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235章 种师道被启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235章 种师道被启用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张商英更新的还算及时,拥有高方平的主线和设定后,老张就大略了解了全局,所以仅仅昨夜,他连夜写了几个章节出来,今个一早放在了《大宋欢乐论坛》里面“置顶”了。

这显得很赖皮,目下大宋文坛人气最火爆的论坛、不论什么话题放上去很快就会被淹没,曝光度有限。

然而老张就有这么猥琐,利用版主的权利,不论大厅里的白板话题怎么轮换,《西游记》的简介永远放在头条置顶,并且丧心病狂的加粗,加亮。

以目下《大宋欢乐论坛》的人气和话语权,又是风云人物张商英和高方平联名发表的西游记,加上各方面写的完美,想不火都难,仅仅一个上午,基本就传遍了整个汴京城内。

论及炒作和造势,朱勔王黼等人和猪肉平相比那真就差了十万八千里远。

作品本身而言算是上品,以这个时代人们的想象力和见识,真会被《西游记》吸引的。张商英的文笔词句应用也不是盖的,那真是雅俗共赏,士人会咬文嚼字的去品味张商英的写的半白话,毕竟不多见。而俗人也能轻易的理解张商英写的东西,融入故事当中去。

加上这个时代的娱乐和精神生活匮乏,西游一出谁与争锋,再配合适当的推广和高方平的营销手段,《大宋欢乐论坛》外形成奇景,无数不关事的小孩和老百姓都赶来抽热闹,因为听说如果有更新,会在这里首发。

王黼朱勔等人的《东游记》,昨夜高方平认真的全部看完了。他们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不知道他们的客户群是谁,营销炒作等等手段差的实在太远。

他们写的东西的确不错,但高方平读起来都不够顺畅,真的很难指望普通人去关注了。这是绝对的定位错误!他们想要为道士正名这是正常的,但写的东西只有文人能看懂,但文人却是最少最不容易影响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在这个时代都信“儒”。

高方平早就说了,信仰的特点在于排他性,有了一种信仰后,要在接受其他就相对困难。

文人群体中,喜欢道士的早就在皇帝的带头下喜欢了,而不喜欢的张叔夜们,那是有骨气有脑子的人,任你怎么天花乱坠也不会去喜欢。

所以不明就里的老百姓群体,才是这次文斗的主战场。定位错误,注定朱勔王黼等人要输掉这场战争,并且是惨败。

还有个问题是,在故事性,可读性,设定等等方面,他们已经不如高方平和张商英了。而且他们太过激动,一次性放了出来,人家一天就看完了,没有了对下面的期待,热度就更加有限。

西游记不出来的话,或许会在短时间内成为文人茶余饭后的短暂话题。但有西游记的现在,各方面又差了西游记太多,所以自然而然,现在西游记家喻户晓,人人的话题都是类似“石猴能不能过海”这样的话题,热度和影响力简直天差地远。

高方平选择针锋相对的拿出《西游记》PK《东游记》也很正确。就是要用一样的东西,却做的更好,来把他们打翻在地。

有个理论是,一条街上同样卖烤鸭的两家店,一家的好,一家的一般,那么几乎就没人买一般的了,会全部集中在好的那家,于是原本味道并不差的那家烤鸭就扑街了。

但是反过来,一家好的烤鸭,和一家一般烧猪肉在一起,却可并存。烤鸭生意会好,但烧猪肉未必扑街。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形成明显的竞争关系。

猪肉平够猥琐的,明显的就是要在朱勔他们的烤鸭出来后,扔出更好的烤鸭来让他们扑街,最终无人问津。

不怕货不好,就怕货比货就是这个道理。

“缺德,猪肉平他们实在太无耻了,妈的吊人胃口。他要不是官,老子去他家把他捉来吊着。”

“是啊,这么好的故事忽然就停住了。”

“太可恶啦,你说西游记不出来也罢了,起初还觉得东游记乃是少有的神作,但西游记一出,在回头去看东游记,不但没了任何期待,还有种食之无味的感觉。”

“什么食之无味,简直就是被强行喂屎的感觉好吧。东游记乱七八糟,也不知道写的时候是不是脑抽了,一开始威风八面还大闹天宫,然而为何当年天宫之上的小喽啰一下来,反手就把他们打的不要不要的?。”

“这叫没有逻辑性。”

“这些文绉绉的词语咱们也不懂,俺只知道一个故事好不好听,总之听了西游记之后,完完全全的就不想听东游记了,就想等着看,能不能把在东游记中的毒,于西游记之中给解了。”

“张商英这个棒槌最可恶,是他置顶的故事,却只有几个章节。猪肉平是帮凶。”

