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514 章大迁移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514 章大迁移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关于最后一个尸体,梁红英说了,作为顶尖高手史文恭他能判断“意图动作和杀气”的,所以梁姐的结论是,不论那最后一个家伙是谁,史文恭选择狙击他肯定有原因。

“但你这个理由在大宋律站不住脚,老常不会认可。”高方平摇头道,“另外人死了,在官府角度,它就不会是一个小问题。所以没办法,花再多人力物力,再多的经费,也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

顿了顿,高方平道:“时迁,段锦住。”

“小的们在。”两个家伙出列。

“盘缠和活动经费由我转运司负责,你二人立即携带我江州关防文书前往北方,和各地父母官沟通,一定要弄清楚这最后一个死人身份。若是江湖人物,则一定要深挖出他和梁山的关系来。”高方平吩咐道。

时迁和段锦住一阵幸福,这对于他们不算太难,而且他们这种人,最喜欢携带着官府的文书出去装逼了,于是纷纷领命。

“时静杰,你我联名写封信,给济州时文彬,为史文恭做保。”高方平吩咐。

时静杰也不敢拒绝,点头同意了。

于是现场写了给时文彬的书信,为史文恭作保,把史文恭射杀的人都定为了梁山反贼。

最后,高方平把书信交给韩世忠道:“韩世忠你和时迁等人一起上路。前面几个尸体已经定论,死了活该。你小韩带着我和时静杰的书信在身,只要时迁和段锦住两人调查出结果,能确认最后一个尸体是反贼,则你马上前往济州,把我和时静杰的书信交给时文彬大人。时文彬大人不需要知道内幕,有我和时静杰一起担保,而史文恭出事则也是它时文彬节制属下不利。所以时文彬一定会帮忙。他会以济州名誉来信,对老常解释史文恭乃是身怀他济州之命令执行任务。那么老常理由再多,也就必须放史文恭了。”

“遵命。”韩世忠收好了书信。

此番造成了这么大的动静,这么多的资源围绕这个事件去运转,然而这没办法,也不能完全说老常错误,在官府层面上它还真有这么的麻烦。

史文恭是依据高方平的命令行事的。

至于高方平方面,要想免除这方面的政治麻烦当然简单,只需等那些梁山来的反贼真的开始屠杀百姓,在真正的死人后击杀他们,史文恭就什么狗屁麻烦没有了,还是功臣。但那就必须牺牲一些弱者炮灰了,因为这就是法制正确。

法制正确和政治正确最大的区别在于:只要程序正确,法制社会死一亿人也是法律背锅,没其他毛病。但政治正确只问结果,出了事别扯犊子,必须有责任人出来背锅。在朱八八和斯大林的手下,出了事别找理由,是肯定毙掉一些,撤职一群的。

两个气候,谁好谁坏是个鸡和蛋的问题。没有哪个药方是包治百病的……

随着气温越来越冷,几万人的大迁移已经开始。

方琴带领着曾经聚集在苏州城边、寻找希望的苦人以及信徒,押送着从苏州城带出来的粮食,开始了长途跋涉的徒步。

高方平有过严令,那些从苏州勒索而来的粮食不是这些灾民的,而是整个江南东路的。所以高方平给方琴的任务很严峻,这些人群,需要饿着肚子长途跋涉的带着粮食,去到江州。

如此大的一股灾民洪流在移动,是绝对的严重事件,途径任何地州,就算方琴携带着高方平的关防文书,也都被远途官府如同防贼一样,派人严密防范、驱赶。

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大意,无一不是如同送瘟神一样,只想急速把这股恐怖的洪流驱赶出自己辖区。

这个时节,早晚的天气已经很冷,路途之中挨饿受冻,又不能放开吃手里的粮食。不停的有人饿死冻死,病死,或许是被野兽袭击而死。

尽管死的只是少数人,但是对大家精神上的摧残却也非常大。

也有方琴的死忠教众提出建议:“咱们带着从苏州押运的粮食跑吧?”

