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911章 果然总有刁民想害朕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911章 果然总有刁民想害朕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2:39 来源:笔趣阁

热气球的神奇赵佶也是知道的,因高方平的尿性,研发出来的第一时间,当然是以匠作监名誉,贡献了三个气球给皇家尝鲜。

听说现在林灵素那个妖道,做梦都想把热气球给毁了,因为任他把道法说的天花乱坠也没什么卵用,真正让赵佶飞起来的、是高方平用理科学范制造的热气球,而不是林灵素的修真学。

为了玩热气球,赵佶去神霄殿听经的频次当然也就少了些。

官面上的理由,熊猫号的总设计师是刘青菁。

那个婆娘,她真有些这方面的学识和天赋,也是皇城最爱玩孔明灯的一个少1妇了。所以研发的全程她都参与了。当然,参与了她也不是主要人物,大多数思路还是高方平提供的。不过名誉上的总设计师,让给了刘青菁。

因为她是皇家学院的院长,高方平需要她的名头和职务,去强势推广理科学范。于是呢,这些当然也就是利用熊猫号热气球的一次炒作,算是《理科学范》这个学派的初露锋芒、所交给大宋的答卷。

目下大宋的皇家拢共拥有三个热气球。赵佶专属的一个,不过赵佶的乃是个很难看的“龙头”,说是说是龙,其实看着像个大灰狼似的。

刘青菁的是熊猫号,并且她规定只有她能用熊猫。赵金奴她娘的气球乃是“喜羊羊号”,赵大傻很喜欢喜羊羊的造型,然而荣德小萝莉则喜欢她老爹的那头大灰狼形象,觉得那才威猛。

所以鉴于目下的势头,赵佶也很关心关于熊猫号的事,便追问道:“小高卿家,朕听闻了你临时决定把热气球献给辽国皇帝,朕担心着这么独特的东西被辽国掌握不太好。关于这些你可有交代?”

高方平道:“陛下勿忧,辽国根本没有成熟的民科体系,更没有工艺工业的底子,十年内他们没有仿造热气球的能力,就算经过一段岁月积累,仿制出来了,也没有市场,因为他们自己人也不敢乘坐他们制造的东西飞行。这套工艺、品控等等复杂体系,在我宋人如此聪明的条件下,陛下的英明领导之下,尚且花费了六年的时间摸索积累,所以辽国在本就大幅落后于我大宋的情况下,能十年做到都已经是神迹。所以臣预测他们会在十五年后才能制造热气球,然而那个时候,我大宋在皇家学院的带领下,比热气球牛十倍的东西都已经出来了,所以无需担心,大宋永远是领路人。”

“果真如此?朕的皇家学院有如此厉害?”赵佶笑道。

汗,既然叫皇家学院,那当然也是他的了。

高方平道:“可以的,任何一项工业工艺的进化,要想成长,除了有技术外,还要有市场,也就是说制造这东西的工厂必须盈利,才有动力,才能壮大,进而加大研发投资,永远掌握住先进的核心技术。所以臣认为热气球不能藏私,必须要拿出来卖,这项事业才能持久。于是臣在辽国期间,和辽国首相萧的里底达成一些贸易协议,其中就涵盖了热气球的订单。”

赵佶也不懂那么多东西,总之听小高说东西造出来,需要拿去赚钱,这当然没毛病,于是他不在担心什么技术外泄了,笑道:“那么此番收了多少订单,能赚多少钱?”

“五百四十万贯订单,这些就是我大宋的产值,钱已经收回来了,就等着制造交付。”高方平道。

我了个去!

满朝开始喷茶水。

是的既然不是大朝见,现在的中堂也给大家设立了坐席,准备了茶水的。其实这方面赵佶真是比较欢乐的,历史上的这个小冰河时期气候异常,冬季经常导致了青石地面结冰,这个时代的车马不能正常行走,于是赵佶便下旨因为所有朝官坐轿上殿。

“五百多万贯啊,厉害了。”

赵佶被虎的一愣一愣的,这么大的订单,那到底得卖多贵啊?仅仅猪肉平去了一趟辽国,借上贡的名誉显摆科技肌肉,基本上等于概念产品的发布宣传会,却是就为大宋撸进了这么大的一笔订单来?

那真是满朝皆惊悚啊。

赵佶震惊了许久,喃喃道:“这么多,那么在这批订单中,能赚多少利润呢?”

