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391章 老滑头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391章 老滑头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戴宗的心情忽上忽下的,真是被高方平的样子吓一跳,急忙脸色发白的样子点头道:“卑职确定是送去给太师的,他还专门说了蔡府的位置,以及老太师的喜好等等。”

高方平起身,紧缩着眉头,开始度步。

仔细的去回想了一下,好像水浒情节也是类似的情节。不过具体的很是模糊不清楚了。

理论上,知州大人若要判处一个人死刑,这是正常的,若是事情重要、蔡倏他又不信任提刑司,那么绕开江南东路提刑司,直接提交中枢去审核,也是勉强可以的。不是说所有人戾气都有小高大,喜欢玩斩立决。

但是提交中枢其实就是提交刑部,而不是交蔡京。那是不同的概念。

高方平觉得这其中真的有猫腻,不送刑部而先把消息送蔡京手里,这只有一种解释:案情存在瑕疵,通不过刑部的审核,于是,需要蔡京提前心中有数,去和刑部打好招呼。

思考少顷,高方平好奇的问:“看样子蔡倏专门点你将送信是有原因的。至少他是比较信任你的,你是他的心腹,也难怪黄文炳要利用这事盯着你和宋江了?”

戴宗害怕他误会,急忙分辨道:“通判相公明见,其实知州大人疑心最重,谁也不信任。要说呢我戴宗也算在州衙出任要职,当然也可以看做是他的得力助手之一了。而且都传言我戴宗会走路,能依靠甲马日行八百里,于是知州大人基于此找我去送消息。”

“但是看着样子你似乎没去?”高方平道。

戴宗低声道:“原本我答应去了,觉得也就送个信无所谓。但其后不久,通判大人黄文炳巡视湖口县,末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黄蜂,额不是,黄大人于天色微暗时刻,才离开湖口县城不久,就被歹人杀死。随行的四个护卫一起被杀死。据说……据说……“

“据说什么?”高方平眯起眼睛注意听着。

“听下面有传言说,死去的几人伤口整齐,像是锋利大斧砍的。”戴宗非常尴尬的样子,说话不太利索,“我也是一头雾水,想不到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您知道的,普通人卷入通判遇害此种事物的话,那真是全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于是,知州大人催促上路去京师送信的时候,卑职怀疑其中有什么隐情,就干脆称病不出了。”

高方平微微点头,他这个解释倒也通顺。让他去送信具体和黄文炳遇害有没有关系天知道,但是混迹官场的人一向都很机智,这种事宁可信其有,请病假撂挑子大不了丢官,胡乱参与,那真会一不小心死全家的。

总体来说,见面之后高方平就了解了,戴宗不是什么好汉,在官场这个大染缸待久了,其实他是个机智的老油条。

在《水浒》里,事后他辞官归隐,这里也能看出这家伙是个会趋避厉害的机智分子。

作为吴用他们的旧友,那些家伙们起事造反了。一般情况他戴宗会跟随才怪,除非他脑袋嗅到,否则放着好好的监狱长、高级公务员不做上什么梁山。他后来上山是因为已经走投无路了,又因为想救宋江,被吴用的半吊子计谋给坑了,导致他也被捉,这才去的。

说起来宋江这个胖子,还真的是个蛊惑人心的能人,短短时间,看似和戴宗,和江州的许多人都相处不错。这恐怕也是黄文炳不放过宋江的理由。

在书中,利用给蔡京送信的机会,戴宗跑到梁山问策打算救宋江,那应该就真是他和宋江之间的友情了。

思考着,甩甩头高方平追问道:“你说黄文炳和其护卫死于大斧。让我想想,说的时候你表情尴尬。我听说你有个熟人叫李逵,就在这江州城,他似乎就是用斧的一个浑人?”

戴宗神色大变,急忙跪在地上道:“大人勿要过度解读。那黑厮我的确认识,事实上他非常喜欢闹事闯祸,这江州城里许多人也都认识他。也的确,见过宋江哥哥后李逵仿佛丢了魂,很崇拜宋江。那是个有奶便是娘的浑人,因宋江多金,经常给他钱买酒。不过,是否是他李逵为给宋江要公道而去杀官、宋江哥哥有否在此事中扮演什么角色,卑职并不知情。我觉得不可能,就算可能,卑职用名誉发誓我绝对没有参与其中。”

高方平皱着眉头寻思片刻道:“基本上我不信宋江怂恿过李逵这么干。李逵的性格倒是有可能自带饭盒的这么干。但是总体上,我也不信这是李逵做的。”

戴宗倒是楞了楞,松了口气好奇的道:“大人为何这么想呢?”