……

《西游记》和《东游记》之争在汴京越来越激烈之际,禁军内部的大洗牌也接近了尾声。

介于蔡党奸人张康国已经被撸走了,枢密院乃是陶节夫和张叔夜两手把持。陶节夫虽然是个和蔡京暧昧的人,但不可否认这家伙是个能臣,作为曾经在外带兵打仗的帅臣,老陶对于真正的军人也是有些偏爱的。

于是围绕大将刘仲武和种师道重新被启用的事争执了很久。

张叔夜戾气深重,始终记恨当初种师道的流氓行为,不同意启用种师道,却抬举刘仲武。然而老陶相反,同意启用种师道,却不同意启用大将刘仲武。

这两个大佬,围绕启用刘种之事,争执了好多时候。

种师道的确是个戾气深重的老流氓,这种人不适合在京城做官,此点陶节夫知道,但毕竟来说人没有完美的,谁都有毛病,好歹曾经都在西北带兵,陶节夫更熟悉种师道一些,更能接受种师道的风格,自然就偏爱一些。

相反刘仲武在陶节夫看来是相当猥琐的一个存在,为什么呢,因为陶节夫不想出现“第二个高俅”这样的祸害了。

老陶觉得,皇帝不喜欢种师道,所以怎么重用都不怕,正因为皇帝不喜欢他,所以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赶走,这样就容易驾驭和控制。至于刘仲武,当年高俅就是个混混白身,然而赵佶喜欢高俅啊,要崛起就需要镀金,所以皇帝就是派高俅在大将刘仲武军中挂名捞军功的,刘仲武也很识趣,爱护高俅有加。

皇帝越来越喜欢高俅了,那么当初给皇帝开后门的刘仲武当然也就获得了皇帝的好感。所以让刘仲武冒头,陶节夫有所保留。

于是张叔夜抬举刘仲武,陶节夫抬举种师道。老陶和老张在枢密院吵架已经有一阵子了,相互都有顾忌,于是提议都压着不报皇帝。

清流党冒起之后,蔡党一手遮天的局面已经是过去式了。于是已经初步有了所谓的政治协商和政治妥协。又因步帅马帅这次纷纷落马,位置有了空缺,所以最终陶节夫和张叔夜达成了统一,两人一起启用,种师道带节度留后官衔上任侍卫马军司副都指挥使。刘仲武带观察使官衔,上任侍卫步军司副都指挥使。

但是他们两个只是“主持工作”的副都指挥使。而这次暂时不设都指挥使。

这些举措,长远来说对于国朝是有大用的。

国朝的禁军有多怂,那是根本不用去怀疑的。但是如今懂军的大将刘仲武、种师道,全面主持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而头上的枢密院又是懂军的陶节夫和张叔夜执掌,所以可以肯定,有个几年以后,大宋的禁军当中,风气就会改变,慢慢就会有些能战之军了。

然而短期内对高方平来说,却有一定的利益影响。刘仲武还好,他和高俅关系不错。但种师道是一个猥琐的狠人。原则上,这两家伙上位之后,代表高家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在大幅降低。

以前禁军的制度、潜规则等等,高俅说了就算,基本无人敢反驳。但是现在,这种时候一去不复返了。

刘仲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然而作为小奸臣,高方平认为得想些办法把种师道弄走,最终的目的还是赶他回陕1西去,名将能臣就应该待在边关为国效力,京城自古以来是奸臣的地盘。不奸的那个不适合在京城,否则最终会玩死自己的。老种是个纯粹的人,就应该做纯粹的事,在边关守卫国门就是纯粹的事……

京师之内尘埃落定了,由张怀素一案带来的所有事件都消停了。

士大夫群体之中被贬官的、该走的,都已经离京城。军官该升的,该被抓的,也都被老陶和老张处理了差不多了。

事件中当然有些是被冤枉被误伤的,但是注定只能这样,世事永远都不会完美。不论如何这次的洗牌,也是进化国朝血液的一步。至少这次事件之中损失了一批蔡党的文武官员,另有一批能做事的人填补了空缺。抛开个人情绪和仁慈的话,总归是对国朝有利的事。

蔡京损失了党派的基础。而高方平则几乎拉走了所有的仇恨。毕竟事件的始作俑者就是高方平,至少被贬的官员都是这么觉得的。

有争议的人就是那么的神奇,骂声有多重,粉丝也就有多疯狂。高方平已经彻底和某些群体对立,但是支持他的那群人则更加的死忠。

东京的老百姓,以及太学的学子们,许多都是很支持高方平的。至于官场群体,其实高方平的形势也未必有多坏,至少张叔夜就是高方平的粉丝之一,老张几次在非公开场合都放话,高方平虽然猥琐了些,但总体是个能才。

这种事,被下面的八卦众们解读为:张叔夜把门生高方平,当做宰相苗子在培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