“额……”

鉴于后续要开始赚宋国权贵的钱,高方平也不好意思泄底,尴尬的道:“陛下,这乃是皇家机密,这里不是皇家内务会,不宜公开这些事。”

赵佶这才反应了过来,便没有追问了。

热气球用的噱头是理科学范,研发单位则是高方平旗下的猪场。但高方平自己不打算制造这东西,研发了这个技术后,就把全套技术打包卖给了匠作监,然后由匠作监制造生产了赚钱。

当时购买这套技术的时候,张商英觉得实在太坑了,卖的贼贵,丧心病狂。不过现在张商英念头通达了,这一趟就撸了这么多订单回来,那么当初被高方平坑的也就是值得了。这还仅仅是今年,然后还没有正式对汴京权贵销售的情况下。

现在的整个朝廷,节奏被带往了“形势一派大好”上面,全都在对出使团队歌功颂德,于是郑居中急了,觉得必须把节奏带回来。

于是这边大家高兴着,郑居中忽然出列冷言道:“陛下,祖宗规矩,军事之运筹帷幄权在庙堂、在我枢密事。然而此番朝廷气氛不对,竟是高方平相公的诸多出格举动无人提及。关于高方平违反祖宗法度,临时串谋北方宣抚司权利的事不但无人过问,也无人主动出来解释。经由他越权一事,还一起出现了几庄大事,一是相州之平海军、身为我大宋禁军,在枢密院无消息无认可之际,遭遇全体逮捕而没有说法。其次,郓州独龙岗遭遇贼军突袭,高方平到底如何得知的消息?如何会身为外交使臣的当口,忽然越权组织军伍平乱?此处也是疑点重重。最严重的是,于独龙岗事件的同时,他越权授权了在沧州的军事行动,而我枢密院这个主管部门却毫无消息,致使沧州地界人心惶惶,整个柴家庄被血洗,这些都不能不问。”

这一说,让赵佶当即色变了,显得非常不高兴。

所谓的蠢蛋就是这样炼成的。郑居中以为是高方平在维稳,故意隐瞒着这些事。其实这种事怎么可能瞒得住,张叔夜早已经打过预防针、非正式通报给了皇帝。

于是高方平故意不提,赵佶也故意不提,当然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赵佶信任高方平,且作为大宋的皇帝、对柴家事上非常敏感,那么以赵佶尿性当然是逃避,永远没人提最好。

一但有人提及了,也等于一次变相的逼宫,肯定会让赵佶非常的恼火。

总有刁民想害朕。

总有刁官想把朕陷于不义!

赵佶由此就铁青着脸,进入了无限联想中。

然而无奈郑居中这家伙是赵佶的大舅子。赵佶总体是讲义气的人,又不方便当场骂出来。于是不发泄出来、心病就更加深了。

现在场面就真的尴尬了,原本很逗比又欢乐的朝堂,瞬间静止了,该低头的低着头,该震惊的在震惊的看着郑居中,大家都觉得郑居中废了,作为高层之一,他这个枢密都承旨做到了这个地步,也是没谁了,他竟是什么都不知道?

看到现场这气氛,郑居中也面色大变,知道中计了!

实在是自上次他在神龟事件中表现的尿性,赵佶已经不怎么信任他了。看在舅子面上升了职,进了枢密院,然而撤去资政殿学士后,在赵佶不信任他的情况下,郑居中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所以当然也就在核心消息上存在闭塞,以至于让他此番踩错了雷,成为了“这壶不开专门递给皇帝这壶”的人。

高方平什么也不说,等着他郑居中继续表演。

实在是赵佶的尿性被高方平吃的太透了,有人说高方平的坏话,赵佶是肯定不高兴的。反过来,如果高方平去说郑居中的坏话,就算郑居中已经不是宠臣,一样会让赵佶尴尬的。

所以有些事只能设局,让赵佶自己去慢慢讨厌某人。

能量积累到一定的时候,那就正式到了整死国舅爷的时候。否则呢,郑居中是相当难办的一个人。他所涉及的问题是叛国罪,大宋再护士大夫也不会在叛国罪上手软。

然而这个过程涉及了比较敏感的裙带政治。首先高方平手里的部分证据的获得过程太诡异,整个案情就存在瑕疵。加之高方平的先斩后奏办案方式也是敏感的。作为神经大条的赵佶,他可以不在意小高任性,但若经由此带来一场严厉的叛国罪名审判皇帝亲戚,难免赵佶不会想多、进而去思考高方平办的那些案子的瑕疵。

这就是小高暂时不方便弹劾郑居中叛国的原因。不弹劾的话,在梁山沧州等等地方的作为就只被赵佶看做任性,赵佶已经习惯了高方平是个这样的酷吏。但若紧跟着因这些,出现了国舅爷叛国的案子,兴许赵佶的思维就会从“高方平任性”上面,转入阴谋和****的方向去。

到了这一步就算赵佶找不到高方平的纰漏,也就输了,那往后做许多事就缚手缚脚,至少会进入“重点关注”黑名单。

于是呢,引而不发,就是高方平这次和郑居中过招的总体策略。

是的,这次在沧州闯的祸,高方平打算用刷脸的方式顶过去。绝不扯犊子不找理由。只打算来一句“总有刁民想害本官”,我是纨绔我任性,我以前就和柴家怼起来了,现在收到消息他们聚集无数通缉犯死士,那就是罪过,于是就出兵弄死他们。

事实上没有内幕消息的张叔夜也这么认为,也只能引导着皇帝朝这个思路去想。这就是皇帝可以没心没肺不关注不提及的原因,若扯出了前三排叛国的犊子来,赵佶这些日子肯定睡不着,那么皇帝犯浑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一边在心中Yy着,高方平照样没心没肺的这么站着,不辩解什么。

郑居中则是脸色发青,头皮发麻,情急之下只能硬上了,抱拳又道:“陛下,臣虽虽然弹劾了权贵小高相公,但臣的出发点并没错,这些事的确是枢密院负责的,高方平怎能如此胆大的不顾国策,就对受大宋保护的柴家进行血洗?”

