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664章 如火如荼的战争形态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664章 如火如荼的战争形态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2:39 来源:笔趣阁

当然有现在这种效果,也少不了小高那传销似的几次当众演讲洗脑。

过程就不细表了,论蛊惑民心高方平是很强的。在给予他们归属感,让他们喜欢北1京的现在,高方平把国战宣扬的丧心病狂,扬言一但东部长城段失守,刘延庆所部必然挡不住,蛮子骑兵将会长驱直入,兵临北1京城下,破坏大家的家园。

老百姓们信了。他们不想失去家园。包括大户人家也怕了。他们这些有产阶级比百姓更怕西夏铁骑进北1京。

至于西夏铁骑会不会进北1京,高方平知道个蛋,那不是宣传需要吗。

就像后世的安利卖洗衣液前,他先找一些央视啊、各种主流渠道曝光的超市洗衣液含有“荧光剂”什么滴,又找些科学机构说的“荧光剂会致癌”什么滴证据,如此铺垫一下,最后销售员一做实验:哦,原来安利不含荧光剂。

套路就是这样的。讲毒不讲量当然是耍流氓。不过不重要,高方平现在需要耍流氓,用洗衣液模式忽悠北1京全面转入战时机制。

老套路,文人进攻,武装防御。

全北1京人士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没有残废的,十三岁以上的,全部参与服役做事。做事很苦,但有工资。

新的公务员队伍不参与干活,算是“防御”,主要工作就是监督干活,同时关心他们,维护住次序,保护他们留在家里的孩子、老人。

这一套一直以来都是高方平的核心,也非常有效。

至于北1京原有的八千厢军,一半被开除了。不算罪过,转民籍参与建设。剩下一半基本可用的人,转入徐宁的禁军麾下,填充编制。

人民进攻,差人防御。至于驻泊司武装部队,停止强集训,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制运动,整治学习乃是主要。

最开始高方平要依靠他们斗争,但老梁来和稀泥后斗争结束了,闹腾被调走,剩下的官僚集体被高方平闲置了。于是,轰轰烈烈的军官解职运动就开始了。

有人不服气,有人说高方平过河拆桥,有人选择落泪,也有人默默的接受。禁军军官什么心态都有,当然时至今日,唯独不敢有闹事的。没人怀疑酷吏高方平的手段,在目下的战时体制下,他们可不是何足道们,闹事那是会死的。

当然高方平也兑现了以前的承诺,用钱办事,买断了他们“多年为国服役”的贡献,钱不多,好歹算是高方平的一个态度,保全了他们“为国服役期满”的名声。

各种手段齐加,驻泊司十将以上军官含十将,二千多人“下岗”。

小到十将,都头,大到指挥使,统制,全部哭瞎了。

十将和都头纷纷退役,必须退,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他们都是旧时代喝兵血吃空饷过来的人,高方平没指望改造他们。愿意留在北1京的可以给予分配工作,给予土地安置。当然选择这样的,拿钱就少三分之二。却是也大部分人都选了。

至于指挥使,副指挥使,统制,副统制这些级别高军官,相对敏感,高方平不但咬牙给了钱,还把他们的关系转回殿帅府去交给高俅老爹处理。

现在起,高方平已经没有专属卫队,除了留下少数几人让菊京和梁姐带领外,虎头营系全部编入驻泊司,填充中下级军官。

此外北京少年军战斗部,满十六岁的,正式转禁军编制,他们就是大宋第一批学院派初级军官,最低职务是十将,有些是都头。

与此同时是同步推进的,郓城少年军学堂战斗部、江州少年军学堂战斗部,也在之前进行了战争动员,年满十六岁的,都已经进入北1京开始正式服役了。郓城少年军已经到达,正是当初那个参与指挥过郓城攻防战的小屁孩宋翔带队的。

不过鉴于宋翔年纪还是太小了,所以他此番不是战斗编制,以“战地医护少年队”的属性参战。

江州的少年军规模是最大的一批,不过现在还在路途之上,预计将于三日后报到。

高方平的这些举措动作过大,在以往,有些是需要朝廷批准背书的,不是殿前司高俅能解决的。但目下已经没人说高方平,在国战开启的现在,西夏的来势汹汹,简直等于给高方平的局部军事改革背书。

