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774章 咬咬咬!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774章 咬咬咬!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2:39 来源:笔趣阁

老蔡无法抹杀高方平脚印的原因还在于,有高俅老爹和张叔夜的存在,便始终能让皇帝知道高方平对大宋的贡献。这才是不能一手遮天后、蔡京的政治控制力大幅退化的特征。

要在以往,诸如王祖道的问题哪怕是祸,蔡京也能把它忽悠成一个功劳。但随着高方平的崛起,张叔夜参与执牛耳后,这种事正式成为过去。双方始终在势均力敌的进行整治拉锯。

而蔡党吃亏的在于、正如白池草原上的萧合达部那般没有能力,他们不是依靠能力崛起的,所以以政绩作为功劳的现在,猪肉党战力越来越强,被发掘并正在崛起的人越来越多,核心班底已经有了李纲时静杰、张绵成裴炎成、宗泽这些鲨鱼。那个当年也像宰相苗子的赵鼎,也被半心脑状态了。

一边汇报,一边想着这些,老蔡又一次的感觉力不从心。觉得自己兴许真的老了,兴许现在真的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老人总想孩子一样任性,一但真有了灰心的冷意,那么老蔡现在的目的就不在是抓权了。不说他真的会退,老蔡现在只是忽然转变了思路,有了保名声、适度示好高方平的想法。

老蔡觉得,显然老夫已经不在具备制霸朝堂的能力了,也就是说将来的历史不在是我来写。那么作为一个文人,蔡京的第二目的就是“名留青史”、至少也要功成身退。

名留青史和功成身退的先决条件一定是:先把曾经屁股里的屎擦干净或甩出去。以免真被高方平“兵临城下”时候打个措手不及。

想着,蔡京朝着中列的长子蔡攸看去,见蔡攸脸颊微微抽搐,像是对蔡家越来越不满的样子,毕竟他儿子现在还关在开封府,而老蔡始终不管这事。

紧跟着,蔡京又回想起了今天王祖道那几次“不怀好意”的神色,以及他王祖道儿子险些被蔡家子孙打死的事。

心念电转间,老蔡犹如当初贸然提出挺高方平知大名府一样,不汇报政务了,忽然抱拳道:“陛下,原本今日喜庆不宜提及坏事。然而身为宰相,目下我大宋有很多隐患存在,不亲自指出,老臣这心里便过不去。”

赵佶都吓了一跳,连忙道:“太师年纪大了,勿要动气,可别出现陶节夫事件。你可慢慢说来叫朕知晓。”

“老臣蔡京以太师宰相身份,当面弹劾奸臣王祖道存在重大过失、以及卖国行为,是可忍孰不可忍!”蔡京语出惊人。

这犹如一个重磅炸弹,直接把满朝文武炸惊了个目瞪口呆,想不到一团喜气的报功大会,竟是被老蔡倚老卖老的来了个神转折?

王祖道颤抖着手,指着他道:“你……“

蔡京抓住节奏强势打断:“王祖道之第一罪状是当年忽悠老臣,忽悠官家,他于广西任上,留下了导致民族矛盾的严重后遗症。老臣始终认为有错误并不可怕,所谓人无完人,过而改之就是。但王祖道有错不认,相反蒙蔽了朝廷,把广西问题掩盖的一片祥和,却导致了总矛盾于我国难期间爆发,致使后院失火,给广南安抚使宗泽带来了严重麻烦,险些造成我国朝的重大财政问题,此乃罪不可赦之过。且罪证聚在,关于他的猫腻宗泽已有详尽调查文书呈交,然后,还有他当年蒙蔽朝廷、对老臣的奏本作为旁证,这些都得以保留,不容他抵赖。”

如此严重的弹劾当朝刑部尚书,这很不可思议。

可惜王祖道在赵佶这里又没啥子存在感,于是赵佶铁青着脸问张叔夜道:“果有此事?”

张叔夜对此很无奈,当然有这事,只是当时鉴于形势、为了政治上的稳定,不能去主动弹劾王祖道,宗泽的情绪都是高方平和张叔夜一起压下来的,因为那个时候弹劾王祖道就是弹劾老蔡,蔡卞他们浑水摸鱼的话政治就要乱。

所以这个问题还真的只能蔡京自己来说,他说了就是高方平式的主动认错,如果他真握有那些所谓证据的话,王祖道在这事上就甩脱了,只是说蔡京舍去了一个臂膀而已。

“张卿你告诉朕,可有此事?”见老张不答话,赵佶第二次追问。

张叔夜想死的心都有了,是真有,也的的确确险些造成国难时刻的后院起火。但老张不想趁火打劫,因为老蔡整王祖道绝对不是因为过失,这是一场临时决定的****而已。

然而张叔夜又不能去颠倒黑白,无奈之下叹息一声道:“就老臣之了解,确有这情况,但蔡太师说的那些证据老臣并无掌握,于是不方便捕风捉影的提及。”

