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468章 中堂趣事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468章 中堂趣事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蔡京的停顿,皇帝的插口,可以理解为“抑扬顿挫”中的顿,还要接着讲。

但也可以故意理解为他说完,于是张叔夜抓住机会出列道:“门下之汇报结束,臣补充一下。”

见老张这么牛,皇帝也难免有了浓厚的八卦心思,便好奇的道:“朕听着呢,张卿尽量补充,以便让朕兼听。”

老张非常无耻的言道:“蔡相公之发言是存在的,基本上过去的半年,在陛下之监控、中书门下的把关下,的确,咱们取得了相当喜人的一些成就。然而。”

到这里张克公有些不看好,他知道兄长又要恐吓陛下了,张叔夜这厮就喜欢挑选一些非常不积极,不向上,非常阴暗的东西说给官家听。

张叔夜接着说道:“然而,蔡相公身为宰相,他的视觉决定了一般总览,从宏观上给大家带来一些消息和指引。那么在微观上呢,我大宋它仍旧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问题问题,有问题它就得重视,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赵佶一听相当辉煌的大宋又有问题了,便有些不高兴了。

然而老张目下威望还是不小的,群官也一副时刻等候指示的模样,于是赵佶也不方便逃跑,只得耐着性子。其实对于赵佶来说,进来等着大家和和气气的磕头,听老蔡说完大宋整体上形式一派大好,赵佶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

老张非常啰嗦的道:“知其然,便要知其所以然。大宋的总体形式不错,新生儿数据的增长,主要存在于孟州、北1京、济州、东京四个地方。这四个地区的数据,造成了我大宋平均上的喜人,但是除了这四个地区外,臣并非危言耸听,数据仍旧一潭死水,和往年并无二至。”

赵佶是个喜欢热闹的人,他是真喜欢小屁孩又多又吵闹的,反正又不要他换尿布不是。所以张叔夜说到此,还真的引发了皇帝的兴趣了,便打起精神听着。

张叔夜道:“那么微观问题它就在于,为什么四个地区出现了喜人的增加,甚至带动了整个大宋的数据趋于了好看,但其余地方毫无进展呢?”

蔡京大皱眉头,想要反驳回去之际,赵佶却笑道:“张卿莫要卖关子,快些说了出来,好教朕知道问题所在。”

张叔夜道:“问题在于,官僚群体它仍旧存在懒政,怠政,不去调查研究,不去主动作为。高方平他就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典型,他曾经提出了‘卫生条例’,营养论,等等许多尖锐问题。当时没人信这不是问题,因为他高方平说的话不是圣旨,不是国法。当时也有人信,看似偏激,开封府、孟州、北1京这些地方他很好嘛,尝试跟进,在问题中去解决问题,于是取得了进步。其余地区呢,在高方平的策略证明有效并形式喜人的情况下,它们却仍旧怀有太多顾虑,不去跟进,不去尝试,说白了这就是懒政,以及推卸责任。”

赵佶非常尴尬,妈的老张开口就把整个天下的主政们定为懒政官僚,这让赵佶都不方便做出回应。不过好在赵佶也非常高兴,觉得我果然英明神武,慧眼启用了小高如此能臣。

根本没到台官发言的,张克公便忍不住跳了出来道:“然而张叔夜在说高方平怎么好也没用,老臣有些话不说出来就胸口不舒服。”

“?”

张叔夜和张商英面面相视了起来。

张商英耸耸肩,意思是现在我也没办法,谁叫你昨晚要拉偏架,让老夫昨晚和他单挑,把他送进太医院去住院,不就没有这塘子事了吗?

这是真的,张克公名声已经烂了,在平时赵佶躲着他,也很少参加朝会,张克公想见赵佶根本见不到,最容易出幺蛾子就是大朝见。所以昨晚张商英喝高了去找茬,想通过单挑的方式解决张克公,让他去太医院住到朝会结束在出来。

赵佶一听张克公要说话,便非常不高兴,然而郁闷的在于,害怕张克公又是要死要活的,于是赵佶只得不怀好意的盯着他,看他说什么。

张克公说:高方平在江州已经逆天,砸了许多宗族之祠堂,神庙,现在江州和尚没有,道士跑光,人们也都纷纷不要祖宗了。

正在喝茶的赵佶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梁师成急忙梳理着皇帝的背脊。

蔡京也是一阵尴尬,想把张克公拖去活埋了。话说高方平,现在就是不能说不能碰的一个高压线,最好不要去提及,就算要提也不能说他坏,这是目下蔡京和张叔夜当成的政治妥协。

否则一扯猪肉平的毛病,张叔夜就要就要扯江南那深层次问题,老张也不知是不是脑袋进水,就喜欢对任何问题套上“深层次”帽子。一但真的来个深层次,要剥离,皇帝真问及“到底为什么把小高惹毛了,愣是杀了近六千人”,那个时候依据老蔡的经验,自己最疼爱的儿子蔡倏也就保不住了。

这根本就是一团捡不断,又理不清的乱麻,然而这个张克公愣是要冒忌讳,哪壶不开他提哪壶。

祸国殃民,可恶可恨。

这是朝廷两位相爷、多个尚书和主持工作的侍郎们,给予张克公的一致评价。这个老东西不坏,只是蠢,他一个人没杀,却比高方平还拉仇恨。损人不利己形容的就是这种棒槌。

大家都尴尬了,没有任何人回应,也没有任何人表示想接着听的意思。

张克公不服气看着大家道:“一个个的什么眼神,不就都想我闭口吗?你们都不要想避开我。那个高方平的问题他为何就不能说?”

