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172章 邪邪一笑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172章 邪邪一笑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前阵子小牛皋韩世忠他们分头出动,收集街市上的消息,建立了一个黑名单。名单上是什么人呢,就是类似于来县衙恶人先告状的牛青那类人。这类人在朱勔王黼的手下是敛财的走狗,而在高方平的治下就是被刷威望的命运。

黑名单的许多人已经被富安勒索得一穷二白,也不知道他们下一步会干什么,或许真会被“逼上梁山吧”,谁知道呢。

也有许多以受害者的身份来县衙告状的,遗憾的在于他们全部人都中了高方平的奸计。

高方平上任永乐军判的第一个案子,就是保护牛青。当时豪强们都很高兴。高方平也被不理解的戳了好久的脊梁骨。不过是的,当时高方平警告“牛青们”,将来你们被抢的时候老子一样的方式去保护抢劫犯,除非你有证据证明是富安在勒索,否则以白纸黑字的借据判。

借据上当然是他们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抵押给富安了,至于富安用什么手段逼他们写下的借据,高方平不想去知道,也没必要知道。

用这事大做文章,上济州弹劾高方平的小豪强有很多。

接到诉状的济州推官付群伦只有苦笑,当初高方平对牛青的判例,是作为明正典刑的经典通过了济州审核的。济州一大群王黼时期的官员对此评价“此判例大好,高方平骨骼精奇堪比包拯”。这下好,济州认可了高方平的判例,现在如何推翻高方平如出一辙的判决?

如今的济州老爷、守旧保守派时文彬对高方平很无语,但无奈高方平捅出来的乱子始终有限,而吏部侍郎、伯父时彦也反复来信强调小高虽流氓,却是时家的恩人,要求在济州府写给吏部的“高方平执政履历”上必须全好评。否则发还重写。

于是这么混蛋的事,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在永乐军治下发生着,越来越多黑名单上的人被富安勒索得哭爹喊娘,却告状无门。妈的剧本终于拿错,以往苦哈哈才干的事,现在是一群地痞流氓流落在郓1城的街头,眼泪汪汪的哭诉:暗无天日,官官相护。

老百姓们事不关己,看看热闹就算了。他们未必喜欢高方平的行为,但是看到大疯狗咬小狗,图个乐呵,总不是坏事。

高方平当初放出的狂言兑现了一半了。

现在只走了第一步,就是严厉打击充当士绅狗腿的帮派地痞,给予士绅集团严厉警告:老子说到做到,为达到目的那真会刺刀见红。我不是刻板的法律崇拜派领袖包拯,而是怀有青云之志的奸臣酷吏,为了理想中的政治报复,可以选择性使用非常规手段。

但是打击行为到此为止,暂时没有对士绅阶层动手。富安转而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维持街市次序。

如此一来,有一些胆子小的豪强,已经认可了高方平是个说到做到的酷吏,打起了退堂鼓。看似王勤飞组建的那个脆弱的士绅同盟会,第一次有了松动的迹象,出现了内部分歧……

雪越来越大,高方平忽悠大家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于是永乐军开出城,进行为期九天的第一次冰天雪地的意志训练,练习刀法——砍树,劈柴。

苦的他们哭爹喊娘的,不过但凡有意见的就被关胜扒光吊起来打,因为砍树劈柴,还真是训练战场实用派战法的基本功。

话说大宋要是有环保部的话,郓1城县绝对被开巨额罚单,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环保压力,没有环保局。

基本功训练后,就是冰天雪地中的“负重急行军”训练,每个大头兵从很远的地方,背着几十公斤的柴火朝郓城急行军,更是苦得他们喊天喊地的。

参与了此役训练的小牛皋和韩世忠险些挺不住,燕青更是中途撂挑子做了“逃兵”,好在他不是军籍,乃是一个闲散人士,但回到郓城后小乙哥依旧被梁红英掉起来了。

为期九天的高强度意志训练结束,永乐军进城后,许多老弱病残笑开了眼,那些没有劳动力的人家门口,堆放着高高的柴火,用于过冬取暖,听说这算是县衙给的“郓1城居民过冬福利”。剩下勉强有点劳动力的家庭,也获得了柴火,不过是有偿的,却比市场价格便宜一些,也算是县衙给居民的过冬福利。

派发柴火的效率很高,这得益于宋江真的是能吏,他非常熟悉郓1城的方方面面,那些人需要那些人不需要,他不看户籍名册也能说个七七八八……

永乐军的大力士们扛回了一百吨的柴火,在宋江的指挥下,郓1城一千多典型的困难户,每户分发了两百斤柴火,算数量有点少,却够他们熬过最冷的三九天。所以宋江目下就已经放出豪言:今年的郓1城不会有人冻死。

柴火依旧剩下很多,于是高方平发了第二道永乐军告示:县衙的佃户,可以三分之一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柴火。

否则还要大冷天派大量士兵看守柴火,要不就被偷走了,毛都收不到。

今个县衙门口排起长队,宋押司放假一天,高方平亲自坐堂卖柴火,排到的每个人进来缴纳钱财,高方平就签押一张标注了数量的条子,拿着去校场找大头兵,就可以领取柴火。

县衙的佃户来说,基本都是当初失去土地的苦人,劳动力是有的,但各家都有各家的事务要忙活,如今这些家伙算是“身在国企”,福利好点也说得过去。

“下一个。”高方平懒懒的挥手。

一个背着一岁多些妹妹的小男孩,流着鼻涕走上来道:“俺娘说家里没钱了,小孩子来县衙耍赖,也不至于被吊起来打……俺们可不可以赊账领取柴火?”