这是挑战,也是机会。

除此外,也早一段时间之前,在边境开战的第一时间,汴京猪场,以及江州工厂,都已经根据高方平的需要,进行过强势的战争动员,全线扩产备战已经开始。

特别汴京猪场,已经在小朵的率领下,停止了一切民用工具生产。全部力量民转军用,另外大量扩招工人进行培训,急速扩张军备生产线。

扩张是需要钱的。那就用钱砸死这些家伙。

不用依靠朝廷。钱庄董事长高方平的放款签字已经到达汴京,战时需要,钱庄对猪场低息贷款一千五百万贯资金,用于扩产。

对此听说张叔夜嘴巴笑歪了,这就是变革。此番竟然不需要户部出手,就已经完成了这么丧心病狂的军备扩充,于是户部作为最大股东当然是支持投资的。

其后高方平又有举措,鉴于目下股票交易所已经被权贵喜欢,高方平再次进行了融资配股,稀释原有的钱庄股权,让大家加大持股,另外也让没机会上车的人,有新的股票可以买。

于是,从股市交易所内,再次丧心病狂的募集股权资金三千多万贯,其中一千万,用于加大对江州的投资,另外的两千万贯资金整装待发,即将对北1京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四月中旬,西北战事全面告急!

东部长城段,集合了河东路以及永兴军路之二十八万兵力,仍旧顶不住西夏,东部长城几次失守又抢回来,反复进行拉锯。

河东名将呼延赞的后系子孙,现如今都是河东军系的将领。在他们主将折可适战死的现在,是永兴军路经略使刘延庆节制他们。但呼延家的将领们哭瞎了,纷纷上书枢密院,弹劾刘延庆把他们当做后娘养的,以强压政策,故意把河东军系当做炮灰使用,最艰苦的战都是河东军系再打。

出这种幺蛾子,真让陶节夫相爷想死的心都有了。刘延庆那孙子什么尿性陶节夫清楚的,妈的童贯的人就这德行。人家一向都是儿子只打自家的,关键时刻作为政治正确,只能用亲儿子去牺牲,才是凝聚人心的道理,但刘延庆竟敢反着来。

刘延庆也算蔡京的人,于是,蔡京说这其中有误会,具体情况没有调查研究,就不能听河东军系的人单方面瞎掰。

说这么说,其实老蔡他心理清楚,同样是军队,但是艰苦的东部长城攻防战持续到四月,宋军已经死伤四万余,而其中三万是河东军系的。这的确是刘延庆这孙子的猫腻了。

总之,此番陶节夫连蔡京的面子都不给,在朝上怒斥刘延庆那个王八羔子,老陶放话了,“再出现这种厚此薄彼的事,你给老子滚回来,不敢打,看老夫再次披甲上阵、去教你怎么打”。

其后在蔡京的和稀泥下,陶节夫那不利于团结的话也被“和谐”了。是真的,《汴京时报》的确引用了陶节夫的原话,但是纵使陶节夫相爷的话,也被维稳部门下令《汴京时报》给强势删除了@#?

其后,河东名将呼延赞的嫡系子孙呼延灼,从侍卫马军司带一只精骑前往支援永兴军路。

是的,就是《水浒》上被破了连环马而后活捉的那货——呼延灼。

目下他是没啥子连环马,当然他也算是京师系的名将之一,擅于骑兵作战。那么此番呼延灼带了多少骑兵去?八百人。

这就说明赵佶害怕了,舍不得把京师力量分出太多给西北。而在张叔夜和陶节夫的角度,呼延灼过去,骑兵是次要的,仍旧是一种政治平衡。呼延灼的唯一责任,就是以他呼延氏嫡孙的名誉作为旗帜,节制住河东系的将领们,让他们情绪不要太大,要团结。

与此同时,陶节夫在朝遥控种师道部,责令他们给予永兴军路支援。

然而听说种师道不鸟,拒不出兵东部长城,仍旧在集中兵力和软骨头卓洛和南军司撕逼。

看起来种师道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要和察哥打心里战。察哥如火如荼狂攻东部长城之际,种师道已经依托西部长城,把卓洛军司拖成疲兵,卓洛军司正在节节败退。而种家军已逐步形成兵围西夏重镇西平府的战术形态。

陶节夫不是不知道种师道“围魏救赵”的战法,但是仍旧给予怒斥,说种师道不顾大局,妄图复制围魏救赵战术。若是以前的西夏,昏庸无道的外戚梁氏集团掌权时期,倒是可以用此战术把西夏前三排吓死,从而破了察哥战法。

但如今如何还能再这么干呢,李乾顺已经肃清内部掌权了,察哥是他亲弟弟,陶节夫强势认为,这种“敌在前三排的战术”,现在已经很难凑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