赵佶更下不来台了,实在是想怒斥了,无奈郑居中又没说错,高方平的确乱来了。

蔡京观察了一下形势便出来唱红脸,呵斥道:“高方平,郑居中显然没说错,我朝并没先列能让你这么接任宣抚使,既然不是宣抚使,那么朝廷有体制,调遣天子军阵、战区军队越境之事宜,纵使三衙都不能干涉,权限在枢密院,对此你有什么说法吗?”

赵佶真是对小高宠信有加了,摆手道:“太师言过了些,谁也无法想到陶节夫身体情况恶化的那么快,有道是军阵聚起后,非天子令不能散,既然不散,军阵当然不能无帅臣督阵,于是权益之际,小高他出使归来路过,陶节夫临时把军阵交给有过国战经验的小高,与此同时火速奏报朝廷和朕,这原则来说、也没有大毛病。”

蔡京就是出来和稀泥的,这样一来当然就满意了,抱拳鞠躬道:“陛下圣明,说的有道理。”

张叔夜道:“好吧,有人走了,那便算路了。这节略过不说,小高你说说看,权且认可你这个临时宣抚使的权限,然而你决策出兵沧州是为了什么?”

高方平故意一个大昏官的造型道:“启禀陛下,臣被迫害妄想的瞅着,我大宋好不容易走出了黑暗,可总有些人身在福中不思进取,总有些刁民想害您,于是左右我也闲着没事,手痒了就打算去把柴进捉来审问下。结果出现他们抗拒盘查,武装反抗皇家禁军的事,于是就自动升级为了军事平乱行动。”

赵佶也吓了一跳,柴进作为前朝系的人本就应该低调,权且不说高方平的作为对不对,但是皇家禁军在非常时期,依据宣抚司的命令盘查那当然是合理合法的,配合盘查是义务,结果却出现了柴进武装反抗的事?

这么一想,赵佶喃喃念叨:“果然啊……总有刁民想害朕。”

听猪肉平教唆着软耳朵皇帝说出这句“总有刁民想害朕”来后,许多人当即就醉了。他猪肉平自己神经兮兮的也就罢了,这下好,皇帝真被他给带坏了。

高方平又尴尬的道:“臣的办案手法的确是……粗暴了些,臣总觉得我在辽国遇刺的事不简单,于是就神经兮兮了。事后臣也发现这有点不好,可我想不通的在于,他柴家若是清白的,干嘛害怕盘查,配合盘查是他柴家义务。听闻柴家被血洗的第一时间,臣也意识到了问题严重,于是急忙赶到沧州处理。一查,乖乖,柴进庄子上,竟是聚集了数百犯有死罪的在册通缉犯。”

“什么!”

赵佶、以及所有官员听到这句之后,震惊了。

那么接下来自是不用在说下去,已经没人想在已成事实的现在提及柴进的免死牌了,一个庄子,聚集了几百个大宋官府通缉的死士的话,那怎么解释都不清白,都是十恶大罪了。

张叔夜大皱眉头,知道这小子办柴进的理由绝不仅仅是这些,但现在也不方便多问,因为仅仅这一点,已经可以抄了柴家庄。仅仅这一点,不论他柴进是什么人,什么性格,肯定可以定为反1社1会、反大宋的。

一个两个可以推脱不知情,但把几百个大宋官府判定有罪的狠人聚集起来就是反大宋。是十恶之首。

换一般人可以不算谋反,但恰好正因柴家有免死牌,是前朝皇家,在这个问题上才是大罪。因为很容易就联想到:他不认可陈桥让位的结果,他仍旧觉得坐江山的应该是姓柴的。

“散了吧,小高这家伙有毛病,却不是什么大毛病。做事手段过激,却是个典型的福将,总能歪打正着,大宋有现今的局面他的功劳不可磨灭。你们看他也有认错思维了,诸位卿家就不要盯着不放了。”赵佶摆手道。

大家看着么,这小子一副流氓昏官的模样,根本不觉得他错了。也不知道皇帝怎么脑补出“他知错”这概念的?

张叔夜不想扯小高的台,却也真是对他的被迫害妄想醉了,急忙道:“陛下且留步,小高的确不算什么大问题,但如今他官不小了,大家都看着他,有些东西是要以身作则的。不能过度放纵,还需责罚,以正我官风,另外他在什么地方都能闯祸,宜尽快把他弄去成都上任。”

赵佶一阵郁闷,只得停下脚步道:“那便依相公之言,处罚小高……此番不奖励他出使的功劳,小高你别不服气,张相公几次对朕说了,你食君之禄为朝廷效力,干的好是应该的,干不好是失职。至于上任成都府……”赵佶犹豫了一下才道:“出使才归来,这些年你总在为朕东奔西走,那便休息两月再去赴任吧。”

说完赵佶就溜走了,散了此番的朝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