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230章 《东南策》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230章 《东南策》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种师道真的疯了。

早前他那批老兵离京后散,开去东南混迹。当过兵有经验的狠人,在这种乱世中乃是抢手货,所以听说那百多人混入了东南各种势力中。

传言最近开始有消息传入京师种师道的手里,消息是什么别人则不知道。小种相公把这些当做军事情报来收集,别人无法染指。

不过给了郑和五十贯钱之后,郑和爆料说,种老爷子更具得来的情报,开始编写《东南策》。

所谓《东南策》,就是种师道从军事角度,汇总情报分析之后,把东南的各种隐患,把各种地形、各种势力等等综合汇编,想要呈交给皇帝和中枢,敲响他们的警钟,顺便有毛遂自荐的意思,想被启用,为皇帝镇守东南。

但现在如何能动东南,那已然变成一个大坑,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些事不是说不办,而是时机没有成熟。

种师道是个狠人,心有国朝这点不假。但他是个军人不懂政治。而显然,东南是政治问题,绝不是军事问题那么简单。

“小高相公,我家老爷的《东南策》已经上报了,是否真有您说的那么严重,他会为此被人害死?”屠夫郑和担心的抱拳道。

“他不是我,《东南策》实乃国之重器,但若这个时候提交,蔡京便不会在容忍他了,他是真会落到狄青将军的田地。”高方平说着起身,“我这就去政事堂见张叔夜。”

……

一般人是去不了中枢的,但占着皇帝的宠信,加上恶名在外,还是被小高混进去了,人家当做看不见,懒得理会他。

进政务房的时候,正巧张叔夜在忙碌,书桌上放着铺天盖地的文书等待他的批阅。

只见老张大多时候面无表情,看过某些千篇一律的官版文书后,连批阅都懒得,直接扔进旁边的箩筐,等待那些文书的命运就是被封存!

只能是封存,下面政务官员进京的文书,不到年限是不能焚烧的,但也不可能事事都提交宰相和皇帝过目,这在任何朝代都不可能。所以哪些文书最终会被皇帝和宰相知道,这就看执政官的良心和能力了。张叔夜就是大宋的执政。

从这里来说,假设都是同样的知县,有些会能耐非常大,有些则是注定一辈子默默无闻。声望,几乎决定这些父母官们的命运。

就是这个原因王安石做知县的时候,能耐几乎比赵挺之这个宰相还大。最大的凭借是王安石争议太大,声望太足,所以有天然的“话语权”,但凡王安石的文书那是被重点关注,要提交皇帝的,以便第一时间让皇帝知道老王的想法,知道老王在干什么。

如此一来只要老王真有水平,就足以慢慢影响皇帝,一但皇帝认可了老王是个能臣,那么时机适合的时候,王安石想不拜相也不能。

反之如果是尸位素餐熬资历的,哪怕是个知府,事事和稀泥,没人认识,没人关注,默认了就是一个无能的存在后,哪怕这家伙偶尔有重要和想法提交中枢,却因为早就被贴上了“无能标签”,文书人家都不看,仅仅看看落款就扔在箩筐里。后世形容的“石沉大海”就是这个写照。

赵挺之的无能,某种程度上是他的中书侍郎刘逵无能,刘逵那个棒槌,甚至就不知道天下的知州县爷们,哪些人的文书要重点看,而哪些根本不用去浪费时间观看。

所以抓重点,可办可不办的事,一定不办。必须办的事马上落实,这些就是考教执政功底的地方了。在这个层面来说,张叔夜不如王安石甚至不如宗泽,但是会比刘逵强十倍。

老张没空搭理高方平,只是批阅文书,时而嘴里念念有词的咒骂:“这人就是个傻子,也能知州?以后打进黑名单,他的文书别给老夫,直接封存。”

高方平贼贼的在旁边伸着脑袋观察了下,若能找到种师道的《东南策》,那就不用惊动老张,悄悄偷走,转身去警告一下老种让他别犯傻,也就可以啦。

然而文书太多,一时找不到。

高方平走近一些,伸手拨弄一下那些文书,让它们散开一些,继续观察。

“看什么,想做执政你还早,别来影响老夫,自个拿杯茶水去旁边凉快。“张叔夜哼了一声。

“嗯嗯,相爷英明神武,下官见您日夜操劳政务,都已经有三根白发了,我是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高方平已经发现了种师道的《东南策》,胡说八道的时候,悄悄利用大袖口的遮掩,偷走文书在袖子里藏好。

“你来干什么,直接说?”张叔夜又扔了一份文书后,喝了一口茶。

“没事,就是来看您一眼,瞻仰一下您的猛士风格,以及那如江水一样连绵的执政风格,我要学习您的先进经验。”高方平道。

哎吆我去!

