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24章 元芳你怎么看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24章 元芳你怎么看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在前院的太师椅上坐着喝茶,高方平看着忠心耿耿的富安往家里一车一车拉钱。

钱太多了,账房的人手不够,已经增加了两次。

汴京的繁华以及商业潜力,大大超越了高方平的估计。据富安说,仅仅是卖豆娘的生意,就比之前好了两倍,以前是豆娘自己大部分时间发呆赶苍蝇,但现在她扩大了生意,还请了家里的小叔子帮忙。

类似豆娘这样的例子,东京街市上比比皆是。

以前的汴京看似繁华,其实是不受地痞影响的贵人们独自灯红酒绿的假象。真正的消费主力,商业潜力还在于底层老百姓。

最近汴京几大水运码头异常繁忙,活力被激发,商机多了,需要的物资越来越多,所以水路码头上的大宗货物流入或流出,比之前有了大大的不同。

太夸张了,第一天收了十二贯保护费,但事到如今,缴纳保费的人数增加已经较少了,但保护费的数额还处于高速增加中。

富安的账本上有各家商号和小贩的签押,一统计,今天的收入是一千二百多贯。这是一百万个铜钱,要拉好几车。

“忙不过来了,已经快要忙不过来啦。”

富安尴尬的道,“也不说小的要偷懒,然而兄弟们就是跑断腿,也还是有遗漏。卑职建议从每日收取保费,改为按月收起,或是半月收取。这样我等没那么忙,而各商号和小贩散客也减少一些事。”

高方平抽了他后脑勺一掌。

富安哭着脸道:“请衙内指明,为何不能这样做?”

高方平道:“每日收取保费,同时也是巡街,防范意外情况发生,增加大家的沟通。人家缴纳了钱,就该获得及时服务,这叫服务为王,快速反应。有事的时候找不到你,怎么让人家心甘情愿的缴费?要是坐着就能解决问题,那县衙里的老爷早把汴京治理好了,还轮得到老子们发财啊?”

顿了顿高方平又道:“贪官不讨厌,通常收了钱能把事情办了的,他至少也能取悦一方。世界上有种人最讨厌,就是收了钱却不办事的。譬如收了税却不做事的官府,自古以来都讨厌,懂了不?”

“似懂非懂。”富安挠头道。

“你只要知道一但偷懒,我打断你的狗腿就行。忙不过来就再去找些不算太坏、又勇敢的混混诏安,咱们的伟大事业需要的人很多,难道一个汴京你就满足了?最终要把生意做到远方去。记住混混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待业青年,诏安进来拿一份工钱,用皮鞭教乖,帮他娶个没能力生存的小娘子,也就等于帮扶了一个家庭进小康,那么他们必然就会有钱去消费。他们消费,老子们又挣钱,我以为你懂这个道理的?”高方平道。

富安舔舔嘴皮道:“居然这么简单,咋我就想不出来?”

“如果没其他问题,你最好马上从我面前消失?”高方平不怀好意的道。

富安道:“我挣的钱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威风,这一切都是衙内的抬举。请教衙内,咱们的下一个目标在哪?”

高方平道:“暂时不宜过远,又需要比较繁华,禁军势力能影响到的地方,比如大名府就很不错。这段时间你要多诏安一些人,挑个副手管理汴京,适合的时候我就要登堂点将,派你远征大名府。”

富安热血沸腾的样子,真有快要登堂拜将的那种感觉呢。

“这次行动代号‘燃烧的远征’你觉得怎么样?”高方平嘿嘿笑道。

富安很想跪在地上给高方平舔鞋子,感谢衙内老爷的提携和蛊惑,顺便说两句“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跳”之类的场面话。

“好啦,接下来你们先数钱,我先去吃点东西。”