张克公也早忍不住了,他是言官不需要证据,有消息他就敢弹劾,当初国难时期有这种消息的时候他是苦于见不到赵佶,又被哥哥张叔夜压制而无法说话,现在既然宰相都带头提及,那么就是政治正确了。

于是张克公出列道:“臣参与一起弹劾,就老臣听到的消息而言确实有这事,王祖道在其中绝对难辞其咎。然而,臣要补充一些料,一起弹劾蔡太师,王祖道就是他启用的人,对他汇报,广西事件过去这么久,却始终没人说,王祖道一直步步高升,太师才“发现”那是绝对有猫腻的。”

蔡京真想给他一扫腿。

张叔夜及时怒斥道:“没原则的话你最好想清楚再说,张口就来,你有什么凭据吗?”

张克公又开始怼张叔夜了,“太祖皇帝给言官的权利,我又不是刑部,我听到消息就可以说。”

管他们吵不吵的,蔡京挤压了些眼泪出来,做戏哭泣道:“老臣有罪啊,老臣用人失察,到今天这才发现王祖道的狼子野心,始终被他蒙蔽。老臣这个宰相做的真是愧对大宋,愧对陛下。”

这下好,又被老蔡采用“高方平式”的提前认错、避重就轻了。

赵佶还真相信老蔡的忠勇呢,说道:“太师言重了,现在发现并不晚。就像你一早说的人无完人,有错不怕,只要勇于承认且改正,就大不到哪去。”

蔡京又道:“老臣要弹劾王祖道第二大罪状是,身为刑部堂官,他收受柴家巨额贿赂,舞弊包容国贼柴继辉。”

众人一阵头晕,这也成了王祖道罪状?

“可有此事?”赵佶又问张叔夜。

张叔夜极其无语,思考了顷刻,严谨道:“理论上柴家有免死牌,可套用在柴继辉身上。但皆因当时高唐事件造成数百人之死亡,是高方平和裴炎成亲自办理的案子,柴继辉之罪名遇赦不赦。后来的确有过柴进入京接触王祖道的事,但是是否是对王祖道重大贿赂、此点有待商榷,老臣并不知晓。不过时隔多年仍旧没处罚柴继辉,此点确是王祖道失误。毕竟王祖道不办只有一个理由:高方平办错了案子。那么他和高方平之间,必须有一人错了。”

这一听还了得,对于昏君赵佶,要必须在高方平和王祖道这傻子间辨个忠奸的话,那肯定是王祖道坏人啊。

现在要拿王祖道祭旗,蔡攸真是高兴坏了。且当时的高唐事件中,博州知州蔡攸的利益和高方平是一致的,妈的高方平代理高唐期间办的案子,通过了蔡攸的审核,若现在高方平错了,那我蔡攸也跑不掉啊?

于是蔡攸强势出列道:“陛下,臣以人格和蔡家名誉担保,当年的高唐案件中,高方平虽然年轻经验不足,不过在北1京系官员裴炎成辅助下,在我博州的监督把关下,案情清晰,逻辑无误,乃是铁案,不容翻案!再有王祖道家风不正,纵容纨绔子弟掀起民怨,敛财无度,号称首富,每日醉生梦死,在京城造成了数不清的怨魂,请陛下明察。”

这样一来,赵佶的脸色更难看了。王祖道在赵佶的印象里,当即变为了一个大坏人!

到此王祖道知道大势去了,他这才明白往日看着风光,其实自己什么也不是,只是蔡京的附属品。套用高方平的理论,这种人最没存在感,没有核心竞争力,可有可无又不是一极的领袖人物,所以一但风向有变,这类人的抗风险能力是几乎没有的。

于是王祖道不在挣扎,主动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臣有罪,臣认罪,臣一时糊涂以至蒙了心,至今方才醒悟。臣的确腐化堕落贪污、安于享乐了,但臣没有叛国,对朝廷和陛下的忠心,不曾有一刻过改变!”

“你……”赵佶怒道:“到现在你还要蒙蔽朕,柴继辉勾结外敌,致使我数百高唐子民牺牲,如此丧心病狂的重大过失,高方平既有断案,你又未有理由驳回。却收受贿赂纵容国贼,这不是叛国是什么?”

