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435章 临危受命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435章 临危受命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七月初大雨滂沱,江水爆涨,江南多地水患告急。

屋漏偏遇连夜雨,江州百姓的思想刚刚初步的解放,又遇到了水灾。

如今官拜保安军副统制的刘光世,再次携带宗泽相公的文书到达江州,说是需要尽快展开在江南的饲料好农牧大业,西北的粮食形式看似略有改观,但是边患再次开始显现。

宗泽个人主观且武断的判断:西夏越来越不安分,他们不满足上次的和平谈判,兴许第五次宋夏之战会于短期之内来到……

越来越多的文书放在皇帝的桌子上,江南系大多数的官员,都要求把猪肉平那小子一撸到底,不能让他祸害官场了。

而童贯、种师道、刘光世等人的职位调整有了定论,但是江州要案举国震惊,高方平的去留问题依旧没有被朝廷最后定论。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江南水患告急的文报如雪片一般进京,与此同时,封疆大吏、永兴军路转运使兼京兆府知府宗泽,一封边患再临、第五次宋夏之战或将再起的文书,进入中书门下。

朝廷乃至民间,上下哗然。

有民间嘴炮战略家评论:天不亡猪肉平,边患或将再临,国朝最大产量地江南一团黑暗,吏治混乱,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他猪肉平必将临危受命,再受重用……

到处河道水位暴涨,这个时节坐船乃是装逼行为,所以不得已坐船南下的梁师成,始终在船舱里祈祷别翻船。

好在七月十一,老梁没有翻船,平安到达了江州,同时也带来的圣旨。

“原江州代理通判、永乐军知军高方平听旨。”

老梁阿嚏了一下,接着又道:“割除高方平江州代理通判一职,割除永乐军知军一职,其自侍卫马军司带来之神卫军所部、由此时起不再受到高方平节制,毕世静所部立即返回京城马军司缴令。因江州军叛乱被处决,目下江州防区空泛,安全计,江州防务暂时由太平军接管,但党世雄所部不受高方平节制,等候新任经略使童贯上任。”

江州大堂上这个宣读一出来,人人色变,鲁达燕青等人当即反弹,怒道:“什么意思,鸟尽弓藏,相公他容易吗!这个时候去军权什么意思。”

老梁被这群面目狰狞的粗人吓得够呛,感觉这心口忽上忽下的。看起来大魔王蛊惑人心方面真不是盖的,这些人已经被他洗脑洗瘸了的样子了。

高方平不怀好意的看着他们道:“瞎咋呼个啥呢,还嫌我背的锅不多,死的不够快,没见老梁拿着的是圣旨?”

“可是相公,此番正是作为之际,却发生了这样的事?那不是代表咱们之前白做了?”毕世静抱拳道。

高方平道:“没白做也不会白做,你们老把我想的有多奸诈,其实天子庙口之作为没那么大的含义,就是不杀我念头不通达,这下人都被我砍死了。江南的案子我也查不了,是真查不了,天地良心我尽力了,杀人震慑住,兴许能给江南争取十年休养生息,让他们爪子收敛就行了。我也放心离开了,老实说做官近两年,八千里路云和月,我有点累了。我换个地方照样做纨绔子弟,你们别学我,你们是朝廷的军人,而不是我高方平的私兵,效忠朝廷就是效忠我,因为将来难说我会回朝廷的。”

梁红英最理解他,取下那个老被他带歪的帽子放下,然后一直是梁红英保管的官印也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梁姐表示无官一身轻,你就是回京做纨绔子弟,我也不离不弃的保护着你。

“咳。”老梁轻咳了一声表示你们瞎咋呼个啥,我这还没读完不是吗?

于是全部人又好奇的听着,老梁接着道:“解除永乐知军和江州代理通判后之高方平,另有任用,正式出任江州知州,兼江南东路转运使。另,经皇帝批准,中书门下特把江南东路经略和转运治所设在江州。江州由上州,升为望州。”

到此一来,圣旨内容基本完了。

“……”众人开始面面相视了起来。

在场的张绵成是最郁闷的人,原本应该要罢官的大魔王,也不知道为毛闯了那么大的祸后竟然又升官了,不但去了代理两字正式执掌江州,且兼任江南东路转运使。

江南东路转运使什么概念呢,代表大魔王几乎是半个省长了。掌握江南东路民政和钱粮大权。和省级机构帅司、仓司、提刑司平级。

原则来说,大宋体制里没有省级行政区。经略使、转运使、提举常平司、提举刑狱司,这四个职位就是平级的省级官员。这四人中,通常会有一人兼任这个省区内的重要治所,或许是州或许是府。那么兼任州府的那人就是隐性省长,这一路内的大能。