方琴当众演讲的时候拒绝了,言及:“能跑去哪?这些粮食又够咱们吃多久时间?请大家相信我,相互帮助,咱们就能去到梦想之地,身边的粮食会有吃光的一天,但是在哪梦想之地,却可以周而复始的一直活下去。”

方杰也来报,一个核心死忠也不行了。

方琴便急忙去看望,这汉子乃是因为季节交替时节、饥寒交迫下导致旧病复发,瘦的眼框也深凹了下去。

他看方琴的眼神有些责怪,有些不甘,还有些心愿没了的意味。

看着他的眼神,方琴越发的有些责怪方腊了。

“你不让咱们造反,咱们信了你。眼看着我是不成了……”汉子断断续续的说着,把旁边一个头发枯黄的八岁小丫头推了过来,气息急促的道:“带,带小迷糊回,家……”

然后他就断气了,叫做“小迷糊”的丫头也伤心的哭了起来。

方琴不觉得还有什么家,依照方腊给他们的那不切实际的希望的话,哪有什么回家,他的小女儿也会死于战乱之中。

这么想着的时候方琴觉得底气足了起来,对围观的大家说道:“我会带大家去新的地方,重建家园,以前的想法不切实际,那是破坏家园。去到江州一定会有家的,小高相公他答应过我。”

言及此的时候,方琴眼睛有些发亮,拥有比较强大的信心。这样的信心这样的气氛,自然而然能够传染她的信徒。这就是能够维持几万人聚集而不乱的原因。

然而方琴的信心也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依据的。

她觉得以往的小李纲并没有对高方平言过其实,小高相公他真的是个奇人,做事的风格绝对有别于其他的官僚。

以往方琴不懂这叫什么,而小李纲说这叫仁者无敌。

最大的证据是,高方平此番进苏州谋划,好处未见多大,相反得罪了些人,他自己承担了一些政治风险。其实若依照一般路线,他高方平能得到消息后早准备,等东南大乱的初期,临危受命,进兵两浙路平乱。

这不但出师有名,也是真正的大功劳。这其实就是官场通行的正确打开方式,也就是法制的初形。

然而高方平的打开方式是被迫害妄想者,事发初期就自带饭盒的进苏州压制了。

如此导致了许多的事件消灭于无形,他自身却没有功劳。因为这些都是离经叛道的违法乱纪事件,他和刘正夫取得了投鼠忌器的平衡,是不能公开拿出来说的。

尽管读了好多书,但目下其实方琴也不懂多少大道理,苏州事件结束后,大魔王猥琐的逃跑之前,方琴好奇的多问了一句“为什么”。

大魔王说了,东南地区是国朝之命脉所在,目下国朝财政形势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旧任重道远。西北形势又开始紧张,于此情况下倘若真的东南起乱,那就是一个超级大坑,两年内绝对别想恢复生机,不但无法从东南收取一颗粮食的税负,还要在雪上加霜的时候支出大笔的钱粮,用于东南平乱。

战乱、饥荒、疫病蔓延之下,会死上百万人。

因北方相对紧张的形势,北方地区能够自给自足就不错了。四川盆地沃野千里,然而限于蜀道难,无法如同东南地区一样可以依靠运河把血液有效运送出来。那么一但形成不良趋势后,朝廷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继续加重盘剥,用于填补临近崩溃的财政窟窿、以及平乱经费。

那个时候不是一个“小迷糊”面临饿死,而是所有的小迷糊都没有饭吃了。

说这些,兴许那个大魔王他在危言耸听。但是不影响方琴有些脑残的觉得他高瞻远瞩、觉得他是个伟大的先知。

高方平还给她的兄弟姐妹画了一个很大的饼,将来把一种叫做铁路的东西修进成都府路,依托那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地,大家买到的粮食便会更加的便宜。

方琴麾下的傻子们没啥大愿望,其实也就希望手里的粮食多些。并且他们要求将来做工吃粮,去修那传说中的铁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