张叔夜不想皇帝一冲动就坏了规矩,及时进言道:“陛下,王祖道的确是个棒槌,要说他毫无政务才华、贪污享受、欢淫无度,无家教纵容纨绔子弟,这些是有的,但具体就柴继辉事件判断,老臣认为他还谈不上卖国。”

张叔夜这么说,赵佶也就稍微冷静了下来。既然不是卖国,那是不能杀士大夫的。且赵佶也真的不爱杀人,不算卖国罪名也好,省得被张克公逼着杀人。妈的张克公老家伙才是最唯恐天下不乱的一个。

蔡京也闭口了。既然动手了,老蔡他当然想一次把人整死,只是在张叔夜立场之上,打算留下一个我蔡京往后的绊脚石作为标本,成为阴影面积。而蔡京现在敌人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少了,不想在和老张对抗。

王祖道的服软认错,张叔夜的介入,也算是把蔡京弹劾的第三条罪状封住了,否则要整人的话,罪状少于十八条,蔡京都不好意思提及呢。

赵佶也的确吃“服软认罪这一套”,于是赵佶道:“既然朕亲耳听了你认罪,也都不想派人复核证据了。这算是一个你的态度。朕还听说你家儿子目下重伤躺在太医院,这也算是作孽之下天意对你的处罚。朕是天子,既然天已经处罚了你,在朕这里本着仁慈为本,本着祖训,朕不再对你做额外处罚建议,割除刑部官职你可心服?”

“臣心服口服,官家圣明。”王祖道哭瞎了。

赵佶起身离开的时候一甩手袖道:“其余对他之处罚,中书门下看着办,把他赶出京,现在民怨如此巨大,朕不想在京见到这个人。”

张克公觉得这也敢叫处罚?于是不服气的打算追着去,却是被张叔夜揪着衣领拖了回来。

总归形势到此,王祖道一家没被整死,仍旧还有一口气。既然张叔夜临时介入算是半保,那么赵佶就没以叛国罪处罚他王祖道。至于生活腐化贪污受贿这些问题的话,在大宋又不算罪,毕竟人人屁股里都有屎,所以都不想去提及这些。

于是赵佶不会以这个罪名处理这个级别官员的。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王祖道唯一的错误是广西,但广西因为宗泽的坐镇最终没造成重大后果,且在王祖道主动认错服软后,以大宋的尿性,会把广西问题归于一次“施政错误”,而不是王祖道故意搞坏国家。

现在这样的基调,就成为默契了。蔡京也是这个基调的受益者,不想再去破坏。因为若要扯的话,蔡京那些类似叛国行为的施政大错更多,将来被拉清单可不好。

高方平叹息一声,没能把他整死是个遗憾,但是大宋就这德行。估计他的最终出路是:贬官至县一级,去穷山恶水待着。最大的可能,会被老蔡一起赶去成都给我高方平添堵。这些人坏啊。

然而也只有高方平能降得住他老王,否则把这种人外放,真是哭瞎了一县百姓。

也好,高方平打算强势利用一下王家的财富,去建设成都府。

于是高方平当仁不让的道:“关于王祖道下一步的去留问题,我想对中书门下做出一个建议。”

无数人黑着脸,这下来做好人,王家父子两个无非就是过度敛财,在汴京抢了你的份额,这下被你两个一起整死了,还建议呢。

可惜高方平现在“入常”了,门下侍郎蔡京还真要耐心的听取他的建议,“小高说说看,话当然是可以说的,对中书门下的建议是可以的,只要合理会有采纳。”

“让王祖道跟我去成都府吧,在边地重新为国效率。”高方平道。

蔡京正是这个意思,和张叔夜对视了一眼,见老张微微点头,于是取得了默契。

于是蔡京离开前,指着跪在地上的王祖道怒斥道:“你太让老夫失望了,辜负老夫多年来的培养心血,烂泥扶不上墙。官家不想见你,那你就去边区冷静冷静,等脑壳清爽了,再回来,不清爽的话,那就死在在边地吧,你明白老夫的意思吗?”

王祖道明白他是指“不许再在广西问题上翻案”,否则真会死硬了再无复活可能,于是哭着脸道:“学生明白,学生愧对恩相栽培。”

“哼。”蔡京一甩手袖离开了。

藤元芳心里的靴子算是落地了,王祖道的死活他关心个蛋啊,他只知道这样一来,开封府最复杂的案件可以收场了,那当然是以蔡杰“自卫”,王学斌“作死”来定论。

与此同时,老蔡的猥琐无情也让元芳嘘嘘,难怪反他的人越来越多,他弟弟蔡卞都在反,他老了,混不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