在大宋,通常是经略使兼任重要知州知府,那时的全称就是经略安抚使,经略的意思是管军,安抚的意思是管民政。但童贯是太监还没有管民的资格,常平司和刑狱司又是四巨头中相对弱势的机构,所以目下在江南东路,就是高方平这个转运使兼任江州,总管江南东路钱粮和民政。

譬如在永兴军路的时候,童贯也不能兼任京兆府,乃是宗泽那个转运使兼任京兆府。

在江南东路,理论上兼任转运使的应该是江宁知府而不是江州知州,经略、常平、提刑、转运等治所一般也设在江宁府。

不过朝廷此番把江州升级为“望州”,建制升级,省级治所迁移江州,看似是朝廷知道一但高方平主政,江州很快会有大发展,于是江州才是江南东路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中心。

又从高方平诡异出任转运使来看,很明显,蔡京此番放弃了在江南这个政治版图上挣扎,而张叔夜要借助这个机会整肃江南东路,这个工作还是要最会拉仇恨的高方平来做。能人,有事的时候人家首先想到谁,谁就是能人,虽然这个家伙会放错。

当然路线变了,从撸了大家的军权举措来看,老张希望高方平用政治经济的方式夺回江南“治权”,而不是通过砍人。妈的成天提着刀砍来砍去的还是大宋吗,那不和目下在辽东叛乱的那个完颜阿骨打一样了。

从赵佶、蔡京,再到张叔夜等人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不能在杀人。你小子已经雷霆震江南,朝廷都怕了。许多事情到此为止,不许再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当然也会很慢。与此同时此番最多算你量刑过重,给予通报批评,吏部记录警告处分一次。

圣旨当然没这么写,朝廷的相公们也没有写信给高方平这么说,然而高方平知道他们那群人就是这个意思。

也好,我想做的已经做了,是非功过等五十年后我从中书门下退休,让史官们去评价去,王安石不怕你们写我猪肉平为啥要怕,你们以为我是寇准那么在意名声?你们给我取的大魔王,黑山老妖,猪肉平,东方不败哪个好听,然而我自己都这么自称的……

更具圣旨,毕世静不得已之下要离开了江州,返回京师述职。老种已经离开了侍卫马军司,也不知道将来毕世静在马军司的命运如何。但这些目下顾不了了,高方平已经被相爷们严厉责令不能在插手军事,否则你小子就不要回来。

神卫军登船,即将从码头离开江州之际,高方平亲自到场送行并言道:“各位追随我在天子庙峡谷作为,高方平心里感激,原本我很猥琐的觉得,你们中间要有些名字留在江州烈士纪念碑上,想不到却是零伤亡。我竟是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好处在于你们保留有用之身,坏处在于天子庙峡谷一役还是不够震撼。”

大魔王又胡说八道了,大家对此非常头晕。

已经离岸的毕世静以及指挥使都头等军官,一起军礼跪地道:“在大宋能追随相公服役,这是我等一生之最大荣耀,天子庙口一役咱们血仍未冷,是第一次觉得自己像个真正对国朝有用的军人。”

“回京后低调些,保重。你们是真正的军人,但切记不要在京宣扬天子庙口事宜,在那个地方乱说不是荣耀而是政治事件。低调,磨炼自己,有事就让毕世静找高俅老爹求救。时刻保持军人心态,兴许某个时候我猪肉平又会用到你们。”

高方平说完后,骑着马在众人跟随下回城……

刘光世此番携带九十精骑来江州报道,官面理由是携宗泽相公令,来谋求西北和江州的军粮合作,实际上刘光世就是宗泽派来勤王的刀斧手。

在江南有过执政经验的宗泽怎是糊涂人。老宗当然知道高方平在江州面临着什么。当然知道盘踞江南的固有恶势力有多牛。然而江州军被高方平杀光了,妈的成为了光杆司令,再也没有“国民警卫队”可用。只有嫡系虎头营在身边,所以宗泽派了老刘家儿子小刘来效力。

民间传言当年宗泽在龙游,有过为百姓的事被一群拿着火把当做圣火、穿着白袍的摩尼教人士围堵县衙闹事,他们声嘶力竭,要让县衙为了他们的利益妥协。然后就求仁得仁了,既然他们扬言视死如归,那次闹事的百多人被宗泽捉去砍了一半。

这是真正的大宋律,围堵官府真是造反。所以在古代,民众喊冤是在街上拦路,而不是去围堵官府。当时在京,高方平怂恿十三万百姓也是去东华门喊冤,而不是去围堵开封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