赵佶头疼的道:“行了行了,小张卿家你继续说,也没人不让你说话,朕这不是听着,你告诉朕,小高他到底怎么把你给惹毛了?”

张克公道:“那个不良少年,带着江州民众喊了句‘我大皇帝陛下万岁’,就不要祖宗、砸了祠堂。”

赵佶看着蔡京道:“果有此事?”

蔡京尴尬的捻着胡须道:“此事……老臣略有听闻,不过具体情况张叔夜更为熟悉,由他对陛下解释吧?”

老张尴尬道:“回陛下,确有其事,但是这个事件的背后,他有着一些不为人所重视的‘深层次’问题。”

又深层次了?整个朝廷的官员纷纷脸色发绿了都。

张商英觉得张叔夜还是有些弱爆,洗地方面的功力不够精深,于是出列道:“陛下,这方面臣补充几句。南方的一些土族,性格思维规矩方面,和北方存在明显区别。事实上太祖皇帝于我大宋开朝,就定下了一些对南方外族少民的羁縻政策也是有缘故的。南方百姓温和少斗,却尤其依赖群居,这就是族之来历。以族为群体,它能在一定程度带领族人抗击外部风险,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封闭思想,造成事实上族权和皇权之冲突。这是存在的,臣敢说,没有任何一个南方主政敢站出来和臣驳论。”

赵佶一听族权和皇权冲突,便有些不高兴的道:“他们愚昧不懂规矩,然而也是朕之子民,得要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知道,朕是关心他们的,不要跳。”

张商英很赖皮的道:“是的,总体上高方平他正在干这事。”

赵佶便笑道:“果然,朕就知道小高是很有两下子的,张卿你接着说。”

张商英文绉绉道:“天地君亲师,皇帝子民的利益生死只有皇帝能决定。这是高方平在江州强调的,也是出发点。在我大宋迎接新生儿诞生,迎接盛世的今天,高方平治下依旧存在极其严重的落后思想,许多新生女娃被无视,被一些个什么鸟毛不懂的神棍忽悠了去溺死。于是高方平无奈下,本着陛下的利益以及大宋律,发动了砸烂祠堂和神明的作为,激是激进了些,但也在控制范围内,初步止住了此弊习。”

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接下来老张侃侃而谈,说的天花乱坠,对此许多人无语,因为扯这些犊子是要学问又要机智的,这方面朝廷上张商英号称无敌手。

赵佶听得眉飞色舞,觉得很是不错。

不过也导致最终无数理学党忍不住,跳出来攻击张商英,且敦促陛下非礼勿听,这些都是极其不好的一些有毒思想云云。

赵佶一阵郁闷,但介于他们各执一词,各说各有理,赵佶也不方便禁止这些混蛋说话。不过内心里,赵佶是比较认同小高。

老奸巨猾的陶节夫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就好,这场撕逼足以持续到大朝见结束,从而略过枢密院汇报的环节。否则啊,老陶还真不知道出列的时候扯什么犊子。

此番枢密院虽然有“大宋名将曹忠”作为正面典型,然而也有猪肉平绞杀江州军这样的敏感事件,谁都不想去提。真的是左右为难,提及了伤害老蔡老张的感情,枢密院没面子,不提及的话,又会被张克公追着咬,说我老陶回避问题,报喜不报忧云云。

接下来陶节夫非常写意,捻着胡须,看着张商英被理学派们的口水淹没,讲道理他们其实讲不过张商英,不过因为人多口水多,直接粗暴的用分贝,就能压住张商英了。

最终皇帝也发现不妙,于是任性的带着高俅和梁师成溜走了。都没有交代。

蔡京也赶紧的闪人。老蔡非常清楚,这群理学党脑子有病,他们是唯恐天下不乱、无差别攻击的一群傻子,自己留下来,难说会把仇恨从张商英的身上转移过来,那可不好,由张商英被他们打死才好呢。

陶节夫和张叔夜不敢走,在旁边强势围观。否则一但落单,张商英会被按倒在地殴打。这不是开玩笑的,高方平开的先例,现在的朝廷随时随地有可能会斗殴,都打过几次了,开封府谎称对中堂没有执法权,从来也不来调查。

开封府这话没毛病,所谓的“中堂”,就是设立的皇城内的政事堂。开封府在皇城当然没有治权。何况对象是各种“蔡中堂张中堂”。其实后世的某些朝代,把近乎宰相的职务叫中堂也就是这个意思了。其实这个称呼也算是大宋的文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