他们先进,那才是长治久安之道,正是因为此,西夏经历了母族梁氏的专权内乱后,得以休养生息、快速恢复国力。

可惜也正是因为察哥坚持汉化、重用汉人先进生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就难免造成了西夏国民对大宋的无比向往。

这些东西,有得就有失,是个鸡和蛋的问题。

好在察哥也还是雄才大略的。他知道陶节夫不是一般的大宋蠢才,麾下猛将如云,于是察哥便组织一群“五美分党”,混迹在那些投宋的西夏人中一起进入宋国边境,天天妖言惑众,抹黑大宋朝廷,把大宋说的水深火热、无比黑暗。是的,就像当时的柴继辉的伎俩一样。

如此陶节夫再次大怒!直接对西夏难民强势维稳,以言获罪。但凡乱说话、又没有大宋户口本的,抓起来吊路灯。很是砍了一批宋国境内的西夏人。

又有西夏子民被杀,当然又引得西夏皇帝大怒!扬言要派五十万大军教陶节夫这孙子做人。

然而察哥建议不宜在和大宋硬派战法。察哥认为打政治战是王道,在陶节夫被大宋前三排带路党害死前,很难越过雷池。

于是西夏皇帝派使者带着大量钱财,进大宋汴京谋求议和,大量贿赂前三排。

然而陶节夫有恃无恐,他和岳飞这类人的差别在于,他除了会打战外,不迂腐,搞得定前三排。譬如他算是蔡京的人,和蔡京关系搞的非常好。话说老陶是有恩有仇必报的家伙,就是因为这样,后来他和蔡京有了很长一段蜜月期,算是报答老蔡当年的恩情。

于是那阵子西夏去汴京公关的时候,陶节夫有蔡京撑腰,便又干了蛋疼事,也就是和前阵子种师道干的事差不多,拒绝西夏与大宋朝廷的议和建议,又因为一个宋兵不小心被杀,陶节夫便大放厥词“现在仍旧是战争状态”。

面对陶节夫这个老顽固的流氓行为,这次察哥终于大怒,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建议皇帝哥哥,最终调集西夏四个主力军司压上,宋夏战火再次熊熊燃烧,双方死伤无数的进行拉锯。

这场世纪大撕逼一直持续到几年前,陶节夫打下了银州为止。韩世忠那时是个小泥腿子,也参与了打银州战役,那是韩世忠第一表露出了骨骼惊奇。

但韩世忠是个地痞出生,老陶这样的儒帅不太重视这样的人,于是种师道老贼看小韩骨骼惊奇,就去挖人、把韩世忠弄到麾下了。

因高方平的穿越,历史任性的改变了些。时值老种更是战力爆表的打过了长城,兵至西平府。于是强大的辽国也慌了,不想让大宋太牛逼,就开始给大宋前三排压力,于是又出幺蛾子,蔡京遥控陶节夫和刘延庆拖种师道的后腿,不许老陶打夏州,让陶节夫战术性退兵。

儿子死了,西北一代尸体也太多,赤地千里,兴许老陶也忽然间感觉累了。于是那时期恰好想回朝领功了。却又不敢把种家军给坑了,于是陶节夫虽然没打夏州,也没有退兵,采取遥望,引而不发的态势。

其实西夏人是真怕老陶的,就因为陶节夫遥望夏州而不发,直接牵制了西夏人两个主力军司,让察哥不敢妄动,这才仍由种师道在那边做钉子户的土壤。

这就是陶节夫相爷和西夏皇族之间的解不开的仇恨,也是宋夏间的军事大撕逼。

当时朝廷全部人说种师道是大流氓,却不说陶节夫。这当然因为陶节夫是士大夫不能说。于是前三排依照司马光那些棒槌的先例,说种家三代一个良民没有,那么老种就想不背锅也难了。而陶节夫就回朝拜了枢密使。

时至今日高方平也没弄明白,陶节夫怨念如此之深,把宋夏之战延续多年,到底是因“胡汉的仇恨而倾尽英雄泪”,还是因他儿子被察哥一箭干掉?兴许都有吧。

那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察哥一箭干掉陶节夫的儿子,就是西夏人的大英雄,被神话为“一箭退宋军”。

退个几吧毛,退宋军的是蔡相爷,蔡京才是西夏的大英雄。

也是那时,陶志明把小子送回汴京做纨绔子弟,就是目下在江州主持蒸汽机项目的那货。老陶不想陶志明死在前线了,否则第一个干掉老陶的肯定是陶夫人。

当时张叔夜是主张议和的一个“西夏大英雄”,但也不能全怪老张。时值老张主持户部工作,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把宋夏之战支撑到那个时候,皆因赵佶的皇爸爸和皇哥哥,两任皇帝都还不错,留下了不少财政盈余,而不是赤字。

但是被陶节夫老贼把宋夏之战延续到了高方平穿越,户部已经无米下锅,恰好又遇到老蔡的各种政策把江南搞的民不聊生。没办法这次才议和的。

高方平固执的认为蔡京是个奸货而不是带路党,他不放纵陶节夫打夏州,真有户部支撑不住的因素。户部一爆,那么他老蔡放纵朱勔刘正夫他们搞出来的大十钱政策的罪过、就会扩大化和白热化。所以蔡京接受议和是政治利益,到不算是带路党行为。

于是,朱勔刘正夫们亦是西夏大英雄。辽国人也是西夏大英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