张叔夜发现有些不对,这小子这次明显是来扯犊子的,这很不像他的风格,于是摸着下巴想了想,吩咐手下道:“把这小子倒立过来抖抖看,他偷了什么东西也难说?”

于是高方平嚎叫着,被人按倒在地,倒立过来,提着脚抖了一下,突——

一份文书掉落在了地上。

老张背着手走下来,捡起文书看了看,是种师道的文书,便道:“此大魔王乃是典型,老夫倒是要瞧瞧,这《东南策》中,他种师道都说了些什么?”

高方平一阵郁闷,现在阻止不了了。人名气大的坏处就在这里了,种师道要是个低调的存在,那根本不用来,他的文书会被扔箩筐里的。

看了顷刻,张叔夜越来越皱眉,许多问题说的触目惊心,更超过了张叔夜的估计。

某个时候张叔夜放下文书,拍案道:“小高。”

“下官在。”高方平低着头。

“给老夫说道说道,你想把这文书偷走是何用意?”张叔夜道。

高方平道:“明府,东南现在是一个大坑,可以坑了任何人。里面情况错综复杂,干涉的时机并不成熟。”

张叔夜冷冷道:“东南的确是大坑,但几乎承担了我大宋一半粮税任务,乃重中之重,若继续任由蔡党把持,弄的一团糟,迟早是我朝心腹大患。兴许亡国之兆就起于东南,此点上,老夫认为种师道这个流氓没说错。”

高方平道:“明府所言下官知道。但既然是蔡党的最后一块‘自留地’,目下蔡京宰执,怎容外人染指?如若《东南策》提交审议,则等于把所有潜规则放在明面上,和蔡党短兵相接,那要刺刀见红。在东南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军阀混乱’局面。下官有个理论是,一个黑帮头子管理一个地方会吸血,却勉强能维持平衡。而一但混乱,短时间拿不下蔡党则东南危矣。国朝粮税重地,就此陷入混乱之治状态,亡国的脓疮,将提前挤破!”

张叔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背着手,紧缩着眉头度步思考。

高方平说的有些道理,如若默认蔡党继续把持东南,由他们继续大幅吸血,也迟早有天会出事的,但以张叔夜的执政经验来看,十年难说是可以拖的。而这十年中,蔡党虽然会丧心病狂,百姓苦不堪言,但是蔡党搜刮的同时,也会努力维持东南不乱,继续让东南承担着国朝的战略粮税任务。

这是一个平衡,高方平的意思是,如果《东南策》真的提交审议,就算现在张叔夜等人可以说服皇帝,让种师道经略江南。那么以种师道和蔡京的仇恨来说,是没有转圜的,就面临开战掀桌子。那么很大概率,蔡党得不到的东西也不给别人,直接“刺破”,东南大乱将起。

张叔夜不是不知道其中的轻重,只是说他的风格略狠,不太喜欢对明显不对的事让步。于是他始终在走来走去的迟疑。

这个时候的张叔夜,已经明显处于暴怒边缘,所以高方平也不敢惹他,乖乖的低着头,等着结果。

某个时候,张叔夜停下脚步冷冷道:“给老夫说说,如继续仍由蔡党吸血东南百姓,那又如何?”

高方平抱拳道:“脓包长这么大,不是一日形成。真正的重病决计不能下猛药。病退如抽丝,不能刺破。因为刺破的同时,将带来人体的大量感染,本已虚弱的身体,一百种并发症同时来,仙丹也难救。所以只能一丝一丝消肿,慢慢抚平脓包。”

张叔夜懂些医理,听后觉得他小子比喻的有道理,愣了楞道:“接着说。”

高方平道:“所以小子的建议已经很明显,目下的国朝经不住东南之乱,朝廷,绝不能没有东南财税。自有人类以来,老百姓总避免不了被剥削命运,东南百姓尤其苦,这在当下只能默认。顶不住也要顶。为了给国朝赢得喘息时间差,东南百姓必须再咬牙承受五至十年。等政治环境进一步改善,国朝财税有底气的时候,下官一定为东南几千万百姓,把以往的耻辱和尊严拿回来。”

“忍到什么时候?”张叔夜脸色稍缓的坐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