高方平离开了……

和富安说的时候,玩笑成分大些,不过口号喊的多了自己也就信了。这就是传销的魅力或者说害处。

高方平现在不断的告诉自己,要尽快进攻大名府,钱不咬手,对于将来要做的事,钱越多越好。

大名府的繁华程度仅次于汴京,乃是大宋一朝第二把交椅。

这个时期也是整个宋朝的经济、人口的最巅峰时期,再往后就停止增展或者走下坡路。

现在虽然政治形势复杂,但也是对高方平最为有利的一个年景,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成熟。处于奸臣老爹最为得宠的时期,处于几次新老相爷交替、大家忙着斗法、无暇收拾纨绔子弟的时候。

然后还处于有个“好皇帝”的年景。

所谓的好皇帝是指赵佶,他既不是明君,现在也不太算昏君。真是昏君和明君,在他下面乱搞是很危险的。

赵佶恰好属于中间的一种,性格好,为人和气,有文艺修养,喜欢诗词歌赋花鸟鱼虫,胸无大志,是相对容易忽悠的皇帝。

赵佶最大的问题是被蔡京忽悠的严重了些,但这个问题或许会因为高方平的到来有所改观。因为现在大奸臣高俅是高方平的老爹。

高俅要说权利没有多大,但是对皇帝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那么高方平通过老爹,可以对皇帝有一定的正面影响。让赵官家少受一些忽悠,只要做到了,奸臣老爹就真的于国家有功了。

所以现在真的是敛财的最好时期,高方平也要乘环境好的时候多捞点钱,这虽然有些猥琐,然而谁不贪财啊……

蔡京府邸。

书香气息浓厚的书房中,中央挂着那个一千年以来、才华最为侧漏的苏轼的墨宝手迹。

两鬓已然全白,却依旧儒雅的蔡京面容清瘦,三缕长须背手而立,仰头看着苏轼的手迹沉默不语。

旁边站立的心腹叫藤元芳。元祐年间的进士,原是蔡京的一颗重要棋子,但伴随着星变,元芳便和蔡京一起被贬了。

此举极度打乱了蔡京的部署,原本十拿九稳元芳会出任开封府,却不知怎么的,赵相一党上台初期就张牙舞爪,藤元芳也成为了被打击的行列。之后,颇有政绩官声名望的张叔夜被调入汴京,权知开封府,加龙图阁直学士。

这个年景正是大宋制度多变的混乱时期,早期蔡京既相后为打击他党,削弱开封府对其节制,上奏官家改制撤销开封知府,改两个官职,一个是开封府牧通常为太子兼任却不理事,另外一个就是开封府尹,权利被削弱。

但赵相公上台后犯浑了,但凡蔡京出的政策均在打击范围,全部都更张了。

“元芳,你怎么看?”蔡京轻声道。

藤元芳道:“高俅父子不识抬举,不替您复出某力,然则却真打乱了咱们步骤,偏偏这个时候拿那个卑鄙弄臣没有办法。看来只有等童贯回京再做计较。”

“聪明人啊,元芳你有没发现自所谓的天灾后,高俅此贼变聪明了?”

蔡京淡淡的道,“原来他一直有依附老夫打算,现如今却是找到了他的位置。他一介弄臣武臣,官已经做到顶峰,升无可升。所以其实在他的立场而言,他的选择没错,他的一切是官家给的,实在不用在依附谁,完完全全可以自成一家,全心伺候官家,换老夫是他也这么做。这便是聪明人啊。”

顿了顿,蔡京又眯起眼睛道:“老夫不怪他,动他等于得罪官家,让奸党作壁上观。老夫只是奇怪于,为何高俅忽然变得这么聪明?”

“难道真的是落在高府的祥瑞?”藤元芳试着道。

蔡京想到了高方平那往日不学无术的纨绔现今的表现,叹息一声道:“希望不是那小儿。真的很奇怪,张叔夜的出任实为意外,乃是老夫忙于和赵党斗法、渔夫得利的产物。但张叔夜其人眼睛揉不得沙子,刚直刚猛,为何容得那小儿于开封府乱来?”

“现今,也只有静观其变这么一个办法了。”

藤元芳说着也恨的牙痒,他把失去开封府的事算在了高家父子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