高方平道:“黄文炳任江州通判前,知无为军。你说他有四个护卫,天老爷的,黄文炳这么奸诈这么爱得罪人的官,要说他的护卫不是军中精锐中的精锐,我不是不信的,若是李逵那个没脑子的黑厮单独行动,我不信他有能力单挑黄文炳的四个护卫,绝对不信。要说是联合别人做的,我就更不信,换我,我若要做这么大的案子,绝对不会和李逵这样的人合谋,那是给自己找死。”

戴宗急忙高兴的点头道:“有道理,然而事情发生后,暗下有这个传言后,知州大人就下令捉拿李逵,却是没有捉到,李逵那黑厮已经得到消息,提前跑路了。于是知州大人把李逵定位了反贼,咬定说就是他杀官泄愤之后跑路的。”

听到这里,高方平当然知道是戴宗暗下通知李逵跑路的,甚至还给了盘缠。跑了,基本上就坐实了贼名,然而没办法,在这个时代不跑的话李逵真不会有什么活路,一样也被强行背黑锅。很显然黄文炳的死,要被蔡倏用李逵等人来顶锅了,好平息这么一个震动朝野的事件。

当然了,通知李逵跑路这些问题,戴宗明面上不会承认。高方平也没心思去管他戴宗的小心思小猫腻。李逵是个一点不重要的人,就算真是他杀了黄文炳,他也不重要。他自己是个不会主张、不带脑子的人。真正重要的是:黄文炳到底为了什么,而被人杀了。

需要杀死一个通判来掩盖的真相,这个案子会是真正的“老虎”,难怪张叔夜坚持顶住压力,让高方平带神卫军进驻江州了!

这个案子的难点在于,根据蔡倏的需要他可以有很多的说辞。毕竟黄文炳这样的人,仇人多是肯定的,想杀他的人,肯定不会只有十个八个那么少。

抬起茶碗一口喝光了后,高方平道:“通判黄文炳遇害的现场,谁勘察的?”

戴宗低声道:“乃是湖1口知县郑居中县爷,亲自带人去勘察。”

“谁报的案?”

“乃是回城的一个百姓报案。”戴宗抱拳道。

总之,他是说话声音越来越低了,随着询问的深入,就算他已经决定了站队小高相公,但是这些事扯了起来,真的让人心惊肉跳。案情不用去分析,仅仅是随意的说说,职业使然的戴宗,也觉得其中疑点甚多,譬如百姓报案,百姓如何在天色黑暗的情况下认识那是黄文炳尸体?那次黄文炳是简装出行私访。

最让戴宗头疼的在于,高方平不是个昏官,听后就觉得有问题,于是疑惑的道:“天色黑暗之际,百姓如何得知遇害的人是黄文炳?若不确认是官员遇害的大案,郑居中的风格,为何会第一时间亲自带人勘察现场?”

戴宗抱拳道:“这些东西,卑职也有疑惑,却无法开声去询问,无法得知内情。兴许案情并不复杂,只是说这个事件太过敏感,知州大人以及郑居中县爷对这些只字不提,更加不许别人询问,那么,还有何人敢于此事上询问?”

高方平第二次听闻“郑居中”这个名字的时候,楞了楞,总算是想起这个家伙是谁来了。

这个家伙做过起居室人,有翰林学士衔。乃是皇城郑妃兄长,是个很牛的人。

在历史上来说他一开始是蔡京的人,后来则是张康国的人。和张康国一样有点两面三刀的特性。又后来,有传言说张康国表面是蔡党的人,暗下却受皇帝密令节制监视蔡京,是不是真的这个无从考证。但蔡京那样的枭雄,肯定自此就和张康国不对付了,那么靠向了张康国的郑居中,自然也就不受蔡京的待见。

历史上这个郑居中战力还是很强的,理应在去年张康国事件之后,出任枢密事的。但因为小高的到来把朝局给搅,又因为张怀素案的伤害扩大,郑居中就算作是张康国的人,一起被蔡京贬出京了。贬的可真够惨的,在大宋算是被一撸到底了。从一个大员,一口气贬到湖口来知县。

蔡京真的是个政治鬼才,能看到很多东西,所以当时借助张怀素案件,就把郑居中给踢飞了。因为历史上,后来郑居中这这家伙也真的和蔡京处处作对了。与此同时,郑居中也大肆抹黑攻击张商英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