“呵呵。”如此引得关胜林冲等人笑了起来,没记错的话,这犊子是名人鲁王氏的儿子。

“可以的,来按个手印,以后每月来参与县衙为期八天的学习,老子就给你个小无赖批条子。”高方平摸着下巴道。

昏了。

听闻有这种条件后,后面排队的人群一瞬间跑空,不久之后,大人们不见了,全部派小孩子来蒙柴火。

甚至已经缴纳了钱购买的家庭,也派小屁孩来打算把钱要回去。

高方平懒得和他们计较,给了他们柴火,然后把这些孩子抓来按手印,签押似卖身契的“服学习役”文书。

这些稀里糊涂的小土包子们,最后就高高兴兴的带着柴火回家去了。

接下来在他们成年之前,需要给县衙服役了:不是干活,而是来学习。每月八天,不来就是犯法!谁让他们要贪财按手印。

他们的父母都挣扎在温饱边缘,思想意识都定型了,学习和接受能力实在有限。

所以想的再多也不如去实干,高方平策论中的《黄金一代》,就从这些小屁孩开始。二十年后和蛮子决战的精锐,是这从小就有理念的一群,而不是永乐军。

永乐军的真正意义是保护这群黄金一代。一但他们长大成人,永乐军和高方平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剩下的就看这些兔崽子的了……

得知自家孩子签了卖身契的家长们有些很担心,但大多数见识有限、神经大条的家长非常高兴。他们平时未必有多尊敬高方平,但这些兔崽子在家里许多时候都是添乱,又没去处,现在居然听说知军老爷要免费培养这些孩子,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他们不信自家的孩子可以学成人才去东华门唱名,但以小高相公奸诈的坑人赚钱能力,想来跟着多学学,自家孩子将来长大不至于吃了别人的亏、抱有此种市井理念的人真的很多,鲁王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背上的妹妹又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一看,又是哥哥偷吃妹妹的米粉,鲁王氏操起扁担把儿子敲倒,呵斥道:“从今往后去算计别人,不许算计你小妹,至于怎么算计别人,多跟着小高相公学习,这是你小子的造化。学得他一层本领,便终身也不会被人哄骗了,可不能像娘这么蠢,被人骗得倾家荡产还要吃官司,在公堂被判鞭刑十五。”

“听说知军相公把人吊起来之前,都要先扒-光,娘,您当时有没被扒-光啊?”小男孩好奇问道。

鲁王氏又是一扁担敲了过去:“废话少些,有柴火就快些生火,你妹妹都快冻死了!娘出去看看有没什么零工可以赚点饭食。”

……

汴京老家来助威的亲友团也到达了。

这在古代乃是规矩,家里出了“老爷”去外地做官,那么家里总得组织一群亲友团去帮忙的。于是高俅老爸派遣家里最能干、熟女风韵最足的“清姨”带着家丁,前来郓1城支援建设。

高俅老爹派她来是有原因的,目下高方平需要有能人去管理佃户。清姨这人非常有这方面的才能,在汴京家里,她把高家的几千佃户管理的井井有条,高府的粮食储备也被她运作的非常合理。而且因为这个美女始终和猪场总管小朵不对付,居于这些原因,高俅就派她带队来了。

清姨进入房间里的时候,觉得目下的小高老爷真可伶,身边连个暖床的人也没有,根本没有红红火火的任何迹象,就连脚边的炭火,也烧得不旺盛。

她心疼的走过来蹲下,拿火钩疏通了一下盆里的炭火,又给高方平揉揉膝盖活血,一边嘿嘿笑道:“衙内爷,妾身有个大消息,老爷把妾身的户籍文书,转在你的名下了,理论上,现在妾身是您的小妾哦?”

高方平一口茶水喷在她脸上。

看高俅老爹干的好事,但是也不好意思指责老爹,于是高方平装作目不斜视的看书。

清姨噗嗤的一笑道:“相公,您的书拿倒了。”

我#

高方平这才发现。

见他的模样,清姨很担心,眼睛红红的样子道:“老爷不要我了,衙内您千万不能赶走我,我为高家做活很多年了,娘家也没人了,虽然攒了些钱,但是这样的世道,妾身孤身一人是无法存活的,您让我留在高家生活吧。”

“想多了,乃想的太多啦。老爷是个没心没肺的混混,这是公认的,然而我小高是最讲情面的人,清姨你就安心的留在身边做事。”

作为将来的大枭雄该有的气势,高方平勉力维持着,表现出了传说中的“邪邪一笑”,否则会很没面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